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天龍八部片段(作者:倪匡、金庸)

關燈
坦之站起身來,躍出涼棚,隻聽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四處都是口宣佛号之聲。

    遊坦之咽喉中被三淨扼得緊緊地,顧不得理會旁人,發足便往西北角沖去。

    隻見兩名黃衣僧人手執禅杖,攔在身前。

     遊坦之一斜身,欲往左側沖出,又被兩名黃衣僧人攔住。

    跟着右側和身後各有兩名僧人逼上,八個和尚手中各挺兵刃,指住了三淨。

     三淨說道:“罷了,罷了!衆位師弟,師侄,算你們本事大,終于找上我啦,咱們這就去吧!小賊,你跟着大夥兒一起走。

    ”遊坦之心想:“原來是憫忠寺中大批和尚追下來,這一次,三淨可不見得能将這八個僧人都殺了。

    ”果然一路上三淨絕無動靜,那八名僧人也不跟他說一句話,但遊坦之災難不脫,每日仍是負了三淨行走,隻是一路向南,卻不會到憫忠寺去。

     一行人朝行夜宿,長途跋涉,在道上一月有餘,遊坦之走得慣了,漸漸的不以為苦,初時還常常想着:“這一路向南,卻到哪裡去?”到得後來,渾渾噩噩的行走,當真便如一頭騾馬相似,自己将來命運如何,一行人要到哪裡去,再也不關心半點。

    後來越走便越是山道崎岖,每天都在上山。

    這一日下午,終于到了一座大廟之前,遊坦之擡頭一看廟額,見匾上寫着“敕建少林寺”五個打字。

    他從前當然會聽伯父、父親說過,少林寺乃是中原武學的泰山北鬥,人人仰望之所,但他這一年中所受折磨,對身外之事已事是絲毫不感興趣,隻求每天少走幾裡路,三淨少打自己幾下,那便心滿意足。

    其實,就是多行路程,三淨拳拳毒打,他也是默不作聲的忍受,多走少走,多打少打,到得後來,似乎也沒什麼分别了。

     這時突然之間來到了少林寺,他心中不免一震,但随即便處置淡然,他如此大受折磨之于,即使進入皇宮内院,隻怕也引不起什麼興趣之情。

     一行人進入一座大殿,殿内一名僧人說道:“送戒律院!”那八名僧人答應了,引着遊坦之側門出去,沿着一條小徑一路上山,來到一座陰森森的院落之中。

    院裡出來一名老僧,聲音幹枯的說道:“奉戒律院首座法谕:三淨未得許可,擅自下山,先打三百法棍,分十天責打。

    再行嚴查下山後之劣迹,按情治罪。

    ”兩名僧人抓住三淨,将他提了起來,伏在地上。

    遊坦之背上陡然間一松,大感暢快。

     隻見一名擒拿三淨前來的僧人走到老僧身旁,低聲說了幾句話,又向遊坦之指了一指。

    那老僧點了點頭,說道:“遊姓小賊相助三淨逃走作惡,敗壞佛法,先打一百法棍,再按情治罪。

    ”一名僧人在遊坦之背上一推,說道:“低頭服罪!”遊坦之毫不抗拒,便即伏下,心想:“你們要我怎樣,便怎樣好了,你們說我有罪,我總是又罪的。

    ”那老僧說了這幾句話後,轉身入内,戒律院中走出四名僧人來,将三淨和遊坦之橫拖倒拽,搭入了一間大廳之中。

    幾名僧人按住三淨,大棍便打了下來,打滿三十棍後,按住遊坦之又打。

    遊坦之覺得擊打自己這三十棍,比之打三淨的要重得多了,想是他們同門相互,下手之際大有輕重的分别。

     這三十棍打得他皮開肉綻,下半身盡是鮮血。

    過得七日,棒瘡尚未痊可,又被拖來第二次再打,直打了一百棍才罷。

    一名僧人向他宣示戒律院首座法谕:“遊姓小賊着罰入菜園挑糞,痛自忏悔過往罪愆。

    ”遊坦之茫茫然的跟着那僧人來到菜園之中,向管理菜園的僧人叩見。

    管菜園的僧人法名叫做緣根,身形瘦小,容貌枯槁,落了兩隻門牙,說話關不住風。

    他見了遊坦之頭戴鐵罩的怪狀,大感興趣,坐在長凳上架起一雙二郎腿,盤問他的來曆。

    遊坦之心想伯父和父親是武林中大有名望的人物,自己今日折堕至此,說出來豈不是辱沒了遊氏雙雄和聚賢莊的威名?當下隻說自己是個尋常的鄉民,不幸被契丹官兵打草殺時搙去,以至苦受折磨。

    那緣根極愛說話,什麼細節都要問得清清楚楚,決不許遊坦之含糊過去,但遊坦之決意不吐露自己身世遭際,除了說自己是個農家少年之外,什麼也不提及。

    這一場盤問,直到天黑方罷,足足問了三個堕時辰。

    緣根反來覆去的問了一次又一次,想要在遊坦之的言語中找到什麼破綻。

    遊坦之并非十分聰明之人,若是說謊,早就給緣根捉到了岔子,但他隻是将身世縮到了極度的簡單平淡。

    “你父親呢?”“死了!”“怎麼死的?”“生病!”“什麼病?”“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幫助三淨?”“他捉到我的。

    ”“你為什麼不逃?”“他捉住了我,逃不脫。

    ”到了晚飯時分,緣根捧着一大碗飯,一邊吃,一邊盤問,直到實在榨不出什麼了,才道:“你去挑二十桶糞澆菜。

    咱們這裡不能偷懶,剛才跟你說了半天話,功夫都耽擱了。

    ”遊坦之聽道:“是!”他已然不會抗辯,說道:“是你叫我說話,又不是我想說話。

    ”他肚子餓,棒瘡痛,但還是去挑糞澆菜。

     少林寺這菜園地面甚是廣闊,幾近二百畝地,在菜園中做工的僧人和長工、短工共有三四十人。

    遊坦之既是新來,頭上這鐵罩又令他顯得古怪詭異,人人都将他來欺騙取笑,最肮髒粗笨的功夫都推給他做。

    遊坦之越來越是不會思想,是非之心日漸淡泊,連喜歡悲傷之别也是模模糊糊,逆來順受,渾渾噩噩的打發着日子,隻是在睡夢之中,才偶爾起了阿紫。

     這日黃昏,他澆罷了糞,已累得全身筋骨酸痛,耳聽得飯鐘聲響,當即站起身來,到小飯堂中去吃飯,忽聽得緣根叫道:“阿遊,這碗飯你送到那邊竹林小屋中去,給一位師父吃,他生了病,起不了身。

    ”遊坦之聽道:“是。

    ”接過那碗白米飯,沿着小徑走向竹林之中。

    那竹林極大,走了好一會仍未走出林,隻見綠蔭深處有一座小小的石屋,遊坦之走到屋前,叫道:“師父,師父,給你送飯來啦。

    ”屋裡有個低沉的聲音應了一聲。

    遊坦之伸手推門,那闆門應手而開。

    他捧着這大碗飯走了進去,見屋裡地下的席上一人向裡而卧,屋中無床,無桌,無凳,隻一張草席,席邊放着一隻瓦缽,缽中有半缽清水。

    遊坦之又道:“師父給你送飯來啦!”那人道:“我不餓,不吃飯,你拿回去吧。

    ”說話的口音含混不清,始終不轉過身來。

    遊坦之聽他說不餓,不要吃飯,便将這碗飯捧回小飯廳中,回報了緣根。

    次日午間,緣根又叫他送飯去,那人仍是不吃。

    一連四日,遊坦之每日送兩次飯去,那人一直不轉過身來,也之中不吃飯。

    遊坦之已無好奇之心,此事雖然頗不尋常,他卻也漠不關心。

    這人到底是誰?為什麼不要吃飯?一直不吃飯豈不餓死?他全不放在心上。

    緣根叫他送飯,他便送去,那人不吃,他就拿了回來。

    到得第五日中午,他又送了一碗飯去。

    那人仍是說道:“我不餓,不吃飯,你拿回去吧。

    ”遊坦之平平淡淡的道:“好!”轉身便走。

    那人突然從床上一躍而起,一把抓住遊坦之的手臂,罵道:“你這人全無心肝……”剛說得這幾個字不禁“啊”的一聲驚呼,見到他頭上的鐵罩,大感詫異。

    遊坦之見這僧人又黑又瘦,凹眼高鼻,模樣不是中土的和尚,臉上一條條的皺紋,也不知他已有多大年紀。

     那僧人問道:“你頭上罩的是什麼東西?”遊坦之道:“鐵罩。

    ”那僧人問道:“誰給你罩的?”遊坦之道:“契丹人。

    ”那僧人又問:“幹什麼除不下來?”遊坦之道:“除不下。

    ”那僧人道:“我接連四天不吃飯,你置之不理,也不叫寺裡的知客來看我一次,不叫人整藥醫治,是何道理?”他雖是西域胡僧,華語卻說得甚是流利。

    遊坦之道:“你死也好,活也好,關我什麼事?”那胡僧大怒,手一伸,抓住了他的肩頭。

    遊坦之隻覺得肩頭劇痛,有如刀剜,但他忍痛忍慣了,既不掙紮,也不呻吟,處之泰然。

    那胡僧奇道:“你痛不痛?”遊坦之淡淡然道:“痛也好,不痛也好,有什麼相幹?”那胡僧更是奇了,道:“怎叫作‘有什麼相幹’難道這肩頭不是你的,我再使些力氣,将你的肩頭捏碎了?”他一面說,一面手上運勁。

    遊坦之隻覺痛徹心肺,這肩頭真是便要給他捏得粉碎,但他身上雖痛,心情卻已麻木,既不抗辯,更不讨饒,心想:“我若是命中注定肩頭要給人捏碎,那也是無法可想之事。

    ”那胡僧見他耐力如此之強,倒也十分佩服,說道:“很好,少林寺中,連一個小小的火工也有這般修為。

    你去吧!”遊坦之捧了那碗飯出來,沒走出竹林,忽然撞到緣根守在路旁。

    緣根陰恻恻的走到他身前,冷笑道:“阿遊,遼國憫忠寺的事發了,到戒律院去吧。

    ”遊坦之聽到“憫忠寺的事發了”幾個字,心想:“想必是三淨查到我偷了他的冰蟾,這種事終究賴不掉,那就聽天由命吧。

    ”當下跟着緣根來到戒律院中。

     他第一日來到戒律院時遇到的那個老僧,這時他仍是站在院前,淡淡的道:“遊坦之,三淨說道,遼國憫忠寺的那些罪大惡極之事,是你幹的,是也不是?”遊坦之應道:“是,是我幹的。

    ” 那老僧聽他一口認罪,倒是頗感詫異,說道:“你既自己認罪,我也不來為難你,那五百記殺威棍,便給你免了。

    你到忏悔房,自己好好的思量,再來跟我說話。

    ”緣根帶着遊坦之,來到戒律院之後,一塊空地上。

    隻見四個方形石柱,并排豎立。

    緣根在一枝石柱上一拉,開了一道門,原來是一間小小的石室,推開門室,命他入内,便關上了門。

    這忏悔房說是一間房間,其實倒似是個豎起的石頭棺材。

    遊坦之一走了進去,别說坐下,便轉身也是十分為難。

    石室頂上盤有兩個小孔,作透氣之用,四面石壁緊緊迫着他的身子。

    遊坦之心道:“我有什麼事好思量?有什麼東西可忏悔的?”便在此時,隻聽得一個人殺豬也似的大聲喊叫,那聲音從石室頂上的小孔傳了進來,正是三淨的口音。

    隻聽得叫道:“不行,不行,我這身體,怎麼進得忏悔室?”戒律院的老僧道:“本寺千年的規矩,僧徒犯了大罪,須得入忏悔室反省,你進去吧。

    ”三淨急道:“我這樣胖,說什麼也擠不進去。

    ” 遊坦之雖在難中,聽了這句話後,想起三淨那大皮球一般的身子,卻也忍不住好笑。

    隻聽得那老僧冷冷的道:“将他推進去,把室門關上了!”隐隐約約聽到有好幾個人撐持之聲,三淨大聲呼喊,但那老僧毫不寬容,非執行寺規不可。

    三淨叫道:“我去禀告方丈,你虐待同門,你拘泥不化,怎能将我這胖和尚硬塞進這……這間……哎唷…… 不得了……不成……不成!”那老僧道:“大家再加一把勁,用力,用力!”另一名僧人道:“好臭,他的屎尿也擠出來!”老僧道:“嗯,塞進了一大半,還有一小半,用力推啊!”搞了半天,終于将三淨一個肥大如球的身子,硬塞進了這座窄小的石室。

    三淨早已沒了抗辯的力氣,嗚嗚咽咽,抽抽噎噎的哭泣。

    遊坦之心想:“這樣狹窄的一間石室,連我也轉身不靈,居然能将這個大肉球塞了進去,倒也是稀奇之極。

    ”突然之間,三淨叫道:“放我出來,放我出來,我什麼都說了,不敢抵賴。

    ”那老僧道:“你先說了,再放你!”三淨道:“我……我在遼國憫忠寺中,偷了三十三兩銀子,去買酒喝,殺了三條狗,又殺了七個和尚,四個俗家人……我……我在遼國有女子相好……又去賭場賭錢。

    ”那老僧道:“你說這些事都是那個鐵罩人幹的?”三淨道:“是,是!都是他幹的。

    我忘記了。

    ”老僧道:“你還沒想得清楚,在這裡想上一天一夜,多半便可想清楚了。

    ”三淨大叫:“再過一個時辰,就把我擠死了。

    我一切招認,都是我幹的。

    ”那老僧道:“那麼那個鐵頭人幹了什麼壞事?”三淨道:“他……他偷我的葫蘆,偷我的酒喝。

    ”那老僧道:“還有呢?”三淨道:“我……我不知道。

    快……快放我出來。

    ”那老僧冷言道:“你倒會冤枉人,去把那鐵頭人放出來。

    ”執事僧人應了,打開石室的石門,将遊坦之拉了出來,遊坦之見旁邊那座石室的門縫中,三淨的肥肉迸了出來,倘若這不是石室而是木房,那勢非漲裂不可。

     那老僧向遊坦之道:“憫忠寺的事,三淨自己已招認了,怎麼你不言明真相?”遊坦之道:“我不知道。

    ”那老僧道:“到底你有沒有做過壞事?”遊坦之道:“我這生多災多難,想必是前生造的孽很重,前世一定做了許多壞事。

    ”那老僧聽他這麼說,很是喜歡,适才冤枉了他,也覺得有些過意不去,向緣根道:“這鐵頭人本性很純良,那胡僧波羅星有病,你叫鐵頭人專門服侍他,這幾天不用在菜園中做工了。

    ”緣根道:“是!” 三淨叫道:“我不成啦,快放我出來!”隻聽得格格之聲不絕,猶似爆豆一般,原來三淨全身骨骸受到擠迫,相互摩擦發聲。

     遊坦之心想:“看來三淨身上的肋骨已斷了許多根。

    ”隻聽三淨又叫:“我一切都已招認了,怎麼還不放我出來?這……這不是騙人麼?”緣根向遊坦之道:“快拜謝執法大師的慈悲,委派了你一件輕巧的功夫。

    ”遊坦之自從在遼國大吃苦頭之後,對任何外國人都無好感,不以為服侍那胡僧波羅星的屋中,波羅星向牆而卧,對二人毫不理睬。

    到得用膳時分,遊坦之送飯去給他,波羅星道:“不吃飯!”再也不去理睬他。

    如此兩日,波羅星說話的聲音越來越是哀弱,寺中知客得到訊息,前來探望。

    那知客探病之後,十餘位老僧絡繹前來慰問。

    遊坦之站在一旁,聽到那知客向波羅星傳報各老僧的身份,都是什麼羅漢堂首座、達摩院副座、戒律院首座等等職司甚高之人。

    他心想:“這胡僧似十頗有來頭的人物,一生病,竟有這許多人來探望。

    ” 波羅星病了數日,始終不痊,偶然也吃些稀粥,但仍是不能起身,每日裡終是面壁而卧。

    幸好這人性子溫和,并沒如何支使折磨遊坦之,倒令他日子過得甚是清靜。

    又過了兩日,波羅星突然半夜裡大聲呻吟,大叫:“頭痛啊,頭痛啊!”在地下滾來滾去,難以忍耐。

    遊坦之點起燈燭,隻見他滿臉通紅,伸手在他額頭一摸,着手滾燙。

    波羅星跳上躍下,叫道:“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快叫人來給我醫治。

    ”遊坦之道:“是,是!”不知去跟誰說好,隻得奔到菜園中去叫醒了緣根,由緣根到清健院中去請了治病的僧人來給他診治,針灸服藥,忙碌了半夜,直到天明,這才安靜了下來。

     如此發作了數次,連清健院中的醫僧也不住搖頭,出得門來,便道:“這胡僧得的是天竺怪病,為中土所無,看來難以治好。

    ”波羅星越來越是衰弱,有一日起床便溺,腳下一軟,摔了一跤,額頭跌破了一個大洞,流了不少鮮血。

    衆老僧知道了,又都來慰問看視。

    如此纏綿了一個月有餘,波羅星的病越來越重,這一晚合當有事,遊坦之白天受了涼,半夜裡肚痛起來,忙到竹林中去出恭,正在結束褲子,月光下突然見到丈餘之外的地中鑽上一個人頭。

    遊坦之大吃一驚,正要失聲而呼:“妖怪!”隻見一個黑影上半身鑽了出來,跟着全身現出,赫然便是波羅星。

    日間所見到的波羅星氣若遊絲,要坐起身來喝一口湯水也是十分艱難,但是這時竟然變得猶如生龍活虎一般,從地底下鑽上來,瑟的一聲輕響,便竄上了竹樹,敏捷有如狸貓。

    遊坦之大奇:“原來他這些日子中都是裝病,他怎麼會從地底下鑽出來?這時候卻又到哪裡去?”但見竹樹輕搖,波羅星已從一株竹樹躍到了三丈外的另一株竹樹上。

    竹竿彈性極強,一彈之下,身子便已遠去。

    若不是遊坦之親眼見到他竄上竹子,定不知樹上有人,隻道是清風動竹,月下搖曳而已。

    眼見得搖動的竹子一路指向西北,去得極快。

    遊坦之雖對世事漠不關心,但終究年紀甚輕,好奇之心未曾全失,走到波羅星鑽出來的地方一看,隻見地下有一個圓洞,一塊木版放在一旁,木版上堆滿了泥土竹葉。

    顯然當波羅星鑽入洞中之後,便将這塊木版掩上洞口,竹林中本來少有人至,就算有人,一腳踏在木版之上,也不會覺得有何異狀。

    遊坦之心道:“這地道通到何處,倒要去瞧瞧。

    ”伸足踏入地洞,便鑽了下去。

    不料這地道甚短,爬行不到數丈,便向上升。

    遊坦之鑽了上來,忍不住啞然失笑,原來便是在波羅星的卧睡之地,出口處給那張草席蓋住了,平日波羅星就睡在其上,誰也不會發覺。

     遊坦之尋思:“這個波羅星忒也古怪,卻不知到哪裡去了?”他好奇心不可抑制,又走到竹林之中,順着波羅星的去路走去。

    他隐約覺得,這胡僧搞這鬼鬼祟祟的勾當,其中必有重大圖謀,自己去窺探他的隐私,若是教他知覺,必有性命之憂。

    他遠遠望見波羅星縮在一株竹子之上,便伏在草叢中慢慢爬行。

    爬到離那竹子十丈左右,不敢再向前行。

    過得良久,西面一大塊浮雲飄過來,遮住了月亮,西下裡登時黑了下來,隻聽得飕的一聲輕響,那棵竹子一沉,随即彈起,波羅星借勢飛出去,躍入了前面的樹叢之中,遊坦之見他輕功如此高強,伸了伸舌頭,說什麼也不敢跟去查看究竟,忙回到自己房中睡倒。

    隔不到一盞茶時分,聽得波羅星房中發出輕聲,知他已經回來,心想:“好險,好險,幸虧我沒多耽擱,否則定然給他知覺。

    ” 次晨,遊坦之起來,見波羅星仍是面壁而卧,裝得病勢十分沉重,他也不說什麼,拿了一把鋤頭,到竹林中去挖筍,一直走到昨晚波羅星躍入的樹叢之中。

    行出數丈,忽然樹後轉出一名僧人來,厲聲道:“你到藏經閣來幹什麼?”遊坦之道:“我……我挖竹筍。

    ”那僧人道:“快去,快去!你又沒有方丈法牌,怎能走近藏經樓來。

    ”遊坦之道:“是,是!”退回竹林中去挖筍,心想:“原來那樹叢中是藏經樓的所在,非奉方丈法牌,不得近前。

    昨晚波羅星私入藏經樓,難道去偷經看麼?做和尚便要念經,原是天經地義之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些經有什麼念頭?” 他查到波羅星裝假病,挖地道,隻不過為了私入藏經樓,就無心再加理會,挖了一大堆竹筍,抱到菜園中,交給了緣根。

    緣根贊道:“好小子,做事倒也勤懇,不枉了我提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