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模式論
關燈
小
中
大
離政治中心,讓自己中意的兒子在身邊就好了。
另外,說雍正沒有獲得康熙老臣的支持也是錯誤的。
對曹家的清洗是在即位五六年之後。
而就在這段時間之内,也沒有看到曹家有什麼特别強烈的不安。
倒是嚣張跋扈的例子有一些。
據雍正自己說,以及幾個康熙時的老臣證實,雍正是在康熙的病榻之前被皇帝立為儲君的。
而且皇帝還說了不少雍正的好話。
這種說法的真實程度如何,一直沒有得到史學家的準确認證。
但是可以看到,如果康熙不曾說了這些話,那麼他的大臣又怎麼敢于放心支持雍正呢?難道沒有這些大臣的支持,或者說默許,雍正就敢在一個星期之内大打出手,奪得皇位嗎?據有的資料分析,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被雍正換掉的大臣還不到一半。
這就是說,雍正的地位還是得到了大家的承認的。
相反,十四子那一邊幾乎沒有看到有什麼反抗。
這就是說,為了這麼一次措手不及的打擊,康熙還是頗為費心地安排了一下。
這個時期的宮廷政變,完全是康熙自己一手造成的。
其目的不過是擺脫漢族上層勢力對八旗制度的威脅。
應該說康熙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但是問題并沒有完全消除。
或者說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了。
雍正在清洗漢族異己勢力的同時,也清洗了八旗貴族。
可以說,在此之前八旗内部的兄弟般的團結就此破壞了。
而這也是小集團覆滅的前兆。
我認為康熙還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他給雍正一串佛珠,借此告訴雍正,什麼才是打擊的真正對象,什麼隻是打個掩護而已。
不用說,對漢族勢力的清洗必須要堅決徹底,但是對自己兄弟的清洗則隻是做個樣子而已。
不幸雍正沒有能夠體會老人家的一番苦心。
就雍正來說,他長期的敵人不是漢族勢力,而是他的親兄弟。
所以他對親兄弟的懲罰當真是不遺餘力。
而對真正的敵人漢族異己勢力則沒有加以留心,以至于嘲諷遠遠超過嚴肅的清剿。
可以說,康熙留下的好題目,本來可以得狀元,而雍正則一心一意拿他中了個秀才,還為此十分得意,一直吹噓不已,誤認為自己真的是憑實力擊敗了他的兄弟。
可以說,自雍正之後,漢人在清朝上層的影響基本就消失了。
直到曾國藩時,軍情緊急,才得到重用,危機一過,立刻下放使用。
新的轉變發生在戊戌變法。
光緒與康有為這些人鬧了一陣子。
與慈禧鬥争的結果是袁世凱擁兵自重。
這個時候,對于滿清來說,死神已經在拍門了。
清朝是封建社會全面解體的階段。
清朝的農民起義在規模上超過已往。
例如在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人數達到五十餘萬,前後長達九年半,政府共花費白銀二億兩以上。
白蓮教起義在乾隆末年就已經具有相當規模了。
據說乾隆采用了種種辦法,包括念誦西域秘密咒。
《紅樓夢》在一開始就描寫甄士隐被流寇騷擾,不得在田莊存身。
後面還有薛蟠在平安州被劫的描寫。
這樣看來,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秦氏道:“目今祖茔雖四時祭祀,隻是無一定的錢糧,第二,家塾雖立,無一定的供給。
依我想來,如今盛時固不缺祭祀供給,但将來敗落之時,此二項有何出處?莫若依我定見,趁今日富貴,将祖茔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将家塾亦設于此。
合同族中長幼,大家定了則例,日後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
如此周流,又無争競,亦不有典賣諸弊。
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産業連官也不入的。
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
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終非長策。
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
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此時若不早為後慮,臨期隻恐後悔無益了。
” 也未必可靠。
中間階級在兩個地方遭劫。
在京城被皇帝搶劫,“凡物皆入官”;在田莊又被農民起義搶劫。
總的說來,曹雪芹的立場基本是中間階級的立場。
也就是地主階級的立場。
站在這樣的立場上,曹雪芹不僅反對中央政權代表,皇帝,而且也反對當時的商業階級。
在作品中,可以說,薛家是皇商,而嫁給薛蟠的夏金桂則是土商人。
在作品中,的确可以看到對這樣人的冷嘲熱諷。
由于中間階級不放棄土地所有權,就看不出會有什麼辦法能夠避免農民起義。
中間階級甯願服侍異族主人,也要與農民作對。
這當然不能說是中間階級的榮譽。
可以看到,滿清王朝建立在滿漢地主聯盟的基礎之上。
但是這個聯盟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崩潰。
在上層建築,開始是滿漢之間的鬥争。
然後則是滿族内部的鬥争。
而從經濟基礎來說,這個聯盟從一開始就直接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敵人。
正是由于看到了這樣必然崩潰的趨勢,曹雪芹把他的作品置于一種絕望的氣氛之中。
無論如
另外,說雍正沒有獲得康熙老臣的支持也是錯誤的。
對曹家的清洗是在即位五六年之後。
而就在這段時間之内,也沒有看到曹家有什麼特别強烈的不安。
倒是嚣張跋扈的例子有一些。
據雍正自己說,以及幾個康熙時的老臣證實,雍正是在康熙的病榻之前被皇帝立為儲君的。
而且皇帝還說了不少雍正的好話。
這種說法的真實程度如何,一直沒有得到史學家的準确認證。
但是可以看到,如果康熙不曾說了這些話,那麼他的大臣又怎麼敢于放心支持雍正呢?難道沒有這些大臣的支持,或者說默許,雍正就敢在一個星期之内大打出手,奪得皇位嗎?據有的資料分析,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被雍正換掉的大臣還不到一半。
這就是說,雍正的地位還是得到了大家的承認的。
相反,十四子那一邊幾乎沒有看到有什麼反抗。
這就是說,為了這麼一次措手不及的打擊,康熙還是頗為費心地安排了一下。
這個時期的宮廷政變,完全是康熙自己一手造成的。
其目的不過是擺脫漢族上層勢力對八旗制度的威脅。
應該說康熙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但是問題并沒有完全消除。
或者說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了。
雍正在清洗漢族異己勢力的同時,也清洗了八旗貴族。
可以說,在此之前八旗内部的兄弟般的團結就此破壞了。
而這也是小集團覆滅的前兆。
我認為康熙還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他給雍正一串佛珠,借此告訴雍正,什麼才是打擊的真正對象,什麼隻是打個掩護而已。
不用說,對漢族勢力的清洗必須要堅決徹底,但是對自己兄弟的清洗則隻是做個樣子而已。
不幸雍正沒有能夠體會老人家的一番苦心。
就雍正來說,他長期的敵人不是漢族勢力,而是他的親兄弟。
所以他對親兄弟的懲罰當真是不遺餘力。
而對真正的敵人漢族異己勢力則沒有加以留心,以至于嘲諷遠遠超過嚴肅的清剿。
可以說,康熙留下的好題目,本來可以得狀元,而雍正則一心一意拿他中了個秀才,還為此十分得意,一直吹噓不已,誤認為自己真的是憑實力擊敗了他的兄弟。
可以說,自雍正之後,漢人在清朝上層的影響基本就消失了。
直到曾國藩時,軍情緊急,才得到重用,危機一過,立刻下放使用。
新的轉變發生在戊戌變法。
光緒與康有為這些人鬧了一陣子。
與慈禧鬥争的結果是袁世凱擁兵自重。
這個時候,對于滿清來說,死神已經在拍門了。
清朝是封建社會全面解體的階段。
清朝的農民起義在規模上超過已往。
例如在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人數達到五十餘萬,前後長達九年半,政府共花費白銀二億兩以上。
白蓮教起義在乾隆末年就已經具有相當規模了。
據說乾隆采用了種種辦法,包括念誦西域秘密咒。
《紅樓夢》在一開始就描寫甄士隐被流寇騷擾,不得在田莊存身。
後面還有薛蟠在平安州被劫的描寫。
這樣看來,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秦氏道:“目今祖茔雖四時祭祀,隻是無一定的錢糧,第二,家塾雖立,無一定的供給。
依我想來,如今盛時固不缺祭祀供給,但将來敗落之時,此二項有何出處?莫若依我定見,趁今日富貴,将祖茔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将家塾亦設于此。
合同族中長幼,大家定了則例,日後按房掌管這一年的地畝,錢糧,祭祀,供給之事。
如此周流,又無争競,亦不有典賣諸弊。
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産業連官也不入的。
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
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終非長策。
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
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此時若不早為後慮,臨期隻恐後悔無益了。
” 也未必可靠。
中間階級在兩個地方遭劫。
在京城被皇帝搶劫,“凡物皆入官”;在田莊又被農民起義搶劫。
總的說來,曹雪芹的立場基本是中間階級的立場。
也就是地主階級的立場。
站在這樣的立場上,曹雪芹不僅反對中央政權代表,皇帝,而且也反對當時的商業階級。
在作品中,可以說,薛家是皇商,而嫁給薛蟠的夏金桂則是土商人。
在作品中,的确可以看到對這樣人的冷嘲熱諷。
由于中間階級不放棄土地所有權,就看不出會有什麼辦法能夠避免農民起義。
中間階級甯願服侍異族主人,也要與農民作對。
這當然不能說是中間階級的榮譽。
可以看到,滿清王朝建立在滿漢地主聯盟的基礎之上。
但是這個聯盟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崩潰。
在上層建築,開始是滿漢之間的鬥争。
然後則是滿族内部的鬥争。
而從經濟基礎來說,這個聯盟從一開始就直接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敵人。
正是由于看到了這樣必然崩潰的趨勢,曹雪芹把他的作品置于一種絕望的氣氛之中。
無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