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回 浩劫恸沙蟲 把臂凄怆生何着 甘心伏斧钺 橫刀壯烈死如歸
關燈
小
中
大
須人多才能抵敵。
我打算火隻管燒着,但不用死在裡頭,由我率領,帶往西大林内,去找地方安身,晝夜求神。
也許仇人已死,蠱子沒了主持,害不死人。
過了三日,沒被蠱子飛進七竅的便可分出。
就死,也到發作時再死不遲。
你們看是怎樣?”被害的都想求活,自是願意。
樓下衆山民見二拉貪生,不肯火殉,頗不謂然,不由起了騷動,漸有出聲責問的,七嘴八舌,亂成一片。
山人酋長向來橫暴,唯我獨尊,從來不許部下違逆。
二拉實因怕死理虧,才用好話和大衆商量。
見下面衆山民多半不服,知道不用威力壓不下去,勃然暴怒,大喝道: “你們當我怕死麼?現在全寨一千多人,受害的倒占了六七成,你們想想哪個人多?按理來說,就該叫你們到西大林去,由我們在這裡居住,想法醫蠱,才算公道。
隻因我舍不得這個好地方,醫好了病大家還要回來,恐怕萬一蠱子從人身裡飛出來,留下了禍根,沒法子收拾。
适才我們在樓上,被仇人用妖法捉弄,昏睡不醒。
多虧你們沒等他們把手腳做完,就發覺趕來,有這一點好處,才不要你們出谷,自甘退讓,你們還不識好歹? 我主意已然打定,看哪個還敢說一個不字。
你們都給我快滾,若不聽話,我們對打,來分高下便了。
”二拉越說越怒,突地把手一揮,樓上衆山民一聲暴吼,各将刀矛弓矢舉起,其勢洶洶,大有準備厮殺神氣。
樓下衆山民悚于二拉權威之下,又見樓上人多勢衆,彼此面面相觑,誰也不敢出聲發難,群嚣頓息。
二拉料定他們俱畏蠱毒傳布,加以衆寡懸殊,心有顧忌,益發氣壯,二次厲聲喝問。
樓下衆山民這才三三五五接耳交頭,商量了一陣,齊聲回答:“任憑二拉作主。
”二拉便命樓下山人分一半速取幹柴到來,沿山鋪好應用;另一半去取衣糧、牲畜,堆在谷口,以備攜走。
樓下山人應聲散去。
四虎旁觀了一會,聽出二拉等是中了紋身族人的蠱毒,事前并受了片時的妖法禁制,所以那等沉睡不醒。
暗忖:“昨晚妖狐曾說谷中埋伏放火,乃是紋身族人所為,後來紮端公箭傷胡、梁二人,也隻見七個紋身族人,并無山人在内。
看今夜神氣,他兩家分明是仇敵,至多山人曾經附和過紋身族人,決非主謀,已可判明。
”紋身族人全數就戳,大仇已由二拉代報了一半,不由把來時怨毒之氣消卻十之七八。
再加目睹紋身族人壯烈赴死時慘狀,及近數日來經曆和天明前仙人告誡,心又冷了好些。
四虎先還打算隻殺幾個主酋解恨,繼而轉念:“二拉已中蠱毒,看山人畏極膽寒之狀,可知蠱毒厲害,便自己不下手,也未必能活。
莫如暫容些時,看個水落石出。
尾随他們出谷之後,暗中擒一山人往僻處拷問,除了妖巫、紋身族人同犯建業村而外,盤谷火攻究竟是誰主謀?衆山人是否全數出力?并查訊那放毒箭暗算顧修的是誰,一切問明,再作計較。
隻要對得過已死同黨,便隻殺二拉等人,免得妄殺無辜,又添罪孽,因果循環,日後遭報。
”互相議定,仍立原處未動。
又待過半個多時辰,樓下山人陸續回轉,照二拉所說,将幹柴沿山圍樓鋪好,又在轉角出口大路上設下兩個高約丈許的大柴堆,中間全空出三尺多寬的通路,與山麓所鋪幹柴相聯。
一切準備停當,送衣糧的人也已回至樓下複命。
二拉吼了兩聲,樓下山人全數伏倒,雙手高舉,拜了幾拜。
倏地紛紛縱起,各取火種,将近山麓一帶的幹柴連那兩個大柴堆一齊點燃。
二拉在樓口把手一揮,樓下山人一聲嘩噪,全都如飛四散跑去。
二拉跟着發令,樓下衆山人忙取火種,将沿山所有竹樓全都點燃。
竹樓都是竹子、木闆建成,燃燒甚速,轉瞬之間,火便點齊,蔓延開來。
火發以後,二拉喊一聲:“快脫了走,除火燒不壞的東西外,一樣不許攜帶。
”衆山民聞言,轟的應了一聲,不論男女老少,紛紛脫得寸絲不挂,手攜刀矛,随着二拉,由滿山火焰中飛越而下。
到了路的中心,順着兩邊木堆往前走去,且行且把手中刀矛向火頭上去燒。
這時兩邊幹柴火焰烈烈,燃得正旺,偶然風來,火便連成一片,人行其中,無殊穿通一條火巷。
出口兩堆柴比人還高,火勢甚大,常人到此烤也烤死。
山人俱都咬牙忍受,号叫連聲。
火光映處,照得人都成了紅色,有幾個支持不住,互相搶路往前擁擠,力大的沖煙冒火搶了過去,力小的一不小心撞到火裡,哇的一聲慘号,立時跌倒,被火裹住,沙沙亂響,油煙冒起,全被燒焦,一會化為灰燼。
都是忙着逃命,各不相顧,隻一跌人火裡,再爬不起,即便想救,也無法下手。
走完這條火路,那葬身火穴的已不下百十個人。
二拉等雖然幸脫火災,十九身上都有燒焦了的痕迹,傷勢輕重不等,一個個趴伏地上,喘息不止。
等過一會,二拉發令喊走,山人才随着他勉強起立,狼狼狽狽同往谷口外走去。
四虎有存身之處,離火雖較遠,熱風吹來,也是難耐,不等二拉等走出人心,早繞到前面僻處相候。
二拉一走,便悄悄尾随下去。
正好那些未中毒的山人事前避開老遠,沒有再出來。
二拉等新經禍變,一意死中求活,如戰敗了的公雞一般,垂頭喪氣,掙紮前行,萬不料還有仇敵在側,通未覺察。
四虎尾随到了谷口,見前面崖坡上堆着許多食糧、衣物、牲畜、用具,無一人看守。
回顧來路,火光沖霄,天都紅了半邊,知道嶺上叢林未必已延燒起來。
山人這等舉動,蠱毒雖然害怕,卻未想适才自己立處正當下風,蠱粉已然入了七竅。
心中正在後悔:“早知谷口無人看守,還不如趕在他們頭裡走出,随便挑選一些多好。
這一來隻好跟往西大林暗中盜取,費事多了。
” 四虎正尋思間,前面二拉等已紛紛向前取了衣、糧、用具,趕着牲畜,走向谷外。
四虎猛想起:“楊天真曾往谷外藏金,言明事畢前來接應。
此時天已近明,無論如何也應該老早趕回,怎會毫無蹤迹?難道還在谷外相候不成?”且行且思,一會出谷,如終未見楊天真出現,四虎好生驚疑,便分出一人去往預定藏金之處尋找,其餘人仍舊尾随下去。
直跟二拉等到了西大林,有了一定巢穴,天已大亮,楊天真依然不見,複又返身尋找。
途中遇到派去的人,說是金沙仍藏在昨晚所居石洞以内,天真不知去向,如為山人或是蛇獸所害,又不見一絲痕迹,俱都大驚。
當下四外搜尋,直尋到中午時分,哪有一點影子。
四虎重又聚集一處,商量無計,意欲先尋山人盜些糧食肉類,吃飽一頓再去搜索,不論死活,好歹也要探查楊天真下落。
于是重向大林走去。
行經一片林崖之下,四虎忽覺心内煩渴難耐,一看谷下正有清流甚是清淺,連忙趕去,各自伏身水面,狂飲了一陣。
一同起立,往前走沒十步,煩渴愈甚。
方欲回身再飲,猛地一陣頭暈,心慌發悶,身子虛飄飄的,再也支持不住,相繼跌倒溪邊,不省人事。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漸漸神志略為清醒。
睜眼一看,都躺在一個大樹林裡,前面不遠站定一個身材矮小的黑色背影,與昨晚盤谷火後所遇的道姑相似。
那地方四外山水環抱,隻當中一片小小的平原,寬廣不過十畝。
樹均合抱參天,亭亭矗立,翠葉森森,都開着形如玉蘭的奇花,每株上不下千百朵,紅黃紫白,盡态極妍,燦若雲錦,甚是繁茂。
中間行列卻又疏密相問,迎風映日,倍增光豔,不像别處樹林那麼密層層,黑壓壓。
加以清溪萦繞,泉水淙淙,好鳥穿枝,嬌鳴不已,越點綴得景物清麗,不似人間。
四虎頓覺眼花缭亂,目迷五色,回憶前事,幾疑身入夢境。
正駭異間,猛想起仙人說那道姑乃是妖狐幻化,不由吃了一驚,急欲縱起。
不料身子綿軟,四肢無力,再也不能轉動,越發害怕,不禁“咦”了一聲。
那道姑本在煎藥,聞聲回頭,見人醒傳,便走了過來,說道:“你們不要害怕,昨晚我本心想救你們,忽被對頭走來尋事。
我也并非敵他們不過,隻因他們黨羽甚多,不願多樹強敵,誤我清修,不得已暫時避去。
我走以後,那兩個對頭必對你們說我壞話。
實不相瞞,他們說的也并非無因,我前身實是異類修成。
幸在遭劫受害之時,所煉丹元未被仇人奪去,因得轉劫為人。
來此潛修已有多年,日前才得知仇人蹤迹。
冤冤相報,本是定數,這也不足為奇。
我與你們無怨無仇,不過探問一點事情,并無絲毫惡意。
我想後來你們被我對頭救出了險地,我本不願再見你們。
偏生昨日傍晚路過西大林,見你等四人中了蠱毒,暈倒在溪邊,同時還有數百山人也中了蠱毒。
他們生長蠻荒,别的都蠢,唯獨此事卻深知趨避,長于救治。
先前他們曾借火力,想将未成形的蠱子烤死,仍嫌餘毒未盡,恐過些時日惡蠱死而複生,無可救藥。
他們知本山有一種毒蟲,可用來以毒攻毒,方欲哀求邪神,由中毒山人中抽出幾人為餌,去引毒蟲出來,忽然發現你們,自然再妙不過。
剛要把你們搭走,被我從旁看見。
因你們原是五人,忽然短了一個同伴,我疑為山酋所害。
況且昨晚放火,又有山酋在内助纣為虐。
此山原是我的舊居,當我前生未入蜀以前,在此修煉,曾經屢受這類山入侵擾,子孫常被殺害,幾無遺類,又恨他們行為兇殘,觸動舊仇。
隻不知那毒如何引法,蠱毒怎樣醫治,當時沒有下手。
直尾随他們到一暗壑之内,暗施禁法,用四山人将你四人替換,藏向僻處,觀察他們如何施為。
“那山酋先将人身用刀割了數十條口子,再缒落壑底。
衆山民便在壑腰危石之上守候,準備圈套,擒那惡物。
旁邊放着許多藥草,待有半個時辰,才将那毒蟲引出。
那蟲形似一面琵琶,姑且叫它琵琶蠍吧。
這琵琶蠍頗有靈性,甚是機警。
肚腹底下滿是小腳和吸血的嘴,跳到死人身上,隻一趴,便把血吸了個幹淨。
索圈才一晃,便即驚逃回洞。
它雖貪吸人血,也知道有人要算計它,行動如飛,敏捷非常。
毒氣又重,出沒無常,人不敢近。
人血連被它吸了三個去,琵琶蠍并未捉到。
“我在旁看出精治蠱毒的山人并不多,隻有山酋二拉和幾個老年山人。
我這裡雖有靈丹可救你們,但因煉時頗不容易,樂得有此現成治法,自是省便。
暗中擒了一個老山人去至僻處,間明底細。
等我回去,那四個生人血又被吸盡,毒蠍仍未捉到。
二拉還不知死的四個都是他自己的心腹近人,正在暴躁無計。
我一現身,全部吓得亂竄,我也未多加殺戮,隻殺了幾個為首山酋和一些年老的山人,略報當年之仇。
另擒一山民,照樣行事,去誘毒蠍,終于用了禁法,才行捉到殺死。
取出皮囊内所藏丹黃,用瓶盛好,攜了藥草,将你們救到前面澗旁大石之上卧倒。
這毒蠍未死以前雖是奇腥極臭,積惡非常,那皮囊内的丹黃卻和躊香一般芳香已極。
可惜當時隻想救活你們,沒有多取。
适才連那些藥草放在藥釜内一熬,才發覺妙處。
連忙趕去,打算全數取回時,休說丹黃無有,連屍首都不知去向。
那些漏網逃走的山人也找不到一個,定是他們蠱毒未解以前,不能回轉老巢,又恐你們醒轉,去往紅神谷查看,便趕回來取去。
你們已然藥性發作,從口鼻中流出許多小蠱蟲,俱已成形蠢動。
我連用溪水沖洗淨,然後把你四人事完,方帶到此地。
因我洞府逼狹,隻宜我一人清修,難容多人,又用花草結成床榻,就在這洞外安歇。
此時蠱毒雖然去盡,隻是元氣大傷,尚須一二日始能痊愈,暫時還勞頓不得。
你們雖睡在露天林裡,但此間氣候為全山最好所在,仗我妙法,絕無風露之侵。
隻管放心靜養,等你們身子複原,我還有話問呢。
” 四虎聞言,一看所卧之處,乃是四人并一方丈大榻。
看去雖是重台疊瓣,聚葉花枝,五色缤紛,燦若雲錦,似花草堆成一般,坐上去卻是溫軟柔滑,杏無痕迹,如卧重棉,舒适非常。
細一察聽道姑語言,不特毫無惡意,連死中得生也是由她所賜,不覺把先時疑懼之心去了十之八九。
本心想要下榻拜謝,無奈四肢綿軟,卧在溫軟花榻上面還不覺怎樣,略一轉側,便覺周身骨節根根作痛,加以氣弱神憊,起動不得。
道姑看出四人心意,又再三慰止。
強掙着口謝了幾句,隻率罷了。
道姑說完,仍回到藥竈前去調煉那釜中藥物。
那藥也是香的,于是花氣、藥香相與融會,清馨馥郁,沁人心腦。
四虎閉目養神,靜心領略,直如身在香海之中,有說不出來的妙趣。
過有半個時辰,四
我打算火隻管燒着,但不用死在裡頭,由我率領,帶往西大林内,去找地方安身,晝夜求神。
也許仇人已死,蠱子沒了主持,害不死人。
過了三日,沒被蠱子飛進七竅的便可分出。
就死,也到發作時再死不遲。
你們看是怎樣?”被害的都想求活,自是願意。
樓下衆山民見二拉貪生,不肯火殉,頗不謂然,不由起了騷動,漸有出聲責問的,七嘴八舌,亂成一片。
山人酋長向來橫暴,唯我獨尊,從來不許部下違逆。
二拉實因怕死理虧,才用好話和大衆商量。
見下面衆山民多半不服,知道不用威力壓不下去,勃然暴怒,大喝道: “你們當我怕死麼?現在全寨一千多人,受害的倒占了六七成,你們想想哪個人多?按理來說,就該叫你們到西大林去,由我們在這裡居住,想法醫蠱,才算公道。
隻因我舍不得這個好地方,醫好了病大家還要回來,恐怕萬一蠱子從人身裡飛出來,留下了禍根,沒法子收拾。
适才我們在樓上,被仇人用妖法捉弄,昏睡不醒。
多虧你們沒等他們把手腳做完,就發覺趕來,有這一點好處,才不要你們出谷,自甘退讓,你們還不識好歹? 我主意已然打定,看哪個還敢說一個不字。
你們都給我快滾,若不聽話,我們對打,來分高下便了。
”二拉越說越怒,突地把手一揮,樓上衆山民一聲暴吼,各将刀矛弓矢舉起,其勢洶洶,大有準備厮殺神氣。
樓下衆山民悚于二拉權威之下,又見樓上人多勢衆,彼此面面相觑,誰也不敢出聲發難,群嚣頓息。
二拉料定他們俱畏蠱毒傳布,加以衆寡懸殊,心有顧忌,益發氣壯,二次厲聲喝問。
樓下衆山民這才三三五五接耳交頭,商量了一陣,齊聲回答:“任憑二拉作主。
”二拉便命樓下山人分一半速取幹柴到來,沿山鋪好應用;另一半去取衣糧、牲畜,堆在谷口,以備攜走。
樓下山人應聲散去。
四虎旁觀了一會,聽出二拉等是中了紋身族人的蠱毒,事前并受了片時的妖法禁制,所以那等沉睡不醒。
暗忖:“昨晚妖狐曾說谷中埋伏放火,乃是紋身族人所為,後來紮端公箭傷胡、梁二人,也隻見七個紋身族人,并無山人在内。
看今夜神氣,他兩家分明是仇敵,至多山人曾經附和過紋身族人,決非主謀,已可判明。
”紋身族人全數就戳,大仇已由二拉代報了一半,不由把來時怨毒之氣消卻十之七八。
再加目睹紋身族人壯烈赴死時慘狀,及近數日來經曆和天明前仙人告誡,心又冷了好些。
四虎先還打算隻殺幾個主酋解恨,繼而轉念:“二拉已中蠱毒,看山人畏極膽寒之狀,可知蠱毒厲害,便自己不下手,也未必能活。
莫如暫容些時,看個水落石出。
尾随他們出谷之後,暗中擒一山人往僻處拷問,除了妖巫、紋身族人同犯建業村而外,盤谷火攻究竟是誰主謀?衆山人是否全數出力?并查訊那放毒箭暗算顧修的是誰,一切問明,再作計較。
隻要對得過已死同黨,便隻殺二拉等人,免得妄殺無辜,又添罪孽,因果循環,日後遭報。
”互相議定,仍立原處未動。
又待過半個多時辰,樓下山人陸續回轉,照二拉所說,将幹柴沿山圍樓鋪好,又在轉角出口大路上設下兩個高約丈許的大柴堆,中間全空出三尺多寬的通路,與山麓所鋪幹柴相聯。
一切準備停當,送衣糧的人也已回至樓下複命。
二拉吼了兩聲,樓下山人全數伏倒,雙手高舉,拜了幾拜。
倏地紛紛縱起,各取火種,将近山麓一帶的幹柴連那兩個大柴堆一齊點燃。
二拉在樓口把手一揮,樓下山人一聲嘩噪,全都如飛四散跑去。
二拉跟着發令,樓下衆山人忙取火種,将沿山所有竹樓全都點燃。
竹樓都是竹子、木闆建成,燃燒甚速,轉瞬之間,火便點齊,蔓延開來。
火發以後,二拉喊一聲:“快脫了走,除火燒不壞的東西外,一樣不許攜帶。
”衆山民聞言,轟的應了一聲,不論男女老少,紛紛脫得寸絲不挂,手攜刀矛,随着二拉,由滿山火焰中飛越而下。
到了路的中心,順着兩邊木堆往前走去,且行且把手中刀矛向火頭上去燒。
這時兩邊幹柴火焰烈烈,燃得正旺,偶然風來,火便連成一片,人行其中,無殊穿通一條火巷。
出口兩堆柴比人還高,火勢甚大,常人到此烤也烤死。
山人俱都咬牙忍受,号叫連聲。
火光映處,照得人都成了紅色,有幾個支持不住,互相搶路往前擁擠,力大的沖煙冒火搶了過去,力小的一不小心撞到火裡,哇的一聲慘号,立時跌倒,被火裹住,沙沙亂響,油煙冒起,全被燒焦,一會化為灰燼。
都是忙着逃命,各不相顧,隻一跌人火裡,再爬不起,即便想救,也無法下手。
走完這條火路,那葬身火穴的已不下百十個人。
二拉等雖然幸脫火災,十九身上都有燒焦了的痕迹,傷勢輕重不等,一個個趴伏地上,喘息不止。
等過一會,二拉發令喊走,山人才随着他勉強起立,狼狼狽狽同往谷口外走去。
四虎有存身之處,離火雖較遠,熱風吹來,也是難耐,不等二拉等走出人心,早繞到前面僻處相候。
二拉一走,便悄悄尾随下去。
正好那些未中毒的山人事前避開老遠,沒有再出來。
二拉等新經禍變,一意死中求活,如戰敗了的公雞一般,垂頭喪氣,掙紮前行,萬不料還有仇敵在側,通未覺察。
四虎尾随到了谷口,見前面崖坡上堆着許多食糧、衣物、牲畜、用具,無一人看守。
回顧來路,火光沖霄,天都紅了半邊,知道嶺上叢林未必已延燒起來。
山人這等舉動,蠱毒雖然害怕,卻未想适才自己立處正當下風,蠱粉已然入了七竅。
心中正在後悔:“早知谷口無人看守,還不如趕在他們頭裡走出,随便挑選一些多好。
這一來隻好跟往西大林暗中盜取,費事多了。
” 四虎正尋思間,前面二拉等已紛紛向前取了衣、糧、用具,趕着牲畜,走向谷外。
四虎猛想起:“楊天真曾往谷外藏金,言明事畢前來接應。
此時天已近明,無論如何也應該老早趕回,怎會毫無蹤迹?難道還在谷外相候不成?”且行且思,一會出谷,如終未見楊天真出現,四虎好生驚疑,便分出一人去往預定藏金之處尋找,其餘人仍舊尾随下去。
直跟二拉等到了西大林,有了一定巢穴,天已大亮,楊天真依然不見,複又返身尋找。
途中遇到派去的人,說是金沙仍藏在昨晚所居石洞以内,天真不知去向,如為山人或是蛇獸所害,又不見一絲痕迹,俱都大驚。
當下四外搜尋,直尋到中午時分,哪有一點影子。
四虎重又聚集一處,商量無計,意欲先尋山人盜些糧食肉類,吃飽一頓再去搜索,不論死活,好歹也要探查楊天真下落。
于是重向大林走去。
行經一片林崖之下,四虎忽覺心内煩渴難耐,一看谷下正有清流甚是清淺,連忙趕去,各自伏身水面,狂飲了一陣。
一同起立,往前走沒十步,煩渴愈甚。
方欲回身再飲,猛地一陣頭暈,心慌發悶,身子虛飄飄的,再也支持不住,相繼跌倒溪邊,不省人事。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漸漸神志略為清醒。
睜眼一看,都躺在一個大樹林裡,前面不遠站定一個身材矮小的黑色背影,與昨晚盤谷火後所遇的道姑相似。
那地方四外山水環抱,隻當中一片小小的平原,寬廣不過十畝。
樹均合抱參天,亭亭矗立,翠葉森森,都開着形如玉蘭的奇花,每株上不下千百朵,紅黃紫白,盡态極妍,燦若雲錦,甚是繁茂。
中間行列卻又疏密相問,迎風映日,倍增光豔,不像别處樹林那麼密層層,黑壓壓。
加以清溪萦繞,泉水淙淙,好鳥穿枝,嬌鳴不已,越點綴得景物清麗,不似人間。
四虎頓覺眼花缭亂,目迷五色,回憶前事,幾疑身入夢境。
正駭異間,猛想起仙人說那道姑乃是妖狐幻化,不由吃了一驚,急欲縱起。
不料身子綿軟,四肢無力,再也不能轉動,越發害怕,不禁“咦”了一聲。
那道姑本在煎藥,聞聲回頭,見人醒傳,便走了過來,說道:“你們不要害怕,昨晚我本心想救你們,忽被對頭走來尋事。
我也并非敵他們不過,隻因他們黨羽甚多,不願多樹強敵,誤我清修,不得已暫時避去。
我走以後,那兩個對頭必對你們說我壞話。
實不相瞞,他們說的也并非無因,我前身實是異類修成。
幸在遭劫受害之時,所煉丹元未被仇人奪去,因得轉劫為人。
來此潛修已有多年,日前才得知仇人蹤迹。
冤冤相報,本是定數,這也不足為奇。
我與你們無怨無仇,不過探問一點事情,并無絲毫惡意。
我想後來你們被我對頭救出了險地,我本不願再見你們。
偏生昨日傍晚路過西大林,見你等四人中了蠱毒,暈倒在溪邊,同時還有數百山人也中了蠱毒。
他們生長蠻荒,别的都蠢,唯獨此事卻深知趨避,長于救治。
先前他們曾借火力,想将未成形的蠱子烤死,仍嫌餘毒未盡,恐過些時日惡蠱死而複生,無可救藥。
他們知本山有一種毒蟲,可用來以毒攻毒,方欲哀求邪神,由中毒山人中抽出幾人為餌,去引毒蟲出來,忽然發現你們,自然再妙不過。
剛要把你們搭走,被我從旁看見。
因你們原是五人,忽然短了一個同伴,我疑為山酋所害。
況且昨晚放火,又有山酋在内助纣為虐。
此山原是我的舊居,當我前生未入蜀以前,在此修煉,曾經屢受這類山入侵擾,子孫常被殺害,幾無遺類,又恨他們行為兇殘,觸動舊仇。
隻不知那毒如何引法,蠱毒怎樣醫治,當時沒有下手。
直尾随他們到一暗壑之内,暗施禁法,用四山人将你四人替換,藏向僻處,觀察他們如何施為。
“那山酋先将人身用刀割了數十條口子,再缒落壑底。
衆山民便在壑腰危石之上守候,準備圈套,擒那惡物。
旁邊放着許多藥草,待有半個時辰,才将那毒蟲引出。
那蟲形似一面琵琶,姑且叫它琵琶蠍吧。
這琵琶蠍頗有靈性,甚是機警。
肚腹底下滿是小腳和吸血的嘴,跳到死人身上,隻一趴,便把血吸了個幹淨。
索圈才一晃,便即驚逃回洞。
它雖貪吸人血,也知道有人要算計它,行動如飛,敏捷非常。
毒氣又重,出沒無常,人不敢近。
人血連被它吸了三個去,琵琶蠍并未捉到。
“我在旁看出精治蠱毒的山人并不多,隻有山酋二拉和幾個老年山人。
我這裡雖有靈丹可救你們,但因煉時頗不容易,樂得有此現成治法,自是省便。
暗中擒了一個老山人去至僻處,間明底細。
等我回去,那四個生人血又被吸盡,毒蠍仍未捉到。
二拉還不知死的四個都是他自己的心腹近人,正在暴躁無計。
我一現身,全部吓得亂竄,我也未多加殺戮,隻殺了幾個為首山酋和一些年老的山人,略報當年之仇。
另擒一山民,照樣行事,去誘毒蠍,終于用了禁法,才行捉到殺死。
取出皮囊内所藏丹黃,用瓶盛好,攜了藥草,将你們救到前面澗旁大石之上卧倒。
這毒蠍未死以前雖是奇腥極臭,積惡非常,那皮囊内的丹黃卻和躊香一般芳香已極。
可惜當時隻想救活你們,沒有多取。
适才連那些藥草放在藥釜内一熬,才發覺妙處。
連忙趕去,打算全數取回時,休說丹黃無有,連屍首都不知去向。
那些漏網逃走的山人也找不到一個,定是他們蠱毒未解以前,不能回轉老巢,又恐你們醒轉,去往紅神谷查看,便趕回來取去。
你們已然藥性發作,從口鼻中流出許多小蠱蟲,俱已成形蠢動。
我連用溪水沖洗淨,然後把你四人事完,方帶到此地。
因我洞府逼狹,隻宜我一人清修,難容多人,又用花草結成床榻,就在這洞外安歇。
此時蠱毒雖然去盡,隻是元氣大傷,尚須一二日始能痊愈,暫時還勞頓不得。
你們雖睡在露天林裡,但此間氣候為全山最好所在,仗我妙法,絕無風露之侵。
隻管放心靜養,等你們身子複原,我還有話問呢。
” 四虎聞言,一看所卧之處,乃是四人并一方丈大榻。
看去雖是重台疊瓣,聚葉花枝,五色缤紛,燦若雲錦,似花草堆成一般,坐上去卻是溫軟柔滑,杏無痕迹,如卧重棉,舒适非常。
細一察聽道姑語言,不特毫無惡意,連死中得生也是由她所賜,不覺把先時疑懼之心去了十之八九。
本心想要下榻拜謝,無奈四肢綿軟,卧在溫軟花榻上面還不覺怎樣,略一轉側,便覺周身骨節根根作痛,加以氣弱神憊,起動不得。
道姑看出四人心意,又再三慰止。
強掙着口謝了幾句,隻率罷了。
道姑說完,仍回到藥竈前去調煉那釜中藥物。
那藥也是香的,于是花氣、藥香相與融會,清馨馥郁,沁人心腦。
四虎閉目養神,靜心領略,直如身在香海之中,有說不出來的妙趣。
過有半個時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