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巧得寶珠 飛丸誅毒蟒 窮穿螺徑 遊子困荒山
關燈
小
中
大
數盡,性又兇毒,自從昨晚發現二人在危崖旁邊霧中待旦,己想吞噬。
也是二人命不該絕,蟒在遇見二人以前,和怪獸鬥了一整天,雙方饑疲交加,各自退去,途中連吞了兩狼一豹,剛在醉飽眠息,二人又不是要離開神氣,想等天明吃這二人。
不料對頭尋來,又是惡鬥了一天,到後,便發現人在洞内,饞吻早動。
隻為身被對頭抓緊,後又複仇心急,無暇及此。
這時猛然瞥見人還未逃,又見洞小,本想一擊不中,先到洞内飽餐一頓,再與仇敵拼命。
來勢既猛且急,狄武又是手捷眼快,雙丸正将蟒目打瞎,奇痛攻主,知由洞中發出,恨極暴怒,立時舍獸撲人,身子微偏,想往洞内蹿去。
不料雙目全瞎,本就沒有看真,又當強敵迎面猛撲,身子蹿得高了一點,本應平行,變為斜飛向上。
再吃怪獸就勢一抓,身子往側一偏,同時金丸毒發,頭腦奇麻,漸失知覺,隻為性長,去勢奇猛,一下蹿去,正撞洞外崖石之上,一任皮鱗堅厚,這一下硬碰硬也禁不住。
況又毒發昏迷之際,頭骨先自震裂,撞倒下來。
怪獸目光本極敏銳,起時,瞥見兩點金光由身後飛向蟒頭,落地回顧,仇敵已死,知人暗助,見蟒身尚在抖戰,忙趕過來,用前爪抓住蟒的七寸,低頭用角刺将進去,往上一挑,兩爪一分,刷的一聲裂帛之音,便将蟒皮由頸到胸撕裂了一大段,再用雙爪一拗,蟒頭便斷,灑了一身鮮血。
怪獸随向洞口跑來,晃尾搖頭,歡嘯了兩聲。
狄武見它走來,本持金丸想打,一見這等形勢,看出怪獸知恩感德,靈慧異常,心中歡喜,隻為形狀猛惡,不敢冒失走出,方在尋思。
怪獸已将蟒目抓破,用左爪抓起目珠,走到洞前,撕了兩下,回身走去。
倚劍本來捏着一把汗,見狀才放了心,瞥見地下亮光滾轉,映日生芒,定睛一看,原來蟒目所中金丸已被撕裂,滾落在地,另外還有兩粒明珠,奇亮如電,在地上放光,忙喊:“大哥快看!”狄武童心未退,越看越愛,正在朝前注視,想要呼喚,聞聲回顧,忽想起金丸不能失落,又知怪獸不會言人,忙即出洞,伸手想拾。
倚劍忙攔道:“怪獸雖似感恩,取此蛇珠為報,但不知有毒沒有?等用山泉沖洗一下,再拾不晚。
”随用樹枝、連珠帶丸夾起,用洞中泉水沖洗幹淨,拿起一看,那珠竟有龍眼大小,精芒閃閃,知是寶物,好生歡喜,狄武強令倚劍分帶一粒,繞開蟒、獸鬥處,以防中毒。
乘着日頭未落以前,想趕往前途尋一人家投宿,以防夜來無處栖身,受山中毒物侵害。
剛一上路,忽想起谷徑迂回,路還不曾找到,又恐毒蟒不止一條,常聽父母說起,這類毒物多具靈性,複仇心盛,先前冒失成功,事後越想越怕,惟恐撞上,随時都在留意戒備。
正自心慌意亂,猛瞥見前面深草中有紅綠光華閃動,心方一驚,那東西已然出現,正是先前所見怪獸。
初遇時,隻當别的蛇獸毒物之類,忙把佩刀揚起,大喝一聲,作勢前縱。
怪獸見狀,立時回身逃走。
二人先不知怪獸感恩,特來引路,狄武雖然愛它靈慧好看,終以此獸過于猛惡,倚劍又再三勸阻,不敢招惹,再說也追它不上,隻得罷了。
一會走向前面,怪獸又在左側一條相反的曲徑上出現,不住吼嘯,二人一追便跑,經此一來,方始醒悟怪獸是來引路。
二人心中驚奇,同聲呼喊喝問,怪獸又似不解人意,并不回顧,可是一走錯路,定必現身來引,隻不肯與人接近。
似這樣曲曲彎彎,随着怪獸時進時退,眼看日影西沉,天已向暮,幸而所行都是生路,二人正在互相談說,不知何時可上正路?怪獸忽又現身,跪伏前面,朝着二人将頭連點。
狄武萬沒料到這猛獸天性如此善良,又見它身上血污泥土已經去淨,通身油光水滑,越看越愛。
知無惡意,想要近前撫弄,剛剛飛身縱去,還未落地,怪獸倏地回身一躍,向前飛馳,接連幾縱,往側一閃,便自失蹤。
二人追将出去一看,已是谷門,外面道旁立着一塊石碑,上刻“谷徑形如旋螺,密同蛛網,往複交錯,最易迷路,自古便是毒蛇猛獸巢穴,為山中最險惡之處,隻有一處山泉,地勢險僻,決難找到,此外更無滴水,早晚更有濃霧,人入其中,便帶幹糧,也要渴死”等字,令人不可走進,一面指明去往各地的路徑。
二人看出那碑新立不久,内中一條道路,正是母親裡程單所載的金鳳坡瓦窯莊,偏在西南,相去隻三十裡,心想照此路走,連好春坪也無庸去。
隻顧趕路,忘了天近黃昏,如往好春坪,還可投宿,此去金鳳坡,山路險峻,如何走法?因崖谷多石,道旁溪水甚清,試完無毒,索性吃飽上路,便将幹糧取出,就着溪水飽餐一頓,方始上路。
也是二人命不該絕,蟒在遇見二人以前,和怪獸鬥了一整天,雙方饑疲交加,各自退去,途中連吞了兩狼一豹,剛在醉飽眠息,二人又不是要離開神氣,想等天明吃這二人。
不料對頭尋來,又是惡鬥了一天,到後,便發現人在洞内,饞吻早動。
隻為身被對頭抓緊,後又複仇心急,無暇及此。
這時猛然瞥見人還未逃,又見洞小,本想一擊不中,先到洞内飽餐一頓,再與仇敵拼命。
來勢既猛且急,狄武又是手捷眼快,雙丸正将蟒目打瞎,奇痛攻主,知由洞中發出,恨極暴怒,立時舍獸撲人,身子微偏,想往洞内蹿去。
不料雙目全瞎,本就沒有看真,又當強敵迎面猛撲,身子蹿得高了一點,本應平行,變為斜飛向上。
再吃怪獸就勢一抓,身子往側一偏,同時金丸毒發,頭腦奇麻,漸失知覺,隻為性長,去勢奇猛,一下蹿去,正撞洞外崖石之上,一任皮鱗堅厚,這一下硬碰硬也禁不住。
況又毒發昏迷之際,頭骨先自震裂,撞倒下來。
怪獸目光本極敏銳,起時,瞥見兩點金光由身後飛向蟒頭,落地回顧,仇敵已死,知人暗助,見蟒身尚在抖戰,忙趕過來,用前爪抓住蟒的七寸,低頭用角刺将進去,往上一挑,兩爪一分,刷的一聲裂帛之音,便将蟒皮由頸到胸撕裂了一大段,再用雙爪一拗,蟒頭便斷,灑了一身鮮血。
怪獸随向洞口跑來,晃尾搖頭,歡嘯了兩聲。
狄武見它走來,本持金丸想打,一見這等形勢,看出怪獸知恩感德,靈慧異常,心中歡喜,隻為形狀猛惡,不敢冒失走出,方在尋思。
怪獸已将蟒目抓破,用左爪抓起目珠,走到洞前,撕了兩下,回身走去。
倚劍本來捏着一把汗,見狀才放了心,瞥見地下亮光滾轉,映日生芒,定睛一看,原來蟒目所中金丸已被撕裂,滾落在地,另外還有兩粒明珠,奇亮如電,在地上放光,忙喊:“大哥快看!”狄武童心未退,越看越愛,正在朝前注視,想要呼喚,聞聲回顧,忽想起金丸不能失落,又知怪獸不會言人,忙即出洞,伸手想拾。
倚劍忙攔道:“怪獸雖似感恩,取此蛇珠為報,但不知有毒沒有?等用山泉沖洗一下,再拾不晚。
”随用樹枝、連珠帶丸夾起,用洞中泉水沖洗幹淨,拿起一看,那珠竟有龍眼大小,精芒閃閃,知是寶物,好生歡喜,狄武強令倚劍分帶一粒,繞開蟒、獸鬥處,以防中毒。
乘着日頭未落以前,想趕往前途尋一人家投宿,以防夜來無處栖身,受山中毒物侵害。
剛一上路,忽想起谷徑迂回,路還不曾找到,又恐毒蟒不止一條,常聽父母說起,這類毒物多具靈性,複仇心盛,先前冒失成功,事後越想越怕,惟恐撞上,随時都在留意戒備。
正自心慌意亂,猛瞥見前面深草中有紅綠光華閃動,心方一驚,那東西已然出現,正是先前所見怪獸。
初遇時,隻當别的蛇獸毒物之類,忙把佩刀揚起,大喝一聲,作勢前縱。
怪獸見狀,立時回身逃走。
二人先不知怪獸感恩,特來引路,狄武雖然愛它靈慧好看,終以此獸過于猛惡,倚劍又再三勸阻,不敢招惹,再說也追它不上,隻得罷了。
一會走向前面,怪獸又在左側一條相反的曲徑上出現,不住吼嘯,二人一追便跑,經此一來,方始醒悟怪獸是來引路。
二人心中驚奇,同聲呼喊喝問,怪獸又似不解人意,并不回顧,可是一走錯路,定必現身來引,隻不肯與人接近。
似這樣曲曲彎彎,随着怪獸時進時退,眼看日影西沉,天已向暮,幸而所行都是生路,二人正在互相談說,不知何時可上正路?怪獸忽又現身,跪伏前面,朝着二人将頭連點。
狄武萬沒料到這猛獸天性如此善良,又見它身上血污泥土已經去淨,通身油光水滑,越看越愛。
知無惡意,想要近前撫弄,剛剛飛身縱去,還未落地,怪獸倏地回身一躍,向前飛馳,接連幾縱,往側一閃,便自失蹤。
二人追将出去一看,已是谷門,外面道旁立着一塊石碑,上刻“谷徑形如旋螺,密同蛛網,往複交錯,最易迷路,自古便是毒蛇猛獸巢穴,為山中最險惡之處,隻有一處山泉,地勢險僻,決難找到,此外更無滴水,早晚更有濃霧,人入其中,便帶幹糧,也要渴死”等字,令人不可走進,一面指明去往各地的路徑。
二人看出那碑新立不久,内中一條道路,正是母親裡程單所載的金鳳坡瓦窯莊,偏在西南,相去隻三十裡,心想照此路走,連好春坪也無庸去。
隻顧趕路,忘了天近黃昏,如往好春坪,還可投宿,此去金鳳坡,山路險峻,如何走法?因崖谷多石,道旁溪水甚清,試完無毒,索性吃飽上路,便将幹糧取出,就着溪水飽餐一頓,方始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