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派的複活(5)

關燈
騰達,強爺勝祖。

    沒想到皇太子沒福,被康熙帝廢掉了,太子一廢,其他皇子們大肆活動,暗中争奪起來,最後被雍正搶到了帝位;曹當初那一寶押錯了地方,害得他不但沒有升官發财,還把“世襲”的江甯織造搞砸了。

    想來自然懊惱之至,而且也覺得非常對不起祖宗。

     抄家之後,一口怨氣,無處發洩,悶得發慌,便想起寫小說的念頭。

    要把當初諸皇子們奪嫡時的糾紛始末記載下來,也順便想罵一罵抄他家的雍正帝。

    可是茲事體大,不能大明大白的直書其事,于是他設法把這本小說編成一個大謎語,取名《石頭記》。

     他用他家當初織造府的花園當布景,讓他自己家族的親屬們當演員,串演一出奪嫡的戲文;不過為了遮人耳目,所以把事物都縮小了,看上去像是小娃兒們在玩家家酒。

     别小看了小孩子們的家家酒,模仿起大人行動,也一樣有闆有眼,又像真的,又像假的;就這樣,曹把當年諸皇子的事迹,夾帶混和在曹氏日常生活裡,煮了一鍋糊塗粥,都倒在家家酒裡了。

     他在這本《石頭記》裡,曾把他幼時親見康熙第六次南巡時曹寅接駕的事,寫成元妃省親,然後一路寫來。

    他的一位最親近的親人,用脂硯為筆名,在抄好的稿本上加寫批語。

    寫作工作,前後花了十多年時間;起初還很順利,但到後來,漸漸地便感到困難了,主要是他用來辦家家酒的兩味主料——皇室糾紛史和自己家族史——常常混合不勻,顧此失彼,本想寫得令人真假莫辨,但後來漸漸辦不到了;尤其是寫到皇太子二次被廢,假扮的雍正皇帝快要露出猙獰面目以後,許多情節不好安排;勉強寫來,又怕洩露機關;想一想身家性命交關,冒險不得,終于決定忍痛犧牲,把後半段的文字毀去,打算重寫,結果沒有成功,曹便去世了。

    脂硯悲痛之餘,決定完成他的遺志,便把這本《石頭記》原稿文給了曹之子雪芹;這時候是乾隆十四年左右,雪芹年近而立,詩文根底不弱;接下任務後與脂硯商量,認為原稿仍嫌太顯眼,必須整理修改;于是雪芹便開始了披閱增删的工作,脂硯則繼續為改文謄抄和作批。

    但為了某種原因,一次改完,又重新再改,一連改了五次,脂硯也就批了五次;所以這本書原來的全名便叫作《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全部内容被曹雪芹分成八十回,但仍沒有後文。

     到了乾隆二十四年,脂硯老病不能執筆,便委托另一至親畸笏主批;畸笏與雪芹繼續工作了三年,寫了一些續文,可惜這些續文都是片斷故事,沒有連接起來,而曹雪芹卻死了;這些續文也就都散失了。

    其後畸笏又把這沒有結尾的八十回加了幾次批,并改名為《紅樓夢》,公開抄傳,立即風靡了許多讀者;到現在還有不少當時的手抄本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