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以後的小說批評派紅學(2)

關燈
有時又到莊子裡去求解脫,那一些舊時代的殘骸和虛無的陰影,畢竟不能醫治這位青年的苦悶。

    賈政罵他的兒子為逆子,不錯,寶玉的思想自然是沒有完全越過舊時代的範疇,但在賈家、在賈政的眼裡,他确是一個逆子。

    在他的行為和思想中,确實隐伏着一股對封建社會反叛的精神的潛流。

    他反對代表封建秩序封建道德的父親,他輕視那些霸道荒淫的哥哥嫂嫂,他看不起科舉功名,他說做八股文是祿蠹,是庸俗無恥,他反對父母包辦的婚姻,他同情那些天真爛漫的少女。

    這位在大觀園裡橫沖直撞的青年騎士,唯一的知己就是林黛玉。

    因此,他全心全意地想奪取林黛玉的愛情,作為追求生活的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道路。

    他雖說把那塊挂在頸上的實際是封建婚姻的象征的寶玉,幾次摔到地上,想用力去砸碎它,然而是砸不碎,大家包圍他防護他,結果那塊玉仍然是套在他的頸子上。

    在《紅樓夢》裡,賈寶玉對于他的封建家庭,确實打過幾次沖鋒,結果是無法戰勝那惡劣的環境,無法跳過那重重的陷阱,終于受了滿身的傷。

    最後在失戀、苦痛、絕望的過程中,走上了逃避的出家的道路。

    他用了這條道路,對于封建社會的富貴功名倫理觀念和其他的一切,作了消極的否定。

    劉大傑:《紅樓夢的思想與人物》第22頁。

     把賈寶玉的思想特征以及他在大觀園内外所處的地位,包括他的掙紮和挫折、尋求和悲哀,描述得非常準确,可以起到幫助讀者把握賈寶玉這個典型形象的思想内涵的作用。

    對林黛玉,劉大傑先生也把握得相當準确,他認為: 林黛玉這一悲劇典型,是中國古典文學裡出現的最優秀的婦女典型。

    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裡,在封建社會古典文學裡,我們看見了許多苦痛的優良的婦女形象,但是在她們的身上,總令人感到缺少這一點或那一點什麼東西。

    《紅樓夢》的作者,以精巧無比的藝術筆力,選擇、比較、概括、綜合過去婦女們的各種特征,精心結構地創造出來這個完整的新型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她有高度的文學天才,清醒的哲學頭腦,高尚的情操,真摯的熱情,她鄙視封建文化的庸俗,她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僞,她不谄上驕下,不貪圖富貴,她用生命來争取她的理想,不屈服不投降,不同流合污,為了堅持自己完整的人格與幸福的愛情,她鬥争到最後一分鐘。

    在她的頭腦裡,我們看見了劉蘭芝、李清照、朱淑貞、崔莺莺、杜麗娘各種靈魂各種智慧或多或少地點點滴滴的交流。

    在這種意義上,這一典型形象,是長期封建社會婦女們的才華與苦痛的總結。

    劉大傑:《紅樓夢的思想與人物》第35至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