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壇四大高手縱論金庸
關燈
小
中
大
在禮教宗法制度下,人性長期受到了很大壓抑。
金庸寫了中國民間的另一種生存追求就是潇灑人生、敢愛敢恨、敢做敢當,這是中華民族性格的重要補充。
但金庸的小說也有一定的局限,讀金庸小說,研究金庸,我們應該力求四個防止: 第一就是要防止大衆在閱讀時容易産生的誤導,防止金庸小說裡面的民族文化負面因素所造成的消極層面。
比如很多人讀金庸小說,更多地是注重打鬥、奇術、江湖義氣等,這樣往往會導緻忽視社會政府維系公正的權威,注重用個人的手段來獲取公正的目的。
因此,我們在承認金庸小說的深層文化優勢、文化内涵的同時,還要認識到金庸小說在大衆層面上産生的一些不好影響。
第二就是防止某種“極緻”的看法。
金庸的小說達到了中國武俠小說的高峰,但他作為一個作家,他的小說還沒有達到對中國武俠小說進行全方位的改造。
他基本上延續了原來的武俠小說的話語,隻是把它推到了一個新的層面,而沒有對當代武俠小說和今後武俠小說進行嶄新的全方位的改造。
盡管有一些局部的原創性,但總體的原創性還不夠,值得我們的武俠小說作家去作進一步的探讨。
第三就是防止在研究金庸的小說中過多強調惟一性。
一些評論認為,金庸小說保存了我國民族小說的傳統,“五四”以來出現的新小說用外國文體來寫中國小說,這是“五四”以來中國小說不能在民間紮根的原因。
對這個觀點我持保留态度。
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來說,金庸小說隻是我們民族小說多元格局中的一元。
一個新的文化時代來臨的時候,它需要新的小說文體,我們幾代作家緻力于尋找一個适合當代的文體。
這個努力從“五四”以來是有成效的,使得現代小說在我國時代生活和文學史上紮根,而且它也承擔了中國小說藝術反映我們民族生活、各個時代生活的重任。
過度強調惟一性,就容易導緻排他。
金庸小說隻是多元中的一元,百花中的一花。
我們不應該在肯定金庸小說的同時,把别的流派都否定了。
第四就是要防止孤立。
我們要看到金庸的成功,不僅是由于他的文本的成功,也要看到金庸小說創作有很多客觀環境。
比如他用漢語寫作,讀者是最多的。
金庸小說的流行得益于中國的讀者。
另外,它得益于極左思潮和西方文藝思潮對中國文藝、文學創作造成的廣大的思想空檔和市場空檔,20世紀60、70年代的極左和80年代的西方文藝思潮使老百姓不喜歡讀書,而且那時候,供選擇的空間比較小。
金庸的小說自然赢得了衆多讀者。
同時得益于在水泥森林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于根性文化的渴望,對于海外華人來說,就是強烈的拾根心理和尋根要求。
他們在西方文化的包圍中,金庸小說滿足了他們的尋根要求。
這得益于他的小說處于現代這個時代,市場的操作和經營使金庸小說擁有了最大可能的讀者,金庸小說還得益于現代讀者對明星的窺探心理。
金庸現在是大衆文藝中的一個明星,希望了解金庸的欲望使很多人對金庸充滿了更多興趣。
因此研究金庸小說不能僅僅從文本出發,我們應該從整體上進行研究總結。
相關鍊接 2003年7月26日,金庸簽署法律文件,聘請律師,準備在内地依法維護著作權益。
看來金大俠要以法律之劍殺入版權紛争之江湖了。
2003年7月25日,《金庸茶館》雜志在杭州問世,這是一本以武俠閱讀為核心,同時也是國内首次以一位當代小說家的創作為内容的主題期刊。
由報而書,繼而雜志,金大俠在三種平面媒體都一展拳腳。
2003年7月,金庸在多家媒體聯合評選的二十世紀十大文化偶像中名列第二,僅次于魯迅。
對于金大俠在網絡一族中的号召力,我們隻有佩服的份。
2003年6月,卡通版《神雕俠侶》面世,争奪學生暑期市場,據透露,從這部武俠卡通巨片中,金庸收走的版權費高達百萬港元。
不知道這是《神雕俠侶》的第N個版本? 2003年夏,任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的金庸招到兩名博士生。
金大俠招徒門檻甚高,僅精通兩門外語就吓退無數學子,但願金大俠所學此番後繼有人。
2001年5月,金庸受聘為天津南開大學名譽教授。
名校名家兩相宜! 2000年11月,由香港作家聯會和北京大學合辦的2000年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讨會開幕。
不僅金庸作品,連“金學”都已走向世界。
稿件來源:中國藝術報
金庸寫了中國民間的另一種生存追求就是潇灑人生、敢愛敢恨、敢做敢當,這是中華民族性格的重要補充。
但金庸的小說也有一定的局限,讀金庸小說,研究金庸,我們應該力求四個防止: 第一就是要防止大衆在閱讀時容易産生的誤導,防止金庸小說裡面的民族文化負面因素所造成的消極層面。
比如很多人讀金庸小說,更多地是注重打鬥、奇術、江湖義氣等,這樣往往會導緻忽視社會政府維系公正的權威,注重用個人的手段來獲取公正的目的。
因此,我們在承認金庸小說的深層文化優勢、文化内涵的同時,還要認識到金庸小說在大衆層面上産生的一些不好影響。
第二就是防止某種“極緻”的看法。
金庸的小說達到了中國武俠小說的高峰,但他作為一個作家,他的小說還沒有達到對中國武俠小說進行全方位的改造。
他基本上延續了原來的武俠小說的話語,隻是把它推到了一個新的層面,而沒有對當代武俠小說和今後武俠小說進行嶄新的全方位的改造。
盡管有一些局部的原創性,但總體的原創性還不夠,值得我們的武俠小說作家去作進一步的探讨。
第三就是防止在研究金庸的小說中過多強調惟一性。
一些評論認為,金庸小說保存了我國民族小說的傳統,“五四”以來出現的新小說用外國文體來寫中國小說,這是“五四”以來中國小說不能在民間紮根的原因。
對這個觀點我持保留态度。
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來說,金庸小說隻是我們民族小說多元格局中的一元。
一個新的文化時代來臨的時候,它需要新的小說文體,我們幾代作家緻力于尋找一個适合當代的文體。
這個努力從“五四”以來是有成效的,使得現代小說在我國時代生活和文學史上紮根,而且它也承擔了中國小說藝術反映我們民族生活、各個時代生活的重任。
過度強調惟一性,就容易導緻排他。
金庸小說隻是多元中的一元,百花中的一花。
我們不應該在肯定金庸小說的同時,把别的流派都否定了。
第四就是要防止孤立。
我們要看到金庸的成功,不僅是由于他的文本的成功,也要看到金庸小說創作有很多客觀環境。
比如他用漢語寫作,讀者是最多的。
金庸小說的流行得益于中國的讀者。
另外,它得益于極左思潮和西方文藝思潮對中國文藝、文學創作造成的廣大的思想空檔和市場空檔,20世紀60、70年代的極左和80年代的西方文藝思潮使老百姓不喜歡讀書,而且那時候,供選擇的空間比較小。
金庸的小說自然赢得了衆多讀者。
同時得益于在水泥森林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于根性文化的渴望,對于海外華人來說,就是強烈的拾根心理和尋根要求。
他們在西方文化的包圍中,金庸小說滿足了他們的尋根要求。
這得益于他的小說處于現代這個時代,市場的操作和經營使金庸小說擁有了最大可能的讀者,金庸小說還得益于現代讀者對明星的窺探心理。
金庸現在是大衆文藝中的一個明星,希望了解金庸的欲望使很多人對金庸充滿了更多興趣。
因此研究金庸小說不能僅僅從文本出發,我們應該從整體上進行研究總結。
相關鍊接 2003年7月26日,金庸簽署法律文件,聘請律師,準備在内地依法維護著作權益。
看來金大俠要以法律之劍殺入版權紛争之江湖了。
2003年7月25日,《金庸茶館》雜志在杭州問世,這是一本以武俠閱讀為核心,同時也是國内首次以一位當代小說家的創作為内容的主題期刊。
由報而書,繼而雜志,金大俠在三種平面媒體都一展拳腳。
2003年7月,金庸在多家媒體聯合評選的二十世紀十大文化偶像中名列第二,僅次于魯迅。
對于金大俠在網絡一族中的号召力,我們隻有佩服的份。
2003年6月,卡通版《神雕俠侶》面世,争奪學生暑期市場,據透露,從這部武俠卡通巨片中,金庸收走的版權費高達百萬港元。
不知道這是《神雕俠侶》的第N個版本? 2003年夏,任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的金庸招到兩名博士生。
金大俠招徒門檻甚高,僅精通兩門外語就吓退無數學子,但願金大俠所學此番後繼有人。
2001年5月,金庸受聘為天津南開大學名譽教授。
名校名家兩相宜! 2000年11月,由香港作家聯會和北京大學合辦的2000年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讨會開幕。
不僅金庸作品,連“金學”都已走向世界。
稿件來源: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