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神話與傳說

關燈
安釐王冢。

    據《晉書·束皙傳》載:從汲冢中得竹書數十車,“其《紀年》十三篇,記夏以來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滅,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

    ……《瑣語》十一篇,諸國蔔夢妖怪相書也。

    ……《穆天子傳》五篇,言周穆王遊行四海,見帝台、西王母。

    ……又雜書十九篇:《周食田法》、《周書》、《論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

    ” 〔7〕陵的異體字。

    下文的“丌”、“稽”分别為“其”、“稽”的異體字。

     〔8〕應劭字仲遠,東漢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人。

    曾任泰山太守。

    撰有《風俗通義》、《漢書集解音義》等。

     〔9〕《克殷》見《逸周書》第三十六,記周武王在牧野戰勝殷纣事。

    《世俘》,見《逸周書》第四十,記周武王滅殷後,繼續追擊殷諸侯國及以俘虜祭祀事。

    《王會》,見《逸周書》第五十九,記周成王大會諸侯,各國進獻奇珍異物事。

    《太子晉》,見《逸周書》第六十四,記周靈王太子晉與晉大夫師曠對話時能言善辯事。

     〔10〕《太平禦覽》類書,北宋李昉等人奉旨編輯,太平興國八年(983)書成。

    共一千卷,分五十五門,引書多至一六九○種。

    該書引有《瑣語》十七則。

     〔11〕晉立《呂望表》石刻碑文,一名《太公碑》。

    宋趙明誠《金石錄》載:“晉太康十年三月,汲縣令盧無忌立。

    ”表内引有《周志》“文王夢天帝”一段文字。

    《周志》,《左傳》文公二年:“志者記也,謂之《周志》,明是周世之書,不知其書何所名也。

    ”下文“東魏立《呂望表》”,據清畢沅《中州金石記》載,晉立太公碑損裂後,于東魏武定八年(548)四月再立。

    由穆子容書寫。

     〔12〕楊雄(前53—18)亦作揚雄,字子雲,西漢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成帝時為給事黃門郎。

    其著作有明人所輯《揚子雲集》,六卷。

    所撰《蜀王本紀》,一卷,記蜀國開國至秦時諸蜀王的異事。

     〔13〕趙晔字長君,東漢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所撰《吳越春秋》,《隋書·經籍志》著錄十二卷,内容記述吳國自太伯至夫差,越國自無餘至勾踐的曆史故事,其中有不少民間傳說。

     〔14〕袁康東漢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吳平,字君高,東漢會稽人。

    《越絕書》,内容記述吳越的曆史地理及夫差、伍子胥、文種、範蠡等人的活動。

    《舊唐書·經籍志》著錄十六卷,題子貢撰。

    按該書記事下及秦漢,撰者不可能是子貢。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推斷為“會稽袁康所作,同郡吳平所定。

    ” 〔15〕《天問》《楚辭》篇名,屈原撰。

    全詩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組成,對某些古代史事、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提出疑問。

    魯迅《摩羅詩力說》稱此詩“懷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

    ” 〔16〕王逸字叔師,東漢南郡宜城(今屬湖北)人。

    安帝元初中為校書郎,順帝時進侍中。

    所撰《楚辭章句》,系《楚辭》最早注本。

    下文“本書注”,指王逸《楚辭章句》中《天問》章句序,這裡有删節。

     〔17〕郭璞(276—324)字景純,晉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

     曾任著作佐郎、王敦記室參軍。

    圖贊,《隋書·經籍志》著錄郭璞《山海經圖贊》二卷,是以《山海經》内容為題材的圖畫的贊詩。

     〔18〕江灌字道群,晉陳留(今屬河南開封縣)人,官至吳郡太守。

    據《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江灌所撰系《爾雅圖贊》。

     〔19〕希臘史詩指長詩《伊利亞特》、《奧德賽》,相傳為公元前九世紀盲詩人荷馬所作,經過長期的口頭傳誦,公元前六世紀整理成書。

    作品串聯許多神話和曆史傳說,為後世的文學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20〕說者指日本鹽谷溫。

    他解釋中國古代神話很少的兩個原因,見他所著《中國文學概論講話》第六章(孫俍工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