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說及後來選本

關燈
16〕嘗嚴禁淫詞小說,《拍案驚奇》亦在禁列,疑此書即書賈于禁後作之。

     ※※※ 〔1〕《全像古今小說》四十卷,明馮夢龍編纂。

    原書未題撰人,卷首有綠天館主人序。

    綠天館主人姓名不詳,序中所稱“茂苑野史”系馮夢龍别号。

    此書後改為《喻世明言》,與《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

     〔2〕《明言》二十四卷衍慶堂刊刻,題《重刻增補古今小說》,其實是根據《古今小說》殘本二十一篇,加上《警世通言》一篇(《假神仙大鬧華光廟》)和《醒世恒言》二篇(《白玉娘忍苦成夫》、《張廷秀逃生救父》)拼湊而成。

     〔3〕馮猶龍(1574—1646)名夢龍,别署龍子猶、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茂苑野史等。

    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

    所撰詩集《七樂齋稿》,已散佚。

     〔4〕《雙雄記傳奇》又名《善惡圖》,馮夢龍編撰。

    叙寫丹信和劉雙被害入獄,後征倭寇有功,官至征東将軍故事。

     〔5〕《墨憨齋傳奇定本十種》又名《新曲十種》,馮夢龍更定。

     十種是:《新灌園》、《酒家傭》、《女丈夫》、《量江記》、《精忠旗》、《雙雄記》、《萬事足》、《夢磊記》、《灑雪堂》、《楚江情》。

    下文所述《萬事足》、《風流夢》、《新灌園》三種,《萬事足》系馮夢龍編撰,《新灌園》系改編張鳳翼《灌園記》而成。

    《風流夢》在上述十種之外,系改編湯顯祖《牡丹亭》而成。

     〔6〕《拍案驚奇》據現存明尚友堂刊本為四十卷。

    三十六卷本系其殘本。

     〔7〕淩濛初參看本卷第89頁注〔29〕。

    所撰《言詩翼》,四卷,采集前人《詩經》評注。

    《詩逆》,四卷,诠釋《詩經》之作。

    《國門集》,一卷,收淩濛初旅居南京時所撰詩文。

    雜劇《虬髯翁》,全名《虬髯翁正本扶餘國》。

     〔8〕清原周楫字清原,号濟川子,明武林(今浙江杭洲)人。

     據《西湖二集》湖海士序載,“周子家貧,功名蹭蹬”,很不得志。

     〔9〕戎昱唐荊南(今湖北江陵)人。

    曾官虔州刺史,肅宗時貶為辰州刺史。

    後人輯有《戎昱詩集》。

     〔10〕《醉醒石》明無名氏撰,題“東魯古狂生編輯”。

    李微化虎,見《醉醒石》第六回“高才生傲世失原形,義氣友念孤分半俸”。

     原系唐傳奇故事,《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七引《宣室志》,題作《李徵》。

     〔11〕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漁洋山人,清新城(今山東桓台)人。

    官至刑部尚書。

    撰有《帶經堂集》等。

    所撰《香祖筆記》,十二卷,是一部考證古事及品評詩文的書。

    盧多遜,宋懷州河内(今河南沁陽)人。

    太平興國時任中書侍郎平章事,加兵部尚書。

    後因交結秦王趙廷美,被流配嶺南崖州。

     〔12〕這裡所說的“取《古今小說》者十八篇”,應作取《古今小說》者八篇(《今古奇觀》第三、四、十一至十三、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二回),取《警世通言》者十篇(《今古奇觀》第五、六、十四、十九至二十二、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五回),“取《拍案驚奇》者七篇”,應作取《拍案驚奇》初刻八篇(《今古奇觀》第九、十、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七、三十九、四十回),取《拍案驚奇》二刻者三篇(《今古奇觀》第三十四、三十六、三十八回)。

     〔13〕《今古奇聞》題“東壁山房主人編次”。

    有光緒十三年(1887)“東壁山房主人王寅冶梅甫”序。

    王寅,字冶梅,清江蘇南京人。

     〔14〕《西湖佳話》全名《西湖佳話古今遺迹》,十六篇,題“古吳墨浪子輯”。

    以西湖名勝為背景,叙述葛洪、白居易等人故事。

     《梅嶼恨迹》,系《西湖佳話》第十四篇,叙寫馮小青的故事。

     〔15〕《今古奇聞》除選自《醒世恒言》、《西湖佳話》的五篇外,其餘十五篇選自清杜綱《娛目醒心編》;另《劉孀姝得良遇奇緣》選自清無名氏輯《紀載彙編》(墅西逸叟撰《過墟志》),《林蕊香行權計全節》選自清王韬撰《遁窟讕言》(卷七《甯蕋香》)。

     〔16〕丁日昌(1823—1882)字雨生,清豐順(今屬廣東)人。

     一八六八年任江蘇巡撫時曾兩次奏請嚴禁淫詞小說,所禁書達二六九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