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派紅學籠罩下的小說批評派紅學(2)
關燈
小
中
大
1920年《小說月報》刊載的署名佩之的《紅樓夢新評》參見《紅樓夢研究參考資料選輯》第三輯,第15至第29頁。
,則是具有代表性的小說批評文章。
全文共分六個部分:一、緒言;二、《紅樓夢》主義;三、《紅樓夢》在文學上的價值;四、《紅樓夢》的人生哲學;五、《紅樓夢》人物新評;六、《紅樓夢》的缺點。
作者首先指出,對《紅樓夢》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眼光,有的當言情小說看,有的當哲學小說看,有的當曆史掌故小說看,有的當政治小說看。
他的目的,是想以批評的态度“重新給他一個價值”。
于是他提出《紅樓夢》是描寫和批評社會問題的小說,包括婚姻問題、納妾問題、子女教育問題、弄權納賄問題、作僞問題等等,如看不到這些,便辜負了作書人的一片苦心。
而批評社會所使用的方法,則是用客觀的态度描寫社會的實在情形,即如同明鏡一般,“把社會生活,一齊映照出來,令觀者徹底感悟”。
所以佩之肯定《紅樓夢》是一部“極好的寫實派小說,别的小說,都趕他不上”;其文學上的價值,主要表現為結構精密、筆墨純潔、描寫人物極細到。
他說:“中國小說裡,善于描寫人物的,莫過于《水浒傳》。
而《紅樓夢》一書,描寫人物之能力,實在不在《水浒傳》之下。
黛玉有黛玉的品性言語,寶钗有寶钗的品性言語,決不會誤會的。
《水浒傳》描摹一百零八個強盜,各人有各人的事業。
各人的品性,便從他的事業裡摹拟出來,顯露出來。
而《紅樓夢》所描寫的,無非是家常瑣碎的事情,要從家常瑣碎的事情裡,顯露出各人的品性,卻不容易。
”又說:“書中摹寫各人的性格,尤以摹拟感情為最擅長。
寶玉、黛玉諸人,俱是富于感情的人。
書中曲折寫出,沒有絲毫格格不入的地方。
本來感情一物,不比他種,是不可以用言語摹拟的,用文字更是不易。
作者卻能将至難的地方,一齊傳達出來。
現在讀的人,都覺得寶黛諸人的感情,牢牢印在腦海之中,不易磨滅。
作者的魔力,不可謂不大了。
西洋小說裡面,描寫人物極工,若把《紅樓夢》裡人物,兩相比較,《紅樓夢》也不在它們之下。
” 這些論述,把《紅樓夢》和《水浒傳》加以比較,又和西洋小說加以比較,是典型的小說批評的寫法,賞析之中,透露出邏輯的力量。
文章在講到《紅樓夢》的缺點時,認為不該寫太虛幻境的幾段神話,顯然是謬見,也許是過于強調寫實的價值所緻,于全篇有小小的不諧調,但不影響仍是一篇頗見水平的、從小說批評的角度評論《紅樓夢》的文章。
還有吳宓的《紅樓夢新談》,與佩之的《新評》發表于同一年,載《民心周報》,也屬
,則是具有代表性的小說批評文章。
全文共分六個部分:一、緒言;二、《紅樓夢》主義;三、《紅樓夢》在文學上的價值;四、《紅樓夢》的人生哲學;五、《紅樓夢》人物新評;六、《紅樓夢》的缺點。
作者首先指出,對《紅樓夢》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眼光,有的當言情小說看,有的當哲學小說看,有的當曆史掌故小說看,有的當政治小說看。
他的目的,是想以批評的态度“重新給他一個價值”。
于是他提出《紅樓夢》是描寫和批評社會問題的小說,包括婚姻問題、納妾問題、子女教育問題、弄權納賄問題、作僞問題等等,如看不到這些,便辜負了作書人的一片苦心。
而批評社會所使用的方法,則是用客觀的态度描寫社會的實在情形,即如同明鏡一般,“把社會生活,一齊映照出來,令觀者徹底感悟”。
所以佩之肯定《紅樓夢》是一部“極好的寫實派小說,别的小說,都趕他不上”;其文學上的價值,主要表現為結構精密、筆墨純潔、描寫人物極細到。
他說:“中國小說裡,善于描寫人物的,莫過于《水浒傳》。
而《紅樓夢》一書,描寫人物之能力,實在不在《水浒傳》之下。
黛玉有黛玉的品性言語,寶钗有寶钗的品性言語,決不會誤會的。
《水浒傳》描摹一百零八個強盜,各人有各人的事業。
各人的品性,便從他的事業裡摹拟出來,顯露出來。
而《紅樓夢》所描寫的,無非是家常瑣碎的事情,要從家常瑣碎的事情裡,顯露出各人的品性,卻不容易。
”又說:“書中摹寫各人的性格,尤以摹拟感情為最擅長。
寶玉、黛玉諸人,俱是富于感情的人。
書中曲折寫出,沒有絲毫格格不入的地方。
本來感情一物,不比他種,是不可以用言語摹拟的,用文字更是不易。
作者卻能将至難的地方,一齊傳達出來。
現在讀的人,都覺得寶黛諸人的感情,牢牢印在腦海之中,不易磨滅。
作者的魔力,不可謂不大了。
西洋小說裡面,描寫人物極工,若把《紅樓夢》裡人物,兩相比較,《紅樓夢》也不在它們之下。
” 這些論述,把《紅樓夢》和《水浒傳》加以比較,又和西洋小說加以比較,是典型的小說批評的寫法,賞析之中,透露出邏輯的力量。
文章在講到《紅樓夢》的缺點時,認為不該寫太虛幻境的幾段神話,顯然是謬見,也許是過于強調寫實的價值所緻,于全篇有小小的不諧調,但不影響仍是一篇頗見水平的、從小說批評的角度評論《紅樓夢》的文章。
還有吳宓的《紅樓夢新談》,與佩之的《新評》發表于同一年,載《民心周報》,也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