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後記〔2〕
關燈
小
中
大
的倒是那些無名的水兵和兵士們,但他們又什九由于先前的訓練。
然而,那用了加入白軍和終于彷徨着的青年(伊凡及華西理)的主觀,來述十月革命的巷戰情形之處,是顯示着電影式的結構和描寫法的清新的,雖然臨末的幾句光明之辭,并不足以掩蓋通篇的陰郁的絕望底的氛圍氣。
然而革命之時,情形複雜,作者本身所屬的階級和思想感情,固然使他不能寫出更進于此的東西,而或時或處的革命,大約也不能說絕無這樣的情景。
本書所寫,大抵是墨斯科的普列思那街的人們。
要知道在别樣的環境裡的别樣的思想感情,我以為自然别有法兌耶夫(A.Fadeev)的《潰滅》〔18〕在。
他的現在的生活,我不知道。
日本的黑田乙吉〔19〕曾經和他會面,寫了一點&ldquo印象&rdquo,可以略略窺見他之為人: &ldquo最初,我和他是在&lsquo赫爾岑之家&rsquo〔20〕裡會見的,但既在許多人們之中,雅各武萊夫又不是會出鋒頭的性質的人,所以沒有多說話。
第二回會面是在理定〔21〕的家裡。
從此以後,我便喜歡他了。
&ldquo他在自叙傳上寫着:父親是染色工,父家的親屬都是農奴,母家的親屬是伏爾迦的船夥,父和祖父母,是不能看書,也不能寫字的。
會面了一看,誠然,他給人以生于大俄羅斯的&lsquo黑土&rsquo中的印象,&lsquo素樸&rsquo這字,即可就此嵌在他那裡的,但又不流于粗豪,平靜鎮定,是一個連大聲也不發的典型底的&lsquo以農奴為祖先的現代俄羅斯的新的知識者&rsquo。
&ldquo一看那以墨斯科的十月革命為題材的小說《十月》,大約就不妨說,他的一切作品,是叙述着他所生長的伏爾迦河下流地方的生活,尤其是那社會底,以及經濟底的特色的。
&ldquo聽說雅各武萊夫每天早上五點鐘光景便起床,清潔了身體,靜靜地誦過經文之後,這才動手來創作。
睡早覺,是向來幾乎算了一種俄國的知識階級,尤其是文學者的資格的,然而他卻是非常改變了的人。
記得在理定的家裡,他也沒有喝一點酒。
&rdquo(《新興文學》〔22〕第五号1928。
)他的父親的職業,我所譯的《自傳》據日本尾濑敬止的《文藝戰線》〔23〕所載重譯,是&ldquo油漆匠&rdquo,這裡卻道是&ldquo染色工&rdquo。
原文用羅馬字拼起音來,是&ldquoOchez&mdashMal&rsquoYar〔24〕&rdquo,我不知道誰算譯的正确。
這書的底本,是日本井田孝平的原譯,前年,東京南宋書院〔25〕出版,為《世界社會主義文學叢書》的第四篇。
達夫〔26〕先生去年編《大衆文藝》,征集稿件,便譯了幾章,登在那上面,後來他中止編輯,我也就中止翻譯了。
直到今年夏末,這才在一間玻璃門的房子裡,将它譯完。
其時曹靖華〔27〕君寄給我一本原文,是《羅曼雜志》(RomanGazeta)〔28〕之一,但我沒有比照的學力,隻将日譯本上所無的每章标題添上,分章之處,也照原本改正,眉目總算較為清楚了。
還有一點贅語: 第一,這一本小說并非普羅列泰利亞〔29〕底的作品。
在蘇聯先前并未禁止,現在也還在通行,所以我們的大學教授拾了僑俄的唾餘,說那邊在用馬克斯學說掂斤估兩,多也不是,少也不是,是誇張的,其實倒是他們要将這作為口實,自己來掂斤估兩。
有些&ldquo象牙塔&rdquo裡的文學家于這些話偏會聽到,弄得臉色發白,再來遙發宣言,也實在冤枉得很的。
第二,俄國還有一個雅各武萊夫,作《蒲力汗諾夫論》的,是列甯格勒國立藝術大學的助教,馬克斯主義文學的理論家,姓氏雖同,卻并非這《十月》的作者。
此外,姓雅各武萊夫的,自然還很多。
但是,一切&ldquo同路人&rdquo,也并非同走了若幹路程之後,就從此永遠全數在半空中翺翔的,在社會主義底建設的中途,一定要發生離合變化,珂幹在《偉大的十年的
然而,那用了加入白軍和終于彷徨着的青年(伊凡及華西理)的主觀,來述十月革命的巷戰情形之處,是顯示着電影式的結構和描寫法的清新的,雖然臨末的幾句光明之辭,并不足以掩蓋通篇的陰郁的絕望底的氛圍氣。
然而革命之時,情形複雜,作者本身所屬的階級和思想感情,固然使他不能寫出更進于此的東西,而或時或處的革命,大約也不能說絕無這樣的情景。
本書所寫,大抵是墨斯科的普列思那街的人們。
要知道在别樣的環境裡的别樣的思想感情,我以為自然别有法兌耶夫(A.Fadeev)的《潰滅》〔18〕在。
他的現在的生活,我不知道。
日本的黑田乙吉〔19〕曾經和他會面,寫了一點&ldquo印象&rdquo,可以略略窺見他之為人: &ldquo最初,我和他是在&lsquo赫爾岑之家&rsquo〔20〕裡會見的,但既在許多人們之中,雅各武萊夫又不是會出鋒頭的性質的人,所以沒有多說話。
第二回會面是在理定〔21〕的家裡。
從此以後,我便喜歡他了。
&ldquo他在自叙傳上寫着:父親是染色工,父家的親屬都是農奴,母家的親屬是伏爾迦的船夥,父和祖父母,是不能看書,也不能寫字的。
會面了一看,誠然,他給人以生于大俄羅斯的&lsquo黑土&rsquo中的印象,&lsquo素樸&rsquo這字,即可就此嵌在他那裡的,但又不流于粗豪,平靜鎮定,是一個連大聲也不發的典型底的&lsquo以農奴為祖先的現代俄羅斯的新的知識者&rsquo。
&ldquo一看那以墨斯科的十月革命為題材的小說《十月》,大約就不妨說,他的一切作品,是叙述着他所生長的伏爾迦河下流地方的生活,尤其是那社會底,以及經濟底的特色的。
&ldquo聽說雅各武萊夫每天早上五點鐘光景便起床,清潔了身體,靜靜地誦過經文之後,這才動手來創作。
睡早覺,是向來幾乎算了一種俄國的知識階級,尤其是文學者的資格的,然而他卻是非常改變了的人。
記得在理定的家裡,他也沒有喝一點酒。
&rdquo(《新興文學》〔22〕第五号1928。
)他的父親的職業,我所譯的《自傳》據日本尾濑敬止的《文藝戰線》〔23〕所載重譯,是&ldquo油漆匠&rdquo,這裡卻道是&ldquo染色工&rdquo。
原文用羅馬字拼起音來,是&ldquoOchez&mdashMal&rsquoYar〔24〕&rdquo,我不知道誰算譯的正确。
這書的底本,是日本井田孝平的原譯,前年,東京南宋書院〔25〕出版,為《世界社會主義文學叢書》的第四篇。
達夫〔26〕先生去年編《大衆文藝》,征集稿件,便譯了幾章,登在那上面,後來他中止編輯,我也就中止翻譯了。
直到今年夏末,這才在一間玻璃門的房子裡,将它譯完。
其時曹靖華〔27〕君寄給我一本原文,是《羅曼雜志》(RomanGazeta)〔28〕之一,但我沒有比照的學力,隻将日譯本上所無的每章标題添上,分章之處,也照原本改正,眉目總算較為清楚了。
還有一點贅語: 第一,這一本小說并非普羅列泰利亞〔29〕底的作品。
在蘇聯先前并未禁止,現在也還在通行,所以我們的大學教授拾了僑俄的唾餘,說那邊在用馬克斯學說掂斤估兩,多也不是,少也不是,是誇張的,其實倒是他們要将這作為口實,自己來掂斤估兩。
有些&ldquo象牙塔&rdquo裡的文學家于這些話偏會聽到,弄得臉色發白,再來遙發宣言,也實在冤枉得很的。
第二,俄國還有一個雅各武萊夫,作《蒲力汗諾夫論》的,是列甯格勒國立藝術大學的助教,馬克斯主義文學的理論家,姓氏雖同,卻并非這《十月》的作者。
此外,姓雅各武萊夫的,自然還很多。
但是,一切&ldquo同路人&rdquo,也并非同走了若幹路程之後,就從此永遠全數在半空中翺翔的,在社會主義底建設的中途,一定要發生離合變化,珂幹在《偉大的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