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日本小說集》附錄 關于作者的說明〔2〕
關燈
小
中
大
的時候,那就再也不能前進了。
再往前進,必定做出勉強的東西來了。
&rdquo 《鼻子》(Hana)見小說集《鼻》(1918)中,又登在羅馬字小說集内。
内道場供奉禅智和尚的長鼻子的事,是日本的舊傳說。
《羅生門》(Bashōmon)也見前書,原來的出典是在平安朝〔26〕的故事集《今昔物語》〔27〕裡。
※※※ 〔1〕《現代日本小說集》魯迅和周作人合譯的現代日本短篇小說集,收作家十五人的小說三十篇(魯迅所譯者為作家六人,小說十一篇),一九二三年六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列為《世界叢書》之一。
〔2〕本篇最初印入《現代日本小說集》。
〔3〕夏目漱石(1867&mdash1916)原名金之助,日本作家。
著有長篇小說《我是貓》、《哥兒》等。
〔4〕朝日新聞日本報紙,一八七九年創刊于東京。
〔5〕高濱虛子(1874&mdash1959)原名高濱清,日本詩人。
著有《雞頭》、《俳諧師》等。
〔6〕觸著指創作能反映社會現實的問題,反之為&ldquo不觸著&rdquo。
〔7〕俳諧日本詩體之一,一般以五言、七言、五言三句十七音組成,又稱十七音詩。
〔8〕《子規》日本雜志名,日本詩人正岡子規(1867&mdash1902)于一八九七年創辦。
〔9〕明治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1868&mdash1912)。
〔10〕新江戶藝術指明治時期(1868&mdash1912)的文藝。
江戶藝術則指江戶時期(1603&mdash1867)的文藝。
〔11〕森鷗外(1862&mdash1922)日本作家、翻譯家。
著有小說《舞姬》、《阿部一族》等,譯有歌德、萊辛、易蔔生等人的作品。
〔12〕坪内逍遙(1859&mdash1935)日本作家、評論家、翻譯家。
著有文學評論《小說神髓》、長篇小說《當世書生氣質》等,曾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13〕上田敏(1874&mdash1916)日本作家、翻譯家,從事英、法文學的介紹和文藝創作。
〔14〕《劄圖斯忒拉》即《劄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著作。
〔15〕生田長江(1882&mdash1936)日本文藝評論家、翻譯家,曾翻譯《尼采全集》及但丁的《神曲》等。
〔16〕有島武郎(1878&mdash1923)日本作家。
因思想矛盾不能克服而自殺。
著有長篇小說《一個女人》、中篇小說《該隐的後裔》等。
〔17〕《白桦》日本雜志名,一九一○年創刊,一九二三年停刊,有島武郎為創辦人之一。
〔18〕江口渙(1887&mdash1975)日本作家。
曾任東京《日日新聞》記者、《帝國文學》編輯,一九二九年加入日本無産階級作家同盟。
著有小說集《戀與牢獄》等。
〔19〕社會主義者同盟日本先進工人和知識分子在蘇聯十月革命影響下組織的團體,一九二○年成立于東京,後因内部思想不統一而分裂。
〔20〕菊池寬(1888&mdash1948)日本作家。
曾主編新思潮派的雜志《新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為日本軍國主義效勞。
著有長篇小說《忠直卿行狀記》、《真珠夫人》等。
〔21〕南部修太郎(1892&mdash1936)日本作家。
曾主編《三田文學》雜志,著有《修道院之秋》等。
〔22〕《新潮》日本雜志名,一九○四年創刊,曾大量譯介歐洲文學。
〔23〕Hereisalsoaman英語:這同樣是人的意思。
〔24〕芥川龍之介(1892&mdash1927)日本作家。
曾參加新思潮派,後因精神苦悶自殺。
〔25〕田中純(1890&mdash1966)日本作家。
曾主編《人間》雜志,著有《黑夜的哭泣》等。
〔26〕平安朝日本曆史朝代名(794&mdash1192)。
日本桓武天皇于公元七九四年遷都京都(即西京),改名平安城。
〔27〕《今昔物語》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以前稱《宇治大納言物語》,相傳編者為源隆國,共三十一卷。
包括故事一千餘則,分為&ldquo佛法、世俗、惡行、雜事&rdquo等部,以富于教訓意味的佛教評話為多。
再往前進,必定做出勉強的東西來了。
&rdquo 《鼻子》(Hana)見小說集《鼻》(1918)中,又登在羅馬字小說集内。
内道場供奉禅智和尚的長鼻子的事,是日本的舊傳說。
《羅生門》(Bashōmon)也見前書,原來的出典是在平安朝〔26〕的故事集《今昔物語》〔27〕裡。
※※※ 〔1〕《現代日本小說集》魯迅和周作人合譯的現代日本短篇小說集,收作家十五人的小說三十篇(魯迅所譯者為作家六人,小說十一篇),一九二三年六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列為《世界叢書》之一。
〔2〕本篇最初印入《現代日本小說集》。
〔3〕夏目漱石(1867&mdash1916)原名金之助,日本作家。
著有長篇小說《我是貓》、《哥兒》等。
〔4〕朝日新聞日本報紙,一八七九年創刊于東京。
〔5〕高濱虛子(1874&mdash1959)原名高濱清,日本詩人。
著有《雞頭》、《俳諧師》等。
〔6〕觸著指創作能反映社會現實的問題,反之為&ldquo不觸著&rdquo。
〔7〕俳諧日本詩體之一,一般以五言、七言、五言三句十七音組成,又稱十七音詩。
〔8〕《子規》日本雜志名,日本詩人正岡子規(1867&mdash1902)于一八九七年創辦。
〔9〕明治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1868&mdash1912)。
〔10〕新江戶藝術指明治時期(1868&mdash1912)的文藝。
江戶藝術則指江戶時期(1603&mdash1867)的文藝。
〔11〕森鷗外(1862&mdash1922)日本作家、翻譯家。
著有小說《舞姬》、《阿部一族》等,譯有歌德、萊辛、易蔔生等人的作品。
〔12〕坪内逍遙(1859&mdash1935)日本作家、評論家、翻譯家。
著有文學評論《小說神髓》、長篇小說《當世書生氣質》等,曾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13〕上田敏(1874&mdash1916)日本作家、翻譯家,從事英、法文學的介紹和文藝創作。
〔14〕《劄圖斯忒拉》即《劄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著作。
〔15〕生田長江(1882&mdash1936)日本文藝評論家、翻譯家,曾翻譯《尼采全集》及但丁的《神曲》等。
〔16〕有島武郎(1878&mdash1923)日本作家。
因思想矛盾不能克服而自殺。
著有長篇小說《一個女人》、中篇小說《該隐的後裔》等。
〔17〕《白桦》日本雜志名,一九一○年創刊,一九二三年停刊,有島武郎為創辦人之一。
〔18〕江口渙(1887&mdash1975)日本作家。
曾任東京《日日新聞》記者、《帝國文學》編輯,一九二九年加入日本無産階級作家同盟。
著有小說集《戀與牢獄》等。
〔19〕社會主義者同盟日本先進工人和知識分子在蘇聯十月革命影響下組織的團體,一九二○年成立于東京,後因内部思想不統一而分裂。
〔20〕菊池寬(1888&mdash1948)日本作家。
曾主編新思潮派的雜志《新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為日本軍國主義效勞。
著有長篇小說《忠直卿行狀記》、《真珠夫人》等。
〔21〕南部修太郎(1892&mdash1936)日本作家。
曾主編《三田文學》雜志,著有《修道院之秋》等。
〔22〕《新潮》日本雜志名,一九○四年創刊,曾大量譯介歐洲文學。
〔23〕Hereisalsoaman英語:這同樣是人的意思。
〔24〕芥川龍之介(1892&mdash1927)日本作家。
曾參加新思潮派,後因精神苦悶自殺。
〔25〕田中純(1890&mdash1966)日本作家。
曾主編《人間》雜志,著有《黑夜的哭泣》等。
〔26〕平安朝日本曆史朝代名(794&mdash1192)。
日本桓武天皇于公元七九四年遷都京都(即西京),改名平安城。
〔27〕《今昔物語》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以前稱《宇治大納言物語》,相傳編者為源隆國,共三十一卷。
包括故事一千餘則,分為&ldquo佛法、世俗、惡行、雜事&rdquo等部,以富于教訓意味的佛教評話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