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續”[21]

關燈
的。

    至于“芙蓉”究竟是岸上的木本,還是生長在水中的,曾經有比較詳細的考察。

    總之,賈寶玉寫的诔文是挂在樹上,而林黛玉也是從樹影中走出,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可是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

    衆所周知,即使到了第八十回,雖然大觀園裡鬧得翻天覆地,可是我們還看不出來為什麼會導緻家族的敗落。

    在續書中,林黛玉死在查抄賈府之前。

    這就有了一個時間間隔。

    而這個時間間隔,足夠賈寶玉迎娶林黛玉。

    [30] 如果單純地看,續書雖然遠不如原作那樣蕩氣回腸,但也不影響它成為一部好的作品。

    隻是這部“好”的作品恰好接在原作之後,使其自身的光彩不僅完全淹沒在原作的光芒之中,而且令人産生“閹割”原作的不良印象。

    隻要适當地調整心态,還是能夠從續書中得到應有的藝術享受。

    [31]不平衡主要發生在從第八十回進入第八十一回的過渡之中。

    可以說,在這個過渡中,續作者顯得特别笨拙,也最不能令讀者的情緒安靜下來。

    至于以後,抱着“讀故事”的心态,還是能夠接受續書作者的基本結論。

    例如夏金桂之死,賈府被抄,賈母逝世等等,還是沒有脫離大家風範。

    可以說,這些都是續作者親身經曆過的事情。

    盡管現實遠比作品更加冷酷無情。

    [32] [22]即使像我這樣的對于文字用語缺乏專業研究的讀者也不難看到前後語言上的差别。

    可以說,在前面,你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旗人”語言的迹象。

    但是在後面,有的章節,特别是兩部分的銜接處,長篇累牍地是旗人話,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所謂“北京話”。

    沒有比這更加惡心的了。

    舉例來說,例如這個“點點頭兒”就特别令人讨厭。

    “點點頭兒”和在前面出現的“點頭兒”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就全變了。

    這個“點點頭兒”用在女性身上的時候,特别容易讓人們想到滿洲貴族獨具一格的大帽子。

    這和清以前的婦女的頭飾完全不同。

     [23]史湘雲:“我從小兒在這裡長大的,這裡那些人的脾氣我都知道的。

    這一回來了,竟都改了樣子了。

    ”(《第一零八回強歡笑蘅蕪慶生辰死纏綿潇湘聞鬼哭》) [24]如果沒有什麼錯誤,王夫人在抄怡紅院的時候已經說過了,五兒已經死了,可是後面那個“五兒”又起死還魂,足足演了一大套戲。

    當然,這也許完全是個誤會。

    有的家夥會說,怎麼王夫人她老人家的這句話我就沒有聽到呢?(“下流囚攮的,偏你這麼知道,還不離了我這裡!”)當時你在現場嗎?你是不是整晴雯小姐的同案犯呢?交待一下你和襲人的關系吧。

    嗳,别盡挑無關緊要的說,要說就說具有本質性的事情。

    至于你怎麼定義這個“本質”,這就完全要看你的态度了…… [25]這個“笑”字非常說明問題。

    這當然不是什麼“溫馨”的笑。

    這不如說是“冷笑”。

    古人認為,“死而為神”,就是說古人認為,死人往往比活人知道的更多。

    這也完全符合《紅樓夢》的風格。

    曹雪芹認為賈寶玉來到塵世還不如說是一次堕落。

    反之,已死的晴雯,是不是知道得比那些在大觀園中鬥來鬥去的人們知道的更多呢?是不是晴雯已經知道賈府必然沒落的命運,而甚至因此而産生一種超脫的感覺呢?我們必須注意,在《紅樓夢》中,例如晴雯這樣的女孩子,按照賈寶玉的話來說,都是“雖死而不死的”。

    這還不如說是曹雪芹對那個社會的諷刺。

     [26]又,“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這樣,所謂“賈政”的“政”也可以理解為“正”了。

    而這對于理解賈寶玉的地位特别必要。

    我們通過鴛鴦姐姐的嘴知道,寶皇帝,的确和乾隆爺有關。

     [27]聯系到書中賈政指責賈寶玉“弑君弑父”,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為,雍正之死與乾隆有關呢?否則乾隆為什麼那麼忌諱《紅樓夢》呢? [28]隻要對比一下前後的文風差異,甚至可以說,難保後面沒有摻雜了“禦筆”。

    例如幾首“禦詩”之類。

    總之,乾隆是個少見的令人作嘔的家夥。

     [29]紅學研究的重中之重,乃是搞清下半部分的來龍去脈,如果是這樣的話,不妨可以集中注意力于乾隆有關的曆史資料。

    說不定會有所發現也說不定。

     [30]寫到這裡,我忽然産生了一個古怪的念頭,為什麼林黛玉不能嫁給例如甄寶玉呢? [31]除了“寶嫁黛死”這個情節之外,抄家也寫得很自然,另外,賈寶玉出家别父一段也寫得很精神。

     [32]可惜啊!按照《紅樓夢》原來的計劃,一切均将遭到毀滅,而且在毀滅之前,會發生大爆炸。

    但是我們沒有在續書中看到能量的釋放。

    不如說是一次巨大的流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