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說(上)

關燈
神槍,猴王讓過,變出本相,二人對較手段,意欲回轉花果山,奈四面天将圍住念咒。

    忽然真君與菩薩在雲端觀看,見猴王精力将疲,老君擲下金剛圈,與猴王腦上一打。

    猴王跌倒在地,被真君神犬咬住胸肚子,又拖跌一交,卻被真君兄弟等神槍刺住,把鐵索綁縛。

     ……(第七回《真君收捉猴王》) 然斫之無傷,煉之不死,如來乃壓之五行山下,令待取經人。

     次四回即魏征斬龍,太宗入冥,劉全進瓜,及玄奘應诏西行: 為求經之所由起。

    十四回以下則玄奘道中收徒及遇難故事,而以見佛得經東歸證果終。

    徒有三,曰孫行者,豬八戒,沙僧,并得龍馬;災難三十餘,其大者五莊觀,平頂山,火雲洞,通天河,毒敵山,六耳猕猴,小雷音寺等也。

    凡所記述,簡略音多,但亦偶雜遊詞,以增笑樂,如寫火雲洞之戰雲: ……那山前山後土地,皆來叩頭報名,“此處叫做枯松澗,澗邊有一座山洞,叫做火雲洞,洞有一位魔王,是牛魔王的兒子,叫做紅孩兒。

    他有三昧真火,甚是利害。

    ” 行者聽說,叱退土神,……與八戒同進洞中去尋,…… 那魔王分付小妖,推出五輪小車,擺下五方,遂提槍殺出,與行者戰經數合,八戒助陣,魔王走轉,把鼻子一捶,鼻中冒出火來,一時五輪車子,烈火齊起。

    八戒道,“哥哥快走!少刻把老豬燒得囫囵,再加香料,盡他受用。

    ” 行者雖然避得火燒,卻隻怕煙,二人隻得逃轉。

    …… (第三十二回《唐三藏收妖過黑河》) 複請觀世音至,化刀為蓮台,誘而執之,既降複叛,則環以五金箍,灑以甘露,乃始兩手相合,歸落伽山雲。

    《西遊記》雜劇中《鬼母皈依》一出,即用揭缽盂救幼子故事者,其中有雲,“告世尊,肯發慈悲力。

    我着唐三藏西遊便回,火孩兒妖怪放生了他。

    到前面,須得二聖郎救了你。

    ”(卷三)而于此乃改為牛魔王子;且與參善知識之善才童子相混矣。

     ※※※ 〔1〕李孜一作李孜省。

    他和繼堯、于永三人事迹見《明史·佞幸列傳》。

     〔2〕餘象鬥字仰止,自稱三台山人,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他編有《南遊記》、《北遊記》等,刊有《列國志傳》、《全漢志傳》、《三國志傳評林》、《水浒志傳評林》等。

     〔3〕沈德符參看本卷第41頁注〔20〕。

     〔4〕關于元明兩朝崇奉真武帝事,據《元史·成宗紀》載:元成宗鐵穆耳大德七年(1303)十二月,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

    據《明史·禮志》載:明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廟宇崇祀真武;明成祖朱棣永樂十三年(1415)于京師建“真武廟”,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祭祀。

     〔5〕《朝野佥載》參看本卷第78頁注〔11〕。

    這裡的引文見今傳六卷本卷六。

    六月四日事,指李世民殺建成、元吉事,參看《舊唐書·太宗紀》。

     〔6〕玄奘入竺據《舊唐書·方伎傳》載:“僧玄奘,姓陳氏,洛州偃師人。

    大業末出家,博涉經論。

    嘗謂翻譯者多有訛謬,故就西域,廣求異本以參驗之。

    貞觀初,随商人往遊西域。

    ” 〔7〕《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唐僧人慧立原撰,彥悰箋補。

    記述玄奘事迹,此書收入《佛藏》卷五十。

    《佛藏》,佛教經典總集,分經、律、論三藏,收印度和中國佛教著作。

    始編于南北朝,以後各代又續有新譯經論和著述編入。

     〔8〕《唐三藏》《辍耕錄》卷二十五《金院本名目》著錄,今佚。

     〔9〕吳昌齡元大同(今屬山西)人。

    所撰《唐三藏西天取經》,今僅存二折。

    下文鹽谷溫校印本《西遊記》,實為楊讷所撰《西遊記》雜劇,參看本卷第88頁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