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論》(盧氏)小序〔2〕
關燈
小
中
大
往往各本文字并同,仍苦不能通貫,費時頗久,而仍隻成一本诘屈枯澀的書,至于錯誤,尤必不免。
倘有潛心研究者,解散原來句法,并将術語改淺,意譯為近于解釋,才好;或從原文翻譯,那就更好了。
其實,是要知道作者的主張,隻要看《實證美學的基礎》就很夠的。
但這個書名,恐怕就可以使現在的讀者望而卻步,所以我取了這一部。
而終于力不從心,譯不成較好的文字,隻希望讀者肯耐心一觀,大概總可以知道大意,有所領會的罷。
如所論藝術與産業之合一,理性與感情之合一,真善美之合一,戰鬥之必要,現實底的理想之必要,執着現實之必要,甚至于以君主為賢于高蹈者,都是極為警辟的。
全書在後,這裡不列舉了。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于上海譯迄,記。
魯迅。
※※※ 〔1〕《藝術論》,盧那察爾斯基的關于藝術的論文專集,中譯本譯成于一九二九年四月,同年六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出版,為《藝術理論叢書》的第一種,内收論文五篇,又附錄一篇。
〔2〕本篇最初印入《藝術論》單行本卷首,未在報刊上發表過。
〔3〕昇曙夢(1878&mdash1958)日本翻譯家,俄國文學的研究者。
著有《俄國近代文藝思想史》、《俄國現代思潮及文學》等。
〔4〕指盧那察爾斯基(E.K.C FNhNHX]PZ,1875&mdash1933),蘇聯文藝評論家。
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後至一九二九年間任蘇聯教育人民委員。
著有《藝術的社會基礎》、《藝術與馬克思主義》、《歐洲文學史綱要》等,以及《浮士德與城》、《解放了的堂·吉诃德》等劇本。
〔5〕盧那察爾斯基系一八七五年出生于波爾塔瓦的一個思想激進的官吏家庭。
基雅夫,通譯基輔;波爾泰跋,通譯波爾塔瓦。
盧那察爾斯基曾于一八九五年進瑞士蘇黎世大學,一年後去巴黎,一八九八年回國。
〔6〕三月革命一九一七年三月十二日俄國彼得堡工人和士兵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之下起義,推翻了沙皇政府。
這一天俄曆為二月二十七日,所以史稱二月革命。
〔7〕茂森唯士(1895&mdash1973)日本的蘇聯問題研究者,曾任《日本評論》社總編輯、世界動态研究社社長。
著有《蘇聯現狀讀本》、《日本與蘇聯》等。
《新藝術論》是他介紹蘇聯文藝理論的著作。
〔8〕外村史郎原名馬場哲哉(1891&mdash1951),日本翻譯家、俄國文學研究者。
主要譯有馬克思、恩格斯的《藝術論》和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等。
倘有潛心研究者,解散原來句法,并将術語改淺,意譯為近于解釋,才好;或從原文翻譯,那就更好了。
其實,是要知道作者的主張,隻要看《實證美學的基礎》就很夠的。
但這個書名,恐怕就可以使現在的讀者望而卻步,所以我取了這一部。
而終于力不從心,譯不成較好的文字,隻希望讀者肯耐心一觀,大概總可以知道大意,有所領會的罷。
如所論藝術與産業之合一,理性與感情之合一,真善美之合一,戰鬥之必要,現實底的理想之必要,執着現實之必要,甚至于以君主為賢于高蹈者,都是極為警辟的。
全書在後,這裡不列舉了。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于上海譯迄,記。
魯迅。
※※※ 〔1〕《藝術論》,盧那察爾斯基的關于藝術的論文專集,中譯本譯成于一九二九年四月,同年六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出版,為《藝術理論叢書》的第一種,内收論文五篇,又附錄一篇。
〔2〕本篇最初印入《藝術論》單行本卷首,未在報刊上發表過。
〔3〕昇曙夢(1878&mdash1958)日本翻譯家,俄國文學的研究者。
著有《俄國近代文藝思想史》、《俄國現代思潮及文學》等。
〔4〕指盧那察爾斯基(E.K.C FNhNHX]PZ,1875&mdash1933),蘇聯文藝評論家。
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後至一九二九年間任蘇聯教育人民委員。
著有《藝術的社會基礎》、《藝術與馬克思主義》、《歐洲文學史綱要》等,以及《浮士德與城》、《解放了的堂·吉诃德》等劇本。
〔5〕盧那察爾斯基系一八七五年出生于波爾塔瓦的一個思想激進的官吏家庭。
基雅夫,通譯基輔;波爾泰跋,通譯波爾塔瓦。
盧那察爾斯基曾于一八九五年進瑞士蘇黎世大學,一年後去巴黎,一八九八年回國。
〔6〕三月革命一九一七年三月十二日俄國彼得堡工人和士兵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之下起義,推翻了沙皇政府。
這一天俄曆為二月二十七日,所以史稱二月革命。
〔7〕茂森唯士(1895&mdash1973)日本的蘇聯問題研究者,曾任《日本評論》社總編輯、世界動态研究社社長。
著有《蘇聯現狀讀本》、《日本與蘇聯》等。
《新藝術論》是他介紹蘇聯文藝理論的著作。
〔8〕外村史郎原名馬場哲哉(1891&mdash1951),日本翻譯家、俄國文學研究者。
主要譯有馬克思、恩格斯的《藝術論》和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