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先發制人:主動則常得勝

關燈
%,百貨店、西服店和洋貨店都把絲綢領帶當成了高檔商品,一般人是不輕易買的。

    但這時在經營領帶的阿斯公司當小職員的金鬥植,看見外國人戴的絲綢領帶既華麗又能顯出風度,便向老闆提出生産高級絲綢領帶的建議,建議被拒絕後,他提出了辭呈,并于1976年10月25日,他在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槍下室地方開了零售領帶小店。

    他生産的絲綢領帶很暢銷,生意越做越大。

    在經營上,他采取多品種、小批量和商标多樣化的戰略,使他開辦的克裡福德公司不僅在國内銷售額領先,且打入了國際市場,這家公司每年出口和内銷的總銷售額超過120億元,居同行業榜首。

     搶先一步,生意興隆 “先發制人”戰略,也可通俗地簡稱為“搶先一步”戰略。

    當代商戰,勝敗之間,往往是搶先一步或落後一步之差而已。

    日本人在鐘表業上率先采用石英技術因而戰勝鐘表王國瑞士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

    用石英計時是瑞士人首創的,但瑞士鐘表業者不到這一新技術的發展前景,沒有重視,因之發展很遲緩。

    日本人就看準了鐘表制造業的發展趨向,即必然從機械表走向電子表。

    于是,日本人就不遺餘力地研究石英表的技術,在70年代初做出了重大的突破後,裝有微型電池的日本石英表極大地沖擊了傳統的機械表的市場。

    日本電子表無論在技術和市場競争能力方面都超過了瑞士表。

    日本鐘表業還不斷發展石英技術,推陳出新,翻新款式,力争站在其他手表的前茅。

     據美國《商業周刊》報道, “精工表”投入世界手表市場的款式,多達2300種。

    日本著名鐘表制造商之一的西鐵城,就是靠一種高精度石英手表确立了它在世界市場的地位;随後又引進世界第一塊太陽能電池的指針表:再之後又推出世界最精确的高頻石英表“西鐵城石英米加表”,年誤差僅為3秒;他還推出超薄石英表和同時具有數字和指針兩種時間指示器的多功能表。

    正是技術不斷精益求精,款式花樣不斷翻新,使西鐵城長期稱霸美國市場。

    日本鐘表業在降低價格上總是設法搶先一步。

    他們以瑞士手表為競争對象,研究對方存在的缺點,發現瑞士表生産所采取的分散經營方式,不僅生産成本高,質量也沒有保證,既不适于生産電子表,更不适應激烈的市場競争,為此,日本“精工表”采用集中經營的方式。

    精工表所用的全部零件均由服部集團所屬各廠生産和供應,這就使産品質量有所保證,成本比較低,使精工手表的競争能力大大提高。

    因此,日本鐘表業得到了大發展,使過去隻有十來個雇員的日本時鐘家庭作坊,發展成為擁有23000多名雇員、包括20多家公司的服部株式會社集團。

    由于日本鐘表業在采用石英技術上比瑞士鐘表商搶先一步,乃能越過瑞士,躍迸鐘表市場之巅。

    美國吉列公司就因遲遲沒有把自己的不鏽鋼刀片投入市場,緻被競争者搶先一步而遭到重大的損失。

    在1962年以前,吉列公司壟斷了美國的剃刀市場。

    在《幸福》雜志所列的美國500家最大工業公司的利潤率中,吉列名列第四,但其投資回收率卻高居首位,高級藍色刀片是吉列刀片的核心和最高級的産品,也是創利最大的産品,這種刀片是經5年的試驗和研究才制成,于1960年正式投入市場,僅在1962年就獲利約1500萬美元,占公司利潤總額的1/3多。

    不過這種刀片是用碳索鋼制的,雖薄而鋒利,但很不耐用。

    1961年英國的不鏽鋼刀片向美國推銷,因其使用次數多,受到美國顧客的青睐,由于輸入數量不多,沒有造成對吉列公司的威脅,也就引不起它的注意。

    但卻引起它的美國競争對手的重視,如希克公司和珀森納公司等,都迅速地将不鏽鋼刀片投入市場,并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利潤在不斷增加,市場占有額在不斷擴大。

    而在1962——1966年間,吉列公司停滞不前,1966年的利潤比1962年下降T2670萬美元。

    本來吉列公司對美國刀片市場的壟斷地位是不可動搖的,而且已有自己的不鏽鋼刀片,因為擔心過早投入市場,會不利于高級蘭色刀片的銷售,因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