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光一現話紅樓之明心見性篇
關燈
小
中
大
太多了。
你沒有認識到,原來人間的陽光還是要勝過黑暗。
你沒有看到,《紅樓夢》是一部多麼高尚的藝術作品。
我(們)不許你用這些肮髒卑鄙的小人來打擾曹雪芹和他的夫人。
的确,曹雪芹是一位相當偉大的藝術家。
但是奇怪,這又和他的夫人、諄氏兄弟以及乾隆這些家夥有什麼相幹呢?難道紅學家在痛哭流涕之餘,也要給這些髒東西立牌坊,叩頭禮拜嗎? 我不得不說,曹雪芹的這位續夫人的确不比《紅樓夢》的續書更加來曆清白。
1.首先,這個女人的出現非常突然。
據我目前掌握的資料,曹雪芹在前夫人過世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沒有續娶。
但就是在其臨終前大約三四年的時間,匆匆忙忙地從江南把這個女人帶來。
2.這樣,為了還夫人清白之身,我們就不得不對其背景作一些調查了。
但是非常遺憾,這個女人就像幽靈一樣出現,又像幽靈一樣消失。
如果誰能夠拿出關于這個女人更多的資料,那麼,至少我将感到十分感激。
且不要說衆多資深的紅學家了。
3.這個女人終于跟随曹雪芹回到北方。
這裡又是一個大破綻。
我們已經知道,曹雪芹當時窮得像老鼠一樣,他的錢已經被皇帝搶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又如何能夠把這個女人帶回來呢?據說這個女人還是個妓女。
這樣的人,很明顯,當然願意為統治者提供各種性質的服務。
即便這個女人不是個妓女,還是要問,為什麼曹雪芹要不遠千裡把她帶回來呢?這終歸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當然,人們會說,曹雪芹是待罪之身,不能随便更換他的住所。
既然這樣,曹雪芹離開北京長達一年又如何解釋呢?啊哈,是了,曹雪芹向當地行政部門請過假了。
這就是說,這麼多的事情都需要巧合。
雖然說無巧不成書,但是這裡不是在編造故事,而是在陳述曆史。
如果所有這些巧合都非常恰巧地吻合了,這還能隻是簡單地看作純屬巧合嗎?難道在這背後就沒有有目的的意志在起作用嗎? 4.我們還是要仔細地分析一下,為什麼曹雪芹要千裡迢迢地把這個女人帶回來呢?的确,乾隆,還有順治,喜歡把江南有名的美女帶到北京。
但是要說曹雪芹也有這份閑情逸志就太說不過去了。
據說直到現在,合理的解釋隻有一個,就是說,這個女人是曹雪芹的“故人”。
其實嚴格地說,當時的曹雪芹甚至未必會有心情破鏡重圓,再找個當時的閨友作伴侶。
我甚至想說,這種想法是多麼荒唐可笑啊!特别是結合到我已經說過的曹雪芹當時的危險處境,他居然會明目張膽,不遠千裡地把那個閨友帶來,這是多麼愚蠢的想法啊!這個故事充其量也就是乾隆皇帝拿來騙那些“多情種子”的。
5.盡管如此,為了論證嚴密,我願意退一步,同意這個女人是所謂“故人”。
但是麻煩也就來了。
這個女人根本就沒有被人提到,特别是沒有被曹雪芹的好朋友提到。
倒是諄敏趕在曹雪芹剛到的時候,“恰巧”遇見了曹雪芹。
據這個家夥說,當時他聽到有人“高聲”談笑,一看,果然是曹雪芹。
為此還極不要臉地寫了一首詩。
其中還說什麼“秦淮舊夢人猶在”雲雲。
顯然,為了解除這個女人的尴尬處境,諄敏的确費了一番苦心。
但是要說曹雪芹當時“高聲”談笑,這就多少令人難以接受。
如果是九紋龍史進“高聲”談笑還說得過去,但是要說曹雪芹、賈寶玉“高聲”談笑就不是特别讓人覺得合理。
特别是旁邊還有一個不知所措的“故人”在那裡。
6.我們退一步說,曹雪芹當時是不是“高聲”談笑多少是個細節問題。
也許曹雪芹看見諄敏這個小子了,想到可以白吃一頓的時候,或者會喜從中來。
但是更加令人奇怪的事情是,除了諄氏兄弟之外,沒有人提到這個“故人”。
有人會說,你又過慮了,前面不是已經說了嗎,這個故人的來曆的确有些令人難以啟齒。
她可能是妓女,或者可能是個寡婦,也可能是個被丈夫“休”掉的“棄婦”等等。
我認為,這根本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通過閱讀《紅樓夢》,大家至少應該知道曹雪芹是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說曹雪芹是那種一提到這些就羞愧得不得了的人,這就說明你還要多看看《紅樓夢》。
毛主席說要讀上五遍才有發言權。
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既然曹雪芹不是這樣的人,那麼他的朋友也不是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說實話,未必會以曹雪芹為友,反之,曹雪芹也未必看得上他。
另外,當時曹雪芹的社會地位的确有些特别。
抄家待罪。
親屬中有的被流放,有的被官賣。
這個時候,可以說,再和曹雪芹談這些“忌諱”大概是不合時宜的。
總之,曹雪芹及其朋友絕對不會把“再嫁”這樣的事放在心上。
至于有的人認為曹雪芹會因此而“忍辱偷生”,可以說,還是沒有了解曹雪芹的為人。
[50]結婚,特别是千裡迢迢地從南方帶來的新娘,應該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沒有一個朋友提到這個“故人”,這就顯得非常不平常了。
可以說,在整件看似喜慶的事情中,透露出恐怖的氣氛。
7.這個故人,的确不遺餘力地吹噓自己是如何與曹雪芹“恩愛”。
對于一個故人,特别是例如曹雪芹這樣人物的“故人”來說,這的确是非常反常的事情。
8.盡管如此“恩愛”,曹雪芹及其孩子還是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很快死去。
而這個故人,當然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北京。
可以說,走的越快越好。
既然這樣,請允許我饒舌,當初在南方定居不是很好嗎? 可以說,以上種種的疑問還都是很有份量的。
特别是我們看到,在當時文化專政的恐怖氣氛下,以上的疑問更加難以回避。
的确,現在的紅學家都十分樂意給曹雪芹悲慘的一生找到一個“紅顔知己”。
但是還是那句話,分析事情要實事求是。
不能脫離當時那個險惡的曆史背景。
過分的淚水不能蒙蔽科學的考證。
顯然,事情還沒有結束。
你沒有認識到,原來人間的陽光還是要勝過黑暗。
你沒有看到,《紅樓夢》是一部多麼高尚的藝術作品。
我(們)不許你用這些肮髒卑鄙的小人來打擾曹雪芹和他的夫人。
的确,曹雪芹是一位相當偉大的藝術家。
但是奇怪,這又和他的夫人、諄氏兄弟以及乾隆這些家夥有什麼相幹呢?難道紅學家在痛哭流涕之餘,也要給這些髒東西立牌坊,叩頭禮拜嗎? 我不得不說,曹雪芹的這位續夫人的确不比《紅樓夢》的續書更加來曆清白。
1.首先,這個女人的出現非常突然。
據我目前掌握的資料,曹雪芹在前夫人過世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沒有續娶。
但就是在其臨終前大約三四年的時間,匆匆忙忙地從江南把這個女人帶來。
2.這樣,為了還夫人清白之身,我們就不得不對其背景作一些調查了。
但是非常遺憾,這個女人就像幽靈一樣出現,又像幽靈一樣消失。
如果誰能夠拿出關于這個女人更多的資料,那麼,至少我将感到十分感激。
且不要說衆多資深的紅學家了。
3.這個女人終于跟随曹雪芹回到北方。
這裡又是一個大破綻。
我們已經知道,曹雪芹當時窮得像老鼠一樣,他的錢已經被皇帝搶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又如何能夠把這個女人帶回來呢?據說這個女人還是個妓女。
這樣的人,很明顯,當然願意為統治者提供各種性質的服務。
即便這個女人不是個妓女,還是要問,為什麼曹雪芹要不遠千裡把她帶回來呢?這終歸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當然,人們會說,曹雪芹是待罪之身,不能随便更換他的住所。
既然這樣,曹雪芹離開北京長達一年又如何解釋呢?啊哈,是了,曹雪芹向當地行政部門請過假了。
這就是說,這麼多的事情都需要巧合。
雖然說無巧不成書,但是這裡不是在編造故事,而是在陳述曆史。
如果所有這些巧合都非常恰巧地吻合了,這還能隻是簡單地看作純屬巧合嗎?難道在這背後就沒有有目的的意志在起作用嗎? 4.我們還是要仔細地分析一下,為什麼曹雪芹要千裡迢迢地把這個女人帶回來呢?的确,乾隆,還有順治,喜歡把江南有名的美女帶到北京。
但是要說曹雪芹也有這份閑情逸志就太說不過去了。
據說直到現在,合理的解釋隻有一個,就是說,這個女人是曹雪芹的“故人”。
其實嚴格地說,當時的曹雪芹甚至未必會有心情破鏡重圓,再找個當時的閨友作伴侶。
我甚至想說,這種想法是多麼荒唐可笑啊!特别是結合到我已經說過的曹雪芹當時的危險處境,他居然會明目張膽,不遠千裡地把那個閨友帶來,這是多麼愚蠢的想法啊!這個故事充其量也就是乾隆皇帝拿來騙那些“多情種子”的。
5.盡管如此,為了論證嚴密,我願意退一步,同意這個女人是所謂“故人”。
但是麻煩也就來了。
這個女人根本就沒有被人提到,特别是沒有被曹雪芹的好朋友提到。
倒是諄敏趕在曹雪芹剛到的時候,“恰巧”遇見了曹雪芹。
據這個家夥說,當時他聽到有人“高聲”談笑,一看,果然是曹雪芹。
為此還極不要臉地寫了一首詩。
其中還說什麼“秦淮舊夢人猶在”雲雲。
顯然,為了解除這個女人的尴尬處境,諄敏的确費了一番苦心。
但是要說曹雪芹當時“高聲”談笑,這就多少令人難以接受。
如果是九紋龍史進“高聲”談笑還說得過去,但是要說曹雪芹、賈寶玉“高聲”談笑就不是特别讓人覺得合理。
特别是旁邊還有一個不知所措的“故人”在那裡。
6.我們退一步說,曹雪芹當時是不是“高聲”談笑多少是個細節問題。
也許曹雪芹看見諄敏這個小子了,想到可以白吃一頓的時候,或者會喜從中來。
但是更加令人奇怪的事情是,除了諄氏兄弟之外,沒有人提到這個“故人”。
有人會說,你又過慮了,前面不是已經說了嗎,這個故人的來曆的确有些令人難以啟齒。
她可能是妓女,或者可能是個寡婦,也可能是個被丈夫“休”掉的“棄婦”等等。
我認為,這根本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通過閱讀《紅樓夢》,大家至少應該知道曹雪芹是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說曹雪芹是那種一提到這些就羞愧得不得了的人,這就說明你還要多看看《紅樓夢》。
毛主席說要讀上五遍才有發言權。
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既然曹雪芹不是這樣的人,那麼他的朋友也不是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說實話,未必會以曹雪芹為友,反之,曹雪芹也未必看得上他。
另外,當時曹雪芹的社會地位的确有些特别。
抄家待罪。
親屬中有的被流放,有的被官賣。
這個時候,可以說,再和曹雪芹談這些“忌諱”大概是不合時宜的。
總之,曹雪芹及其朋友絕對不會把“再嫁”這樣的事放在心上。
至于有的人認為曹雪芹會因此而“忍辱偷生”,可以說,還是沒有了解曹雪芹的為人。
[50]結婚,特别是千裡迢迢地從南方帶來的新娘,應該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沒有一個朋友提到這個“故人”,這就顯得非常不平常了。
可以說,在整件看似喜慶的事情中,透露出恐怖的氣氛。
7.這個故人,的确不遺餘力地吹噓自己是如何與曹雪芹“恩愛”。
對于一個故人,特别是例如曹雪芹這樣人物的“故人”來說,這的确是非常反常的事情。
8.盡管如此“恩愛”,曹雪芹及其孩子還是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很快死去。
而這個故人,當然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北京。
可以說,走的越快越好。
既然這樣,請允許我饒舌,當初在南方定居不是很好嗎? 可以說,以上種種的疑問還都是很有份量的。
特别是我們看到,在當時文化專政的恐怖氣氛下,以上的疑問更加難以回避。
的确,現在的紅學家都十分樂意給曹雪芹悲慘的一生找到一個“紅顔知己”。
但是還是那句話,分析事情要實事求是。
不能脫離當時那個險惡的曆史背景。
過分的淚水不能蒙蔽科學的考證。
顯然,事情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