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世說新語》與其前後

關燈
曰“六斤半”。

    名既入,素召其人,問曰,“卿姓六斤半?”答曰,“是出六斤。

    ”曰,“何為六斤半?”曰,“向請侯秀才題之,當是錯矣。

    ”即召白至,謂曰,“卿何為錯題人姓名?”對雲,“不錯。

    ”素曰,“若不錯,何因姓出名六斤,請卿題之,乃言六斤半?” 對曰,“白在省門,會卒無處覓稱,既聞道是出六斤,斟酌隻應是六斤半。

    ”素大笑之。

    (《廣記》二百四十八) 山東人娶蒲州女,多患瘿,其妻母項瘿甚大。

    成婚數月,婦家疑婿不慧,婦翁置酒盛會親戚,欲以試之。

    問曰,“某郎在山東讀書,應識道理。

    鴻鶴能鳴,何意?”曰,“天使其然。

    ”又曰,“松柏冬青,何意?”曰,“天使其然。

    ” 又曰,“道邊樹有骨,何意?”曰,“天使其然。

    ”婦翁曰,“某郎全不識道理,何因浪住山東?”因以戲之曰,“鴻鶴能鳴者頸項長,松柏冬青者心中強,道邊樹有骨者車撥傷:豈是天使其然?”婿曰,“蝦蟆能鳴,豈是頸項長?竹亦冬青,豈是心中強?夫人項下瘿如許大,豈是車撥傷?”婦翁羞愧,無以對之。

    (同上) 其後則唐有何自然《笑林》〔13〕,今亦佚,宋有呂居仁《軒渠錄》〔14〕,沈征《諧史》〔15〕,周文玘《開顔集》〔16〕,天和子《善谑集》〔17〕,元明又十餘種;大抵或取子史舊文,或拾同時瑣事,殊不見有新意。

    惟托名東坡之《艾子雜說》〔18〕稍卓特,顧往往嘲諷世情,譏刺時病,又異于《笑林》之無所為而作矣。

     至于《世說》一流,仿者尤衆,劉孝标有《續世說》十卷,見《唐志》,然據《隋志》,則殆即所注臨川書。

    唐有王方慶《續世說新書》〔19〕(見《新唐志》雜家,今佚),宋有王谠《唐語林》〔20〕,孔平仲《續世說》〔21〕,明有何良俊《何氏語林》〔22〕,李紹文《明世說新語》〔23〕,焦竑《類林》及《玉堂叢話》〔24〕,張墉《廿一史識餘》〔25〕,鄭仲夔《清言》〔26〕等;然纂舊聞則别無穎異,述時事則傷于矯揉,而世人猶複為之不已,至于清,又有梁維樞作《玉劍尊聞》〔27〕,吳肅公作《明語林》〔28〕,章撫功作《漢世說》〔29〕,李清作《女世說》〔30〕,顔從喬作《僧世說》〔31〕,王晫作《今世說》〔32〕,汪琬作《說鈴》而惠棟為之補注〔33〕,今亦尚有易宗夔作《新世說》〔34〕也。

     ※※※ 〔1〕裴啟字榮期,東晉河東(郡治今山西永濟)人。

    所撰《語林》,《隋書·經籍志》《燕丹子》題下附注:“梁有……《語林》十卷,東晉處士裴啟撰,亡。

    ”魯迅《古小說鈎沉》有輯本。

     〔2〕謝安(320—385)字安石,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 人,孝武帝時官中書監,錄尚書事。

    據《世說新語·輕诋篇》載,庾道季将裴啟《語林》所記謝安有關裴啟、支道林的話告知謝安,謝安雲:“都無此二語,裴自為此辭耳。

    ”庾讀畢東亭(王珣)《經酒垆下賦》時,謝安又雲:“君乃複作裴氏學!”自此《語林》遂廢。

     〔3〕《郭子》《隋書·經籍志》著錄三卷,郭澄之撰。

    郭澄之,字仲靜,東晉太原陽曲(今屬山西)人,曾任劉裕相國從事中郎。

    《郭子》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鈎沉》有輯本。

    賈泉(440—501),即賈淵。

     唐人避李淵諱,改淵為泉,字希鏡。

    南朝宋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

     〔4〕《世說》即《世說新語》。

    今存各本自《德行》至《仇隙》均為三十六篇。

    劉孝标(462—521),名峻,南朝梁平原(今屬山東)人,曾任荊州戶曹參軍。

     〔5〕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臨川(今屬江西)人,官至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

    關于晏殊删并《世說新語》事,明袁褧本《世說新語》載南宋董弅跋雲:“餘家舊藏蓋得之王原叔家,後得晏元獻公手自校本,盡去重複,其注亦小加剪截,最為善本。

    ” 〔6〕《宋書》梁沈約編撰,一百卷,紀傳體南朝宋代史。

    下文關于劉義慶的評述,見該書卷五十一《劉義慶傳》。

     〔7〕沈約字休文,南朝梁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官至尚書令。

    所撰《俗說》,《隋書·經籍志》著錄三卷,已散佚。

    魯迅《古小說鈎沉》有輯本。

     〔8〕《續談助》宋晁載之編,五卷,共收小說、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