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巧得寶珠 飛丸誅毒蟒 窮穿螺徑 遊子困荒山

關燈
以前不能尋到人家投宿,兇多吉少。

    又因不知途徑,蟒獸相持之處正當路口,不敢犯險走出。

    正在驚急,忽聽轟的一聲怒吼,震得山嗚谷應,兩耳齊鳴。

    眼前一花,一條彩虹先由怪獸身上飛起,緊跟着一聲巨震,山石紛飛中,丈許大一片山崖已被蟒尾打碎震裂,倒坍下來,碎石塵沙激射如雨,砰旬之聲響成一片。

    原來那蟒時久不耐,越纏越緊。

    怪獸除用前爪緊按頸部外,任其纏繞,毫未理會,表面身子又縮小了一些,仿佛被蟒制住,無力與抗,實則暗中早蓄全力相待。

    等蟒把全力施出,無可再加,忽然故示空隙,乘着仇敵昂首猛噬之際,冷不防将緊縮腔中的獸頭往下一低,滑脫蟒身纏繞,突然往前一伸,用獨角猛朝蟒頸要害刺去。

    蟒因怪獸身材高大,由頭到尾共隻纏不到兩圈,前身傾斜地上,獸頭緊縮頸中,不曾纏上,又不敢改變方式授敵以隙。

    及見怪獸好似氣力不濟,滿拟一下咬中,沒想它會昂首觸來,既恐刺中頸間要害,又想就勢勒住仇敵頭頸,不令頭縮回去,兩面兼顧,微一分神。

    怪獸立時乘機發難,倏地一聲怒吼,運足全力,通身暴漲,往外一振。

    那蟒驟不及防,如何能當,如非力大身粗,皮鱗堅厚,幾被震斷身死。

    就這樣,中部骨環仍被震傷了兩三節,當時負痛情急,猛力一掙。

    怪獸前爪抓時太久,也吃不住勁,微一松懈,蟒便脫身蹿起,就這一掙之勢,仍未忘卻傷害仇敵心念,剛脫獸爪,全身躍起,忽然撥頭調尾,一尾鞭朝怪獸打去,勢子依舊靈活,迅速已極。

    怪獸見蟒掙脫,便知不妙,身子一側,早往橫裡蹿去。

    那蟒痛極心昏,隻知恨毒仇敵,用那長尾猛力亂打。

    不料仇敵不曾打中,一下橫掃崖石之上,勢急力猛,打得崖石碎裂紛飛,蟒尾也受了重傷,再吃那大小碎石打中了好幾下。

    越發憤怒,微一緩勢,便拖着那條長尾,不顧命朝怪獸蹿去。

    蟒力絕大,怪獸雖然得勝,周身氣力也自用盡,如得緩勢歇息也還無妨,剛避開蟒鞭縱向一旁,待要縮頭蹲踞,仍用前法二次再鬥,未容喘息,蟒已和箭一般迎面蹿來,急怒攻心之下,來勢又猛又快。

    雙方已連鬥了兩日一夜,怪獸精力交疲,見勢不佳,也橫了心,怒吼一聲,飛身縱起,一爪回護頭頸,一爪緊拳胸前,低着獸頭朝前猛蹿,準備用那獨角與敵一拼。

    蟒已慘嘯了一聲,由身側斜蹿過去,吃怪獸就勢一爪打中身上,雙方對肩錯過,跟着又是叭的一聲大震,身後山石被蟒頭打穿了一個大坑,灑了滿地碎石,左近兩株半抱粗的槐樹也被蟒尾打斷,連同蟒頭撞碎的崖石,四下迸射,塵土揚起老高,蟒已暈死地上,蟒身仍在抖戰不已。

     原來怪獸縱退之處,正是狄武、倚劍藏身洞穴外面,相距隻三四尺。

    狄武生性豪俠,又最惡蛇蟒毒蟲,年幼膽大,稚氣未退。

    先見怪獸雄壯威武,通身皮毛油光水滑,十分好看,雖知惡獸同是惡物,對蟒卻更痛恨害怕,本來就想兩虎相争必有一傷,怪獸如勝,還可援崖逃走,蟒行如風,高下一樣,如被得勝,自己決難活命。

    又見蟒腮奇大,明有奇毒,休說被咬,噴上一口毒氣也無生理,幾次想用金丸打蟒,暗助怪獸一臂,均被倚劍攔住。

    後來時久,覺着逃既不可,留又天黑,勢更兇險,與其坐以待斃,何如行此險招下策打死毒蟒?怪獸如來咬人,獸大洞小,也鑽不進,那時再用金丸去打怪獸雙目,立可為民除害,平安上路,本就躍躍欲試。

    倚劍力勸,說:“這類惡物,皮鱗堅厚異常,看它們鬥了這半天,誰身上都未見血,如打不死,反倒激怒,甚至合力來攻,都說不定,此事奇險,萬做不得。

    ”狄武也未始不想到那蟒可以入洞,一經觸怒,彈指即至,招惹不得。

    及見怪獸被蟒纏緊,不能轉動,看去可憐,激于義慣,竟起童心。

    暗忖蟒鱗雖堅,難道蟒目也打不進?師父曾說,這紅線金丸隻一打中,丸上紅線借着這一擊一撞之勢,稍見腥血立生感應,發出奇毒,不論多猛惡的東西,中上必死。

    好在洞小,怪獸不能闖進,何不試它一試?隻惜相隔大遠,又不敢輕身出洞,惟恐一擊不中,方自盤算如何打法,怪獸忽脫蟒纏縱來,離洞數尺,獸目兇光已射到二人身上,卻似未見,旋轉身去。

     狄武看出它好似與人無犯,越生同情,方想蟒如追來,一定助它成功,心念才動,蟒已蹿到。

    那蟒又粗又長,蹿起時張開血盆大口,口中紅信火舌也似映映噴吐,這一對面,形态格外兇惡,使人膽寒心悸。

    同時,那一雙綠森森的兇睛已與二人目光相對。

    狄武知被發現,又急又怕,又因洞小,萬一舍獸先來害人,如何是好?憤恨之下,再一情急害怕,竟将手中金丸,連用兩粒朝着蟒目打去。

    那蟒也是惡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