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人心的三個步驟

關燈
作為一名領導者,劉備重仁義,重感情,有征服人心的獨到方式。

    他在關鍵的時候往往技高一籌,能發掘出人的内在驅動力以掌握之,即使在他不能控制某人的時候仍能掌握其人的内在感情活動。

    這裡應提到的有三個情節。

     其一,徐庶作為劉備的軍師,幾次用計打敗曹兵。

    曹操捉住了徐庶的母親,以假書信誘騙徐庶離開劉備到自己一方去,劉備一聽到徐庶要離開之言,遂即答應,一面安慰徐庶離去後不要挂念自己,一面放聲大哭,并請求再聚一宵,來日餞行。

    飲酒間,劉備對徐庶說:“備聞公将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

    ”二人相對而哭,直到天明。

    第二天,劉備與徐庶并馬出城,送至長亭分别時,劉備舉杯對徐庶說:“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劉備在此向徐庶所說的“新主”,正是劉備的主要政治對手曹操。

    一個人為了成全朋友的孝情,竟心甘情願讓朋友去為自己的敵人服務,這真讓徐庶感動萬分。

    那麼,作為這個朋友,怎能心安理得地為昔日的敵人服務以傷害成全了自己孝情的朋友呢?徐庶良心觸痛,于是當面向劉備哭訴:“某才微智淺,深荷使君重用。

    今不幸半途而别,實為老母故也。

    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

    ”(第三十六回)徐庶去曹操處果然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即使在随曹操下江南,看到了火燒赤壁的前景,明知自己會受危險時,也沒有說破孔明、周瑜和龐統他們的計謀,隻是借口離開作罷。

     其二,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擊敗後逃走,關羽因不知劉備的下落,暫時投降曹操,後來,劉備在袁紹處知道了關羽的所在,即修書一封:“備與足下,自桃園締盟,誓以同死。

    今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願獻備首級以成全功。

    ”(第二十六回)關羽看書後,觸動舊情,放聲大哭,向使者當面表示不背舊盟的決心,并回信表示:“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

    ”果然他挂印封金,辭别曹操,千裡走單騎,過關斬将,回到劉備身邊。

    在這裡,關羽是否在曹營獵取功名富貴,是劉備所管不了的,何況,關羽取功名,圖富貴,并不非要劉備的首級才能成全功,劉備在書信中所以要這樣寫,就是故意要刺痛關羽的感情,讓他在曹營得不到内心的安甯,趕快前來相會。

     其三,劉備臨終前,在永安宮傳旨召諸臣入殿,寫了遺诏,托孤于孔明等,孔明等泣拜于地,劉備令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說死前有心腹之言相告。

    當孔明問有何聖谕時,劉備泣告說:“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第八十五回)皇帝生前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臨四川奉節白帝城終又托付軍國大事,這已使孔明感激涕零,現在又提出願将自己一生創得的江山拱手相讓,這怎不摧動孔明肝膽。

    孔明聽罷劉備的心腹之言,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罷,叩頭流血。

    事實上,孔明若有二心,在劉備死後取代劉備嗣子劉禅的皇位,是蜀中任何人都毫無辦法的,而這正是劉備的擔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