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耶稣的洪七公

關燈
《射雕英雄傳》第1410-1411頁,一燈大師、周伯通、郭靖一幹人等合力捕殺裘千仞,裘千仞身臨絕境: 裘千仞臉色慘白,眼見兇多吉少,忽然間情急智生,叫道:“你們憑甚麼殺我?”那書生道:“你作惡多端,人人得而誅之。

    ”裘千仞仰天打個哈哈,說道:“若論動武,你們恃衆欺寡,我獨個兒不是對手。

    可是說到是非善惡,嘿嘿,裘千仞孤身在此,那一位生平沒殺過人、沒犯過惡行的,就請上來動手。

    在下引頸就死,皺一皺眉頭的也不算好漢。

    ” 一燈大師長歎一聲,首先退後,盤膝低頭而坐。

    各人給裘千仞這句話擠兌住了,分别想到自己一生之中所犯的過失。

    漁樵耕讀四人當年在大理國為大臣時都曾殺過人,雖說是秉公行事,但終不免有所差錯。

    周伯通與瑛姑對望一眼,想起生平恨事,各自内心有愧。

    郭靖西征之時戰陣中殺人不少,本就在自恨自咎。

    黃蓉想起近年來累得父親擔憂,大是不孝,至于欺騙作弄别人之事,更是屈指難數。

     裘千仞乘機欲逃,洪七公适時出現: 裘千仞罵道:“臭叫化,你也來多事。

    論劍之期還沒到啊。

    ”洪七公道:“我是來鋤奸,誰跟你論劍?”裘千仞道:“好,大英雄大俠士,我是奸徒,你是從來沒做過壞事的大大好人。

    ”洪七公道:“不錯。

    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幸之輩。

    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

    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這番話大義凜然,裘千仞聽了不禁氣為之奪。

     這讓我想起了《新約·約翰福音》第八章中的一段記載: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着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就對耶稣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

    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

    耶稣卻彎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稣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于是又彎着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隻剩下耶稣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耶稣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說:“主啊,沒有。

    ”耶稣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 一燈大師等人與将婦人扭送到耶稣處的人們,一開始之所以充滿着“懲惡”的熱情是出于處在道德制高點的自我感覺。

    然而,當他們面對受審者的質問或旁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