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嘉慶甲子本評語(2)
關燈
小
中
大
不僅在感情上,且有思想上的問題。
(十二)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回末總批: 肺腑之言寶玉至此不得不訴,然千萬不可盡訴,盡訴則黛玉必至大翻,與上兩次犯複;否則終不能以禮自持,墜入小家氣象。
作者于此千思萬算出“你放心”三字來,刻骨銘心毫不着迹。
黛玉不嫌唐突,佯不明白。
又算出“皆因不放心”一段文字來,肺腑之言盡訴而仍不着迹。
黛玉以“知道了”三字收之。
寶玉肺腑之言尚留一半,卻對襲人訴之,奇奇妙妙,令人不可思議。
這說得不錯。
有眉批一條意思重複,不錄。
(十三)第四十一回寫劉姥姥不認識八哥,稱為“黑老鸹子長出鳳頭來”,似乎形容稍過,批者認為這是現實的。
餘館于吳川時,同事姚君蓄八哥,懸廊下,有挑夫數輩來均指為老鸹子,然後知北方鄉裡人都不認識八哥也,然後知《紅樓》文字,都是真情實理,無一筆扯謊取笑也。
《紅樓夢》每虛實互用,虛便極虛,實便極實。
這評也說着了一面。
批者大約是南人,從有些地方不解北語看出,如第四十六回邢夫人對鳳姐說:“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說去。
”這本不誤,“也有”雲雲是反語。
批者不解,卻說:“也字疑是那字”,可見他對北語的了解,也還不如我。
但關于北京風土的也有兩條。
第五十一回,“那是五兩的定子”,批曰: 都中通用松江銀,每錠五兩,細甚。
第六十八回,“吩咐他們殺牲口備飯”,批曰: 京腔謂雞為牲口。
雖講得不錯,這“京腔”二字用法頗奇,批者無疑是個南方人。
(十四)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暫撮土為香”,焙茗代寶玉祝告一段,批雲:“焙茗滑賊,早窺寶玉之心事,與《會真記》紅娘代莺莺祝告一樣筆墨。
”這又是摹仿《西廂》。
紅娘代祝,見《西廂》第三折“酬韻”。
(十五)批語也有很細的。
如第四十七回薛蟠挨打以後,本文作: 忽見葦坑傍邊,薛蟠的馬拴在那裡。
衆人都道:“好了,有馬必有人。
”一齊來至馬前,隻聽葦中有人呻吟,大家忙走來一看。
批雲:“人在葦中,如何尋得着,先聽葦中有人呻吟,妙矣。
人在曠野,葦中呻吟如何聽得見,先看見薛蟠的馬在那裡。
尤妙。
文心之細,無一筆草率也。
” (十六)也有似乎說着,卻仍被作者瞞過的。
如第五十一回,胡君榮診治晴雯,看見她的指甲一段,批曰: 此即看尤二姐之胡君榮也,使見指甲便回過頭來,若見全面,又要魂飛天外矣。
胡醫色迷是真,批得不錯。
但尤二姐之死,胡醫實受鳳姐的賄囑,并非由于見了全面,魂飛天外,用錯了藥。
作者有意在本回“胡庸醫亂用虎狼藥”,埋伏一根,好像庸醫應該如此。
見色而迷尤不足怪,其實滿不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我說,在這兒評家又被作者瞞過了。
(十二)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回末總批: 肺腑之言寶玉至此不得不訴,然千萬不可盡訴,盡訴則黛玉必至大翻,與上兩次犯複;否則終不能以禮自持,墜入小家氣象。
作者于此千思萬算出“你放心”三字來,刻骨銘心毫不着迹。
黛玉不嫌唐突,佯不明白。
又算出“皆因不放心”一段文字來,肺腑之言盡訴而仍不着迹。
黛玉以“知道了”三字收之。
寶玉肺腑之言尚留一半,卻對襲人訴之,奇奇妙妙,令人不可思議。
這說得不錯。
有眉批一條意思重複,不錄。
(十三)第四十一回寫劉姥姥不認識八哥,稱為“黑老鸹子長出鳳頭來”,似乎形容稍過,批者認為這是現實的。
餘館于吳川時,同事姚君蓄八哥,懸廊下,有挑夫數輩來均指為老鸹子,然後知北方鄉裡人都不認識八哥也,然後知《紅樓》文字,都是真情實理,無一筆扯謊取笑也。
《紅樓夢》每虛實互用,虛便極虛,實便極實。
這評也說着了一面。
批者大約是南人,從有些地方不解北語看出,如第四十六回邢夫人對鳳姐說:“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說去。
”這本不誤,“也有”雲雲是反語。
批者不解,卻說:“也字疑是那字”,可見他對北語的了解,也還不如我。
但關于北京風土的也有兩條。
第五十一回,“那是五兩的定子”,批曰: 都中通用松江銀,每錠五兩,細甚。
第六十八回,“吩咐他們殺牲口備飯”,批曰: 京腔謂雞為牲口。
雖講得不錯,這“京腔”二字用法頗奇,批者無疑是個南方人。
(十四)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暫撮土為香”,焙茗代寶玉祝告一段,批雲:“焙茗滑賊,早窺寶玉之心事,與《會真記》紅娘代莺莺祝告一樣筆墨。
”這又是摹仿《西廂》。
紅娘代祝,見《西廂》第三折“酬韻”。
(十五)批語也有很細的。
如第四十七回薛蟠挨打以後,本文作: 忽見葦坑傍邊,薛蟠的馬拴在那裡。
衆人都道:“好了,有馬必有人。
”一齊來至馬前,隻聽葦中有人呻吟,大家忙走來一看。
批雲:“人在葦中,如何尋得着,先聽葦中有人呻吟,妙矣。
人在曠野,葦中呻吟如何聽得見,先看見薛蟠的馬在那裡。
尤妙。
文心之細,無一筆草率也。
” (十六)也有似乎說着,卻仍被作者瞞過的。
如第五十一回,胡君榮診治晴雯,看見她的指甲一段,批曰: 此即看尤二姐之胡君榮也,使見指甲便回過頭來,若見全面,又要魂飛天外矣。
胡醫色迷是真,批得不錯。
但尤二姐之死,胡醫實受鳳姐的賄囑,并非由于見了全面,魂飛天外,用錯了藥。
作者有意在本回“胡庸醫亂用虎狼藥”,埋伏一根,好像庸醫應該如此。
見色而迷尤不足怪,其實滿不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我說,在這兒評家又被作者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