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考證派打擊之後(3)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為思想而作,紅字影朱,恐人不知,特于外國女子詩中标“昨夜朱樓夢”一句以明之。
悼紅軒即悼朱軒,寶玉愛紅、愛胭脂,皆愛朱之謂,言玉玺終戀朱明也。
且寶玉以極文雅之人,而賭起咒、發起誓來,卻效《西遊記》豬八戒聲口,亦作者弄狡狯之處。
再說木石兩字,則因坊間所傳《推背圖》,以樹上挂曲尺影朱明,今于木字添石字首,兩筆恰成朱字,惟恐人不察,故又名本書曰《石頭記》,言取石字頭,以配木以成朱,其心思可謂入微矣。
又林黛玉代表明,薛寶钗代表滿,兩人姓氏由高青邱《梅花詩》中“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兩句取得。
雪(薛)下著滿字,林上著明字,昭然可現(今蔡氏索隐亦引此聯,以為影高士奇,可謂知其一,不知其二)。
至《風月寶鑒》影清風明月,作者于明清之間誠有隐痛。
晴雯之晴,實正指清明兩間人,并寓情文相生之意。
又書中秦太虛及賈字,皆言僞清耳。
應本此意,将《紅樓夢》另詳注一番。
景梅九對他的友人的這段話極為贊賞,認為“非心細如發,何能至此”,即使王、沈和蔡元培也沒有達到這樣的眼光。
他于是深受啟發,果然從《紅樓夢》中“發現無限妙文與暗藏之真谛”。
景梅九說《紅樓夢》的真谛有三層,即叙論中提出的:“常謂批評本書有三義谛。
第一義谛,求之于明清間政治及宮闱事;第二義谛,求之于明珠相國及其子性德事;第三義谛,求之于著者及增删者本身及其家事,專論文字者為下乘。
”《紅樓夢真谛》索隐的無限擴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比王、蔡、鄧諸家走得更遠。
大約是受他的朋友關于“木石”兩字和“石頭”兩字互拆,可以成一“朱”字的啟發,景梅九尤其重視書中的“命名之義”,甚至認為“非看《推背圖》不可”。
他引申說,第三十六回寶玉夢中呼喊“什麼金玉姻緣,我偏說木石姻緣”,就是“木字和石字頭的姻緣”,即隐“朱姓”;又怕人們不解,特于《紅樓夢曲》中唱出“都道是金玉姻緣,俺隻念木石前盟”,“木石前盟即木石前明,不過添皿字以掩飾之”。
至于“金玉姻緣”,由于金是清初的國号,“清、金一緻”,所以是說清朝入主中原得帝王之玉玺,“如金玉之結緣”一般。
第四十八回寫石呆子不賣舊扇,“石呆子去兩口,仍是木與石頭之結合”,加上《西遊記》屢稱豬八戒為呆子,明顯含有“朱意”。
作為旁證,景梅九又發現康熙七年曾有诏旨,希望竄伏山林的故明子孫出來,可以恢複朱姓,于是景氏說,這是“林為朱的确證”。
而第十七回賈政帶領衆人遊大觀園,“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觀覽”,景梅九認為這就是“着意觀覽木石”;随後寫湘潇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階下石子漫成甬路”,後院有“大株梨花”,仍寓“與木石居微意”,又是一個朱字。
不僅如此,景梅九認為黛玉整個形象都代表明朝,所以寫得極瘦弱,風吹欲倒;寶钗則代表滿清,所以長得很豐滿。
黛玉的丫鬟名叫紫鵑,代表“亡國帝王之魂”;寶钗的丫鬟名叫黃金莺,金字和清字同,剛好是“滿婢”的意思。
又黛玉号潇湘妃子,“寫亡國哀痛如亡君”;寶钗号蘅蕪君,“指滿人興于荒蕪水草之地”。
但《紅樓夢》裡的林、薛兩家都住在南方,如何解釋?景梅九說,完全解釋得通,因為薛蟠其人“完全是北方蠻夷的樣子,其所嗜好及目不識丁,全是初入關滿人身份”,所以綽号呆霸王。
而薛蟠送妹入京,同時有遊覽上國風光之意,顯然又是寫“滿人入關,漸慕漢化”。
薛蟠表字文起,也是說“滿人雖尚武,其能入主中原,以文化興起,而後始得蟠踞上國,以夷制夏”。
可惜景梅九可能不知道,甲戌本的“文起”兩字偏偏作“文龍”參見《紅樓夢》新校本上冊,第68頁
悼紅軒即悼朱軒,寶玉愛紅、愛胭脂,皆愛朱之謂,言玉玺終戀朱明也。
且寶玉以極文雅之人,而賭起咒、發起誓來,卻效《西遊記》豬八戒聲口,亦作者弄狡狯之處。
再說木石兩字,則因坊間所傳《推背圖》,以樹上挂曲尺影朱明,今于木字添石字首,兩筆恰成朱字,惟恐人不察,故又名本書曰《石頭記》,言取石字頭,以配木以成朱,其心思可謂入微矣。
又林黛玉代表明,薛寶钗代表滿,兩人姓氏由高青邱《梅花詩》中“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兩句取得。
雪(薛)下著滿字,林上著明字,昭然可現(今蔡氏索隐亦引此聯,以為影高士奇,可謂知其一,不知其二)。
至《風月寶鑒》影清風明月,作者于明清之間誠有隐痛。
晴雯之晴,實正指清明兩間人,并寓情文相生之意。
又書中秦太虛及賈字,皆言僞清耳。
應本此意,将《紅樓夢》另詳注一番。
景梅九對他的友人的這段話極為贊賞,認為“非心細如發,何能至此”,即使王、沈和蔡元培也沒有達到這樣的眼光。
他于是深受啟發,果然從《紅樓夢》中“發現無限妙文與暗藏之真谛”。
景梅九說《紅樓夢》的真谛有三層,即叙論中提出的:“常謂批評本書有三義谛。
第一義谛,求之于明清間政治及宮闱事;第二義谛,求之于明珠相國及其子性德事;第三義谛,求之于著者及增删者本身及其家事,專論文字者為下乘。
”《紅樓夢真谛》索隐的無限擴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比王、蔡、鄧諸家走得更遠。
大約是受他的朋友關于“木石”兩字和“石頭”兩字互拆,可以成一“朱”字的啟發,景梅九尤其重視書中的“命名之義”,甚至認為“非看《推背圖》不可”。
他引申說,第三十六回寶玉夢中呼喊“什麼金玉姻緣,我偏說木石姻緣”,就是“木字和石字頭的姻緣”,即隐“朱姓”;又怕人們不解,特于《紅樓夢曲》中唱出“都道是金玉姻緣,俺隻念木石前盟”,“木石前盟即木石前明,不過添皿字以掩飾之”。
至于“金玉姻緣”,由于金是清初的國号,“清、金一緻”,所以是說清朝入主中原得帝王之玉玺,“如金玉之結緣”一般。
第四十八回寫石呆子不賣舊扇,“石呆子去兩口,仍是木與石頭之結合”,加上《西遊記》屢稱豬八戒為呆子,明顯含有“朱意”。
作為旁證,景梅九又發現康熙七年曾有诏旨,希望竄伏山林的故明子孫出來,可以恢複朱姓,于是景氏說,這是“林為朱的确證”。
而第十七回賈政帶領衆人遊大觀園,“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觀覽”,景梅九認為這就是“着意觀覽木石”;随後寫湘潇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階下石子漫成甬路”,後院有“大株梨花”,仍寓“與木石居微意”,又是一個朱字。
不僅如此,景梅九認為黛玉整個形象都代表明朝,所以寫得極瘦弱,風吹欲倒;寶钗則代表滿清,所以長得很豐滿。
黛玉的丫鬟名叫紫鵑,代表“亡國帝王之魂”;寶钗的丫鬟名叫黃金莺,金字和清字同,剛好是“滿婢”的意思。
又黛玉号潇湘妃子,“寫亡國哀痛如亡君”;寶钗号蘅蕪君,“指滿人興于荒蕪水草之地”。
但《紅樓夢》裡的林、薛兩家都住在南方,如何解釋?景梅九說,完全解釋得通,因為薛蟠其人“完全是北方蠻夷的樣子,其所嗜好及目不識丁,全是初入關滿人身份”,所以綽号呆霸王。
而薛蟠送妹入京,同時有遊覽上國風光之意,顯然又是寫“滿人入關,漸慕漢化”。
薛蟠表字文起,也是說“滿人雖尚武,其能入主中原,以文化興起,而後始得蟠踞上國,以夷制夏”。
可惜景梅九可能不知道,甲戌本的“文起”兩字偏偏作“文龍”參見《紅樓夢》新校本上冊,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