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聲明(代序)
關燈
小
中
大
意義的,全面的。
這裡第一次系統地從所謂“政治曆史”的層次對作品加以考察。
可以說,關于這個方面的工作,目前為止,隻有我才是自覺、系統地進行。
即使是基于這個理由,我也有充分的權利要求所謂的紅學家遠離《紅樓夢》,遠離大觀園。
而留給自由思想一點空間。
10.本書同時反對目前盛行于有關《紅樓夢》研究中的一種不良傾向。
當前确實有人試圖“神話”曹雪芹及《紅樓夢》。
我認為,類似傾向的擡頭是不正常的。
從古代以來,一些不學無術的學者就神話孔老夫子。
還有人神話毛主席。
針對這樣的人,毛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說是樹我,其實不知是樹誰人。
可笑有人居然在《紅樓夢》這樣一部空前反對權威的作品中也在搞類似的“造神”運動。
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表達對曹雪芹的無限敬仰于萬一! 11.鑒于此,作者莊嚴聲明,我始終力圖按照曆史的本來面目來評價這位偉人。
這就是說,曹雪芹的敵人自古以來就有。
其中就包括這麼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類型。
一種就是正面攻擊作品傷風敗俗等等;還有一種就是表面上給曹雪芹一個很高的地位,但是唯獨不允許其他的人對這位人物加以論述、評價等等。
這就是說,前一種雖然看上去是曹雪芹最兇惡的敵人,但是至少還保持理論的内外一緻;而後一種則更加讨厭。
這後一種擺出一副《紅樓夢》主人的樣子,其實兜售的不過是自己的兩首“情詩豔賦”,以及自己肚子裡那點騷水。
而如果有人試圖使紅學的研究擺脫這樣騷烘烘的“權威”的影響,就要被扣上“無知”、“專斷”這樣的帽子。
12.鑒于此,我認為,不同的人對作品的不同認識是正常的事情。
至于所謂“談情派”,雖然在下認為這基本屬于老騷貨範疇,但是也未嘗有絲毫強加于對方的意圖。
總之,本書基本的風格是要通過資料,論證以及作品本身說話。
誠所謂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是也。
13.至于我對曹雪芹的一般看法,這是本書的一個主要的論述任務。
但是在這裡不妨一般性地談一談。
首先,曹雪芹的确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第一人。
我國古典文化林林總總,洋洋大觀,盡可在作品中一收眼底。
這樣的文學藝術功力是罕見的。
相反,指指點點,盡可以把古典文化貶得一無是處。
這倒是極為容易的事情。
人們隻聽說過戰士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但是又有誰知道蒼蠅有什麼缺點呢? 低估《紅樓夢》曆史地位的那些自稱不是“作家”的身份不明之人,的确不必假裝出于“謙虛”的目的說什麼《紅樓夢》要比例如巴爾紮克這樣的法國文學要低上一籌。
說這樣話的作家,不知他是根據什麼标準得出他的結論。
我相信,如果他敢于列出他的觀點,肯定會受到嚴厲的反駁。
而既然這些偉大的“非作家”沒有明确地說出自己的論據,那麼就隻能被認為是胡說八道,沒有任何合理依據。
反之,當下有些人出于“壟斷”作品的獨特動機把《紅樓夢》與曹雪芹吹噓得漫無邊際。
這同樣不是嚴肅的态度。
我要說,曹雪芹的确存在思想上的局限。
當然思想的局限是每個人都有的。
因為人畢竟是曆史的産物。
我隻是說與巴爾紮克的情形非常接近,曹雪芹也是所謂“上流社會”的最後一個叛逆。
雖然他指出了上流社會崩潰的必然趨勢,但是他的同情顯然是寄托于那個注定滅亡的階級。
因此曹雪芹不能接受新道德興起之前、舊道德崩潰之後的這麼一段曆史時期。
這是作者的局限,也是作者的悲劇。
如果有必要,我将在本書專門論述這個問題。
現在的問題在于,作品還沒有得到正确的認識。
大量的紅學專家還在“情”字上做功夫。
說句稍稍誇張的話,我甚至認為這樣的紅學家在追求所謂“市場效應”。
而本書的一個作用,就是掃除功利主義。
還《紅樓夢》研究一片真正明朗的天空。
14.至于我研究《紅樓夢》的動機,可以說,一方面是受到偉大領袖的号召,覺得看一看是有必要的事情,總會有些益處。
但是看過之後,開始感到很迷惑,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感到很受震動。
後來又不斷地閱讀了一些關于《紅樓夢》的資料。
可以說,我認為人們并沒有很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題。
以至于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一直沒有得到正确的理解,更多地被當作消遣的對象了。
我當然不是反對人們拿它作為消遣。
相反,這是作品的一個長處。
例如很少能夠拿“泥土天才”、“非作家”的文字當作消遣一樣。
後者的作品當真令人慘不忍睹。
牙碜得不得了。
但是如果認為《紅樓夢》僅僅是消遣的小說,這就不好了。
正是由于我與目前紅學界的一般觀點存在重大的差别,所以我決定把我的觀點陸陸續續以散文的形式寫下來,與所有喜歡作品的人分享。
至于這裡的觀點是不是觸犯了某些大人物的利益,這就不關我的事情了。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大可以反駁。
如果說的有道理,或許還能推動紅學的進一步發展。
即使不能推動紅學的發展,至少我還是要感謝那些有說服力的作品,因為這畢竟對我對作品的理解具有推動作用。
至于那些不屑于賜教的高人,偏偏又喜歡罵人,那也沒什麼,或者我興趣好,彼此互罵,或者我覺得很無聊,一笑了之罷了。
這裡第一次系統地從所謂“政治曆史”的層次對作品加以考察。
可以說,關于這個方面的工作,目前為止,隻有我才是自覺、系統地進行。
即使是基于這個理由,我也有充分的權利要求所謂的紅學家遠離《紅樓夢》,遠離大觀園。
而留給自由思想一點空間。
10.本書同時反對目前盛行于有關《紅樓夢》研究中的一種不良傾向。
當前确實有人試圖“神話”曹雪芹及《紅樓夢》。
我認為,類似傾向的擡頭是不正常的。
從古代以來,一些不學無術的學者就神話孔老夫子。
還有人神話毛主席。
針對這樣的人,毛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說是樹我,其實不知是樹誰人。
可笑有人居然在《紅樓夢》這樣一部空前反對權威的作品中也在搞類似的“造神”運動。
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表達對曹雪芹的無限敬仰于萬一! 11.鑒于此,作者莊嚴聲明,我始終力圖按照曆史的本來面目來評價這位偉人。
這就是說,曹雪芹的敵人自古以來就有。
其中就包括這麼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類型。
一種就是正面攻擊作品傷風敗俗等等;還有一種就是表面上給曹雪芹一個很高的地位,但是唯獨不允許其他的人對這位人物加以論述、評價等等。
這就是說,前一種雖然看上去是曹雪芹最兇惡的敵人,但是至少還保持理論的内外一緻;而後一種則更加讨厭。
這後一種擺出一副《紅樓夢》主人的樣子,其實兜售的不過是自己的兩首“情詩豔賦”,以及自己肚子裡那點騷水。
而如果有人試圖使紅學的研究擺脫這樣騷烘烘的“權威”的影響,就要被扣上“無知”、“專斷”這樣的帽子。
12.鑒于此,我認為,不同的人對作品的不同認識是正常的事情。
至于所謂“談情派”,雖然在下認為這基本屬于老騷貨範疇,但是也未嘗有絲毫強加于對方的意圖。
總之,本書基本的風格是要通過資料,論證以及作品本身說話。
誠所謂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是也。
13.至于我對曹雪芹的一般看法,這是本書的一個主要的論述任務。
但是在這裡不妨一般性地談一談。
首先,曹雪芹的确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第一人。
我國古典文化林林總總,洋洋大觀,盡可在作品中一收眼底。
這樣的文學藝術功力是罕見的。
相反,指指點點,盡可以把古典文化貶得一無是處。
這倒是極為容易的事情。
人們隻聽說過戰士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但是又有誰知道蒼蠅有什麼缺點呢? 低估《紅樓夢》曆史地位的那些自稱不是“作家”的身份不明之人,的确不必假裝出于“謙虛”的目的說什麼《紅樓夢》要比例如巴爾紮克這樣的法國文學要低上一籌。
說這樣話的作家,不知他是根據什麼标準得出他的結論。
我相信,如果他敢于列出他的觀點,肯定會受到嚴厲的反駁。
而既然這些偉大的“非作家”沒有明确地說出自己的論據,那麼就隻能被認為是胡說八道,沒有任何合理依據。
反之,當下有些人出于“壟斷”作品的獨特動機把《紅樓夢》與曹雪芹吹噓得漫無邊際。
這同樣不是嚴肅的态度。
我要說,曹雪芹的确存在思想上的局限。
當然思想的局限是每個人都有的。
因為人畢竟是曆史的産物。
我隻是說與巴爾紮克的情形非常接近,曹雪芹也是所謂“上流社會”的最後一個叛逆。
雖然他指出了上流社會崩潰的必然趨勢,但是他的同情顯然是寄托于那個注定滅亡的階級。
因此曹雪芹不能接受新道德興起之前、舊道德崩潰之後的這麼一段曆史時期。
這是作者的局限,也是作者的悲劇。
如果有必要,我将在本書專門論述這個問題。
現在的問題在于,作品還沒有得到正确的認識。
大量的紅學專家還在“情”字上做功夫。
說句稍稍誇張的話,我甚至認為這樣的紅學家在追求所謂“市場效應”。
而本書的一個作用,就是掃除功利主義。
還《紅樓夢》研究一片真正明朗的天空。
14.至于我研究《紅樓夢》的動機,可以說,一方面是受到偉大領袖的号召,覺得看一看是有必要的事情,總會有些益處。
但是看過之後,開始感到很迷惑,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感到很受震動。
後來又不斷地閱讀了一些關于《紅樓夢》的資料。
可以說,我認為人們并沒有很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題。
以至于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一直沒有得到正确的理解,更多地被當作消遣的對象了。
我當然不是反對人們拿它作為消遣。
相反,這是作品的一個長處。
例如很少能夠拿“泥土天才”、“非作家”的文字當作消遣一樣。
後者的作品當真令人慘不忍睹。
牙碜得不得了。
但是如果認為《紅樓夢》僅僅是消遣的小說,這就不好了。
正是由于我與目前紅學界的一般觀點存在重大的差别,所以我決定把我的觀點陸陸續續以散文的形式寫下來,與所有喜歡作品的人分享。
至于這裡的觀點是不是觸犯了某些大人物的利益,這就不關我的事情了。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大可以反駁。
如果說的有道理,或許還能推動紅學的進一步發展。
即使不能推動紅學的發展,至少我還是要感謝那些有說服力的作品,因為這畢竟對我對作品的理解具有推動作用。
至于那些不屑于賜教的高人,偏偏又喜歡罵人,那也沒什麼,或者我興趣好,彼此互罵,或者我覺得很無聊,一笑了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