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世說新語》與其前後

關燈
一——五一三,《梁書》有傳)作《俗說》〔7〕三卷,亦此類,今亡。

    梁武帝嘗敕安右長史殷芸(四七一—— 五二九,《梁書》有傳)撰《小說》三十卷,至隋僅存十卷,明初尚存,今乃止見于《續談助》及原本《說郛》〔8〕中,亦采集群書而成,以時代為次第,而特置帝王之事于卷首,繼以周漢,終于南齊。

     晉鹹康中,有士人周謂者,死而複生,言天帝召見,引升殿,仰視帝,面方一尺。

    問左右曰,“是古張天帝耶?” 答雲,“上古天帝,久已聖去,此近曹明帝也。

    ”(《绀珠集》二) 孝武未嘗見驢,謝太傅問曰,“陛下想其形當何所似?”孝武掩口笑雲,“正當似豬。

    ”(《續談助》四。

    原注雲,出《世說》。

    案今本無之。

    ) 孔子嘗遊于山,使子路取水。

    逢虎于水所,與共戰,攬尾得之,内懷中;取水還。

    問孔子曰,“上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殺虎持虎頭。

    ”又問曰,“中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殺虎持虎耳。

    ”又問,“下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殺虎捉虎尾。

    ”子路出尾棄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

    ”乃懷石盤欲中孔子,又問“上士殺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殺人使筆端。

    ”又問曰,“中士殺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殺人用舌端。

    ”又問“下士殺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殺人懷石盤。

    ”子路出而棄之,于是心服。

    (原本《說郛》二十五。

    原注雲,出《沖波傳》。

    ) 鬼谷先生與蘇秦張儀書雲,“二君足下,功名赫赫,但春華到秋,不得久茂。

    日數将冬,時訖将老。

    子獨不見河邊之樹乎?仆禦折其枝,波浪激其根;此木非與天下人有仇怨,蓋所居者然。

    子見嵩岱之松柏,華霍之樹檀?上葉幹青雲,下根通三泉,上有猿狖,下有赤豹麒麟,千秋萬歲,不逢斧斤之伐:此木非與天下之人有骨肉,亦所居者然。

    今二子好朝露之榮,忽長久之功,輕喬松之求延,貴一旦之浮爵,夫‘女愛不極席,男歡不畢輪’,痛夫痛夫,二君二君!”(《續談助》四。

    原注雲,出《鬼谷先生書》。

    ) 《隋志》又有《笑林》〔9〕三卷,後漢給事中邯鄲淳撰。

    淳一名竺,字子禮,颍川人,弱冠有異才,元嘉元年(一五一),上虞長度尚為曹娥立碑〔10〕,淳者尚之弟子,于席間作碑文,操筆而成,無所點定,遂知名,黃初初(約二二一),為魏博士給事中,見《後漢書》《曹娥傳》及《三國》《魏志》《王粲傳》等注。

    《笑林》今佚,遺文存二十餘事,舉非違,顯纰缪,實《世說》之一體,亦後來诽諧文字之權輿也。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太平廣記》二百六十二) 平原陶丘氏,取渤海墨台氏女,女色甚美,才甚令,複相敬,已生一男而歸。

    母丁氏,年老,進見女婿。

    女婿既歸而遣婦。

    婦臨去請罪,夫曰,“曩見夫人年德已衰,非昔日比,亦恐新婦老後,必複如此,是以遣,實無他故。

    ”(《太平禦覽》四百九十九) 甲父母在,出學三年而歸。

    舅氏問其學何所得,并序别父久。

    乃答曰,“渭陽之思,過于秦康。

    ”既而父數之,“爾學奚益。

    ”答曰,“少失過庭之訓,故學無益。

    ” (《廣記》二百六十二) 甲與乙争鬥,甲齧下乙鼻,官吏欲斷之,甲稱乙自齧落。

    吏曰,“夫人鼻高而口低,豈能就齧之乎?”甲曰,“他踏床子就齧之。

    ”(同上) 《笑林》之後,不乏繼作,《隋志》有《解頤》〔11〕二卷。

    楊松玢撰,今一字不存,而群書常引《談薮》〔12〕,則《世說》之流也。

    《唐志》有《啟顔錄》十卷,侯白撰。

    白字君素,魏郡人,好學有捷才,滑稽善辯,舉秀才為儒林郎,好為诽諧雜說,人多愛狎之,所在之處,觀者如市。

    隋高祖聞其名,召令于秘書修國史,後給五品食,月餘而死(約六世紀後葉)。

     見《隋書》《陸爽傳》。

    《啟顔錄》今亦佚,然《太平廣記》引用甚多,蓋上取子史之舊文,近記一己之言行,事多浮淺,又好以鄙言調谑人,诽諧太過,時複流于輕薄矣。

    其有唐世事者,後人所加也;古書中往往有之,在小說尤甚。

     開皇中,有人姓出名六斤,欲參(楊)素,赍名紙至省門,遇白,請為題其姓,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