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先發制人:主動則常得勝

關燈
《三國演義》有不少采用“先發制人”的戰術而取得勝利的戰例,如“司馬懿克日擒孟達”,“呂蒙急取皖城”,“諸葛密襲陳倉”,其共同的特點是,遵循“兵貴神速”的戰法,“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使敵人措手不及而被打敗。

     “先發制人”戰術對于現代商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先發制人不僅是最有效的進攻,也是最有效的防禦。

    在世界上許多取得商戰勝利的案例說明,進入市場的遲快,對産品暢銷與否有決定性的作用。

    同類的産品,槍先一步進入市場是熱門貨,遲到一步則變成冷門貨,因市場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先到好賣,後到難銷,這是必然之理。

    即使是一樣的尖端産品,先投入的易于占領市場,後投的則難。

    如想将已占據市場的競争對手擠掉,除非有質更優價更廉的産品。

    所以,“逐鹿”市場的,不是進行質量戰,就是進行價格戰,用更優質或更廉價的産品先發制人。

    當代商戰,由于科技日新月異,稍為落後就會被人遠遠抛在後面;要想取勝,必須始終采取先發制人的戰略。

    因此,許多跨國公司都在競相争制最新産品,處在20世紀末期,它忙着設計、研制21世紀的産品了。

     識在人前,走在人前 思想指導人的行動,有先發制人的思想,才能有先發制人的行動。

    要能先發制人必須識膽雙全:識在人前,才能走在人前;有識沒有膽,縱使識在人前,不敢做敢為,也必然落在人後。

    實踐出真知;實踐也能鍛煉人的膽量,不少成功的企業家,正是在長期商戰的實踐中成為有識有膽的強人,認識目标就當機立斷、勇往直前,故能成大業。

    台灣大企業家王永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個在商界已拼搏近60年的企業家能獲得今日的成就,也因他識在人前,走在人前,才能勝在人前。

    50年代初,台灣塑料工業很落後,世界上塑料工業也處在發展初期,這時王永慶卻看出了發展塑料工業的遠大前景,他毅然伺美國開發署駐台辦事處借債68萬美元,籌建塑料廠。

    從此,他全力以赴,産品由塑料工業擴展到石化工等,地區由台灣擴大到世界各地,現在他的台塑公司已是一家跨國大企業,其分公司遍布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且在日益發展,1987年,台塑公司銷售額為53億美元,稅前盈餘6.95億美元,比1986年(3.79億美元)增長近1倍。

    現在,王永慶已成為全球有名的大富豪之一,被人稱為“企業界之教宗”和“經營之神”。

    索尼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也是因始終采取“先發制人”戰略而取得成功的。

    這具體體現在他的“公司訓言”——“誓做開拓者”。

    “開拓”就是要靠鑽研,開發、創新。

    索尼公司本着這種精神,求新、求變,不斷推出超過競争對手的新産品,因而能從默默無聞的小企業發展到日本電業界的領先地位,以至在國際上名列前茅。

    索尼能不斷前進,不斷壯大,這與盛田昭夫“識在人前”有關。

     他畢業于大阪大學理學部物理專業,對理工專業懷有遠大抱負和信心,故不願繼承家傳三百多年的釀酒業,違背父命自己創業,開辦了索尼公司。

    他的經營思想是:基本上應按市場需要而制造産品,但有時也須根據産品的性質來制造市場。

    ”據此,他提出:“錄音機可應用于教育,并将“成為今後家庭的必需之物”。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在他的努力下,質量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使錄音機最早在學校和家庭流行起來,銷路也就迅速擴大了。

    他還曾公開預言:1976年将被後世尊為“錄相機元年”。

    當時正逢石油危機過後不久,索尼首先做出發展家用錄相機(VTR)的決定,被同行們譏為”盛田昭夫的獨腳戲”。

    當家用VTR不隻在日本,而且在世界各國的家庭登堂入室,大為暢銷的時候,譏笑者為之膛目結舌。

    盛田昭夫今雖已年逾花甲,力争前茅的雄心仍不減當年,正在為實現他的“世界的索尼公司”而奮戰不息。

     南朝鮮的領帶大王金鬥植,也是個因“識在人前,走在人前”而取得成功的典型。

    在70年代,南朝鮮的領帶大部分是合成纖維的,絲綢領帶還不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