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考證的範圍及不平衡性(1)
關燈
小
中
大
卯、庚辰、甲戌、戚序本、夢覺主人序本、蒙古王府本、夢稿本前八十回和列藏本,保存下來的回數多寡不同,上面帶有批語則一。
批語多數沒有署名,但署名的批語為數也不少。
主要的批家是脂硯齋和畸笏叟兩個人,此外還有梅溪、松齋、鑒堂、玉蘭坡、绮園、立松軒等。
加批的形式,有眉批、行間批、雙行夾批及回前總評和回末總評。
現存早期抄本中,以庚辰本和甲戌本每個單位面積的批語最多。
因為都是過錄本,輾轉相抄的結果,不僅正文異同互見,批語也多有增删或者經過重新整理。
最明顯的是庚辰本和甲戌本,後者的許多批語都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整理而成。
夢覺主人序本的批語最少,到第十九回,抄錄者索性聲明:“原本評注過多,未免旁雜,反擾正文,删去以俟觀者凝思入妙。
”由批語的多寡和整理情況,可以判定不同的版本過錄時間的早晚。
批語的内容,有的是藝術評論,有的是思想觀點的發揮,有的感歎自己的身世遭際,有的探求《紅樓夢》創作的最初生活依據,包括一言、一事、一個情節以及一個人物的來曆;有的則提示出八十回以後若幹情節的線索。
批語的特點,是感情貫注而濃烈,仿佛書中描寫的事情都是批書人和作者共同經曆的一般,經常邊批邊失聲痛哭,甚而至于哭得“血淚盈腮”。
而且批書人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他們是批者、抄者兼述者。
曹雪芹哪些地方寫得真切,就加批語:“真有是事”、“真有是語”,或更具體地寫道:“是語甚對,餘幼時所聞之語合符,哀哉傷哉!”早期抄本一般都題名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第一回且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的記載,可見批書人在《紅樓夢》寫作中占有的地位。
脂硯齋和畸笏叟,原來以為是一個人的兩個化名,靖本第二十二回的一條批語說:“前批知者聊聊。
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别去。
今丁亥夏,隻剩朽物一枚,甯不痛殺。
”自稱“朽物”,當系畸笏之批,而脂硯已先他而去,說明不是一個人。
但脂硯齋是誰?畸笏叟是誰?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沒有一個紅學家不想獲得這個問題的答案,說法已有種種,多系猜測,不能證實。
研究者有的認為畸笏是曹趙岡認為畸笏叟是曹,也就是第一回卷首列書名一段文字裡标出的吳玉峰。
見《紅樓夢新探》第173頁至第177頁。
戴不凡在《畸笏即曹辨》中亦持此說,參見拙編《紅學三十年論文選編》下卷第290頁至第331頁,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庶幾近之。
至于脂硯,即使猜測,目前也物色不到合理的對象。
批語多數沒有署名,但署名的批語為數也不少。
主要的批家是脂硯齋和畸笏叟兩個人,此外還有梅溪、松齋、鑒堂、玉蘭坡、绮園、立松軒等。
加批的形式,有眉批、行間批、雙行夾批及回前總評和回末總評。
現存早期抄本中,以庚辰本和甲戌本每個單位面積的批語最多。
因為都是過錄本,輾轉相抄的結果,不僅正文異同互見,批語也多有增删或者經過重新整理。
最明顯的是庚辰本和甲戌本,後者的許多批語都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整理而成。
夢覺主人序本的批語最少,到第十九回,抄錄者索性聲明:“原本評注過多,未免旁雜,反擾正文,删去以俟觀者凝思入妙。
”由批語的多寡和整理情況,可以判定不同的版本過錄時間的早晚。
批語的内容,有的是藝術評論,有的是思想觀點的發揮,有的感歎自己的身世遭際,有的探求《紅樓夢》創作的最初生活依據,包括一言、一事、一個情節以及一個人物的來曆;有的則提示出八十回以後若幹情節的線索。
批語的特點,是感情貫注而濃烈,仿佛書中描寫的事情都是批書人和作者共同經曆的一般,經常邊批邊失聲痛哭,甚而至于哭得“血淚盈腮”。
而且批書人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他們是批者、抄者兼述者。
曹雪芹哪些地方寫得真切,就加批語:“真有是事”、“真有是語”,或更具體地寫道:“是語甚對,餘幼時所聞之語合符,哀哉傷哉!”早期抄本一般都題名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第一回且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的記載,可見批書人在《紅樓夢》寫作中占有的地位。
脂硯齋和畸笏叟,原來以為是一個人的兩個化名,靖本第二十二回的一條批語說:“前批知者聊聊。
不數年,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别去。
今丁亥夏,隻剩朽物一枚,甯不痛殺。
”自稱“朽物”,當系畸笏之批,而脂硯已先他而去,說明不是一個人。
但脂硯齋是誰?畸笏叟是誰?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沒有一個紅學家不想獲得這個問題的答案,說法已有種種,多系猜測,不能證實。
研究者有的認為畸笏是曹趙岡認為畸笏叟是曹,也就是第一回卷首列書名一段文字裡标出的吳玉峰。
見《紅樓夢新探》第173頁至第177頁。
戴不凡在《畸笏即曹辨》中亦持此說,參見拙編《紅學三十年論文選編》下卷第290頁至第331頁,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庶幾近之。
至于脂硯,即使猜測,目前也物色不到合理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