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鳥

關燈
金庸在《神雕俠侶》的《後記》裡提及“象鳥”:

    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有一種“象鳥”(Aepyornistitan),身高十英尺餘,體重一千餘磅,是世上最大的鳥類,在公元一六六O年前後絕種。象鳥腿極粗,身體太重,不能飛翔。象鳥蛋比鴕鳥蛋大六倍。我在紐約博物館中見過象鳥蛋的化石,比一張小茶幾的幾面還大些。但這種鳥類相信智力一定甚低。

    《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譯,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頁也寫到這種鳥:

    其地(指“馬達伽思迦兒島”——引者注)有巨鳥,每年一定季候中可以見之。……鳥形與鹫同,然其軀絕大,據說其翼廣三十步,其羽長逾十二步。此鳥力大,能以爪博象高飛,然後擲象于地,飛下食之。島人名此鳥曰羅克(Rock),别無他名。

    次頁注雲:

    1848年、1851年、1854年,法國商人曾在馬達伽思迦兒島發現大卵,一卵容量逾十公斤,世人遂不複疑此種羅克鳥之存在。GeoffroySt.Hilaire名之曰Spyornis,并雲駝鳥高二公尺,所産之卵小于此鳥六倍,則此鳥之大可知。

    都在馬達加斯加島,一個被叫做Aepyornistitan,一個被叫做Spyornis,顯然是同一種鳥。隻不過馬可波羅說得神奇一些,而金庸說得科學一些,信而有征。但是,金庸必定參考過馬可波羅的這段文字(包括上引後人的注),因為他讀過《馬可波羅行紀》的馮承鈞譯本并曾在著作中多處引用(見《射雕英雄傳》第1476—1481頁《成吉思汗家族》注釋及所列參考書目),也采用了象鳥蛋六倍大于鴕鳥蛋這一形象說法。

    “博象高飛”,實際上似不可能,但有此傳說應該不假。“象鳥”的得名卻未必與之有關聯,而應是以最大的陸地動物來喻最大的鳥類(相反的情形有“蜂鳥”,是以蜂喻小)。《英漢大辭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版)有aepyornis詞條,譯為“隆鳥”,釋義:“一種不會飛的巨鳥,産于馬達加斯加島,現已絕種。”未知“象鳥”、“隆鳥”,那一種譯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