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世說新語》與其前後
關燈
小
中
大
二十種。
原本《說郛》,元末明初陶宗儀編,一百卷,系選輯漢魏至宋元各種筆記小說彙編而成。
〔9〕《笑林》《隋書·經籍志》著錄三卷,邯鄲淳撰。
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鈎沉》有輯本。
〔10〕度尚字博平,東漢湖陸(今山東魚台)人,官至遼東太守。
曹娥,東漢上虞人。
其父溺死後她投江尋父屍而亡,被稱為孝女。
度尚任上虞長時曾為之立碑,邯鄲淳為作碑文。
〔11〕《解頤》《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卷,楊松玢撰。
今佚。
〔12〕《談薮》唐劉知幾《史通·雜述篇》瑣言類曾提及“陽玠松《談薮》”;《宋史·藝文志》著錄陽松玠《八代談薮》二卷。
〔13〕何自然生平不詳。
所撰《笑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三卷,已散佚。
〔14〕呂居仁(1084—1145)名本中,号東萊先生,宋壽州(治所今安徽壽縣)人,曾任中書舍人。
所撰《軒渠錄》,已散佚。
陶宗儀編《說郛》卷七有輯本。
〔15〕沈征宋代霅溪(今浙江吳興)人,其他不詳。
所撰《諧史》二卷,已散佚。
陶宗儀編《說郛》卷二十三有輯本,一卷,題宋沈俶撰。
〔16〕周文玘宋代人,曾任試秘書省校書郎。
所撰《開顔集》,《宋史·藝文志》著錄二卷。
已散佚。
陶宗儀編《說郛》卷六十五有輯本。
〔17〕天和子宋代人。
所撰《善谑集》,已散佚,陶宗儀《說郛》卷六十五有輯本。
〔18〕東坡即蘇轼(1037—1101),北宋眉山(今屬四川)人,官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艾子雜說》,又名《艾子》,一卷,傳為蘇轼所撰。
已散佚。
明顧元慶《顧氏文房小說》有輯本。
〔19〕王方慶(?—702)名綝,唐鹹陽(今屬陝西)人,官至鳳閣侍郎知正事。
《續世說新書》,《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十卷,已散佚。
〔20〕王谠字正甫,北宋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所撰《唐語林》,《宋史·藝文志》著錄十一卷。
〔21〕孔平仲字義甫,一作毅甫,北宋臨江新喻(今江西新餘)人,曾任集賢校理。
所撰《續世說》,《宋史·藝文志》著錄十二卷。
〔22〕何良俊(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明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
《何氏語林》,《明史·藝文志》著錄三十卷。
〔23〕李紹文字節之,明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所撰《明世說新語》,《明史·藝文志》著錄八卷。
〔24〕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園,又号澹園,明江甯(今江蘇南京市)人,官至翰林院修撰。
所撰《類林》,又名《焦氏類林》,《明史·藝文志》著錄八卷;另撰《玉堂叢話》,《明史·藝文志》著錄八卷。
〔25〕張墉字石宗,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所撰《廿一史識餘》,又名《竹香齋類書》,三十七卷。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鈔類存目。
〔26〕鄭仲夔字龍如,明江西人。
所撰《清言》,全稱為《蘭畹居清言》,十卷。
收入所編《玉塵新譚》内。
〔27〕梁維樞(1589—1662)字慎可,清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所撰《玉劍尊聞》,《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十卷。
〔28〕吳肅公字雨若,清宣城(今屬安徽)人。
所撰《明語林》,《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十四卷。
〔29〕章撫功字仁豔,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所撰《漢世說》,《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十四卷。
〔30〕李清(1602—1683)字心水,又字映碧,号天一居士,明興化(今屬江蘇)人,官刑科、吏科給事中。
所撰《女世說》,四卷。
〔31〕顔從喬作《僧世說》待查。
〔32〕王晫(1636—?)字丹麓,清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所撰《今世說》,《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八卷。
〔33〕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鈍庵,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官至翰林院編修。
所撰《說鈴》,《清史稿·藝文志》著錄一卷。
惠棟(1697—1758),字定宇,号松崖,清吳縣(今屬江蘇)人。
〔34〕易宗夔字蔚儒,湖南湘潭人。
北洋政府時期曾任國務院法制局局長。
所撰《新世說》,八卷,一九一八年北京出版。
原本《說郛》,元末明初陶宗儀編,一百卷,系選輯漢魏至宋元各種筆記小說彙編而成。
〔9〕《笑林》《隋書·經籍志》著錄三卷,邯鄲淳撰。
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鈎沉》有輯本。
〔10〕度尚字博平,東漢湖陸(今山東魚台)人,官至遼東太守。
曹娥,東漢上虞人。
其父溺死後她投江尋父屍而亡,被稱為孝女。
度尚任上虞長時曾為之立碑,邯鄲淳為作碑文。
〔11〕《解頤》《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卷,楊松玢撰。
今佚。
〔12〕《談薮》唐劉知幾《史通·雜述篇》瑣言類曾提及“陽玠松《談薮》”;《宋史·藝文志》著錄陽松玠《八代談薮》二卷。
〔13〕何自然生平不詳。
所撰《笑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三卷,已散佚。
〔14〕呂居仁(1084—1145)名本中,号東萊先生,宋壽州(治所今安徽壽縣)人,曾任中書舍人。
所撰《軒渠錄》,已散佚。
陶宗儀編《說郛》卷七有輯本。
〔15〕沈征宋代霅溪(今浙江吳興)人,其他不詳。
所撰《諧史》二卷,已散佚。
陶宗儀編《說郛》卷二十三有輯本,一卷,題宋沈俶撰。
〔16〕周文玘宋代人,曾任試秘書省校書郎。
所撰《開顔集》,《宋史·藝文志》著錄二卷。
已散佚。
陶宗儀編《說郛》卷六十五有輯本。
〔17〕天和子宋代人。
所撰《善谑集》,已散佚,陶宗儀《說郛》卷六十五有輯本。
〔18〕東坡即蘇轼(1037—1101),北宋眉山(今屬四川)人,官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艾子雜說》,又名《艾子》,一卷,傳為蘇轼所撰。
已散佚。
明顧元慶《顧氏文房小說》有輯本。
〔19〕王方慶(?—702)名綝,唐鹹陽(今屬陝西)人,官至鳳閣侍郎知正事。
《續世說新書》,《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十卷,已散佚。
〔20〕王谠字正甫,北宋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所撰《唐語林》,《宋史·藝文志》著錄十一卷。
〔21〕孔平仲字義甫,一作毅甫,北宋臨江新喻(今江西新餘)人,曾任集賢校理。
所撰《續世說》,《宋史·藝文志》著錄十二卷。
〔22〕何良俊(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明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
《何氏語林》,《明史·藝文志》著錄三十卷。
〔23〕李紹文字節之,明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所撰《明世說新語》,《明史·藝文志》著錄八卷。
〔24〕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園,又号澹園,明江甯(今江蘇南京市)人,官至翰林院修撰。
所撰《類林》,又名《焦氏類林》,《明史·藝文志》著錄八卷;另撰《玉堂叢話》,《明史·藝文志》著錄八卷。
〔25〕張墉字石宗,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所撰《廿一史識餘》,又名《竹香齋類書》,三十七卷。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鈔類存目。
〔26〕鄭仲夔字龍如,明江西人。
所撰《清言》,全稱為《蘭畹居清言》,十卷。
收入所編《玉塵新譚》内。
〔27〕梁維樞(1589—1662)字慎可,清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所撰《玉劍尊聞》,《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十卷。
〔28〕吳肅公字雨若,清宣城(今屬安徽)人。
所撰《明語林》,《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十四卷。
〔29〕章撫功字仁豔,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所撰《漢世說》,《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十四卷。
〔30〕李清(1602—1683)字心水,又字映碧,号天一居士,明興化(今屬江蘇)人,官刑科、吏科給事中。
所撰《女世說》,四卷。
〔31〕顔從喬作《僧世說》待查。
〔32〕王晫(1636—?)字丹麓,清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所撰《今世說》,《清史稿·藝文志》著錄八卷。
〔33〕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鈍庵,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官至翰林院編修。
所撰《說鈴》,《清史稿·藝文志》著錄一卷。
惠棟(1697—1758),字定宇,号松崖,清吳縣(今屬江蘇)人。
〔34〕易宗夔字蔚儒,湖南湘潭人。
北洋政府時期曾任國務院法制局局長。
所撰《新世說》,八卷,一九一八年北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