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的小說批評與紅學的歧途(3)
關燈
小
中
大
如果從對賈家的打擊來說,放在清中葉的曆史背景下,當然抄家一事非比尋常,讀者關注是有道理的;但從藝術創作和美學意義上看問題,大觀園的衰敗和破滅,确具有更深刻的悲劇感,宋淇先生的論斷是精辟的,可謂發人所未發。
而且他無意中揭示出了《紅樓夢》悲劇構成的第三條線索——大觀園的興衰及作者理想的破滅。
賈府衰亡和寶、黛、钗愛情及婚姻的悲劇,是另外兩條線索,已為許多論者所指出,惟獨大觀園的興衰這第三條線索,過去沒有人論及,實為宋淇的獨家發明,筆者認為隻此一點,就可以看做是對小說批評派紅學的貢獻。
夏志清在《紅樓夢裡的愛與憐憫》中,也曾注意到大觀園的特殊作用,他說這個園子是為元春所建,賈府的孩子們住進去也是元春之命,她要他們能享受她在宮闱中被奪去的那種友情與溫暖,因此大觀園可以象征地被看做受驚恐的少男少女們的天堂,後來在大觀園裡拾到了繡春囊,就像蛇進入伊甸園一樣,亞當和夏娃不得不由天堂下落到人間,于是大觀園迎來了末日參見胡文彬、周雷編《海外紅學論集》第13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
這些分析與宋淇的看法甚為相合,但宋淇更重視内證,從書中情節發展的内在邏輯中推導出必然的悲劇結局,立論的說服力更強宋淇後來又撰有《論怡紅院總一園之首》一文,進一步論述怡紅院在大觀園的悲劇中的作用,可視作《論大觀園》的續篇,載香港《中報月刊》1980年第6期,可參閱。
。
餘英時的《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在紅學觀念上直承宋淇的《論大觀園》,刊載于1974年第二期《香港中文大學學報》,發表後反響熱烈,可以說是七十年代上半期最重要的紅學文章。
所謂‘兩個世界’,是指理想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在書中就是大觀園的世界和大觀園以外的世界。
曹雪芹用清與濁、情與淫、假與真,以及風月寶鑒的反面與正面,來象征兩個世界的不同。
問題是大觀園這個女孩子們聚居的理想世界是否真正幹淨?餘英時先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說:“原則上曹雪芹在大觀園中是隻寫情而不寫淫的,而且他把外面世界的淫穢渲染得特别淋漓盡緻,便正是為了和園内淨化的情感生活做一個鮮明的對照。
”參見餘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第57頁,台北聯經,1981年版。
為證實這一點,他具體辨析了第三十一回晴雯和寶玉一起洗澡的情節,指出作者用的是險筆,故弄狡狯,後來寶玉探晴,已由燈姑娘從旁作證,使晴雯在讀者面前保持清白。
還有繡春囊一事,餘英時說這自然是司棋與潘又安所失落,但第七十二回已說明被鴛鴦驚散,兩人并未成雙,仍未混淆情與淫的界限。
宋淇論大觀園,側重于園子内部的興衰,餘英時對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系更為注意。
他寫道: 作者處處要告訴我們,《紅樓夢》中幹淨的理想世界是建築在最肮髒的現實世界的基礎之上,他要我們不要忘記,最幹淨的其實也是在肮髒的裡面出來的,而且,如果全書完成了或完整地保全了下來,我們一定還會知道,最幹淨的最後仍舊要回到最肮髒的地方去的。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這兩句詩不但是妙玉的歸宿,同時也是整個大觀園的歸宿。
妙玉不是大觀園中最有潔癖的人嗎?曹雪芹一方面創造了一個理想世界,在主觀企求上,他是要這個世界長駐人間。
而另一方面,他又無情地寫出了一個與此對比的現實世界。
而現實世界的一切力量則不斷地在摧毀這個理想世界,直到它完全毀滅為止。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不但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這種關系是動态
而且他無意中揭示出了《紅樓夢》悲劇構成的第三條線索——大觀園的興衰及作者理想的破滅。
賈府衰亡和寶、黛、钗愛情及婚姻的悲劇,是另外兩條線索,已為許多論者所指出,惟獨大觀園的興衰這第三條線索,過去沒有人論及,實為宋淇的獨家發明,筆者認為隻此一點,就可以看做是對小說批評派紅學的貢獻。
夏志清在《紅樓夢裡的愛與憐憫》中,也曾注意到大觀園的特殊作用,他說這個園子是為元春所建,賈府的孩子們住進去也是元春之命,她要他們能享受她在宮闱中被奪去的那種友情與溫暖,因此大觀園可以象征地被看做受驚恐的少男少女們的天堂,後來在大觀園裡拾到了繡春囊,就像蛇進入伊甸園一樣,亞當和夏娃不得不由天堂下落到人間,于是大觀園迎來了末日參見胡文彬、周雷編《海外紅學論集》第13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
這些分析與宋淇的看法甚為相合,但宋淇更重視内證,從書中情節發展的内在邏輯中推導出必然的悲劇結局,立論的說服力更強宋淇後來又撰有《論怡紅院總一園之首》一文,進一步論述怡紅院在大觀園的悲劇中的作用,可視作《論大觀園》的續篇,載香港《中報月刊》1980年第6期,可參閱。
。
餘英時的《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在紅學觀念上直承宋淇的《論大觀園》,刊載于1974年第二期《香港中文大學學報》,發表後反響熱烈,可以說是七十年代上半期最重要的紅學文章。
所謂‘兩個世界’,是指理想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在書中就是大觀園的世界和大觀園以外的世界。
曹雪芹用清與濁、情與淫、假與真,以及風月寶鑒的反面與正面,來象征兩個世界的不同。
問題是大觀園這個女孩子們聚居的理想世界是否真正幹淨?餘英時先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說:“原則上曹雪芹在大觀園中是隻寫情而不寫淫的,而且他把外面世界的淫穢渲染得特别淋漓盡緻,便正是為了和園内淨化的情感生活做一個鮮明的對照。
”參見餘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第57頁,台北聯經,1981年版。
為證實這一點,他具體辨析了第三十一回晴雯和寶玉一起洗澡的情節,指出作者用的是險筆,故弄狡狯,後來寶玉探晴,已由燈姑娘從旁作證,使晴雯在讀者面前保持清白。
還有繡春囊一事,餘英時說這自然是司棋與潘又安所失落,但第七十二回已說明被鴛鴦驚散,兩人并未成雙,仍未混淆情與淫的界限。
宋淇論大觀園,側重于園子内部的興衰,餘英時對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系更為注意。
他寫道: 作者處處要告訴我們,《紅樓夢》中幹淨的理想世界是建築在最肮髒的現實世界的基礎之上,他要我們不要忘記,最幹淨的其實也是在肮髒的裡面出來的,而且,如果全書完成了或完整地保全了下來,我們一定還會知道,最幹淨的最後仍舊要回到最肮髒的地方去的。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這兩句詩不但是妙玉的歸宿,同時也是整個大觀園的歸宿。
妙玉不是大觀園中最有潔癖的人嗎?曹雪芹一方面創造了一個理想世界,在主觀企求上,他是要這個世界長駐人間。
而另一方面,他又無情地寫出了一個與此對比的現實世界。
而現實世界的一切力量則不斷地在摧毀這個理想世界,直到它完全毀滅為止。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不但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這種關系是動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