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上海大觀園

關燈
在海鹽拍戲二日,居住三夜,地方上很是照顧,吃、住都很好。海鹽靠海邊,往北不遠就是乍浦。孫中山先生“東方大港”的設想,原來就在這裡。南面沿海公路經長安鎮觀潮勝地到杭州。但在曆史上,海鹽比起附近各縣,是比較貧瘠的。當地有“金平湖、銀嘉善、鐵海鹽”的說法。

    海鹽任務完成後,劇組大部份人員回杭州整休一、二日,即全體回北京棚中拍戲。而我和導演。攝像二位,則回上海。導演趕當天的飛機回北京,第二天還要在北京拍戲。日程安排這樣緊,是一天也不耽誤的。

    早上乘車離開海鹽,回到上海,先買了當天晚6時的機票。吃過中飯,因還有半天時間,抓空去了一趟青浦澱山湖畔的上海大觀園,當時因元妃省親的“大觀樓”選景尚未落實,有人說上海大觀園的大觀樓年内就要竣工,因此想去看看。這樣利用下午的時間,見縫插針,又去參觀了上海大觀園,這已是第三次到此采景了。可是遺憾的是,當時仍隻有潇湘館、怡紅院二處接待遊客,大觀樓的工程要等兩年之後才能完工。紅樓電視可不能等這麼久呀!

    說起《紅樓夢》,首先就要說到“大觀園”;拍攝“紅樓電視”,也首先要拍好“大觀園”。沒有大觀園,也就沒有《紅樓夢》。《紅樓夢》之所以成為不朽名著,自然是由于多種因素;而大觀園的描繪成功,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這是任何人都不會否認的。自從《紅樓夢》問世以來,不知有多少人夢寐以求,想去遊覽一下大觀園。也不知有多少人,看《紅樓夢》出了神,忘卻了這是文學創作、是小說、是“真事隐”、“假語存”,而去找真的大觀園的遺址,結果找來找去,都是似是而非,不懂“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的道理。當然因此也可見大觀園之藝術魁力多麼強烈了。因之拍攝“紅樓電視”,必須把“大觀園”的風光,展現在熒屏上。試想隻有寶玉、黛玉面對面談情說愛的特寫鏡頭,而沒有大觀園的亭台樓檻、龍柳扶疏,那還是《紅樓夢》嗎?報紙上有的文章,把“紅樓電視”和近年播放的外國電視比較,這是忽略了《紅樓夢》的特殊性的。

    《京華何處大觀園》,36年前有人寫過這樣吸引人的文章,但那時是找不到的。今天拍攝“紅樓電視”時,這一問題已得到解決了。京華、上海各有一處大觀園,‘紅樓電視都把它展現在熒屏上了。不過這是後話,待我慢慢說來。

    這天我則是在上海大觀園采景之後,讓車直接開到虹橋機場,送他們回北京。我留在上海家中,一個多月之後,才到了北京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