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桂競芳” [33]
關燈
小
中
大
“霁月難逢,彩雲易散。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 這個“蓉”字可以認為是“賈蓉”的“蓉”,但是在祭文裡,自然也可以認為是“芙蓉”的“蓉”。
小丫頭不是說晴雯當了什麼“芙蓉花神”了嗎?特别還有“競芳”的“競”字更是把“蓉”和“桂”直接聯系起來。
這裡香菱剛剛告訴賈寶玉,夏金桂要進來,那裡婆子就告訴賈寶玉,晴雯被攆出去了。
可見一進一出,銜接得相當緊密。
在排名榜上,晴雯在襲人的前面。
另外,晴雯是《紅樓夢》中比較少見的“完整”的人物。
前面已經說過,後半部分的《紅樓夢》歪曲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而晴雯則比較幸運地死在了令大家開始感到難堪的第八十一回之前。
唯獨晴雯的全部發展是基本可信的。
至于其他的死的比較靠前的人物,例如秦可卿、尤氏姐妹等,不是死得太早,就是登場太晚。
像晴雯這樣從始至終貫穿前八十回的主要人物,可以說,還是不多見的。
我甚至要說,簡直就是獨一無二的。
有必要提一下,可能已經有人注意到了,但是我沒有看到有關這方面的資料。
也可能我所引的資料錯了。
賈寶玉在《芙蓉女兒诔》中說,他與晴雯相處共五年八個月。
而在第七十一回的時候,賈母做八十大壽。
而在第三十九回中,劉姥姥說她有七十五,賈母說比她大好幾歲。
這樣一來,時間上就發生了差異。
這就是說,從第三十九回到第七十一回時間跨度絕對要在六年以上。
而晴雯在第五回就出現了。
這個矛盾非常刺眼。
曹雪芹肯定不會犯這個錯誤……如果我所引的資料不與原著沖突,那麼可能的解釋就是說,賈寶玉沒有從一開始就開始計算時間,而是從晴雯得寵,也就是第五十二回補裘之後計算的。
這倒是說得通的。
但是…… 關于晴雯,大家說的也許是過多了。
即使這樣,這裡還是要多說幾句。
我認為,廣大《紅樓夢》的愛好者們對于晴雯的評價的确是太高了。
作者曹雪芹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對于晴雯,賈寶玉是“多情公子空牽念”。
這裡一個“空”字就很說明問題了。
在前面,警幻告訴賈寶玉: “……此即迷津也。
深有萬丈,遙亘千裡,中無舟楫可通,隻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
爾今偶遊至此,設如堕落其中,則深負我從前諄諄警戒之語矣。
”話猶未了,隻聽迷津内水響如雷,竟有許多夜叉海鬼将寶玉拖将下去。
吓得寶玉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襲人輩衆丫鬟忙上來摟住,叫:“寶玉别怕,我們在這裡!”[34] 這就是說,賈寶玉的丫鬟,正如後來王夫人所說,不過是廟裡的小鬼。
至于賈寶玉抱着什麼“糊塗”念頭,這裡暫且不加評述。
但是客觀地說,還是王夫人的判斷準确。
為什麼這麼說呢?晴雯在臨死前已經說得很明确了: “……隻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狸精!我太不服。
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後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
不料癡心傻意,隻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
不想平空裡生出這一節話來,有冤無處訴。
” 因此可以見到,晴雯的确與賈寶玉刻意營造的那個虛幻世界不同。
賈寶玉苦心經營的虛幻世界,實際就是我們在第五回看到的那個“太虛幻境”。
警幻已經事先讓賈寶玉看到了他所寄托的是怎樣一個必然破滅的世界;然而盡管如此,賈寶玉還是令警幻還是歎道,“癡兒竟尚未悟!”[35] 晴雯完全屬于功利的社會。
她的所作所為無非是迎合賈寶玉獨特的精神需要,以求進一步鞏固她的地位罷了。
但是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相比之下,站在不同的立場,自然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但是要說晴雯是什麼“反抗”的代表就大錯特錯了。
在這個方面,奴才終究是奴才。
如果一定遵循賈寶玉的邏輯,認為這就是作者曹雪芹的本意,就離題千裡了。
毫無疑問,母親當然比奴才更加重要。
晴雯在臨死前也是不斷地叫娘,雖然她未必知道自己的娘是誰。
可憐的人!隻是小丫頭哄賈寶玉,才說什麼做了芙蓉花神雲雲。
這裡悲劇的意義與其說是晴雯之死,不如說是因晴雯之死造成了賈寶玉母子的裂痕,而這才是重頭戲,為後面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埋伏下了線索。
我們看到,林黛玉和賈寶玉在談論祭文的時候,隻是泛泛地說這是一篇“好新奇的祭文”而已。
奴隸的死對于貴族來說隻是物質上的損失罷了。
特别要注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 這個“蓉”字可以認為是“賈蓉”的“蓉”,但是在祭文裡,自然也可以認為是“芙蓉”的“蓉”。
小丫頭不是說晴雯當了什麼“芙蓉花神”了嗎?特别還有“競芳”的“競”字更是把“蓉”和“桂”直接聯系起來。
這裡香菱剛剛告訴賈寶玉,夏金桂要進來,那裡婆子就告訴賈寶玉,晴雯被攆出去了。
可見一進一出,銜接得相當緊密。
在排名榜上,晴雯在襲人的前面。
另外,晴雯是《紅樓夢》中比較少見的“完整”的人物。
前面已經說過,後半部分的《紅樓夢》歪曲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而晴雯則比較幸運地死在了令大家開始感到難堪的第八十一回之前。
唯獨晴雯的全部發展是基本可信的。
至于其他的死的比較靠前的人物,例如秦可卿、尤氏姐妹等,不是死得太早,就是登場太晚。
像晴雯這樣從始至終貫穿前八十回的主要人物,可以說,還是不多見的。
我甚至要說,簡直就是獨一無二的。
有必要提一下,可能已經有人注意到了,但是我沒有看到有關這方面的資料。
也可能我所引的資料錯了。
賈寶玉在《芙蓉女兒诔》中說,他與晴雯相處共五年八個月。
而在第七十一回的時候,賈母做八十大壽。
而在第三十九回中,劉姥姥說她有七十五,賈母說比她大好幾歲。
這樣一來,時間上就發生了差異。
這就是說,從第三十九回到第七十一回時間跨度絕對要在六年以上。
而晴雯在第五回就出現了。
這個矛盾非常刺眼。
曹雪芹肯定不會犯這個錯誤……如果我所引的資料不與原著沖突,那麼可能的解釋就是說,賈寶玉沒有從一開始就開始計算時間,而是從晴雯得寵,也就是第五十二回補裘之後計算的。
這倒是說得通的。
但是…… 關于晴雯,大家說的也許是過多了。
即使這樣,這裡還是要多說幾句。
我認為,廣大《紅樓夢》的愛好者們對于晴雯的評價的确是太高了。
作者曹雪芹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對于晴雯,賈寶玉是“多情公子空牽念”。
這裡一個“空”字就很說明問題了。
在前面,警幻告訴賈寶玉: “……此即迷津也。
深有萬丈,遙亘千裡,中無舟楫可通,隻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
爾今偶遊至此,設如堕落其中,則深負我從前諄諄警戒之語矣。
”話猶未了,隻聽迷津内水響如雷,竟有許多夜叉海鬼将寶玉拖将下去。
吓得寶玉汗下如雨,一面失聲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襲人輩衆丫鬟忙上來摟住,叫:“寶玉别怕,我們在這裡!”[34] 這就是說,賈寶玉的丫鬟,正如後來王夫人所說,不過是廟裡的小鬼。
至于賈寶玉抱着什麼“糊塗”念頭,這裡暫且不加評述。
但是客觀地說,還是王夫人的判斷準确。
為什麼這麼說呢?晴雯在臨死前已經說得很明确了: “……隻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狸精!我太不服。
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後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
不料癡心傻意,隻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
不想平空裡生出這一節話來,有冤無處訴。
” 因此可以見到,晴雯的确與賈寶玉刻意營造的那個虛幻世界不同。
賈寶玉苦心經營的虛幻世界,實際就是我們在第五回看到的那個“太虛幻境”。
警幻已經事先讓賈寶玉看到了他所寄托的是怎樣一個必然破滅的世界;然而盡管如此,賈寶玉還是令警幻還是歎道,“癡兒竟尚未悟!”[35] 晴雯完全屬于功利的社會。
她的所作所為無非是迎合賈寶玉獨特的精神需要,以求進一步鞏固她的地位罷了。
但是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相比之下,站在不同的立場,自然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但是要說晴雯是什麼“反抗”的代表就大錯特錯了。
在這個方面,奴才終究是奴才。
如果一定遵循賈寶玉的邏輯,認為這就是作者曹雪芹的本意,就離題千裡了。
毫無疑問,母親當然比奴才更加重要。
晴雯在臨死前也是不斷地叫娘,雖然她未必知道自己的娘是誰。
可憐的人!隻是小丫頭哄賈寶玉,才說什麼做了芙蓉花神雲雲。
這裡悲劇的意義與其說是晴雯之死,不如說是因晴雯之死造成了賈寶玉母子的裂痕,而這才是重頭戲,為後面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埋伏下了線索。
我們看到,林黛玉和賈寶玉在談論祭文的時候,隻是泛泛地說這是一篇“好新奇的祭文”而已。
奴隸的死對于貴族來說隻是物質上的損失罷了。
特别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