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神話與傳說
關燈
小
中
大
,其故殆尤在神鬼之不别。
天神地祇人鬼,古者雖若有辨,而人鬼亦得為神祇。
人神淆雜,則原始信仰無由蛻盡;原始信仰存則類于傳說之言日出而不已,而舊有者于是僵死,新出者亦更無光焰也。
如下例,前二為随時可生新神,後三為舊神有轉換而無演進。
蔣子文,廣陵人也,嗜酒好色,佻撻無度;常自謂骨青,死當為神。
漢末為秣陵尉,逐賊至锺山下,賊擊傷額,因解绶縛之,有頃遂死。
及吳先主之初,其故吏見文于道,……謂曰,“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爾可宣告百姓,為我立廟,不爾,将有大咎。
”是歲夏大疫,百姓辄相恐動,頗有竊祠之者矣。
(《太平廣記》二九三引《搜神記》) 世有紫姑神,古來相傳雲是人家妾,為大婦所嫉,每以穢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廁間或豬欄邊迎之。
……投者覺重(案投當作捉,持也),便是神來,奠設酒果,亦覺貌輝輝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衆事,蔔未來蠶桑,又善射鈎;好則大儛,惡便仰眠。
(《異苑》五)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壘,主閱領萬鬼,害惡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
于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兇魅。
(《論衡》二十二引《山海經》,案今本中無之。
) 東南有桃都山,……下有二神,左名隆,右名窌,并執葦索,伺不祥之鬼,得而煞之。
今人正朝作兩桃人立門旁,……蓋遺象也。
(《太平禦覽》二九及九一八引《玄中記》以《玉燭寶典》注補) 門神,乃是唐朝秦叔保胡敬德二将軍也。
按傳,唐太宗不豫,寝門外抛磚弄瓦,鬼魅呼号。
……太宗懼之,以告群臣。
秦叔保出班奏曰,“臣平生殺人如剖瓜,積屍如聚蟻,何懼魍魉乎?願同胡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
”太宗可其奏,夜果無警,太宗嘉之,命畫工圖二人之形像,……懸于宮掖之左右門,邪祟以息。
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
(《三教搜神大全》七) ※※※ 〔1〕齊諧《莊子·逍遙遊》載:“齊諧者,志怪者也。
”後人有以齊諧為志怪小說集書名的,如劉宋東陽無疑《齊諧記》、梁吳均《續齊諧記》。
夷堅,《列子·湯問》載:溟海有鲲、鵬,“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
”後人有以夷堅為志怪小說集書名的,如宋洪邁《夷堅志》、金元好問《續夷堅志》。
〔2〕簡狄吞燕卵而生商見《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喾次妃。
三人行浴,見玄鳥堕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商,即契,商朝的始祖。
〔3〕劉媪得交龍而孕季見《史記·高祖本紀》:“劉媪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
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産高祖。
”蛟龍,《漢書·高帝紀》作“交龍”。
季,漢高祖。
劉邦,字季。
〔4〕關于瞽瞍欲害舜事,《史記·五帝本紀》原作:“瞽叟尚複欲殺之,使舜上塗廪,瞽叟從下縱火焚廪。
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
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
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
” 〔5〕關于《山海經》作者,稱它為禹、益所作,見漢劉歆《上山海經表》:“禹别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漢王充《論衡·别通篇》:“禹、益并治洪水,……以所聞見作《山海經》。
”《山海經》因《楚辭》而造,見宋朱熹《楚辭辨證》(下):“大抵古今說《天問》者,皆本此二書(按指《山海經》和《淮南子》),今以文意考之,疑此二書,本皆緣解此《問》而作。
” 〔6〕不準盜發魏襄王冢《晉書·武帝紀》載:鹹甯五年(279)冬十月,“汲郡人不準掘魏襄王冢,得竹簡小篆古書十餘萬言。
”不準,人名。
魏襄王冢,一說
天神地祇人鬼,古者雖若有辨,而人鬼亦得為神祇。
人神淆雜,則原始信仰無由蛻盡;原始信仰存則類于傳說之言日出而不已,而舊有者于是僵死,新出者亦更無光焰也。
如下例,前二為随時可生新神,後三為舊神有轉換而無演進。
蔣子文,廣陵人也,嗜酒好色,佻撻無度;常自謂骨青,死當為神。
漢末為秣陵尉,逐賊至锺山下,賊擊傷額,因解绶縛之,有頃遂死。
及吳先主之初,其故吏見文于道,……謂曰,“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爾可宣告百姓,為我立廟,不爾,将有大咎。
”是歲夏大疫,百姓辄相恐動,頗有竊祠之者矣。
(《太平廣記》二九三引《搜神記》) 世有紫姑神,古來相傳雲是人家妾,為大婦所嫉,每以穢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廁間或豬欄邊迎之。
……投者覺重(案投當作捉,持也),便是神來,奠設酒果,亦覺貌輝輝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衆事,蔔未來蠶桑,又善射鈎;好則大儛,惡便仰眠。
(《異苑》五)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壘,主閱領萬鬼,害惡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
于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兇魅。
(《論衡》二十二引《山海經》,案今本中無之。
) 東南有桃都山,……下有二神,左名隆,右名窌,并執葦索,伺不祥之鬼,得而煞之。
今人正朝作兩桃人立門旁,……蓋遺象也。
(《太平禦覽》二九及九一八引《玄中記》以《玉燭寶典》注補) 門神,乃是唐朝秦叔保胡敬德二将軍也。
按傳,唐太宗不豫,寝門外抛磚弄瓦,鬼魅呼号。
……太宗懼之,以告群臣。
秦叔保出班奏曰,“臣平生殺人如剖瓜,積屍如聚蟻,何懼魍魉乎?願同胡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
”太宗可其奏,夜果無警,太宗嘉之,命畫工圖二人之形像,……懸于宮掖之左右門,邪祟以息。
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
(《三教搜神大全》七) ※※※ 〔1〕齊諧《莊子·逍遙遊》載:“齊諧者,志怪者也。
”後人有以齊諧為志怪小說集書名的,如劉宋東陽無疑《齊諧記》、梁吳均《續齊諧記》。
夷堅,《列子·湯問》載:溟海有鲲、鵬,“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
”後人有以夷堅為志怪小說集書名的,如宋洪邁《夷堅志》、金元好問《續夷堅志》。
〔2〕簡狄吞燕卵而生商見《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喾次妃。
三人行浴,見玄鳥堕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商,即契,商朝的始祖。
〔3〕劉媪得交龍而孕季見《史記·高祖本紀》:“劉媪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
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産高祖。
”蛟龍,《漢書·高帝紀》作“交龍”。
季,漢高祖。
劉邦,字季。
〔4〕關于瞽瞍欲害舜事,《史記·五帝本紀》原作:“瞽叟尚複欲殺之,使舜上塗廪,瞽叟從下縱火焚廪。
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
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
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
” 〔5〕關于《山海經》作者,稱它為禹、益所作,見漢劉歆《上山海經表》:“禹别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漢王充《論衡·别通篇》:“禹、益并治洪水,……以所聞見作《山海經》。
”《山海經》因《楚辭》而造,見宋朱熹《楚辭辨證》(下):“大抵古今說《天問》者,皆本此二書(按指《山海經》和《淮南子》),今以文意考之,疑此二書,本皆緣解此《問》而作。
” 〔6〕不準盜發魏襄王冢《晉書·武帝紀》載:鹹甯五年(279)冬十月,“汲郡人不準掘魏襄王冢,得竹簡小篆古書十餘萬言。
”不準,人名。
魏襄王冢,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