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十二钗正冊之一 女冠子:揣想林朝英
關燈
小
中
大
畫:一座古墓之中,一個女子對鏡梳妝,一襲大紅嫁衣,委于一邊。
題:自古才清多寂寞,從來高處不勝寒 金庸的大江湖很是熱鬧,它很立體,江湖裡有各種各樣的白描人物和漫畫人物,有山有水,有主有次。
江湖裡有和尚尼姑,有武功高手和迷死人的姑娘,當然更少不了一些起哄架秧子的江湖閑漢。
其中有的人物很豐滿,比如楊過,他有比較複雜的人格和内心沖突,有臉部輪廓和陰影。
有的人卻是鉛筆勾勒,比如石破天那小子,從頭到尾隻是個未完成草稿。
有的白描人物細細繪出鮮豔欲滴,比如馬夫人驚豔的出場,還有些漫畫人物簡單幾筆但很可愛,比如桃谷六仙、老頭子和祖千秋。
當然這些人物裡也有筆法的夾雜和轉變,比如田伯光,他的出場就是張神采飛揚的細筆漫畫,但結果以粗線條草草收場,我很喜歡田伯光這個精彩絕倫的采花大盜,為這事一直有點記金庸的仇。
再比如從虛到實兩個截然不同手法的胡斐:在《雪山飛狐》金庸十二钗茫茫一片的遼東大雪山裡,他是個倏忽來去的淡淡人影,渾不作細部刻畫。
他的第一次出場是無意間被田青文看到,滿臉虬髯,騎在馬背,仰天飲酒,并順手丢給她一枝黃金小筆,這個形象頗有俠隐之風。
再出場是在很多鋪墊之後,衆人的故事講至懸念的至高點,他蕩起一根長繩從天而降,救起曹雲奇,同時也飄飄忽忽來到了少女苗若蘭心中,種下情根。
他們的故事簡單而明朗,雖然有個并不明朗的結局,卻仍然令人心向往之。
但後來,金庸到底不甘心,在之後補作的《飛狐外傳》裡,少年胡斐不得不重新成長。
與《雪山飛狐》的傳奇相比,《飛狐外傳》是更親近平凡心靈的一部,溫潤的玉鳳和幽香的蘭花,以及那個女孩程靈素令人難解的心事,整個情形使胡斐陷入了解不開,頓不脫的情絲,成為了一個立體但平凡的人物,比起酣暢淋漓的俠影胡斐,真人胡斐更親切但令人失望。
寫到這裡,猜想金庸停下筆來,想想人生,會有一點哀傷。
走題是我的一貫風格。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本意,我要說的是一些寫意人物,或可稱之為“前輩異俠“,他們以純潑墨的技法畫成,有如梅花數點,青峰一簇。
在江湖中他們或飄然歸隐,或悄然逝去,大多神龍見首不見尾。
他們隻可遠觀,不能細寫,他們的生命隻為其中的一段光采而活,他們本身就是江湖中最令人興奮的傳說。
說到這裡,想必不假思索你也會脫口而出一連串的名字,都很動聽。
他們是獨孤求敗、金蛇郎君和飛天狐狸,以及黃藥師、風清揚,王重陽(或許算上半個俺千古第一谏臣包不同)。
在世人眼裡,他們是一些怪客,在江湖之上,他們是一些傳說。
如果說桃谷六仙等人構成了平面江湖的橫軸的話,那麼這些寂寞高手應當是一系列縱向的座标,他們的出現維系着江湖的最高水準。
在這一連串令人想往的碑銘之中,唯一的一個女性名字,讓人覺出的卻是一點溫馨和凄涼。
她是一個飄逸的身影,一個依然年輕的祖師婆婆林朝英。
“隻見堂上也是空蕩蕩的沒有甚麼陳設,但東西兩壁都挂着一幅畫。
西壁一幅中是兩個少女,一個二十五六歲,正在對鏡梳妝,另一個十四五歲,卻是丫鬟打扮,手裡捧着一隻面盆在旁侍候。
兩個少女都是相貌極美,那年長女郎眉長入鬓,眼角之間隐隐帶着一層煞氣,楊過向她多望了幾眼,心中自然而然的大生敬畏之念。
小龍女指着那年長女郎道:‘這是祖師婆婆,你磕頭吧。
’楊過奇道:‘她是祖師婆婆,怎麼這般年輕?’小龍女道:‘畫像的時候年輕,後來就不年輕了。
題:自古才清多寂寞,從來高處不勝寒 金庸的大江湖很是熱鬧,它很立體,江湖裡有各種各樣的白描人物和漫畫人物,有山有水,有主有次。
江湖裡有和尚尼姑,有武功高手和迷死人的姑娘,當然更少不了一些起哄架秧子的江湖閑漢。
其中有的人物很豐滿,比如楊過,他有比較複雜的人格和内心沖突,有臉部輪廓和陰影。
有的人卻是鉛筆勾勒,比如石破天那小子,從頭到尾隻是個未完成草稿。
有的白描人物細細繪出鮮豔欲滴,比如馬夫人驚豔的出場,還有些漫畫人物簡單幾筆但很可愛,比如桃谷六仙、老頭子和祖千秋。
當然這些人物裡也有筆法的夾雜和轉變,比如田伯光,他的出場就是張神采飛揚的細筆漫畫,但結果以粗線條草草收場,我很喜歡田伯光這個精彩絕倫的采花大盜,為這事一直有點記金庸的仇。
再比如從虛到實兩個截然不同手法的胡斐:在《雪山飛狐》金庸十二钗茫茫一片的遼東大雪山裡,他是個倏忽來去的淡淡人影,渾不作細部刻畫。
他的第一次出場是無意間被田青文看到,滿臉虬髯,騎在馬背,仰天飲酒,并順手丢給她一枝黃金小筆,這個形象頗有俠隐之風。
再出場是在很多鋪墊之後,衆人的故事講至懸念的至高點,他蕩起一根長繩從天而降,救起曹雲奇,同時也飄飄忽忽來到了少女苗若蘭心中,種下情根。
他們的故事簡單而明朗,雖然有個并不明朗的結局,卻仍然令人心向往之。
但後來,金庸到底不甘心,在之後補作的《飛狐外傳》裡,少年胡斐不得不重新成長。
與《雪山飛狐》的傳奇相比,《飛狐外傳》是更親近平凡心靈的一部,溫潤的玉鳳和幽香的蘭花,以及那個女孩程靈素令人難解的心事,整個情形使胡斐陷入了解不開,頓不脫的情絲,成為了一個立體但平凡的人物,比起酣暢淋漓的俠影胡斐,真人胡斐更親切但令人失望。
寫到這裡,猜想金庸停下筆來,想想人生,會有一點哀傷。
走題是我的一貫風格。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本意,我要說的是一些寫意人物,或可稱之為“前輩異俠“,他們以純潑墨的技法畫成,有如梅花數點,青峰一簇。
在江湖中他們或飄然歸隐,或悄然逝去,大多神龍見首不見尾。
他們隻可遠觀,不能細寫,他們的生命隻為其中的一段光采而活,他們本身就是江湖中最令人興奮的傳說。
說到這裡,想必不假思索你也會脫口而出一連串的名字,都很動聽。
他們是獨孤求敗、金蛇郎君和飛天狐狸,以及黃藥師、風清揚,王重陽(或許算上半個俺千古第一谏臣包不同)。
在世人眼裡,他們是一些怪客,在江湖之上,他們是一些傳說。
如果說桃谷六仙等人構成了平面江湖的橫軸的話,那麼這些寂寞高手應當是一系列縱向的座标,他們的出現維系着江湖的最高水準。
在這一連串令人想往的碑銘之中,唯一的一個女性名字,讓人覺出的卻是一點溫馨和凄涼。
她是一個飄逸的身影,一個依然年輕的祖師婆婆林朝英。
“隻見堂上也是空蕩蕩的沒有甚麼陳設,但東西兩壁都挂着一幅畫。
西壁一幅中是兩個少女,一個二十五六歲,正在對鏡梳妝,另一個十四五歲,卻是丫鬟打扮,手裡捧着一隻面盆在旁侍候。
兩個少女都是相貌極美,那年長女郎眉長入鬓,眼角之間隐隐帶着一層煞氣,楊過向她多望了幾眼,心中自然而然的大生敬畏之念。
小龍女指着那年長女郎道:‘這是祖師婆婆,你磕頭吧。
’楊過奇道:‘她是祖師婆婆,怎麼這般年輕?’小龍女道:‘畫像的時候年輕,後來就不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