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房也是一個人》譯者附識①
關燈
小
中
大
高爾恰克這個名字在中國人的耳裡聽來,眼裡看來,自然是很陌生的,高爾基很時髦了,高爾礎老夫子的大名也是一般人所熟知的,惟獨這位高爾恰克還是一個無名小卒。不過幸而他也是高家的子孫,沾了他的哥哥弟弟的光,所以今天才有我這個無名小卒來給他吹牛。
高爾恰克(J.Korczak)是一個醫生,他的本姓叫什麼高爾斯密特(Goldszmit),用蟹行文字寫來雖然不同,但譯成中文總是“高爾”一系的,所以他的真姓是什麼,假姓又是什麼,對于我們并沒有大關系。這位高先生是在一八七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出世的。他的父親是他的故鄉華沙(波蘭京城)
中的一個有名律師,他平素對于兒女的教育是非常留心的,所以高爾恰克先生從小就受着良好的教育,由中學、而大學醫科以至于畢業。他挂了醫生的招牌,不到幾個月功夫就得着許多主顧,一般人都知道他是給兒童醫病的能手,因為他非常懂得兒童的心理。
不久他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後來他居然抛棄了醫生這職業去做兒童教師,他決定專門教養那般貧窮的無家孤兒。他後來居然設立了一所很大的“孤兒的家庭”,他自己和兒童們同住在這“孤兒的家庭”裡,一心一意地教養他們。已經有千百人學得了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從這“孤兒的家庭”出來,到社會中服務,謀個人的獨立生活了。他們一提起高爾恰克先生便表示莫大的感激。
高爾恰克不僅是兒童教育家,還是兒童文學家,他的作品大半是描寫兒童,而且寫給兒童看的。其中如《客廳的兒童》是責備那些雇有保姆,而自己不與兒女發生密切關系的父母們。這樣的父母,在中國是不少的,所以父母與兒女間的感情很冷淡,兒童在自己家裡,反如在生人家中一樣了。還有
《怎樣愛兒童》、《兒童在家裡與在學校中》、《孤兒的家庭中的兒童》都
是很有名的著作。在這一切著作中都有一個相同的思想貫串着:人們應該如何了解兒童的教育和兒童的内心生活。
他的童話《皇帝馬基第一》是一篇很好的童話,寫一個小孩子做皇帝時的情形和心理,非常動人。雖然著者在這篇童話的開端便說:“成人最好不要讀我的故事,因為這裡面有幾節對于他們不太方便,他們是不會懂得,而且反會因此非笑的。”然而我卻喜歡這篇童話,并且深受它的感動。後來他又寫了一篇《馬基在無人島上》,是前篇的續稿,也是很好的。還有《小遮的破産》和《當我再做兒童的時候》兩篇,也是很受人歡迎的佳作。對于後一篇,有人在華沙的《晨報》上批評道:高爾恰克乃是自然的現象:他好像有兩個心靈——一個是成人的;另一個是兒童的。高爾恰克主張兒童的權利,猶之乎法國大革命主張人權一樣。
這部書好像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其實還是哲學的、法律的、心理的和道德的研究。
有了這一個兒童心靈之考究者和認識者,所有最豐富的歐洲文學也更可自豪了。(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高爾恰克的作品的價值于此可見了。
他還寫了一些滑稽故事,有時帶着強烈的諷刺,有時帶着一種特别的趣①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九年二月十日《開明》第一卷第八号,署名一切。
味,來描寫生活之各方面的,也很成功的。
1928.12.25于一切屋。
選自《巴金全集》第十七卷第121—123頁。
高爾恰克(J.Korczak)是一個醫生,他的本姓叫什麼高爾斯密特(Goldszmit),用蟹行文字寫來雖然不同,但譯成中文總是“高爾”一系的,所以他的真姓是什麼,假姓又是什麼,對于我們并沒有大關系。這位高先生是在一八七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出世的。他的父親是他的故鄉華沙(波蘭京城)
中的一個有名律師,他平素對于兒女的教育是非常留心的,所以高爾恰克先生從小就受着良好的教育,由中學、而大學醫科以至于畢業。他挂了醫生的招牌,不到幾個月功夫就得着許多主顧,一般人都知道他是給兒童醫病的能手,因為他非常懂得兒童的心理。
不久他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後來他居然抛棄了醫生這職業去做兒童教師,他決定專門教養那般貧窮的無家孤兒。他後來居然設立了一所很大的“孤兒的家庭”,他自己和兒童們同住在這“孤兒的家庭”裡,一心一意地教養他們。已經有千百人學得了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從這“孤兒的家庭”出來,到社會中服務,謀個人的獨立生活了。他們一提起高爾恰克先生便表示莫大的感激。
高爾恰克不僅是兒童教育家,還是兒童文學家,他的作品大半是描寫兒童,而且寫給兒童看的。其中如《客廳的兒童》是責備那些雇有保姆,而自己不與兒女發生密切關系的父母們。這樣的父母,在中國是不少的,所以父母與兒女間的感情很冷淡,兒童在自己家裡,反如在生人家中一樣了。還有
《怎樣愛兒童》、《兒童在家裡與在學校中》、《孤兒的家庭中的兒童》都
是很有名的著作。在這一切著作中都有一個相同的思想貫串着:人們應該如何了解兒童的教育和兒童的内心生活。
他的童話《皇帝馬基第一》是一篇很好的童話,寫一個小孩子做皇帝時的情形和心理,非常動人。雖然著者在這篇童話的開端便說:“成人最好不要讀我的故事,因為這裡面有幾節對于他們不太方便,他們是不會懂得,而且反會因此非笑的。”然而我卻喜歡這篇童話,并且深受它的感動。後來他又寫了一篇《馬基在無人島上》,是前篇的續稿,也是很好的。還有《小遮的破産》和《當我再做兒童的時候》兩篇,也是很受人歡迎的佳作。對于後一篇,有人在華沙的《晨報》上批評道:高爾恰克乃是自然的現象:他好像有兩個心靈——一個是成人的;另一個是兒童的。高爾恰克主張兒童的權利,猶之乎法國大革命主張人權一樣。
這部書好像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其實還是哲學的、法律的、心理的和道德的研究。
有了這一個兒童心靈之考究者和認識者,所有最豐富的歐洲文學也更可自豪了。(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高爾恰克的作品的價值于此可見了。
他還寫了一些滑稽故事,有時帶着強烈的諷刺,有時帶着一種特别的趣①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九年二月十日《開明》第一卷第八号,署名一切。
味,來描寫生活之各方面的,也很成功的。
1928.12.25于一切屋。
選自《巴金全集》第十七卷第121—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