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天龍八部片段(作者:倪匡、金庸)
關燈
小
中
大
道:“糟糟,糟糟!卻如何就他一救才好?”
再定神看時,見那些毒蛇都是盤在波羅星身周的三尺之外,盡管互相重疊擁擠,卻都不進入他身周的圈子,遊坦之見過三淨用藥畫圈冰蠶的情形,料想波羅星也是使用了克制毒蛇的藥物,心下稍定,隻是不能明白:“怎麼有這許多毒蛇蜂擁而來?”隻見波羅星将短笛就到唇邊,悠悠揚揚的吹了起來,甚是優雅動聽,數千條毒蛇之中。
有兩條黃色毒蛇搖頭擺腦,蛇首随着笛聲擺動。
其餘千百條或青、或黑、或間條、或花彩的蛇兒都是端視不動,這兩條黃蛇如此随樂搖晃,更是顯著。
波羅星的笛聲漸吹漸響,有幾條蛇兒蜿蜒遊出室去,跟着又有十幾條毒蛇遊了出去。
隻聽得門外有人失聲驚叫:“是毒蛇,是毒蛇!”又有人道:“那天竺胡僧隻怕已給毒蛇咬死了,怎麼有這許多蛇?”又一人道:“且莫亂動,瞧一瞧分明再說。
”遊坦之知道是寺中派來監視波羅星的僧侶。
波羅星的笛聲越是高昂,出屋的毒蛇越來越多,似乎這些蛇兒抵受不住笛聲的激動,紛紛趨避,隻有那兩條黃蛇卻是十分興奮,大半個身子都昂在半空,但用一條尾巴支撐身體,不住的舞動。
在過一會,波羅星吹得似乎氣也喘不過來了。
屋中毒蛇争先恐後的向外逃出,門外的四名僧人也是大呼小叫:“古怪之至,我一生從來沒有見過這許多毒蛇。
”“那天竺和尚難道是蛇精轉世?”“快,快去禀報玄難師伯!” 那兩條黃蛇迅速盤旋,看得遊坦之眼睛都有些花了,突然間拍的一聲,一條黃蛇支持不住,倒了下來,蠕蠕而動,跟着另一條也卧倒在地。
波羅星伸手出去,抓起一條黃蛇,将手邊的一塊厚布包住了蛇頭,翻過蛇腹摸了摸,取出一柄短刀,一刀在蛇腹上劃了條半尺來長的口子,再在蛇腹上推了幾推,取出一根三寸來長的管子,似乎是截短短的麥杆。
波羅星身子微微發顫,剝開麥管,裡面藏得有物,他将那物展了開來,原來是一張極薄的薄紙,上面寫着密密麻麻的許多文字。
遊坦之很是奇怪:“蛇腐之中,如何生有文字?”他凝神一看,見那紙上寫的都是彎彎曲曲的天竺梵文,登時省悟:“是了,這條蛇是他的同伴用來傳遞訊息給他的。
”隻見波羅星以同樣的手法剖開了另一條蛇的肚子,又取出麥管中所藏的紙片來看。
遊坦之一眼瞥去,那張紙上的文字,似乎與第一張一模一樣,波羅星眼光一掠便将那張紙放在一邊。
遊坦之尋思:“對方設想周到,怕有一條蛇途中遭到意外,是以用了兩條蛇,兩條蛇腹中的書信都是一樣的。
”隻見波羅星從草席底下取出兩張薄紙,用一段短炭在紙上草草寫了幾行文字,分别塞入麥管,藏入蛇腹。
他再在衣襟撕下兩條布片,纏在兩條黃蛇的傷口之處,然後推開窗子,将一條黃蛇放如草叢。
他正要放第二條,突然間闆門砰的一聲給人以掌風震開,燭火搖晃之中,室内已多了四名老年僧人。
左首一僧以手掌虛砍,呼呼呼幾聲,都是砍在波羅星的右臂之上。
波羅星右臂一酸,手中拿着的那條黃蛇掉在地下。
右首那僧人伸指連彈,嗒嗒嗒響聲不絕,每彈一下,那條蛇便跳了一跳。
彈了七八下之後,那蛇的腦袋腫了起來,跟着便血肉模糊,死于當地。
遊坦之大驚:“這位老和尚的神功竟如此了得,淩空伸手,便能将一條活生生的毒蛇治死。
” 隻聽那伸掌虛砍的僧人冷冷的道:“敝寺瞧在佛祖的份上,對師兄私入藏經閣的大過犯不予追究,隻是留師兄在敝寺清修,師兄如何去招惹毒蛇蟲蟻,來到這佛門清淨之地?豈不是太也不識擡舉麼?”波羅星閉目合什,不予理睬。
另一位老僧道:“這條蛇兒說不定有什麼古怪,心聰,你過來,拾了這條蛇兒出去,好好查一查,為什麼在蛇身上纏上一條布片。
”波羅星聽得這麼說,情知所謀敗露,身子動了一動,一掌向死蛇擊了過去。
站在門口的一位老僧袍袖一拂,一股勁風送将過來,呼的一聲響,擋住了波羅星的掌風,室内燭火立時熄滅,屋梁上的灰泥簌簌亂落。
門外一個中年僧人,走了進來,便是心聰,俯身拾起死蛇,又退了出去。
四位老僧齊聲說道:“善哉,善哉!”右手袍袖同拂,呼呼風聲急響,門遍的闆門脫卻門臼,向外直飛了出去,越飛越遠,好半天也不落下。
四僧身行晃處,不分先後的同時出門。
以那門框的寬狹而論,兩位老僧要并肩而過也是有所不能,但四僧身子一側,疊成一片的飛了出去。
遊坦之在鄰室裡隻看的驚心動魄,心想:"世間竟有這等高強的武功,我那大仇人喬峰自以為當世無敵,與這幾位高僧相比,相差尚遠,甚之遊坦之自己這時的内功,都已在這四僧之上,隻是他自己不知而已。
波羅星見四僧出門,門闆既脫,陣陣秋風從竹林中吹進室來,更增蕭瑟之意,他想這黃蛇既是落入了對方手中,少林寺當然有人識得梵文,秘密勢必揭穿,回歸天竺故鄉的種種想望,終于又成了一場泡影。
他越想越是悲傷,忍不住伏地号啕大哭。
遊坦之聽他哭得悲傷,忍不住安慰他道:"師父,你一條蛇兒給他們打死,另有一條蛇兒逃得性命,已能給你傳遞訊息,又何必如此難過?"波羅星聽他這麼說,登時止了哭聲,道:"你……你過來。
"遊坦之站起身來,走到他的房中,道:"我去給你找回門闆,裝好了它!"波羅星道:"且慢!你怎知道我另有一條蛇兒逃得性命?"遊坦之道:"我看見的,見到你将一張紙片藏入了蛇腹。
"波羅星道:"哼,不是我心狠手辣,你既發現我的秘密,那……那你容你不得。
"突然間縱身而起,撲到遊坦之的背上,雙手扼住了他的咽喉。
遊坦之給他扼住了喉嚨,要想呼喊,卻哪裡叫得出聲?隻覺得他四根手指有如四根鐵根,越來越緊的陷入他喉嚨間肉裡。
遊坦之給人欺負慣了,全沒有想到要出手抵禦,心中隻是哀求:"師父,師父,你放松手,那條黃蛇的事,我決計不說便是。
"但他說不出聲音,波羅星自是沒有聽到,其實就算聽到了,也決計不會饒他,遊坦之驚惶之下,雙膝跪倒,可是波羅星的雙手隻有收得更加緊了。
他隻覺眼前陣陣發黑,心想:"這一次我再也活不成了。
"忽然聽得身後有人咳嗽說道:"波羅星師兄,你遊在作什麼惡?"波羅星間兩名少林僧走了進來,隻得放開了手,悻悻的道:"你們來幹什麼?"一個少林僧退後一步,躲到另一個人身後,展開一張紙來,叽裡咕噜的說了幾句,說道:"你信中說,月圓之夜,到寺中來接你出去,嘿嘿,可惜啊可惜。
"波羅星道:"可惜什麼?"那僧人道:"可惜事機不密,這封信給咱們截了下來。
"波羅星怒罵:"你們中土的和尚,都是忘恩負義之徒,到我天竺來取了經去,從此便據為己有。
我隻不過借觀一下天竺的故物,你們便諸多留難。
飲水思源,你們也得想一想,這些經書是從何而來。
"那僧人道:"師兄倘若看的隻是天竺故經,咱們決計不予阻擾,别說閱讀,便是要抄寫數份,少林寺也可相助,完成故經還歸天竺的大功德。
但師兄所偷看的,卻是少林曆代武學高僧的心得,那就大大的不同了。
"波羅星怒道:"我讀的都是天竺梵文,你們中土僧人,哪有用梵文來書寫之理?"那僧人道:"事情就奇在這裡……"遊坦之聽着他二人争辯,也沒心思去分辨是非,尋思:"寺中對這天竺僧不為已甚,隻是不許他出寺而已。
一到夜深人靜,他非殺我不可,此刻不逃,性命難保了。
"當下快步走出竹林,繞過菜園,一看四下無人,發足便往後山奔去。
他越走越快,轉眼間便過了兩道山嶺,隻覺腳下十分輕松,很大的一塊岩石,一跨步便躍了過去,很闊的一條溪澗,也是提足即過。
他奔了一程,回頭望時,隻見少林寺隐在山腰的樹林之中,相去已是甚遠。
他站定腳步,心中說不出的詫異:"怎麼跑了這許多路,一點也不疲倦?腳步輕的如此厲害,莫非……莫非……今天見了鬼啦?"他不知自己修習《易筋經》,這幾個月來功力大進,早已迥非往日的遊坦之,隻是從沒走出寺外,雖然功力每日在體内積累,自己卻是一點也不知道。
停足觀望間,隻見寺後炊煙向空際袅袅升起,遊坦之心中一驚:"啊喲,寺裡就要煮好飯了。
波羅星找我拿飯,不見了人,聲張起來,他們就追我來啦。
"想到若被捉拿回寺,勢必死于非命,當即發足狂奔。
這時慌不擇路,隻是向山荒林密之處奔去,總之是離少林寺越遠越好,一口氣奔了兩個多時辰,回首向少林寺望去時,重重疊疊的都是山峰,心下稍慰,但兀自不能放心,鑽在草叢之中,聽聽四下裡是否有什麼動靜。
空谷中鳥鳴嘤嘤,蟲聲唧唧,寂靜之中,西北角上忽然傳來一陣笛聲。
遊坦之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這笛聲和波羅星所吹的一模一樣,便是呼召毒蛇的音樂,他想站起身來逃走,但不知如何,一雙足便如釘在地上一般,動彈不得。
他心中惶惑無已:"有鬼,有鬼!"其實是他吓得太過厲害,兩條腿都軟了。
但聽得笛聲越來越近,遊坦之從草叢中張眼望去,隻見北方山坡上來了十來個胡僧,身披黃衣,左臂袒露在外。
每個人都是面目黝黑,顯然十波羅星的族人。
這群胡僧走到山坡左首,各自盤膝坐下,四個一排,一共是一十六人。
遊坦之暗暗奇怪:"此間荒野之地,四處無人,這十六個胡僧在這裡搗什麼鬼?難道是沖着我來的麼?"雖然這情形不像,但他是驚弓之鳥,躲在草叢中不敢有絲毫動彈。
隻見十六個胡僧坐定後,口中念念有辭,初時甚輕,細如蚊鳴,但漸漸的越念越響。
遊坦之聽他們口中所念,都是些什麼:"哞尼诃摩哄"之類的梵咒,這些梵文語言,他一向聽到了便頭痛,可是這些胡僧,偏偏念得聲音極響。
十六個人所念的聲音一模一樣,忽徐忽疾,忽長忽短,難得的時十六個人念得聲音整齊無比,便如出于一個人之口。
梵咒聲大作之中,東北角上傳來細細的"滋滋"幾聲,猶如午夜鬼叫,聲音雖輕,聽在耳中卻是毛骨悚然。
這聲音一到,十六個胡僧的梵咒立時亂了一亂,但随即又變成整齊,那鬼叫般的聲音又"滋滋"響了兩下,胡僧的梵咒聲又重疊混亂。
遊坦之向衆胡僧瞧去,隻見有的臉現憤怒,有的卻顯惶急之色,各僧念聲一變,分成兩組,聽得出來八個胡僧念的是一種咒語,另外八個念的是另外一種。
那鬼叫聲"嗚嗚,滋滋"也變成了兩種聲音。
衆胡僧聲音又亂,随即分成四組,分别念四種梵咒。
遊坦之自料已猜到了七八分:"瞧這情形,這些胡僧是在與人比拼法力。
和他們作對的是誰?當然是少林寺中的和尚了,想必是他們要來接波羅星回去,少林寺的僧衆卻一定不放。
"他正尋思間,随即知道這種猜想大錯特錯,隻見東北角上緩步來一群人,中間一位身材魁梧的老翁,比之旁人高出了一個半頭。
這老翁尖着口唇輕吹口哨,每一吹動,便發出滋滋,嗚嗚的鬼叫之聲。
這群人都穿着黃麻葛布的單衫,大都拿着一根又長又粗的鋼杖。
那老翁手中卻搖着一柄鵝毛扇,臉色紅潤,又嬌又嫩,滿頭百發,颏下三尺銀須,童顔鶴發,當真便如圖畫中的神仙人物一般。
這群人走到離衆胡僧數丈之處,便站定了不動。
那老翁撮唇力吹,發出幾下尖銳之極的聲音。
衆胡僧抵受不住,功力較差的三人登時摔倒。
那老翁羽扇輕搖,又吹了幾下,羽扇一撥,将這口哨之聲送了出去,對面胡僧又摔倒了四人。
這麼一來,衆僧所念的梵咒已是亂成一團。
餘下九僧勉力支持,突然間同時頭下腳上,倒轉身來,滴溜溜的轉動。
遊坦之見過波羅星會用這法子和少林四僧相抗,知道是他們一種威力甚大的功夫。
那老翁臉露微笑,看準了對方一有破綻,便是"滋"的一聲叫了出去,有的胡僧應聲而倒,有的斜身閃避,晃了幾晃,又轉了起來。
那老翁的口哨之聲,倒似是一種無形有質的厲害暗器。
不到一駐香時分,九名胡僧中又倒了四名。
隻聽得老翁身旁的衆人頌聲大作:"師父功力,震爍古今!這些胡僧和咱們作對,那真叫作螢火蟲與日月争光!""螳臂擋車,自不量力,可笑啊可笑!""師父尼老人家談笑之間,便将一幹麼魔小醜置之死地,如此摧枯拉朽般大獲全勝,徒兒不但見所未見,真是聞所未聞。
""這是未有的豐功偉績,若不是師父老人家露了這一手,這些天竺胡僧便倒東土無人,任由他們橫行無忌了。
""隻可惜中原武林人士未曾親眼目睹,就是說給他們聽,那些孤陋寡聞之輩隻怕也未必相信。
"一片歌功頌德的聲音,洋洋盈耳,但那老翁隻要嘴唇一尖,口哨聲便如利箭般射了出去,絲毫不受歌頌之聲的打擾。
眼見他再吹幾下,便要将十六名胡僧一齊制服,忽聽得噓溜溜一聲響,胡僧之中發出幾下笛聲。
遊坦之凝目瞧去,見五名倒立的胡僧中有一人以笛就口,奮力吹奏,其餘四僧在他身前排成一列,急速旋轉,如一個肉屏風般擋着他,抵禦那老翁口哨的侵襲。
遊坦之心道:"他吹笛幹什麼!"隻聽見身邊草叢中簌簌有聲,一條五彩斑斓的大蛇遊了過來。
遊坦之識得此蛇極毒,又知人雖怕蛇,其實任何蛇蟲禽獸,隻有怕人怕得更加厲害,隻須不加招惹激怒,一般毒蛇都不會自行向人攻擊,當下縮身在草叢之中,一動也不敢動。
之見這條毒蛇筆直的向那老翁遊去。
這蛇尚未遊出草叢,老翁身旁一群弟子已驚叫起來:"有蛇,有蛇!""啊喲,不好,來了這許多毒蛇!""師父,這些毒蛇似是沖着咱們而來。
"遊坦之向呼叫聲外望去,見十餘條大大小小的蛇兒從四面八方沖向那老翁和衆弟子。
人叢中更是七張八嘴的亂叫亂嚷:"可惜咱們的克蛇至寶碧玉王鼎不在這裡!""阿紫這賊丫頭,捉到了她定須碎屍萬段!""多說什麼,快打,快打!""若不是阿紫将玉鼎偷盜了去,啊喲,不得了!"遊坦之聽他們提到"阿紫",初時還道是另外一人,後來聽一人将"阿紫"和"玉鼎"并提,又說那玉鼎是克制毒蛇的至寶,一顆心不禁怦怦亂跳:"他們說的便是姑娘,這……這口玉鼎,難道是姑娘從他們那裡盜去的?"衆弟子提起鋼杖,向蜿蜒而來的毒蛇砸去,隻有那老翁神色自若,仍是撮唇作哨,向敵進攻。
對面的胡僧笛聲不歇,其餘四名胡僧也是越轉越急。
遊坦之心想:"在這曠野之地,這幾條毒蛇轉眼就給他們用鋼杖打死了,有什麼用?"但群蛇越來越多,片刻之間,這一幹人身邊聚集了數百條之多,而且其中有三四條竟是大蟒蛇,這幾條蟒蛇遊将近去,轉過尾巴,登時卷住了兩人,跟着又有兩人被卷。
這些人若要拔足奔逃,蛇群自是追趕不上,但師尊正在迎敵,群弟子一步也不敢離開,隻是舞動兵刃,亂砸亂斬,被他們打死的毒蛇少說已有八九十條,但被毒蛇咬傷的,也有七八人。
那些蟒蛇更是厲害,皮粗肉厚,被鋼杖砸中了行若無事,身子一卷人到人,卻是越收越緊,再也不放。
尖銳的笛聲之中,巨蟒漸增,隻一頓飯時分,已有十七八條巨蟒到來。
那老翁見情勢不對,想要退開,不料兩條小蛇猛地躍起,向他臉上咬去。
他怒斥一聲:"好大膽!"羽扇一揮,一股勁風撲出,将兩條小蛇擊落,突覺一件軟物撲向足踝。
他知道不妙,飛聲而起。
隻聽得噓溜溜一響笛聲,四條蟒蛇同時揮起長尾,向他卷了過來,那老翁身在半空,砰砰擊出兩掌,将前面和左邊的兩條蟒蛇擊開,身形一晃,已落在兩丈之外。
便在此時,第三條、第四條巨蟒的長尾同時攻到。
他情急之下,運勁又是一掌擊出,掌風到處,登時将一條巨蟒的腦袋打的稀爛。
他這一用勁和巨蟒相鬥,顧不得再吹口哨。
四名胡僧緩得了手,一齊取出短笛,吹了起來。
五笛齊吹之下,蛇群如潮湧至。
那老翁又劈死了三條巨蟒,但腰間和腿上卻已被兩條巨蟒纏住。
他奮起平生之力,大喝一聲,将纏在腰間的巨蟒扯為兩截,濺得他滿身都是鮮血。
豈知蛇性命最長,此蟒雖穿,一時卻不便死,吃痛之下,猛力纏緊,隻箍得那老翁腰骨幾欲折斷。
他用力掙了兩掙,又有兩條巨蟒将身子甩了上來,在他身上繞了數匝,連他手臂也繞在其中,令他再也沒法抗拒。
遊坦之在草叢中見到這般驚心動魄的情景,幾乎連氣透不過來。
他明明見那老翁憑着本身功夫,毫不費力的便可将十六名胡僧一一打倒,豈知這些胡僧練就一門以笛驅蛇的邪門功夫,竟爾反敗為勝。
隻是這種憑邪術取勝的門道,未免令人輸得難以心服。
那些胡僧見一衆敵人個個巨蟒纏住,除了呻吟怒罵,再無反抗的能為,便不再吹笛,頭上一使勁,倒轉身子,順着站立。
第一個吹笛的胡僧滿臉虬髯,顯是這些胡僧的首領。
他走前幾步,尖聲道:"星宿老怪,你我來到中原,河水不犯進水,為什麼你好端端地捉了我養大的蛇來開膛破肚?"原來這個童顔鶴發,飄飄欲仙的老翁,正是中原武林人士對這深惡痛絕的星宿老怪丁春秋。
他為了星宿派三寶之一的碧玉王鼎給女弟子阿紫偷盜而去,遂連派數批弟子出去追捕,甚至連大弟子摘星子也遣了出去,但一次次信息傳來,均是十分不利。
最後聽說阿紫倚丐幫幫主喬峰為靠山,将摘星子等人傷得半死不活,星宿老怪丁春秋又驚又怒,知道丐幫是中原武林第一大幫,實非易與,于是親自東來。
他志在奪回碧玉王鼎,至于尋喬峰的晦氣,擒回阿紫慘酷處罰,都還是次要之事,因此一路上安分守己,倒不去招惹旁人。
他所練的那門"化功大法",經常要将毒蛇毒蟲的毒質塗在手掌之上,吸入體内,若是七日不塗,不但功力減退,而且體内蘊積了數十年的毒質不得新毒克制,不免漸漸的發作起來,為禍之烈,實是難以形容。
他當年親眼見到本門的一位長輩,在練成化功大法之後,被他師父制住,并不加以戕害,隻是将他囚禁在一間石屋之中,令他無法捕捉蟲豸加毒,結果體内毒素發作,難煞難當,自己忍不住将全身肌肉一片片的撕落,呻吟呼号,四十餘日方死。
星
有兩條黃色毒蛇搖頭擺腦,蛇首随着笛聲擺動。
其餘千百條或青、或黑、或間條、或花彩的蛇兒都是端視不動,這兩條黃蛇如此随樂搖晃,更是顯著。
波羅星的笛聲漸吹漸響,有幾條蛇兒蜿蜒遊出室去,跟着又有十幾條毒蛇遊了出去。
隻聽得門外有人失聲驚叫:“是毒蛇,是毒蛇!”又有人道:“那天竺胡僧隻怕已給毒蛇咬死了,怎麼有這許多蛇?”又一人道:“且莫亂動,瞧一瞧分明再說。
”遊坦之知道是寺中派來監視波羅星的僧侶。
波羅星的笛聲越是高昂,出屋的毒蛇越來越多,似乎這些蛇兒抵受不住笛聲的激動,紛紛趨避,隻有那兩條黃蛇卻是十分興奮,大半個身子都昂在半空,但用一條尾巴支撐身體,不住的舞動。
在過一會,波羅星吹得似乎氣也喘不過來了。
屋中毒蛇争先恐後的向外逃出,門外的四名僧人也是大呼小叫:“古怪之至,我一生從來沒有見過這許多毒蛇。
”“那天竺和尚難道是蛇精轉世?”“快,快去禀報玄難師伯!” 那兩條黃蛇迅速盤旋,看得遊坦之眼睛都有些花了,突然間拍的一聲,一條黃蛇支持不住,倒了下來,蠕蠕而動,跟着另一條也卧倒在地。
波羅星伸手出去,抓起一條黃蛇,将手邊的一塊厚布包住了蛇頭,翻過蛇腹摸了摸,取出一柄短刀,一刀在蛇腹上劃了條半尺來長的口子,再在蛇腹上推了幾推,取出一根三寸來長的管子,似乎是截短短的麥杆。
波羅星身子微微發顫,剝開麥管,裡面藏得有物,他将那物展了開來,原來是一張極薄的薄紙,上面寫着密密麻麻的許多文字。
遊坦之很是奇怪:“蛇腐之中,如何生有文字?”他凝神一看,見那紙上寫的都是彎彎曲曲的天竺梵文,登時省悟:“是了,這條蛇是他的同伴用來傳遞訊息給他的。
”隻見波羅星以同樣的手法剖開了另一條蛇的肚子,又取出麥管中所藏的紙片來看。
遊坦之一眼瞥去,那張紙上的文字,似乎與第一張一模一樣,波羅星眼光一掠便将那張紙放在一邊。
遊坦之尋思:“對方設想周到,怕有一條蛇途中遭到意外,是以用了兩條蛇,兩條蛇腹中的書信都是一樣的。
”隻見波羅星從草席底下取出兩張薄紙,用一段短炭在紙上草草寫了幾行文字,分别塞入麥管,藏入蛇腹。
他再在衣襟撕下兩條布片,纏在兩條黃蛇的傷口之處,然後推開窗子,将一條黃蛇放如草叢。
他正要放第二條,突然間闆門砰的一聲給人以掌風震開,燭火搖晃之中,室内已多了四名老年僧人。
左首一僧以手掌虛砍,呼呼呼幾聲,都是砍在波羅星的右臂之上。
波羅星右臂一酸,手中拿着的那條黃蛇掉在地下。
右首那僧人伸指連彈,嗒嗒嗒響聲不絕,每彈一下,那條蛇便跳了一跳。
彈了七八下之後,那蛇的腦袋腫了起來,跟着便血肉模糊,死于當地。
遊坦之大驚:“這位老和尚的神功竟如此了得,淩空伸手,便能将一條活生生的毒蛇治死。
” 隻聽那伸掌虛砍的僧人冷冷的道:“敝寺瞧在佛祖的份上,對師兄私入藏經閣的大過犯不予追究,隻是留師兄在敝寺清修,師兄如何去招惹毒蛇蟲蟻,來到這佛門清淨之地?豈不是太也不識擡舉麼?”波羅星閉目合什,不予理睬。
另一位老僧道:“這條蛇兒說不定有什麼古怪,心聰,你過來,拾了這條蛇兒出去,好好查一查,為什麼在蛇身上纏上一條布片。
”波羅星聽得這麼說,情知所謀敗露,身子動了一動,一掌向死蛇擊了過去。
站在門口的一位老僧袍袖一拂,一股勁風送将過來,呼的一聲響,擋住了波羅星的掌風,室内燭火立時熄滅,屋梁上的灰泥簌簌亂落。
門外一個中年僧人,走了進來,便是心聰,俯身拾起死蛇,又退了出去。
四位老僧齊聲說道:“善哉,善哉!”右手袍袖同拂,呼呼風聲急響,門遍的闆門脫卻門臼,向外直飛了出去,越飛越遠,好半天也不落下。
四僧身行晃處,不分先後的同時出門。
以那門框的寬狹而論,兩位老僧要并肩而過也是有所不能,但四僧身子一側,疊成一片的飛了出去。
遊坦之在鄰室裡隻看的驚心動魄,心想:"世間竟有這等高強的武功,我那大仇人喬峰自以為當世無敵,與這幾位高僧相比,相差尚遠,甚之遊坦之自己這時的内功,都已在這四僧之上,隻是他自己不知而已。
波羅星見四僧出門,門闆既脫,陣陣秋風從竹林中吹進室來,更增蕭瑟之意,他想這黃蛇既是落入了對方手中,少林寺當然有人識得梵文,秘密勢必揭穿,回歸天竺故鄉的種種想望,終于又成了一場泡影。
他越想越是悲傷,忍不住伏地号啕大哭。
遊坦之聽他哭得悲傷,忍不住安慰他道:"師父,你一條蛇兒給他們打死,另有一條蛇兒逃得性命,已能給你傳遞訊息,又何必如此難過?"波羅星聽他這麼說,登時止了哭聲,道:"你……你過來。
"遊坦之站起身來,走到他的房中,道:"我去給你找回門闆,裝好了它!"波羅星道:"且慢!你怎知道我另有一條蛇兒逃得性命?"遊坦之道:"我看見的,見到你将一張紙片藏入了蛇腹。
"波羅星道:"哼,不是我心狠手辣,你既發現我的秘密,那……那你容你不得。
"突然間縱身而起,撲到遊坦之的背上,雙手扼住了他的咽喉。
遊坦之給他扼住了喉嚨,要想呼喊,卻哪裡叫得出聲?隻覺得他四根手指有如四根鐵根,越來越緊的陷入他喉嚨間肉裡。
遊坦之給人欺負慣了,全沒有想到要出手抵禦,心中隻是哀求:"師父,師父,你放松手,那條黃蛇的事,我決計不說便是。
"但他說不出聲音,波羅星自是沒有聽到,其實就算聽到了,也決計不會饒他,遊坦之驚惶之下,雙膝跪倒,可是波羅星的雙手隻有收得更加緊了。
他隻覺眼前陣陣發黑,心想:"這一次我再也活不成了。
"忽然聽得身後有人咳嗽說道:"波羅星師兄,你遊在作什麼惡?"波羅星間兩名少林僧走了進來,隻得放開了手,悻悻的道:"你們來幹什麼?"一個少林僧退後一步,躲到另一個人身後,展開一張紙來,叽裡咕噜的說了幾句,說道:"你信中說,月圓之夜,到寺中來接你出去,嘿嘿,可惜啊可惜。
"波羅星道:"可惜什麼?"那僧人道:"可惜事機不密,這封信給咱們截了下來。
"波羅星怒罵:"你們中土的和尚,都是忘恩負義之徒,到我天竺來取了經去,從此便據為己有。
我隻不過借觀一下天竺的故物,你們便諸多留難。
飲水思源,你們也得想一想,這些經書是從何而來。
"那僧人道:"師兄倘若看的隻是天竺故經,咱們決計不予阻擾,别說閱讀,便是要抄寫數份,少林寺也可相助,完成故經還歸天竺的大功德。
但師兄所偷看的,卻是少林曆代武學高僧的心得,那就大大的不同了。
"波羅星怒道:"我讀的都是天竺梵文,你們中土僧人,哪有用梵文來書寫之理?"那僧人道:"事情就奇在這裡……"遊坦之聽着他二人争辯,也沒心思去分辨是非,尋思:"寺中對這天竺僧不為已甚,隻是不許他出寺而已。
一到夜深人靜,他非殺我不可,此刻不逃,性命難保了。
"當下快步走出竹林,繞過菜園,一看四下無人,發足便往後山奔去。
他越走越快,轉眼間便過了兩道山嶺,隻覺腳下十分輕松,很大的一塊岩石,一跨步便躍了過去,很闊的一條溪澗,也是提足即過。
他奔了一程,回頭望時,隻見少林寺隐在山腰的樹林之中,相去已是甚遠。
他站定腳步,心中說不出的詫異:"怎麼跑了這許多路,一點也不疲倦?腳步輕的如此厲害,莫非……莫非……今天見了鬼啦?"他不知自己修習《易筋經》,這幾個月來功力大進,早已迥非往日的遊坦之,隻是從沒走出寺外,雖然功力每日在體内積累,自己卻是一點也不知道。
停足觀望間,隻見寺後炊煙向空際袅袅升起,遊坦之心中一驚:"啊喲,寺裡就要煮好飯了。
波羅星找我拿飯,不見了人,聲張起來,他們就追我來啦。
"想到若被捉拿回寺,勢必死于非命,當即發足狂奔。
這時慌不擇路,隻是向山荒林密之處奔去,總之是離少林寺越遠越好,一口氣奔了兩個多時辰,回首向少林寺望去時,重重疊疊的都是山峰,心下稍慰,但兀自不能放心,鑽在草叢之中,聽聽四下裡是否有什麼動靜。
空谷中鳥鳴嘤嘤,蟲聲唧唧,寂靜之中,西北角上忽然傳來一陣笛聲。
遊坦之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這笛聲和波羅星所吹的一模一樣,便是呼召毒蛇的音樂,他想站起身來逃走,但不知如何,一雙足便如釘在地上一般,動彈不得。
他心中惶惑無已:"有鬼,有鬼!"其實是他吓得太過厲害,兩條腿都軟了。
但聽得笛聲越來越近,遊坦之從草叢中張眼望去,隻見北方山坡上來了十來個胡僧,身披黃衣,左臂袒露在外。
每個人都是面目黝黑,顯然十波羅星的族人。
這群胡僧走到山坡左首,各自盤膝坐下,四個一排,一共是一十六人。
遊坦之暗暗奇怪:"此間荒野之地,四處無人,這十六個胡僧在這裡搗什麼鬼?難道是沖着我來的麼?"雖然這情形不像,但他是驚弓之鳥,躲在草叢中不敢有絲毫動彈。
隻見十六個胡僧坐定後,口中念念有辭,初時甚輕,細如蚊鳴,但漸漸的越念越響。
遊坦之聽他們口中所念,都是些什麼:"哞尼诃摩哄"之類的梵咒,這些梵文語言,他一向聽到了便頭痛,可是這些胡僧,偏偏念得聲音極響。
十六個人所念的聲音一模一樣,忽徐忽疾,忽長忽短,難得的時十六個人念得聲音整齊無比,便如出于一個人之口。
梵咒聲大作之中,東北角上傳來細細的"滋滋"幾聲,猶如午夜鬼叫,聲音雖輕,聽在耳中卻是毛骨悚然。
這聲音一到,十六個胡僧的梵咒立時亂了一亂,但随即又變成整齊,那鬼叫般的聲音又"滋滋"響了兩下,胡僧的梵咒聲又重疊混亂。
遊坦之向衆胡僧瞧去,隻見有的臉現憤怒,有的卻顯惶急之色,各僧念聲一變,分成兩組,聽得出來八個胡僧念的是一種咒語,另外八個念的是另外一種。
那鬼叫聲"嗚嗚,滋滋"也變成了兩種聲音。
衆胡僧聲音又亂,随即分成四組,分别念四種梵咒。
遊坦之自料已猜到了七八分:"瞧這情形,這些胡僧是在與人比拼法力。
和他們作對的是誰?當然是少林寺中的和尚了,想必是他們要來接波羅星回去,少林寺的僧衆卻一定不放。
"他正尋思間,随即知道這種猜想大錯特錯,隻見東北角上緩步來一群人,中間一位身材魁梧的老翁,比之旁人高出了一個半頭。
這老翁尖着口唇輕吹口哨,每一吹動,便發出滋滋,嗚嗚的鬼叫之聲。
這群人都穿着黃麻葛布的單衫,大都拿着一根又長又粗的鋼杖。
那老翁手中卻搖着一柄鵝毛扇,臉色紅潤,又嬌又嫩,滿頭百發,颏下三尺銀須,童顔鶴發,當真便如圖畫中的神仙人物一般。
這群人走到離衆胡僧數丈之處,便站定了不動。
那老翁撮唇力吹,發出幾下尖銳之極的聲音。
衆胡僧抵受不住,功力較差的三人登時摔倒。
那老翁羽扇輕搖,又吹了幾下,羽扇一撥,将這口哨之聲送了出去,對面胡僧又摔倒了四人。
這麼一來,衆僧所念的梵咒已是亂成一團。
餘下九僧勉力支持,突然間同時頭下腳上,倒轉身來,滴溜溜的轉動。
遊坦之見過波羅星會用這法子和少林四僧相抗,知道是他們一種威力甚大的功夫。
那老翁臉露微笑,看準了對方一有破綻,便是"滋"的一聲叫了出去,有的胡僧應聲而倒,有的斜身閃避,晃了幾晃,又轉了起來。
那老翁的口哨之聲,倒似是一種無形有質的厲害暗器。
不到一駐香時分,九名胡僧中又倒了四名。
隻聽得老翁身旁的衆人頌聲大作:"師父功力,震爍古今!這些胡僧和咱們作對,那真叫作螢火蟲與日月争光!""螳臂擋車,自不量力,可笑啊可笑!""師父尼老人家談笑之間,便将一幹麼魔小醜置之死地,如此摧枯拉朽般大獲全勝,徒兒不但見所未見,真是聞所未聞。
""這是未有的豐功偉績,若不是師父老人家露了這一手,這些天竺胡僧便倒東土無人,任由他們橫行無忌了。
""隻可惜中原武林人士未曾親眼目睹,就是說給他們聽,那些孤陋寡聞之輩隻怕也未必相信。
"一片歌功頌德的聲音,洋洋盈耳,但那老翁隻要嘴唇一尖,口哨聲便如利箭般射了出去,絲毫不受歌頌之聲的打擾。
眼見他再吹幾下,便要将十六名胡僧一齊制服,忽聽得噓溜溜一聲響,胡僧之中發出幾下笛聲。
遊坦之凝目瞧去,見五名倒立的胡僧中有一人以笛就口,奮力吹奏,其餘四僧在他身前排成一列,急速旋轉,如一個肉屏風般擋着他,抵禦那老翁口哨的侵襲。
遊坦之心道:"他吹笛幹什麼!"隻聽見身邊草叢中簌簌有聲,一條五彩斑斓的大蛇遊了過來。
遊坦之識得此蛇極毒,又知人雖怕蛇,其實任何蛇蟲禽獸,隻有怕人怕得更加厲害,隻須不加招惹激怒,一般毒蛇都不會自行向人攻擊,當下縮身在草叢之中,一動也不敢動。
之見這條毒蛇筆直的向那老翁遊去。
這蛇尚未遊出草叢,老翁身旁一群弟子已驚叫起來:"有蛇,有蛇!""啊喲,不好,來了這許多毒蛇!""師父,這些毒蛇似是沖着咱們而來。
"遊坦之向呼叫聲外望去,見十餘條大大小小的蛇兒從四面八方沖向那老翁和衆弟子。
人叢中更是七張八嘴的亂叫亂嚷:"可惜咱們的克蛇至寶碧玉王鼎不在這裡!""阿紫這賊丫頭,捉到了她定須碎屍萬段!""多說什麼,快打,快打!""若不是阿紫将玉鼎偷盜了去,啊喲,不得了!"遊坦之聽他們提到"阿紫",初時還道是另外一人,後來聽一人将"阿紫"和"玉鼎"并提,又說那玉鼎是克制毒蛇的至寶,一顆心不禁怦怦亂跳:"他們說的便是姑娘,這……這口玉鼎,難道是姑娘從他們那裡盜去的?"衆弟子提起鋼杖,向蜿蜒而來的毒蛇砸去,隻有那老翁神色自若,仍是撮唇作哨,向敵進攻。
對面的胡僧笛聲不歇,其餘四名胡僧也是越轉越急。
遊坦之心想:"在這曠野之地,這幾條毒蛇轉眼就給他們用鋼杖打死了,有什麼用?"但群蛇越來越多,片刻之間,這一幹人身邊聚集了數百條之多,而且其中有三四條竟是大蟒蛇,這幾條蟒蛇遊将近去,轉過尾巴,登時卷住了兩人,跟着又有兩人被卷。
這些人若要拔足奔逃,蛇群自是追趕不上,但師尊正在迎敵,群弟子一步也不敢離開,隻是舞動兵刃,亂砸亂斬,被他們打死的毒蛇少說已有八九十條,但被毒蛇咬傷的,也有七八人。
那些蟒蛇更是厲害,皮粗肉厚,被鋼杖砸中了行若無事,身子一卷人到人,卻是越收越緊,再也不放。
尖銳的笛聲之中,巨蟒漸增,隻一頓飯時分,已有十七八條巨蟒到來。
那老翁見情勢不對,想要退開,不料兩條小蛇猛地躍起,向他臉上咬去。
他怒斥一聲:"好大膽!"羽扇一揮,一股勁風撲出,将兩條小蛇擊落,突覺一件軟物撲向足踝。
他知道不妙,飛聲而起。
隻聽得噓溜溜一響笛聲,四條蟒蛇同時揮起長尾,向他卷了過來,那老翁身在半空,砰砰擊出兩掌,将前面和左邊的兩條蟒蛇擊開,身形一晃,已落在兩丈之外。
便在此時,第三條、第四條巨蟒的長尾同時攻到。
他情急之下,運勁又是一掌擊出,掌風到處,登時将一條巨蟒的腦袋打的稀爛。
他這一用勁和巨蟒相鬥,顧不得再吹口哨。
四名胡僧緩得了手,一齊取出短笛,吹了起來。
五笛齊吹之下,蛇群如潮湧至。
那老翁又劈死了三條巨蟒,但腰間和腿上卻已被兩條巨蟒纏住。
他奮起平生之力,大喝一聲,将纏在腰間的巨蟒扯為兩截,濺得他滿身都是鮮血。
豈知蛇性命最長,此蟒雖穿,一時卻不便死,吃痛之下,猛力纏緊,隻箍得那老翁腰骨幾欲折斷。
他用力掙了兩掙,又有兩條巨蟒将身子甩了上來,在他身上繞了數匝,連他手臂也繞在其中,令他再也沒法抗拒。
遊坦之在草叢中見到這般驚心動魄的情景,幾乎連氣透不過來。
他明明見那老翁憑着本身功夫,毫不費力的便可将十六名胡僧一一打倒,豈知這些胡僧練就一門以笛驅蛇的邪門功夫,竟爾反敗為勝。
隻是這種憑邪術取勝的門道,未免令人輸得難以心服。
那些胡僧見一衆敵人個個巨蟒纏住,除了呻吟怒罵,再無反抗的能為,便不再吹笛,頭上一使勁,倒轉身子,順着站立。
第一個吹笛的胡僧滿臉虬髯,顯是這些胡僧的首領。
他走前幾步,尖聲道:"星宿老怪,你我來到中原,河水不犯進水,為什麼你好端端地捉了我養大的蛇來開膛破肚?"原來這個童顔鶴發,飄飄欲仙的老翁,正是中原武林人士對這深惡痛絕的星宿老怪丁春秋。
他為了星宿派三寶之一的碧玉王鼎給女弟子阿紫偷盜而去,遂連派數批弟子出去追捕,甚至連大弟子摘星子也遣了出去,但一次次信息傳來,均是十分不利。
最後聽說阿紫倚丐幫幫主喬峰為靠山,将摘星子等人傷得半死不活,星宿老怪丁春秋又驚又怒,知道丐幫是中原武林第一大幫,實非易與,于是親自東來。
他志在奪回碧玉王鼎,至于尋喬峰的晦氣,擒回阿紫慘酷處罰,都還是次要之事,因此一路上安分守己,倒不去招惹旁人。
他所練的那門"化功大法",經常要将毒蛇毒蟲的毒質塗在手掌之上,吸入體内,若是七日不塗,不但功力減退,而且體内蘊積了數十年的毒質不得新毒克制,不免漸漸的發作起來,為禍之烈,實是難以形容。
他當年親眼見到本門的一位長輩,在練成化功大法之後,被他師父制住,并不加以戕害,隻是将他囚禁在一間石屋之中,令他無法捕捉蟲豸加毒,結果體内毒素發作,難煞難當,自己忍不住将全身肌肉一片片的撕落,呻吟呼号,四十餘日方死。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