27

關燈
林宛芝說: “你忙了一天,很累了,上樓休息一會吧!” 徐義德今天要林宛芝當主人的。

    她不知道客人沒走,該不該上樓,同時剛才在陽台上和餐廳裡聽他們談的一些事體,雖說不完全懂,可是很新鮮,一種好奇的心理和想了解外邊的願望叫她要留下來。

    江菊霞又請她上樓。

    她的眼睛望着徐義德,征求他的意見。

    徐義德已經了解江菊霞的心思,他說: “你累了一天,去休息一下也好,樓下我來招呼……” 那些人走了,馮永祥的右手向陽台一指: “還是外邊坐吧,涼爽些。

    ” 大家在陽台剛坐下來,忽然唐仲笙又回來了。

    徐義德讓他坐下,不禁脫口問道: “仲笙兄,你沒走?” “我走了,可是又回來了。

    ” 馮永祥見大家用驚奇的眼光對着唐仲笙,他向大家解釋:因為今天人多,有些事談起來不方便,剛才吃完飯和唐仲笙江菊霞商量。

    唐仲笙說他有辦法要宋其文他們走,隻要江菊霞一提彙報最近棉紡公會的情況,他就帶頭告辭,把宋其文柳惠光他們帶走,然後再回來。

    徐義德拍着唐仲笙的肩膀說: “老兄的妙計真多!” “不然怎麼叫智多星呢,”馮永祥哈哈笑了兩聲,說:“仲笙兄比吳用都高明……” “我這人矮小,可經不住燒啊,阿永!” “當然,軍事方面神機妙算,你不如吳用,可是你給工商界運籌帷幄,吳用比你差多了,特别是稅法,吳用一竅不通,更不能和你比。

    在座諸公,你們說仲笙兄是不是比吳用高明?”“這還用說,”徐義德點頭稱是,說,“仲笙兄是我們工商界的吳用。

    ” “我?”唐仲笙連忙搖頭否認,“頂多是個謀士,真正的軍師是阿永。

    我不過是阿永手下一名小小的謀士罷了。

    是他提出來,要少一點人談話方便,我才用了調虎離山之計。

    ” 馮永祥聽了唐仲笙的話心裡非常舒服,眉頭慢慢揚起。

    他認為唐仲笙這樣的人要是多幾個,那麼,在工商界活動起來更方便,聯系的人更廣泛,發展起來更迅速。

    他并不反對唐仲笙這一番恭維,顯出受之無愧的神情,說: “閑話少叙,言歸正傳。

    還是聽慕韓兄的高見吧。

    ” 滿天繁星,閃閃爍爍。

    夜風習習吹來,花園裡的龍柏已融化在夜色裡,馬慕韓遠遠望去,隻見模模糊糊的影子。

    緊靠陽台左邊的屋沿上有一盞電燈,斜照下來,把陽台照得亮堂堂的。

    馬慕韓聽見馮永祥叫他,他的眼光從花園裡移過來,對着燈光出神,想了一陣,反問道: “從啥地方談起呢?阿永。

    ” “從啥地方談起?你倒給我出起題目來了,”馮永祥微笑地說,“信老,你看談啥好?” 潘信誠并不重視全國工商聯本身的組織問題,他不去北京,料想對他會有安排,果然工商聯執委當中有他的名字。

    他關心的是要解決“五反”後工商界存在的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

    但他不表露自己的心思,好像代表大家的意見,說道: “我看工商界代表這次去北京,醉翁之意不在酒,工商聯的組織已經定局了,這方面大家并不重視。

    大家有興趣的倒是一些具體問題,是不是這方面還可以談談?” “去的辰光問題很多,回來都解決了。

    今後的問題是怎樣搞好自己的企業了。

    ”馬慕韓說,“中央對大型企業很重視,對棉紡的大企業更是特别重視。

    鄭主任的報告裡常常提到我們棉紡業。

    棉紡業工繳提高,大部分同業都有相當的利潤,八厘股息可以笃定發放了。

    ‘五反’的辰光恨興盛紗廠大,包袱重,現在看,廠越大,發展的前途也大。

    這次史步雲出國,我看,廠大也是一個原因。

    ” 在北京,他聽說工商界有一名代表要參加中國代表團去出席世界和平大會,就希望派到他頭上,結果卻是史步雲,使他感到失望。

    但他仔細一想,又覺得史步雲去确實比他恰當,不僅在中國工商界聲望高,資産也比他多,年齡更比他大,和國際上工商界的朋友也有過一些往來。

    他這次沒輪上,并不灰心。

    他要在上海工商界擴大自己的勢力,提高自己的威信,增加自己的代表性;政府自然而然會重視他。

    他在工商界便會一步步飛黃騰達。

    可是,這一次沒去成,畢竟遺憾,現在談到這件事,心裡也還深深感到惋惜。

     “步老現在是交運的辰光,代表我們工商界出國,也給我們增加了光榮;又當選了民建總會副主任委員,以後上海工商界在民建總會裡的發言權提高了。

    ” 潘信誠酸溜溜的醋味隐藏在贊美辭句的後面,嗅覺靈敏的馮永祥聞到了,他不戳穿,安慰潘信誠說: “這次要是信老到北京去參加會議,我想,你也一定會當選總會副主委的,說不定會和史步老一同出國……” 潘信誠有意半閉上眼睛,好像看破了這些榮譽,淡然地說: “不,總會的朋友了解我身體不好,凡事都照顧我,不讓我擔負繁重的工作;中央首長也清楚我身體衰弱,連北京開會都不能去,怎麼肯讓我出國呢?” “确實這樣,”馬慕韓說,“醞釀正副主委名單,有人曾經提到信老,照顧到信老身體,也考慮到上海要是有兩個人當選,怕影響别的地區不好安排。

    ” “是呀,中央考慮的全面。

    ”江菊霞得到史步雲當選民建總會副主委的消息,興奮得一夜幾乎沒有睡覺。

    水漲船高。

    她感到她在工商界和民建會的地位也因此提高了。

    她順着潘信誠的話說,“信老說的對,步老當選了總會副主委,上海工商界在總會的發言權提高了。

    ” “總會裡代表我們說話的人越來越多了,趙副主委對我們上海工商界也很關心哩……” “曹副主委是……”徐義德側過身子,小聲地問馮永祥。

     馮永祥熟悉各方面人物的情況,他擺出是趙副主委老朋友的身份,說: “大名鼎鼎的趙治國你忘記了嗎?他是名教授,銀行家,在國民黨反動政府裡還當過廳長,現在是民建總會的大理論家,寫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經常代表我們工商界講話。

    ” “趙治國啊,當然曉得。

    我剛才聽錯了,以為又多出一個曹副主委來哩。

    ”徐義德把“曹”字講得很重。

     坐在徐義德斜對面的馬慕韓說: “史步老當選了副主委,情緒高極了。

    他出國頭一天,特地把上海民建臨工會的一些幹部和工商界少數代表約到北海公園喝茶,在漪瀾堂商量今後上海臨工會的大計。

    他對改進工作有很大信心,還準備成立召集人辦公室哩。

    ” “上海解放三四年了,我們上海民建會還是臨工會,實在不像話。

    ”馮永祥雖然是臨工會的委員,可是沒有抓到實職,他一直不滿意。

    他過去不把上海民建會放在眼裡,精力主要化在工商聯,認為“民建會苗頭缺缺”。

    他現在發現民建會地位很高,是重要活動的場所,很希望把大權抓過來,改選是個絕妙的機會。

    他說,“應該改選了,再不改選,有些人都要退出民建會了。

    ” “确實應該改選了,”馬慕韓在北京就考慮到這個問題,回到上海更感到迫切,他笑着說,“再不改選,我這個臨工會的常務委員也不好意思當下去了。

    ” 徐義德對民建會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知道這是進一步站穩工商界代表地位的重要關鍵,可惜他現在連會員也不是。

    他附和馮永祥的意見: “阿永說的對,臨工會應該改選了。

    臨工會過去吸收工商界人士太少,這次改選以前,應該大量吸收一批,才真正有代表性。

    ” “那當然,應該吸收。

    ”唐仲笙聽出徐義德話裡的意思,暗暗支持他。

     “民建調子不要唱得太高,隻能唱二簧,不能唱西皮。

    ”馮永祥俨然以上海民建會負責人的身份在發表施政綱領,“少數積極分子,不能代表廣大工商界實力派。

    工商界大多數人,老實講,是比較落後的。

    曲高和寡、容易脫離群衆。

    ” 潘信誠很欣賞馮永祥這一番話: “阿永這個話有見解。

    ” “以後還要信老多多領導。

    ” “領導?不敢當。

    我這匹老馬,能夠勉強追随大家,跟上時代,就算不錯了。

    ” 老王從裡面送來兩大盤平湖西瓜,黑子紅瓤,紅得像胭脂,給薄薄的綠皮一襯,越發嬌豔。

    徐義德向大家說: “昨天老王買了兩擔平湖瓜,倒不錯,各位嘗嘗……” 馬慕韓吃了一口西瓜,又甜又涼,贊不絕口: “好瓜,好瓜!今年頭一回吃到這樣的好瓜!”“凡事一好百好。

    ”江菊霞說,“‘五反’的辰光,吃啥也沒味道。

    ” 馬慕韓想到目前工商界情形和“五反”以後完全不同了,他得意地說: “這次我們在北京,認識到私營企業的前途,問題基本解決了,可以說是低着頭走,擡起頭回來!” “對!”馮永祥說。

     馬慕韓趁着大家的興緻,是一個好機會,他說: “民建的事,啥辰光再談談,——今天不早了,怕信老累了……” “隻要慕韓兄出面邀請,”馮永祥蓦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大聲說,“小弟我聽候吩咐。

    ” 唐仲笙高興得也站了起來,電燈照着他的臉,閃閃發光,左手拿着西瓜,右手指着大家說: “這次會議傳達之後,把民建會整頓一下,再開人代會,今年秋天必定大豐收,農民購買力提高,九月以後一定有好氣象,眼望着旺季就要來了。

    去年因為‘五反’,沒有好好過年。

    今年過年要多多‘加料’,痛痛快快地享受一番!” “我舉雙手贊成:人生,享樂耳!” 馮永祥挺起胸脯,舉起雙手,在空中搖蕩,一不小心,把右手上的一片西瓜摔在陽台上。

    他恣情地哈哈大笑,打破花園裡的夜的沉寂,連天上的繁星仿佛也聽到他的笑聲,一個個在向他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