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賈寶玉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大體上是一部反映封建大家族的衰落過程的作品。
但是這個結論還需要加以稍稍的修改。
在前幾行中我已經提到,不能在藝術典型和生活原型之間直接劃等号。
曹雪芹已經說明這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此香塵世中既無,爾何能知!此香乃系諸名山勝境内初生異卉之精,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名‘群芳髓’。
”“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紅一窟’。
”“此酒乃以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鳳乳之釀成,因名為‘萬豔同杯’。
” 由此可見,《紅樓夢》“這香”、“這茶”、“這酒”也是這樣加工、提煉、濃縮而成。
由此可見,不能把《紅樓夢》中所描寫的四大家族的衰落看作是單一的、獨立的事情。
相反這是普遍的、必然的事情。
由此可以想見,曹雪芹不僅隻是單純地叙述他自己的家族的破敗。
在這件事情上,曹雪芹盡可能地把前朝前代類似的事情,取其情理,統統壓縮到作品中去。
這就像是一塊吸水海綿。
曹雪芹把曆史上他所知道的類似的事情,加以剪裁,壓縮到小小的四大家族的命運之中[52]——這才是《紅樓夢》的驚人的容量原因之所在! 正是因為曹雪芹是我國曆史上最博學的人物之一,所以他的《紅樓夢》才顯得如此難以理解,以至于很長時間以來,人們甚至搞不清楚作品的主題是什麼。
現在,這裡,終于可以有把握地說,作品的主題就是曆史。
理解了這個關鍵問題其實隻是正确理解《紅樓夢》的開始而已。
因為我國的曆史實在漫無頭緒。
可以說,我對于曆史的了解也不是特别精到。
[53]但是說從賈寶玉那裡看到杜甫的影子,關于這一點,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縱觀曆史,可以說,整個曆史有其發展、衰落的過程;同樣每個朝代也是這樣。
從整體上說,中國曆史在唐以前呈上升趨勢,在唐玄宗時達到巅峰。
經安史之亂出現轉折。
可以說,自此之後再也沒有達到盛唐時的繁榮程度。
所以分析将首先從這裡開始。
李白、杜甫都是唐玄宗時代的人物。
尤其是李白,還得到唐玄宗的寵幸。
但是當時最著名的恐怕還不是這些人。
白居易的《長恨歌》告訴我們,楊貴妃才是最得意的人物。
的确有人把賈元春比作楊貴妃。
這沒有什麼不妥。
和賈元春的地位相同,楊貴妃也是國家(家族)興盛的溫度計、時刻表。
當然如果過于穿鑿附會,賈元春的确沒有更多的表現。
而且說賈元春就是楊貴妃也顯得過于武斷。
但是二者在事情中的地位的确是相同的。
另外,據有的研究說,南宋末年也有類似帝王寵幸後妃而荒廢朝政的事情。
這就是說,在興衰轉折之際,這個“愛妃”是萬萬不能少的。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林黛玉、賈寶玉。
說這兩個人的原型,或者更加準确地說,二者的原型中分别包含李白、杜甫,是不是合适呢?我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特别是我們看到,在安史之亂之後,李白流放夜郎。
這不僅是唐王朝的一個轉折,而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轉折。
以李白為代表的所謂“浪漫主義”文學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了呢?盡管不能下這麼肯定的結論,但是可以看到,甚至以杜甫為代表的所謂“現實主義”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我們知道,後來就不說“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了。
後來說的是“豪放派”和“婉約派”。
内在的神韻并不一樣。
流放夜郎也給李白的創作形成巨大影響。
甚至在兵荒馬亂之際,李白還是有心情訪仙煉藥。
但是戰争結束之後,看到王朝的興盛如同落花流水的時候,這些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大藝術家反而心灰意懶,一蹶不振。
這和書中所說“玉帶林中挂”的情景一樣。
關于這種困境,杜甫說的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既然提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自然也要提到薛寶钗。
前面說的薛寶钗從哲學上歸類于墨派還是正确的。
但是要說從詩歌上劃分,當然不能說薛寶钗走的是浪漫主義的路子。
也不能說是現實主義。
薛寶钗,薛寶琴,說她們屬于豪放派比較适合。
至于曹雪芹是不是把豪放派看作娼妓,這裡不必多說。
但是還是要看到,薛寶钗曆來反對女子做類似寫詩這樣的事情。
所以把她歸為那個手很美的杜甫的妻子也是比較适當的。
另外,從文化角度分析,薛寶钗的形象多少與南海普駝山的觀世音有幾分相像。
可以說,在金陵十二钗中,除了這個形象,其他的都不适當。
以上是從思想文化這個角度上探索神譜的内容。
但是這個結論還需要加以稍稍的修改。
在前幾行中我已經提到,不能在藝術典型和生活原型之間直接劃等号。
曹雪芹已經說明這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此香塵世中既無,爾何能知!此香乃系諸名山勝境内初生異卉之精,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名‘群芳髓’。
”“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紅一窟’。
”“此酒乃以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鳳乳之釀成,因名為‘萬豔同杯’。
” 由此可見,《紅樓夢》“這香”、“這茶”、“這酒”也是這樣加工、提煉、濃縮而成。
由此可見,不能把《紅樓夢》中所描寫的四大家族的衰落看作是單一的、獨立的事情。
相反這是普遍的、必然的事情。
由此可以想見,曹雪芹不僅隻是單純地叙述他自己的家族的破敗。
在這件事情上,曹雪芹盡可能地把前朝前代類似的事情,取其情理,統統壓縮到作品中去。
這就像是一塊吸水海綿。
曹雪芹把曆史上他所知道的類似的事情,加以剪裁,壓縮到小小的四大家族的命運之中[52]——這才是《紅樓夢》的驚人的容量原因之所在! 正是因為曹雪芹是我國曆史上最博學的人物之一,所以他的《紅樓夢》才顯得如此難以理解,以至于很長時間以來,人們甚至搞不清楚作品的主題是什麼。
現在,這裡,終于可以有把握地說,作品的主題就是曆史。
理解了這個關鍵問題其實隻是正确理解《紅樓夢》的開始而已。
因為我國的曆史實在漫無頭緒。
可以說,我對于曆史的了解也不是特别精到。
[53]但是說從賈寶玉那裡看到杜甫的影子,關于這一點,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縱觀曆史,可以說,整個曆史有其發展、衰落的過程;同樣每個朝代也是這樣。
從整體上說,中國曆史在唐以前呈上升趨勢,在唐玄宗時達到巅峰。
經安史之亂出現轉折。
可以說,自此之後再也沒有達到盛唐時的繁榮程度。
所以分析将首先從這裡開始。
李白、杜甫都是唐玄宗時代的人物。
尤其是李白,還得到唐玄宗的寵幸。
但是當時最著名的恐怕還不是這些人。
白居易的《長恨歌》告訴我們,楊貴妃才是最得意的人物。
的确有人把賈元春比作楊貴妃。
這沒有什麼不妥。
和賈元春的地位相同,楊貴妃也是國家(家族)興盛的溫度計、時刻表。
當然如果過于穿鑿附會,賈元春的确沒有更多的表現。
而且說賈元春就是楊貴妃也顯得過于武斷。
但是二者在事情中的地位的确是相同的。
另外,據有的研究說,南宋末年也有類似帝王寵幸後妃而荒廢朝政的事情。
這就是說,在興衰轉折之際,這個“愛妃”是萬萬不能少的。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林黛玉、賈寶玉。
說這兩個人的原型,或者更加準确地說,二者的原型中分别包含李白、杜甫,是不是合适呢?我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特别是我們看到,在安史之亂之後,李白流放夜郎。
這不僅是唐王朝的一個轉折,而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轉折。
以李白為代表的所謂“浪漫主義”文學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了呢?盡管不能下這麼肯定的結論,但是可以看到,甚至以杜甫為代表的所謂“現實主義”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我們知道,後來就不說“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了。
後來說的是“豪放派”和“婉約派”。
内在的神韻并不一樣。
流放夜郎也給李白的創作形成巨大影響。
甚至在兵荒馬亂之際,李白還是有心情訪仙煉藥。
但是戰争結束之後,看到王朝的興盛如同落花流水的時候,這些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大藝術家反而心灰意懶,一蹶不振。
這和書中所說“玉帶林中挂”的情景一樣。
關于這種困境,杜甫說的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既然提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自然也要提到薛寶钗。
前面說的薛寶钗從哲學上歸類于墨派還是正确的。
但是要說從詩歌上劃分,當然不能說薛寶钗走的是浪漫主義的路子。
也不能說是現實主義。
薛寶钗,薛寶琴,說她們屬于豪放派比較适合。
至于曹雪芹是不是把豪放派看作娼妓,這裡不必多說。
但是還是要看到,薛寶钗曆來反對女子做類似寫詩這樣的事情。
所以把她歸為那個手很美的杜甫的妻子也是比較适當的。
另外,從文化角度分析,薛寶钗的形象多少與南海普駝山的觀世音有幾分相像。
可以說,在金陵十二钗中,除了這個形象,其他的都不适當。
以上是從思想文化這個角度上探索神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