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傳奇文

關燈
之書,時則有知興國軍曆陽郭彖字次象作《睽車志》〔10〕五卷,翰林學士鄱陽洪邁字景盧作《夷堅志》四百二十卷,似皆嘗呈進以供上覽。

    諸書大都偏重事狀,少所鋪叙,與《稽神錄》略同,顧《夷堅志》獨以著者之名與卷帙之多稱于世。

     洪邁幼而強記,博極群書,然從二兄試博學宏詞科獨被黜,年五十始中第,為敕令所删定官。

    父皓曾忤秦桧,憾并及邁,遂出添差敕授福州,累遷吏部郎兼禮部;嘗接伴金使,頗折之,旋為報聘使,以争朝見禮不屈,幾被抑留,還朝又以使金辱命論罷,尋起知泉州,又曆知吉州,贛州,婺州,建甯及紹興府,淳熙二年以端明殿學士緻仕卒,年八十(一○九六——一一七五)〔11〕,谥文敏,有傳在《宋史》。

    邁在朝敢于谠言,又廣見洽聞,多所著述,考訂辨證,并越常流,而《夷堅志》則為晚年遣興之書,始刊于紹興末,絕筆于淳熙初,十餘年中,凡成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癸備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卷帙之多,幾與《太平廣記》等,今惟甲至丁八十卷支甲至支戊五十卷三志若幹卷,又摘鈔本五十卷及二十卷存。

    奇特之事,本緣希有見珍,而作者自序,乃甚以繁夥自憙,耄期急于成書,或以五十日作十卷,妄人因稍易舊說以投之,至有盈數卷者,亦不暇删潤,徑以入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十一雲),蓋意在取盈,不能如本傳所言“極鬼神事物之變”也。

    惟所作小序三十一篇,什九“各出新意,不相重複”,趙與旹嘗撮其大略入所著《賓退錄》〔12〕(八),歎為“不可及”,則于此書可謂知言者已。

     傳奇之文,亦有作者:今訛為唐人作之《綠珠傳》〔13〕一卷,《楊太真外傳》〔14〕二卷,即宋樂史之撰也,《宋志》又有《滕王外傳》《李白外傳》《許邁傳》〔15〕各一卷,今俱不傳。

    史字子正,撫州宜黃人,自南唐入宋為著作佐郎,出知陵州,以獻賦召為三館編修,又累獻所著書共四百二十餘卷,皆記叙科第孝弟神仙之事者,遷著作郎,直史館,轉太常博士,出知舒州,知黃州,又知商州,複職後再入文館,掌西京勘磨司〔16〕,賜金紫,景德四年卒,年七十八(九三○——一○○七),事詳《宋史》《樂黃目傳》首。

    史又長于地理,有《太平寰宇記》〔17〕二百卷,征引群書至百餘種,而時雜以小說家言,至綠珠太真二傳,本荟萃稗史成文,則又參以輿地志語;篇末垂誡,亦如唐人,而增其嚴冷,則宋人積習如是也,于《綠珠傳》最明白: ……趙王倫亂常,孫秀使人求綠珠,……崇勃然曰,“他無所愛,綠珠不可得也!”秀自是谮倫族之。

    收兵忽至,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獲罪。

    ”綠珠泣曰,“願效死于君前!”于是堕樓而死。

    崇棄東市,後人名其樓曰綠珠樓。

    樓在步庚裡,近狄泉;泉在正城之東。

    綠珠有弟子宋袆,有國色,善吹笛,後入晉明帝宮中。

    今白州有一派水,自雙角山出,合容州江,呼為綠珠江,亦猶歸州有昭君村昭君場,吳有西施谷脂粉塘,蓋取美人出處為名。

    又有綠珠井,在雙角山下,故老傳雲,汲此井飲者,誕女必多美麗,裡闾有識者以美色無益于時,因以巨石鎮之,爾後有産女端妍者,而七竅四肢多不完具。

    異哉,山水之使然!…… ……其後詩人題歌舞妓者,皆以綠珠為名。

    ……其故何哉?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志烈懔懔,誠足使後人仰慕歌詠也。

    至有享厚祿,盜高位,亡仁義之性,懷反複之情,暮四朝三,唯利是務,節操反不若一婦人,豈不愧哉?今為此傳,非徒述美麗,窒禍源,且欲懲戒辜恩背義之類也。

    …… 其後有亳州谯人秦醇〔18〕字子複(一作子履),亦撰傳奇,今存四篇,見于北宋劉斧所編之《青瑣高議前集》及《别集》〔19〕。

    其文頗欲規撫唐人,然辭意皆蕪劣,惟偶見一二好語,點綴其間;又大抵托之古事,不敢及近,則仍由士習拘謹之所緻矣,故樂史亦如此。

    一曰《趙飛燕别傳》,序雲得之李家牆角破筐中,記趙後入宮至自缢,複以冥報化為大鼋事,文中有“蘭湯滟滟,昭儀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語,明人遂或擊節詫為真古籍,與今人為楊慎僞造之漢《雜事秘辛》所惑正同。

    所謂漢伶玄撰之《飛燕外傳》亦此類,但文辭殊勝而已。

    二曰《骊山記》,三曰《溫泉記》,言張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