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天龍八部片段(作者:倪匡、金庸)
關燈
小
中
大
一場。
你送到廚房去吧!”遊坦之答應了,将這堆竹筍送入廚房。
廚房中熱騰騰的的正煮開了一大鍋菜湯,火工僧舀了一晚給他喝了,又舀一碗命他送給波羅星。
遊坦之端了菜湯,來到波羅星房中。
波羅星仍道:“不喝!”但這碗湯系以香菇、金針、白菜、竹筍所煮,香味甚濃,波羅星禁不住香氣引誘,道:“好,給我喝兩口也好!”反手接過,裝作無法起身,仍是臉向牆壁,橫卧着喝湯。
遊坦之一瞥之間,隻見那碗湯中映出了半本書來,書上彎彎曲曲的寫滿了奇異文字。
他登時心念一動:“這些外國文字,似乎和我那本書上的文字一模一樣。
原來這波羅星每天面壁而卧,卻是在偷看這些古怪文字。
嗯,他半夜三更偷偷的到藏經樓去,就是為了取這種外國書來讀。
當他從前大受折磨之時,于身外的任何事物全不關心,這些日子來,在少林寺中不再受人無理虐待,這才對波羅星的詭異行徑起了好奇之心,但這時見他隻不過躲着誦讀外國經書,心想:“做和尚當然要念經,做外國和尚當然念外國經,一點也不稀奇。
想來外國人喜歡偷偷摸摸。
”從此對波羅星之不再留意。
如此又過月餘,一晚夜半之中,坦之睡得正沉,突覺亮光刺眼,他睜開眼睛,見那亮光發自隔壁波羅星房中,從闆壁縫中透了過來。
這亮光耀人眼目,比之波羅星平時所點的蠟燭強了十倍也尚不止。
遊坦之大感奇怪,側身從壁縫中張眼望去,一看之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那房中盤膝坐着五個老僧,都是身披大紅袈裟,閉目入定。
那五個老僧中有三個曾來探望波羅星病況,遊坦之曾經見過,知道均是本寺備份甚尊,職司甚重的高僧。
這五位高僧圍着草席而坐,草席掀開,露出了地下的洞孔,波羅星卻已不在。
遊坦之心中第一個念頭便是:“波羅星又去偷書啦,這一次可給當場捉住了。
” 遊坦之再留神看那五位老僧時,見每個人都是右手當胸,拿着一串念珠,但念珠卻并不移動,每人掌心翻而向外,正對準了波羅星的那個洞口。
遊坦之對這胡僧并無情誼,不過自從被派服侍他之後,不再受什麼艱難折磨,隻盼長久的服侍下去,這時見到如此陣仗,不由得暗暗為他着急,但隐隐又有一番瞧熱鬧的心情。
突然之間,五位老僧左手袖袍同時一拂,室中燭火被風逼住,登時暗了下來,但火焰随即一吐,更顯光明,遊坦之眼睛一花,隻見室中已多了一人,正是波羅星從地洞中鑽了上來。
他手中捧着三本書,一見到五個老僧守在洞側,自是大吃了一驚。
五僧齊聲口宣佛号:“阿彌陀佛!”右掌緩緩伸了出去,但見五僧袈裟的袖袍都脹了起來,猶如五張紅色的小小風帆。
波羅星一個筋鬥,倒轉身子,頭上腳下的倒立起來,雙腳在空中不住絞動,越絞越快,便如一個葫蘆,幕地裡無僧齊聲喝道:“咄!”五掌一齊向他擊了出去,砰的一聲巨響,氣息鼓蕩,隻震得遊坦之透不過氣來,登時便暈了過去。
過了好一陣,他迷迷糊糊之中,隻聽得一陣陣念佛之聲,傳入耳中。
他慢慢睜開眼來,定了定神,再向闆壁縫中張去,隻見波羅星盤膝而坐,形貌甚是莊嚴,五僧坐在他的周圍,六個人齊聲念經。
這些誦經之聲稀奇古怪,遊坦之一句不懂,卻似雙方已經和解一般。
六僧誦經良久,那五個老僧站起身來,雙手合什,其中一個瘦瘦小小的老僧說道:“波羅星師兄,從今而後,你可任意出入藏經樓,要讀什麼經書,盡可取閱,不必再私自偷窺。
”波羅星擡起頭來,臉上堆滿疑雲,呆了一陣,問道:“到何時為正?”那瘦小老僧道:“永無期限,直到師兄圓寂。
”波羅星問道:“你們要逼我即時自焚,是也不是?”那瘦僧道:“阿彌陀佛,師兄何出此言?師兄來自天竺上國,駕臨中土下院,吾等全心敬恭,尚自不及,豈敢無禮?”波羅星道:“吾輩均是佛門弟子,無事不可明言。
寶刹藏經之中,有不少得自敝國,數百載來,敝國多經戰亂,藏經散失甚衆,是以反來貴國訪求。
佛門廣大,貴寺何苦量窄如此?”那瘦僧道:“阿彌陀佛,不敢不敢。
師兄所求者若是渡人救世的佛家寶典,敝寺決計不敢自秘,取于上國,還歸上國,原是天經地義之事。
可是師兄所取閱,卻是本寺武學秘本,雖然這些武技淵源出自上國,但數百年來,頗由敝寺曆代高僧推演增師,按情按理,師兄是不該取閱的了。
”波羅星道:“你适才卻說自今而後,任由我出入藏經樓,任意取閱經書,那麼這是譏刺于我了?” 那瘦小老僧彎腰說道:“不敢,此是敝寺本意。
”波羅星道:“你們不用繞着圈子說話,要我如何,盡可直言。
”那瘦僧道:“敝寺上下敬仰師兄佛法高深,意欲請師兄駐錫中華,在敝寺宏宣佛義,普濟衆生。
”波羅星身子一顫,臉如死灰,道:“你……你是說……要我留在此,永遠不許我回故鄉?” 那瘦僧道:“敝寺對上國大德,豈敢如此無禮?隻是懇切挽留,請師兄允所請。
”說着又是俯首合什,行了一禮,走出屋去。
其餘四僧一一行禮,魚貫而出。
波羅星神情沮喪已極,情知那幾人既如此說了,便是決意将他終身監禁在少林寺中,任由他取閱各種經書,隻是不許他回歸天竺故國,那麼即使他将少林寺藏經樓中全部秘笈盡皆背誦如流,又有何用?他喃喃說道:“虛僞,虛僞!明明将我監禁于此,卻說懇切挽留,要我俯允所請。
我不答允,又成麼?”他越想越是難受,不由得伸拳猛打自己的頭殼。
波羅星所以要裝病,乃是使得一衆少林僧對他不加提防,然後偷入藏經樓取閱經書。
他生來記憶力遠過常人,這才奉了師父之命,到少林寺來閱經。
師命是要他記誦之後,回到天竺背将出來,倒不是要他偷盜經書,落了痕迹,這些日子之中,他每日面壁讀經,苦苦記誦,已背出了三十餘部經書,哪知道功虧一篑,終于被少林僧發覺。
這些少林僧卻也不為難,察知了他的用意之後,隻是緊他回國。
波羅星一來思念故國,二來有辱師命,心中懊喪之極,這一晚直到天光,隻是唉聲歎氣,自怨自艾,吵後遊坦之也不能安睡。
如此過了數日,波羅星倒真的生起病來,常常眼發直,怔怔的向西凝視,令遊坦之見之生懼。
這日遊坦之送飯給他,波羅星伸手抓了一個飯團,正要送入口中,突然臉上掠過一絲喜色,低聲道:“有了,有了!”匆匆吃罷了飯,拉着遊坦之的手,說道:“我教你一段話,你去背了出來,不過千萬不能讓廟裡的和尚們知道,你做得到麼?”遊坦之不明他的用意,茫茫的道:“一段什麼話?”波羅星道:“你須得先答應我,決不許給别人說起。
”遊坦之自從在遼國大受一番折磨之後,旁人說什麼,他就聽從什麼,從來也不敢違逆,波羅星既這麼說,他也就點頭答應,道:“師父如此吩咐,我就不跟旁人說起便是。
”波羅星沉吟了一會,道:“還有,我每天要打你一頓,打得皮開肉綻,那是苦肉計做給旁人瞧的,你可不要向旁人訴冤。
”遊坦之躊躇道:“又沒做什麼壞事,你為什麼打我?” 波羅星目露兇光,道:“你不聽話,也由得你!”伸掌在地下一拍。
砰的一聲響,磚屑四濺,青磚的地上竟給他拍出了一個深深的手印,說道:“伸頭過來,我要在你頭上打他三掌。
”遊坦之大驚,道:“頭上這三掌可經受不起,你……你要打我,打旁的地方吧。
”波羅星一笑,道:“你記住了:希羅哈薩特,瓦斯諾特朗波去神,引地坦立秃西類斯昂類諾森,馬尼非森摩尼山夫兒……”他讀了長長一段,道:“好吧,你背給我聽聽。
”遊坦之聽了這些莫名其妙的一段外國話,半句也記不到,張大了口,道:“希……希……希……希……”隻說了個“希”字,再也“希”不下去了。
波羅星大怒,當胸一拳,砰的一聲,遊坦之仰天一交摔了出去,撞在牆壁之上,痛得他險險暈了過去。
波羅星罵道:“小賊,我教了你半天,你聽進去了沒有?”遊坦之撫着背脊,道:“我……我不知師父說些什麼,叽裡咕噜,希裡花拉的,我一點也不懂。
”波羅星一想,道:“恩,那也有些道理。
你不懂我講什麼,自然記不得,我來教你。
”捧了一堆幹泥過來,碾得粉碎,鋪在地上,用手指在泥粉上彎彎曲曲的寫了三個字,說道:“阿貝爾,你跟着念,阿貝爾,阿貝爾。
”遊坦之跟着念道:“阿貝爾。
”波羅星甚喜,又教了他三個字,遊坦之又念了,問道:“那是什麼意思?”波羅星道:“那是字母,沒意思。
你再念!”又教了他三個字母,可是回頭問他“阿貝爾”時遊坦之卻又忘了。
波羅星大怒,将他倒提起來,亂搖一陣,幾乎将他吃下的飯都抖了出來,怒道:“遇到你這大蠢材,也算是我倒黴!你如此笨法,要你背得出那三十六部經書,卻又到何年何月?”砰的一聲,将他抛出了門外。
遊坦之躺在地下,索性不起來了。
波羅星以為摔死了他,驚慌起來,将他扶進屋内,好言安慰一番,又教他識字。
遊坦之怕他毆打,隻得用心苦記。
隻是那些天竺梵文既如蝌蚪,又似蚯蚓,總而言之不像文字,遊坦之識得了上面,忘記了下面,記熟了結尾,偏又忘卻了開端,一教一學,盡是叫苦連天。
波羅星狂怒之下,出手便打,可是這識字讀書之事,有關天賦性情,最是勉強不來。
波羅星雖将遊坦之狠狠打了一頓,但所教的梵文字母,他昏亂之下,反而更難記住。
如此搞了半月有餘,遊坦之終于将梵文的字母記熟了。
波羅星跟着便教他閱讀字句。
梵文乃天下最難學的文字之一。
西方文字大多分為單數和複數,梵文除單複之外,更有雙數,單此一節,可概其餘,種種曲折變化,即是聰明才智之士,也非一年半載之内可以通曉。
遊坦之資質本就不高,再加波羅星欲求速成,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教者不會教,學者不會學,弄得一塌糊塗。
遊坦之日困愁城,肉體上若痛之外,再加上精神折磨,每一念及背誦梵文經書之苦,半夜中也會吓醒過來。
回想在遼國之時,不過受人鞭打,肉體上挨受苦刑,腦子卻是自由自在,何況一見到阿紫的一嗔一笑,天大的苦惱也置之度外。
眼前腦子裡給波羅星塞滿了什麼“摩诃缽羅若”,什麼“般若波揭谛”,比之身體上的苦刑,更有過之。
他幾次想向緣根吐露,但話還沒說,緣根一見到他滿身傷痕,嗫嗫嚅儒意欲訴苦的神情,不加細問就大加申斥:“賊小子,怕挨打麼?上面派你做什麼,再大的苦惱也得忍受,佛祖說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老人家連入地獄也幹你給人家打一頓,又有什麼大不了?從前佛祖舍身喂鷹,舍身喂虎,這種大仁大義的精神,你怎麼不學學?”遊坦之每次要想訴苦,換來的都是一頓痛罵,以後也不敢多說,隻有認命的去學梵文。
也是時來運到,一晚解衣就寝之際,摸到懷中油紙包中的那本書冊,猛地想起:“這書所寫的,似乎便是師父所教的文字。
”忙翻出書來一看,一眼便認得兩個字,一是“一”字,一是“三”字。
這一來,興緻登時大好:這書上到底寫的是什麼東西,我是一點也不懂,若是學了梵文,便都可以讀了。
這本書是我的救命恩物,那日在遼國南京城中,阿紫姑娘逼我去喂毒蟲,全仗這本書中的法子解災化難。
看來這些法子大大的有用。
他一發見此事,學習梵文之時不再當是一椿苦事,用力記誦,隻盼早日能讀懷中的這本冊子。
他隐約覺得,這本冊子上所記的法子非同小可,不能讓波羅星知道,隻有在臨睡之時,才躲在被窩之中,翻出來讀上片刻。
審閱文字之時順便看到字旁的人體圖形,自然而冉的便照着圖形中的黃線,存念意想,做起功夫來。
他哪知道他無意中依經修習,更有一個大大的好處。
原來少林寺中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着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卻往往不見什麼大用,于是衆僧以為此經并無靈效,當日被阿朱偷盜了去,寺中衆高曾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是一件大事。
豈知衆高僧所以修習無效,全在于勘不破“着意”二字,越是想功力大進,功力越是積累不起來。
正所謂“有意載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凡是修習此經之人,哪一個不想從修習之中得到好處?要舍卻“着意”二字,實是千難萬難。
僧侶中,隻有一百多年前,少林寺出過一位神僧。
此人自幼出家,為人瘋瘋癫癫。
他師父苦練“易筋經”不成,怒而坐化,這瘋僧在師父法體旁無意中拾起經書,嘻嘻哈哈的練了起來,居然成就了一代高手。
但他武功何以高強,直到他圓寂歸西,仍是始終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旁人也均不知乃是“易筋經”之功。
這時遊坦之無心練功,卻不知不覺的功力日進,正是走上了當年這位瘋僧的老路。
梵文難學,變化繁複無比。
這日波羅星教他讀“那羅伐大谛”,說道有個女子,名叫“那拉”,“伐大谛”是她正在說話之意,因為是她在說話,所以“那拉”要變成“那羅”。
遊坦之記熟了。
過了片刻,波羅星教他再記“那拉赫巴加谛”,說是這個那拉正在煮飯,因為煮飯的“巴加谛”頭上是“巴”的聲音,所以“那拉要變成“那拉赫”;接着又教“那拉斯蒂斯特哈谛”,說是那個那拉站在那裡,這個“站”字,就是“蒂斯特哈谛”,因為這個字的頭上有“蒂”的聲音,所以那拉要變成“那拉斯”。
遊坦之睜大了眼睛,隻聽得心驚肉跳,中國人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的一個“站”字,這些西域胡人卻說成什麼“蒂斯特哈谛”好好一個女人叫做那拉,說話之時名字改成了“那羅”,煮飯之時名字改為“那拉赫”,站着的時候變成了“那拉斯”,但不知吃飯、睡覺、走路、罵人,她的名字又變成什麼? 也虧得梵文難學,遊坦之才無法讀懂“易筋經”上的文字!隻是一到晚間,便依着圖形中的人體上的黃線用功。
他初時好玩,但練了半個多月之後,便覺得有一條冰冷的涼線。
依循着圖中的黃線,在自己四肢百骸行走,說不出的舒泰爽快。
他也不去理會這涼線周遊全身有什麼好處害處,隻是覺得舒服,一有空閑,便這樣練了起來。
到得後來,那涼線行走的路徑已熟,不用看書,自然而然的行走無誤,即使是在吃飯、走路、做工、讀書之時,内息也是運行不休。
倘若遊坦之讀書能如段譽、王玉燕等人的一般聰明,這易筋經上的高深内功,便練不成了。
蓋識得梵文的意義,知道這是修習上乘武功的心法,處處留神,力求精進,免不了犯了“着意”二字的大忌,雖然亦可強身健體,卻病延年,但于上乘武功,卻是絕無補益。
這本書是蕭峰失落而由他拾得,但即使蕭峰并不失落,又學習了梵文,依法修習,盡管蕭峰豁達開朗,這欲求功力精進之心卻總是難以避免,那麼他終究也是白費心血而已。
可見窮通禍福往往決于機緣,并非每事均可以強求而得。
有時他身上涼線不能如圖運行,便擱在一旁,置之度外,說也奇怪,過了十天半月,自然而然的回貫通無阻。
武學中任何功夫,都是練習一次,有一次的進步,再勤奮之人,每日也難以練到六個時辰以上。
隻有這門“易筋經”的内功,一到不經意想,任其所之而運行不休的地步,即使是在睡眠之中,功力也綿綿增進。
冬盡春至,夏去秋來,如此過了一年有餘,遊坦之初時還想學會梵文,一讀書中的意義,但越學越難,看來要想能夠讀通書中文字,終身已然無望,也就舍棄了這個念頭。
波羅星教得心灰意懶,往往接連數日隻是毆打,并不教字。
遊坦之默默挨打,隻覺打到身上來的拳腳,越來越無感覺,往往隻不過微微麻癢,全無疼痛。
他還道波羅星手下留情,并非真打,卻不知自己的功力日進,不知不覺中已起了保體之功。
這一日傍晚,波羅星教了一會經書,遊坦之卻如何理會得?波羅星大怒之下,拳腳交加,将他狠狠打了一頓,待遊坦之走開後,不禁黯然自傷。
他自己既被少林群僧監禁,不得回歸故鄉,便想教會遊坦之學會梵文,背誦經書,将他遣回天竺傳言,那麼自己雖然為殉師命而埋骨中土,卻已有功本門,終于使失落的經書重歸故土。
但這鐵頭人蠢如牛馬教了他一年有餘,連最簡單的經文也背不出十爺八頁,要他全部背出那三十幾部天竺遺經卻不知要到何年何月,看來直到自己壽終,仍是難以成功。
他悲從中來,隻想大哭一場,突然間遠處一縷蕭聲,隐隐送入耳中。
其時遊坦之内功到了那個境界,已是耳目聰明,那隐隐笛聲早也就聽到了。
少林寺房舍廣大,僧侶清修,摒絕絲竹,周圍數裡之外,從來不聞音樂之聲,卻哪裡來的笛聲?遊坦之雖然不懂音律,但他聽的出這笛聲忽斷忽續,忽尖忽沉,聲音甚是詭異。
他正微感奇怪,忽聽到隔壁波羅星的房中,也傳來三下尖銳的笛聲。
他湊眼到闆壁縫中一張,隻見波羅星手中拿了一枝短笛,湊在唇邊,正自吹奏。
但他隻吹了這三下,便将笛子放入懷中,滿臉喜容,放頭睡倒。
遊坦之自從遇到波羅星以來,從未見過他如此開心,心道:“這幾下笛聲,定是含有重大意義,莫非是他天竺國的同伴,前來接應于他?”這幾下笛聲波羅星和遊坦之固然聽到,少林寺中的衆高僧也聽到了。
方丈傳下法谕,各處加緊守備,以防敵人闖入少林寺,有何異動,同時看守波羅星,防他逃逸。
豈知過了半月有餘,竟無絲毫動靜,少林寺中的防備也便漸漸松懈下來。
一晚深夜之中。
遊坦之睡得正沉,夢中忽聽到嘶嘶幾下極輕的聲響。
一來遊坦之此時内功精進,二來他自幼喜歡玩弄蛇蟲,聽得出是毒蛇發怒之聲,立時警覺,坐起身來,隻聽的又是嘶嘶幾聲,發自鄰室。
遊坦之便欲出聲警告波羅星:“小心,有毒蛇!”話未出口,便聽到嗚嗚幾下短笛,正與半個多月前聽到波羅星所吹的一模一樣,他好奇心起,湊眼到壁縫中去瞧時,不由得大吃一驚,全身發毛,波羅星這間屋中,滿屋子都是各式各樣的毒蛇,不下數千百條。
每條蛇都是昂起了頭,對着波羅星,作勢撲了上來。
遊坦之心
你送到廚房去吧!”遊坦之答應了,将這堆竹筍送入廚房。
廚房中熱騰騰的的正煮開了一大鍋菜湯,火工僧舀了一晚給他喝了,又舀一碗命他送給波羅星。
遊坦之端了菜湯,來到波羅星房中。
波羅星仍道:“不喝!”但這碗湯系以香菇、金針、白菜、竹筍所煮,香味甚濃,波羅星禁不住香氣引誘,道:“好,給我喝兩口也好!”反手接過,裝作無法起身,仍是臉向牆壁,橫卧着喝湯。
遊坦之一瞥之間,隻見那碗湯中映出了半本書來,書上彎彎曲曲的寫滿了奇異文字。
他登時心念一動:“這些外國文字,似乎和我那本書上的文字一模一樣。
原來這波羅星每天面壁而卧,卻是在偷看這些古怪文字。
嗯,他半夜三更偷偷的到藏經樓去,就是為了取這種外國書來讀。
當他從前大受折磨之時,于身外的任何事物全不關心,這些日子來,在少林寺中不再受人無理虐待,這才對波羅星的詭異行徑起了好奇之心,但這時見他隻不過躲着誦讀外國經書,心想:“做和尚當然要念經,做外國和尚當然念外國經,一點也不稀奇。
想來外國人喜歡偷偷摸摸。
”從此對波羅星之不再留意。
如此又過月餘,一晚夜半之中,坦之睡得正沉,突覺亮光刺眼,他睜開眼睛,見那亮光發自隔壁波羅星房中,從闆壁縫中透了過來。
這亮光耀人眼目,比之波羅星平時所點的蠟燭強了十倍也尚不止。
遊坦之大感奇怪,側身從壁縫中張眼望去,一看之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那房中盤膝坐着五個老僧,都是身披大紅袈裟,閉目入定。
那五個老僧中有三個曾來探望波羅星病況,遊坦之曾經見過,知道均是本寺備份甚尊,職司甚重的高僧。
這五位高僧圍着草席而坐,草席掀開,露出了地下的洞孔,波羅星卻已不在。
遊坦之心中第一個念頭便是:“波羅星又去偷書啦,這一次可給當場捉住了。
” 遊坦之再留神看那五位老僧時,見每個人都是右手當胸,拿着一串念珠,但念珠卻并不移動,每人掌心翻而向外,正對準了波羅星的那個洞口。
遊坦之對這胡僧并無情誼,不過自從被派服侍他之後,不再受什麼艱難折磨,隻盼長久的服侍下去,這時見到如此陣仗,不由得暗暗為他着急,但隐隐又有一番瞧熱鬧的心情。
突然之間,五位老僧左手袖袍同時一拂,室中燭火被風逼住,登時暗了下來,但火焰随即一吐,更顯光明,遊坦之眼睛一花,隻見室中已多了一人,正是波羅星從地洞中鑽了上來。
他手中捧着三本書,一見到五個老僧守在洞側,自是大吃了一驚。
五僧齊聲口宣佛号:“阿彌陀佛!”右掌緩緩伸了出去,但見五僧袈裟的袖袍都脹了起來,猶如五張紅色的小小風帆。
波羅星一個筋鬥,倒轉身子,頭上腳下的倒立起來,雙腳在空中不住絞動,越絞越快,便如一個葫蘆,幕地裡無僧齊聲喝道:“咄!”五掌一齊向他擊了出去,砰的一聲巨響,氣息鼓蕩,隻震得遊坦之透不過氣來,登時便暈了過去。
過了好一陣,他迷迷糊糊之中,隻聽得一陣陣念佛之聲,傳入耳中。
他慢慢睜開眼來,定了定神,再向闆壁縫中張去,隻見波羅星盤膝而坐,形貌甚是莊嚴,五僧坐在他的周圍,六個人齊聲念經。
這些誦經之聲稀奇古怪,遊坦之一句不懂,卻似雙方已經和解一般。
六僧誦經良久,那五個老僧站起身來,雙手合什,其中一個瘦瘦小小的老僧說道:“波羅星師兄,從今而後,你可任意出入藏經樓,要讀什麼經書,盡可取閱,不必再私自偷窺。
”波羅星擡起頭來,臉上堆滿疑雲,呆了一陣,問道:“到何時為正?”那瘦小老僧道:“永無期限,直到師兄圓寂。
”波羅星問道:“你們要逼我即時自焚,是也不是?”那瘦僧道:“阿彌陀佛,師兄何出此言?師兄來自天竺上國,駕臨中土下院,吾等全心敬恭,尚自不及,豈敢無禮?”波羅星道:“吾輩均是佛門弟子,無事不可明言。
寶刹藏經之中,有不少得自敝國,數百載來,敝國多經戰亂,藏經散失甚衆,是以反來貴國訪求。
佛門廣大,貴寺何苦量窄如此?”那瘦僧道:“阿彌陀佛,不敢不敢。
師兄所求者若是渡人救世的佛家寶典,敝寺決計不敢自秘,取于上國,還歸上國,原是天經地義之事。
可是師兄所取閱,卻是本寺武學秘本,雖然這些武技淵源出自上國,但數百年來,頗由敝寺曆代高僧推演增師,按情按理,師兄是不該取閱的了。
”波羅星道:“你适才卻說自今而後,任由我出入藏經樓,任意取閱經書,那麼這是譏刺于我了?” 那瘦小老僧彎腰說道:“不敢,此是敝寺本意。
”波羅星道:“你們不用繞着圈子說話,要我如何,盡可直言。
”那瘦僧道:“敝寺上下敬仰師兄佛法高深,意欲請師兄駐錫中華,在敝寺宏宣佛義,普濟衆生。
”波羅星身子一顫,臉如死灰,道:“你……你是說……要我留在此,永遠不許我回故鄉?” 那瘦僧道:“敝寺對上國大德,豈敢如此無禮?隻是懇切挽留,請師兄允所請。
”說着又是俯首合什,行了一禮,走出屋去。
其餘四僧一一行禮,魚貫而出。
波羅星神情沮喪已極,情知那幾人既如此說了,便是決意将他終身監禁在少林寺中,任由他取閱各種經書,隻是不許他回歸天竺故國,那麼即使他将少林寺藏經樓中全部秘笈盡皆背誦如流,又有何用?他喃喃說道:“虛僞,虛僞!明明将我監禁于此,卻說懇切挽留,要我俯允所請。
我不答允,又成麼?”他越想越是難受,不由得伸拳猛打自己的頭殼。
波羅星所以要裝病,乃是使得一衆少林僧對他不加提防,然後偷入藏經樓取閱經書。
他生來記憶力遠過常人,這才奉了師父之命,到少林寺來閱經。
師命是要他記誦之後,回到天竺背将出來,倒不是要他偷盜經書,落了痕迹,這些日子之中,他每日面壁讀經,苦苦記誦,已背出了三十餘部經書,哪知道功虧一篑,終于被少林僧發覺。
這些少林僧卻也不為難,察知了他的用意之後,隻是緊他回國。
波羅星一來思念故國,二來有辱師命,心中懊喪之極,這一晚直到天光,隻是唉聲歎氣,自怨自艾,吵後遊坦之也不能安睡。
如此過了數日,波羅星倒真的生起病來,常常眼發直,怔怔的向西凝視,令遊坦之見之生懼。
這日遊坦之送飯給他,波羅星伸手抓了一個飯團,正要送入口中,突然臉上掠過一絲喜色,低聲道:“有了,有了!”匆匆吃罷了飯,拉着遊坦之的手,說道:“我教你一段話,你去背了出來,不過千萬不能讓廟裡的和尚們知道,你做得到麼?”遊坦之不明他的用意,茫茫的道:“一段什麼話?”波羅星道:“你須得先答應我,決不許給别人說起。
”遊坦之自從在遼國大受一番折磨之後,旁人說什麼,他就聽從什麼,從來也不敢違逆,波羅星既這麼說,他也就點頭答應,道:“師父如此吩咐,我就不跟旁人說起便是。
”波羅星沉吟了一會,道:“還有,我每天要打你一頓,打得皮開肉綻,那是苦肉計做給旁人瞧的,你可不要向旁人訴冤。
”遊坦之躊躇道:“又沒做什麼壞事,你為什麼打我?” 波羅星目露兇光,道:“你不聽話,也由得你!”伸掌在地下一拍。
砰的一聲響,磚屑四濺,青磚的地上竟給他拍出了一個深深的手印,說道:“伸頭過來,我要在你頭上打他三掌。
”遊坦之大驚,道:“頭上這三掌可經受不起,你……你要打我,打旁的地方吧。
”波羅星一笑,道:“你記住了:希羅哈薩特,瓦斯諾特朗波去神,引地坦立秃西類斯昂類諾森,馬尼非森摩尼山夫兒……”他讀了長長一段,道:“好吧,你背給我聽聽。
”遊坦之聽了這些莫名其妙的一段外國話,半句也記不到,張大了口,道:“希……希……希……希……”隻說了個“希”字,再也“希”不下去了。
波羅星大怒,當胸一拳,砰的一聲,遊坦之仰天一交摔了出去,撞在牆壁之上,痛得他險險暈了過去。
波羅星罵道:“小賊,我教了你半天,你聽進去了沒有?”遊坦之撫着背脊,道:“我……我不知師父說些什麼,叽裡咕噜,希裡花拉的,我一點也不懂。
”波羅星一想,道:“恩,那也有些道理。
你不懂我講什麼,自然記不得,我來教你。
”捧了一堆幹泥過來,碾得粉碎,鋪在地上,用手指在泥粉上彎彎曲曲的寫了三個字,說道:“阿貝爾,你跟着念,阿貝爾,阿貝爾。
”遊坦之跟着念道:“阿貝爾。
”波羅星甚喜,又教了他三個字,遊坦之又念了,問道:“那是什麼意思?”波羅星道:“那是字母,沒意思。
你再念!”又教了他三個字母,可是回頭問他“阿貝爾”時遊坦之卻又忘了。
波羅星大怒,将他倒提起來,亂搖一陣,幾乎将他吃下的飯都抖了出來,怒道:“遇到你這大蠢材,也算是我倒黴!你如此笨法,要你背得出那三十六部經書,卻又到何年何月?”砰的一聲,将他抛出了門外。
遊坦之躺在地下,索性不起來了。
波羅星以為摔死了他,驚慌起來,将他扶進屋内,好言安慰一番,又教他識字。
遊坦之怕他毆打,隻得用心苦記。
隻是那些天竺梵文既如蝌蚪,又似蚯蚓,總而言之不像文字,遊坦之識得了上面,忘記了下面,記熟了結尾,偏又忘卻了開端,一教一學,盡是叫苦連天。
波羅星狂怒之下,出手便打,可是這識字讀書之事,有關天賦性情,最是勉強不來。
波羅星雖将遊坦之狠狠打了一頓,但所教的梵文字母,他昏亂之下,反而更難記住。
如此搞了半月有餘,遊坦之終于将梵文的字母記熟了。
波羅星跟着便教他閱讀字句。
梵文乃天下最難學的文字之一。
西方文字大多分為單數和複數,梵文除單複之外,更有雙數,單此一節,可概其餘,種種曲折變化,即是聰明才智之士,也非一年半載之内可以通曉。
遊坦之資質本就不高,再加波羅星欲求速成,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教者不會教,學者不會學,弄得一塌糊塗。
遊坦之日困愁城,肉體上若痛之外,再加上精神折磨,每一念及背誦梵文經書之苦,半夜中也會吓醒過來。
回想在遼國之時,不過受人鞭打,肉體上挨受苦刑,腦子卻是自由自在,何況一見到阿紫的一嗔一笑,天大的苦惱也置之度外。
眼前腦子裡給波羅星塞滿了什麼“摩诃缽羅若”,什麼“般若波揭谛”,比之身體上的苦刑,更有過之。
他幾次想向緣根吐露,但話還沒說,緣根一見到他滿身傷痕,嗫嗫嚅儒意欲訴苦的神情,不加細問就大加申斥:“賊小子,怕挨打麼?上面派你做什麼,再大的苦惱也得忍受,佛祖說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老人家連入地獄也幹你給人家打一頓,又有什麼大不了?從前佛祖舍身喂鷹,舍身喂虎,這種大仁大義的精神,你怎麼不學學?”遊坦之每次要想訴苦,換來的都是一頓痛罵,以後也不敢多說,隻有認命的去學梵文。
也是時來運到,一晚解衣就寝之際,摸到懷中油紙包中的那本書冊,猛地想起:“這書所寫的,似乎便是師父所教的文字。
”忙翻出書來一看,一眼便認得兩個字,一是“一”字,一是“三”字。
這一來,興緻登時大好:這書上到底寫的是什麼東西,我是一點也不懂,若是學了梵文,便都可以讀了。
這本書是我的救命恩物,那日在遼國南京城中,阿紫姑娘逼我去喂毒蟲,全仗這本書中的法子解災化難。
看來這些法子大大的有用。
他一發見此事,學習梵文之時不再當是一椿苦事,用力記誦,隻盼早日能讀懷中的這本冊子。
他隐約覺得,這本冊子上所記的法子非同小可,不能讓波羅星知道,隻有在臨睡之時,才躲在被窩之中,翻出來讀上片刻。
審閱文字之時順便看到字旁的人體圖形,自然而冉的便照着圖形中的黃線,存念意想,做起功夫來。
他哪知道他無意中依經修習,更有一個大大的好處。
原來少林寺中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易筋經的高僧着實不少,但窮年累月的用功,卻往往不見什麼大用,于是衆僧以為此經并無靈效,當日被阿朱偷盜了去,寺中衆高曾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是一件大事。
豈知衆高僧所以修習無效,全在于勘不破“着意”二字,越是想功力大進,功力越是積累不起來。
正所謂“有意載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凡是修習此經之人,哪一個不想從修習之中得到好處?要舍卻“着意”二字,實是千難萬難。
僧侶中,隻有一百多年前,少林寺出過一位神僧。
此人自幼出家,為人瘋瘋癫癫。
他師父苦練“易筋經”不成,怒而坐化,這瘋僧在師父法體旁無意中拾起經書,嘻嘻哈哈的練了起來,居然成就了一代高手。
但他武功何以高強,直到他圓寂歸西,仍是始終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旁人也均不知乃是“易筋經”之功。
這時遊坦之無心練功,卻不知不覺的功力日進,正是走上了當年這位瘋僧的老路。
梵文難學,變化繁複無比。
這日波羅星教他讀“那羅伐大谛”,說道有個女子,名叫“那拉”,“伐大谛”是她正在說話之意,因為是她在說話,所以“那拉”要變成“那羅”。
遊坦之記熟了。
過了片刻,波羅星教他再記“那拉赫巴加谛”,說是這個那拉正在煮飯,因為煮飯的“巴加谛”頭上是“巴”的聲音,所以“那拉要變成“那拉赫”;接着又教“那拉斯蒂斯特哈谛”,說是那個那拉站在那裡,這個“站”字,就是“蒂斯特哈谛”,因為這個字的頭上有“蒂”的聲音,所以那拉要變成“那拉斯”。
遊坦之睜大了眼睛,隻聽得心驚肉跳,中國人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的一個“站”字,這些西域胡人卻說成什麼“蒂斯特哈谛”好好一個女人叫做那拉,說話之時名字改成了“那羅”,煮飯之時名字改為“那拉赫”,站着的時候變成了“那拉斯”,但不知吃飯、睡覺、走路、罵人,她的名字又變成什麼? 也虧得梵文難學,遊坦之才無法讀懂“易筋經”上的文字!隻是一到晚間,便依着圖形中的人體上的黃線用功。
他初時好玩,但練了半個多月之後,便覺得有一條冰冷的涼線。
依循着圖中的黃線,在自己四肢百骸行走,說不出的舒泰爽快。
他也不去理會這涼線周遊全身有什麼好處害處,隻是覺得舒服,一有空閑,便這樣練了起來。
到得後來,那涼線行走的路徑已熟,不用看書,自然而然的行走無誤,即使是在吃飯、走路、做工、讀書之時,内息也是運行不休。
倘若遊坦之讀書能如段譽、王玉燕等人的一般聰明,這易筋經上的高深内功,便練不成了。
蓋識得梵文的意義,知道這是修習上乘武功的心法,處處留神,力求精進,免不了犯了“着意”二字的大忌,雖然亦可強身健體,卻病延年,但于上乘武功,卻是絕無補益。
這本書是蕭峰失落而由他拾得,但即使蕭峰并不失落,又學習了梵文,依法修習,盡管蕭峰豁達開朗,這欲求功力精進之心卻總是難以避免,那麼他終究也是白費心血而已。
可見窮通禍福往往決于機緣,并非每事均可以強求而得。
有時他身上涼線不能如圖運行,便擱在一旁,置之度外,說也奇怪,過了十天半月,自然而然的回貫通無阻。
武學中任何功夫,都是練習一次,有一次的進步,再勤奮之人,每日也難以練到六個時辰以上。
隻有這門“易筋經”的内功,一到不經意想,任其所之而運行不休的地步,即使是在睡眠之中,功力也綿綿增進。
冬盡春至,夏去秋來,如此過了一年有餘,遊坦之初時還想學會梵文,一讀書中的意義,但越學越難,看來要想能夠讀通書中文字,終身已然無望,也就舍棄了這個念頭。
波羅星教得心灰意懶,往往接連數日隻是毆打,并不教字。
遊坦之默默挨打,隻覺打到身上來的拳腳,越來越無感覺,往往隻不過微微麻癢,全無疼痛。
他還道波羅星手下留情,并非真打,卻不知自己的功力日進,不知不覺中已起了保體之功。
這一日傍晚,波羅星教了一會經書,遊坦之卻如何理會得?波羅星大怒之下,拳腳交加,将他狠狠打了一頓,待遊坦之走開後,不禁黯然自傷。
他自己既被少林群僧監禁,不得回歸故鄉,便想教會遊坦之學會梵文,背誦經書,将他遣回天竺傳言,那麼自己雖然為殉師命而埋骨中土,卻已有功本門,終于使失落的經書重歸故土。
但這鐵頭人蠢如牛馬教了他一年有餘,連最簡單的經文也背不出十爺八頁,要他全部背出那三十幾部天竺遺經卻不知要到何年何月,看來直到自己壽終,仍是難以成功。
他悲從中來,隻想大哭一場,突然間遠處一縷蕭聲,隐隐送入耳中。
其時遊坦之内功到了那個境界,已是耳目聰明,那隐隐笛聲早也就聽到了。
少林寺房舍廣大,僧侶清修,摒絕絲竹,周圍數裡之外,從來不聞音樂之聲,卻哪裡來的笛聲?遊坦之雖然不懂音律,但他聽的出這笛聲忽斷忽續,忽尖忽沉,聲音甚是詭異。
他正微感奇怪,忽聽到隔壁波羅星的房中,也傳來三下尖銳的笛聲。
他湊眼到闆壁縫中一張,隻見波羅星手中拿了一枝短笛,湊在唇邊,正自吹奏。
但他隻吹了這三下,便将笛子放入懷中,滿臉喜容,放頭睡倒。
遊坦之自從遇到波羅星以來,從未見過他如此開心,心道:“這幾下笛聲,定是含有重大意義,莫非是他天竺國的同伴,前來接應于他?”這幾下笛聲波羅星和遊坦之固然聽到,少林寺中的衆高僧也聽到了。
方丈傳下法谕,各處加緊守備,以防敵人闖入少林寺,有何異動,同時看守波羅星,防他逃逸。
豈知過了半月有餘,竟無絲毫動靜,少林寺中的防備也便漸漸松懈下來。
一晚深夜之中。
遊坦之睡得正沉,夢中忽聽到嘶嘶幾下極輕的聲響。
一來遊坦之此時内功精進,二來他自幼喜歡玩弄蛇蟲,聽得出是毒蛇發怒之聲,立時警覺,坐起身來,隻聽的又是嘶嘶幾聲,發自鄰室。
遊坦之便欲出聲警告波羅星:“小心,有毒蛇!”話未出口,便聽到嗚嗚幾下短笛,正與半個多月前聽到波羅星所吹的一模一樣,他好奇心起,湊眼到壁縫中去瞧時,不由得大吃一驚,全身發毛,波羅星這間屋中,滿屋子都是各式各樣的毒蛇,不下數千百條。
每條蛇都是昂起了頭,對着波羅星,作勢撲了上來。
遊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