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上)
關燈
小
中
大
言旨》《開天傳信記》《次柳氏舊聞》《長恨歌傳》《開元天寶遺事》及《梅妃傳》《太真外傳》〔14〕等,叙述多有來曆,殆不亞于《三國志演義》。
惟其文筆,乃純如明季時風,浮豔在膚,沉著不足,羅氏軌範,殆已蕩然,且好嘲戲,而精神反蕭索矣。
今舉一例: ……一日玄宗于昭慶宮閑坐,祿山侍坐于側,見他腹垂過膝,因指着戲說道,“此兒腹大如抱甕,不知其中藏的何所有?”祿山拱手對道,“此中并無他物,惟有赤心耳;臣願盡此赤心,以事陛下。
”玄宗聞祿山所言,心中甚喜。
那知道: 人藏其心,不可測識。
自謂赤心,心黑如墨! 玄宗之待安祿山,真如腹心;安祿山之對玄宗,卻純是賊心狼心狗心,乃真是負心喪心。
有心之人,方切齒痛心,恨不得即剖其心,食其心;虧他還哄人說是赤心。
可笑玄宗還不覺其狼子野心,卻要信他是真心,好不癡心。
閑話少說。
且說當日玄宗與安祿山閉坐了半晌,回顧左右,問妃子何在,此時正當春深時候,天氣向暖,貴妃方在後宮坐蘭湯洗浴。
宮人回報玄宗說道,“妃子洗浴方完。
”玄宗微笑說道:“美人新浴,正如出水芙蓉。
” 令宮人即宣妃子來,不必更洗梳妝。
少頃,楊妃來到。
你道他新浴之後,怎生模樣?有一曲《黃莺兒》說得好: 皎皎如玉,光嫩如瑩,體愈香,雲鬓慵整偏嬌樣。
羅裙厭長,輕衫取涼,臨風小立神骀宕。
細端詳:芙蓉出水,不及美人妝。
(第八十三回) 《殘唐五代史演義》〔15〕未見,日本《内閣文庫書目》雲二卷六十回,題羅本撰,湯顯祖批評。
《北宋三遂平妖傳》原本亦不可見,較先之本為四卷二十回,序雲王慎修〔16〕補,記貝州王則以妖術變亂事。
《宋史》(二百九十二《明鎬傳》)言則本涿州人,歲饑,流至恩州(唐為貝州),慶曆七年僭号東平郡王,改元得聖,六十六日而平。
小說即本此事,開篇為汴州胡浩得仙畫,其婦焚之,灰繞于身,因孕,生女,曰永兒,有妖狐聖姑姑授以道法,遂能為紙人豆馬。
王則則貝州軍排,後娶永兒,術人彈子和尚張鸾蔔吉左黜皆來見,雲則當王,會知州貪酷,遂以術運庫中錢米買軍倡亂。
已而文彥博率師讨之,其時張鸾蔔吉彈子和尚見則無道,皆先去,而文彥博軍尚不能克。
幸得彈子和尚化身諸葛遂智助文,鎮伏邪法;馬遂詐降擊則裂其唇,使不能持咒;李遂又率掘子軍作地道入城;乃擒則及永兒。
奏功者三人皆名遂,故曰《三遂平妖傳》也。
《平妖傳》今通行本十八卷四十回,有楚黃張無咎序,雲是龍子猶所補〔17〕。
其本成于明泰昌元年(一六二○),前加十五回,記袁公受道法于九天玄女,複為彈子和尚所盜,及妖狐聖姑姑煉法事。
他五回則散入舊本各回間,多補述諸怪民道術。
事迹于意造而外,亦采取他雜說,附會入之。
如第二十九回叙杜七聖賣符,并呈幻術,斷小兒首,覆以衾即複續,而偶作大言,為彈子和尚所聞,遂攝小兒生魂,入面店覆楪子下,杜七聖咒之再三,兒竟不起。
杜七聖慌了,看着那看的人道,“衆位看官在上,道路雖然各别,養家總是一般,隻因家火相逼。
适間言語不到處,望看官們恕罪則個。
這番教我接了頭,下來吃杯酒,四海之内,皆相識也。
”杜七聖伏罪道,“是我不是了,這番接上了。
”隻顧口中念咒,揭起卧單看時,又接不上。
杜七聖焦躁道,“你教我孩兒接不上頭,我又求告你再三,認自己的不是,要你恕饒,你卻直恁的無理。
” 便去後面籠兒内取出一個紙包兒來,就打開,撮出一顆葫蘆子,去那地上,把土來掘松了,把那顆葫蘆子埋在地下,口中念念有詞,噴上一口水,喝聲“疾!”可霎作怪:隻見地下生出一條藤兒來,漸漸的長大,便生枝葉,然後開花,便見花謝,結一個小葫蘆兒。
一夥人見了,都喝采道,“好!”杜七聖把那葫蘆兒摘下來,左手提着葫蘆兒,右手拿着刀,道,“你先不近道理,收了我孩兒的魂魄,教我接不上頭,你也休想在世上活了!”向着葫蘆兒,攔腰一刀,剁下半個葫蘆兒來。
卻說那和尚在樓上,拿起面來卻待要吃;隻見那和尚的頭從腔子上骨碌碌滾将下來。
一樓上吃面的人都吃一驚,小膽的丢了面跑下樓去了,大膽的立住了腳看。
隻見那和尚慌忙放下碗和箸,起身去那樓闆上摸,一摸摸着了頭,雙手捉住兩隻耳朵,掇那頭安在腔子上,安得端正,把手去摸一摸。
和尚道:“我隻顧吃面,忘還了他的兒子魂魄,”伸手去揭起楪兒來。
這裡卻好揭得起楪兒,那裡杜七聖的孩兒早跳起來;看的人發聲喊。
杜七聖道,“我從來行這家法術,今日撞着師父了。
”……(第二十九回下《杜七聖狠行續頭法》) 此蓋相傳舊話,尉遲偓〔18〕(《中朝故事》)雲在唐鹹通中,謝肇淛(《五雜組》六)又以為明嘉靖隆慶間事,惟術人無姓名,僧亦死,是書略改用之。
馬遂擊賊被殺則當時事實,宋鄭獬有《馬遂傳》〔19〕。
※※※
惟其文筆,乃純如明季時風,浮豔在膚,沉著不足,羅氏軌範,殆已蕩然,且好嘲戲,而精神反蕭索矣。
今舉一例: ……一日玄宗于昭慶宮閑坐,祿山侍坐于側,見他腹垂過膝,因指着戲說道,“此兒腹大如抱甕,不知其中藏的何所有?”祿山拱手對道,“此中并無他物,惟有赤心耳;臣願盡此赤心,以事陛下。
”玄宗聞祿山所言,心中甚喜。
那知道: 人藏其心,不可測識。
自謂赤心,心黑如墨! 玄宗之待安祿山,真如腹心;安祿山之對玄宗,卻純是賊心狼心狗心,乃真是負心喪心。
有心之人,方切齒痛心,恨不得即剖其心,食其心;虧他還哄人說是赤心。
可笑玄宗還不覺其狼子野心,卻要信他是真心,好不癡心。
閑話少說。
且說當日玄宗與安祿山閉坐了半晌,回顧左右,問妃子何在,此時正當春深時候,天氣向暖,貴妃方在後宮坐蘭湯洗浴。
宮人回報玄宗說道,“妃子洗浴方完。
”玄宗微笑說道:“美人新浴,正如出水芙蓉。
” 令宮人即宣妃子來,不必更洗梳妝。
少頃,楊妃來到。
你道他新浴之後,怎生模樣?有一曲《黃莺兒》說得好: 皎皎如玉,光嫩如瑩,體愈香,雲鬓慵整偏嬌樣。
羅裙厭長,輕衫取涼,臨風小立神骀宕。
細端詳:芙蓉出水,不及美人妝。
(第八十三回) 《殘唐五代史演義》〔15〕未見,日本《内閣文庫書目》雲二卷六十回,題羅本撰,湯顯祖批評。
《北宋三遂平妖傳》原本亦不可見,較先之本為四卷二十回,序雲王慎修〔16〕補,記貝州王則以妖術變亂事。
《宋史》(二百九十二《明鎬傳》)言則本涿州人,歲饑,流至恩州(唐為貝州),慶曆七年僭号東平郡王,改元得聖,六十六日而平。
小說即本此事,開篇為汴州胡浩得仙畫,其婦焚之,灰繞于身,因孕,生女,曰永兒,有妖狐聖姑姑授以道法,遂能為紙人豆馬。
王則則貝州軍排,後娶永兒,術人彈子和尚張鸾蔔吉左黜皆來見,雲則當王,會知州貪酷,遂以術運庫中錢米買軍倡亂。
已而文彥博率師讨之,其時張鸾蔔吉彈子和尚見則無道,皆先去,而文彥博軍尚不能克。
幸得彈子和尚化身諸葛遂智助文,鎮伏邪法;馬遂詐降擊則裂其唇,使不能持咒;李遂又率掘子軍作地道入城;乃擒則及永兒。
奏功者三人皆名遂,故曰《三遂平妖傳》也。
《平妖傳》今通行本十八卷四十回,有楚黃張無咎序,雲是龍子猶所補〔17〕。
其本成于明泰昌元年(一六二○),前加十五回,記袁公受道法于九天玄女,複為彈子和尚所盜,及妖狐聖姑姑煉法事。
他五回則散入舊本各回間,多補述諸怪民道術。
事迹于意造而外,亦采取他雜說,附會入之。
如第二十九回叙杜七聖賣符,并呈幻術,斷小兒首,覆以衾即複續,而偶作大言,為彈子和尚所聞,遂攝小兒生魂,入面店覆楪子下,杜七聖咒之再三,兒竟不起。
杜七聖慌了,看着那看的人道,“衆位看官在上,道路雖然各别,養家總是一般,隻因家火相逼。
适間言語不到處,望看官們恕罪則個。
這番教我接了頭,下來吃杯酒,四海之内,皆相識也。
”杜七聖伏罪道,“是我不是了,這番接上了。
”隻顧口中念咒,揭起卧單看時,又接不上。
杜七聖焦躁道,“你教我孩兒接不上頭,我又求告你再三,認自己的不是,要你恕饒,你卻直恁的無理。
” 便去後面籠兒内取出一個紙包兒來,就打開,撮出一顆葫蘆子,去那地上,把土來掘松了,把那顆葫蘆子埋在地下,口中念念有詞,噴上一口水,喝聲“疾!”可霎作怪:隻見地下生出一條藤兒來,漸漸的長大,便生枝葉,然後開花,便見花謝,結一個小葫蘆兒。
一夥人見了,都喝采道,“好!”杜七聖把那葫蘆兒摘下來,左手提着葫蘆兒,右手拿着刀,道,“你先不近道理,收了我孩兒的魂魄,教我接不上頭,你也休想在世上活了!”向着葫蘆兒,攔腰一刀,剁下半個葫蘆兒來。
卻說那和尚在樓上,拿起面來卻待要吃;隻見那和尚的頭從腔子上骨碌碌滾将下來。
一樓上吃面的人都吃一驚,小膽的丢了面跑下樓去了,大膽的立住了腳看。
隻見那和尚慌忙放下碗和箸,起身去那樓闆上摸,一摸摸着了頭,雙手捉住兩隻耳朵,掇那頭安在腔子上,安得端正,把手去摸一摸。
和尚道:“我隻顧吃面,忘還了他的兒子魂魄,”伸手去揭起楪兒來。
這裡卻好揭得起楪兒,那裡杜七聖的孩兒早跳起來;看的人發聲喊。
杜七聖道,“我從來行這家法術,今日撞着師父了。
”……(第二十九回下《杜七聖狠行續頭法》) 此蓋相傳舊話,尉遲偓〔18〕(《中朝故事》)雲在唐鹹通中,謝肇淛(《五雜組》六)又以為明嘉靖隆慶間事,惟術人無姓名,僧亦死,是書略改用之。
馬遂擊賊被殺則當時事實,宋鄭獬有《馬遂傳》〔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