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拍攝“打醮”

關燈
選取二王廟,是為拍攝“享福人福深還禱福”回目中賈母帶領榮、甯二府的人,清虛觀還願打酷的戲。這出戲場面很多,鏡頭要以百來計算。其中最大的兩個場景,一是在正院大殿拍賈母看戲,包括戲樓唱戲;二是在廟外小街上拍榮府打酸時的執事隊伍及車轎馬匹。

    二王廟由正山門拾級而登,一直進入正殿前院。重檐兩層樓的巍峨大殿,連石階少說也有20米高。正殿對着是戲樓,左右兩側是廉殿,也是樓房。《紅樓夢》中鳳姐的話道:

    他們那裡涼快,兩邊又有樓。咱們要去,我頭幾天先打發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趕出去,把樓上打掃了,挂起簾子來,一個閑人不許放進廟去,才是好呢?

    這在北京白雲觀。東嶽廟都找不到的環境。卻被劇組的選景人員在四川灌縣二王廟找到了。在這裡拍攝的戲中,攝像機錄下了這樣的場景:賈母、寶、黛等人坐在正殿面對戲台看戲,鳳姐等人則坐邊樓側身看戲。這場戲道具極為精美,院中擺滿了燈籠、旗鑼傘扇、執事牌、金瓜、鎖斧、朝天授等“金八對”、“銀八對”全份執事,大小食盒、豬羊三牲、香蠟供桌,房檐上挂滿了神幡……完全是《紅樓夢》所寫的“一片錦繡香煙”的氣象。

    鳳姐的目的是看戲。這時對面戲台上一台花團錦繡的戲正在演唱《白蛇記》、《滿床笏》、《南柯夢》……北昆著名演員顧鳳莉女士,二十多年前主演王昆侖老先生新編昆劇《晴受》,飾晴要。如今雖已“人到中年”,而仍戲中串戲,粉墨登場,演出了《滿床辦的“拜堂”。她的表演都被─一收入鏡頭,把曹公雪芹描繪的故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予以形像化了。這場戲雙機開拍,随時調動機位,一直拍到深夜二時才完成。這一天,鳳莉同志大過戲路但又要負責找臨時演員,又要自己申戲,也是十分辛苦的了。

    全部“打釀”過程,按照原作,還有這樣的戲:賈母等人下轎時,小道士剪燭花,沒有能躲出去,一頭撞到鳳姐懷中,被風姐打了耳光。拍攝時,小道士是臨時找的一位小演員。鳳姐的扮演者鄧捷揚手打時,心軟下不了手,打得不狠,戲開始沒有拍成功,隻好重來。結果反複拍了幾次才通過,那位小演員的臉也就被打紅腫了。事後想起來,也真令人感到抱歉。可惜這個小演員的名字我未記住,不能在此明确寫出向他表示感謝了。

    此外,張道士接待賈母及衆姐妹,鳳姐與張道士說笑,張道士請寶玉的玉給道友們看等這些細膩的戲中,還有不少特寫鏡頭。這些鏡頭都是在大殿旁邊的一座鶴軒中拍的,而且也拍得相當不易。隻是為免詞費,我這裡不再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