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傷敵心:諸葛三氣周瑜
關燈
小
中
大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一場似戰非戰、既實且虛、伐謀而重在攻心的特殊戰争。說它似戰非戰,是指雙方已擺好陣勢,好象非大打不可,卻沒有真正打起來:說它既實且虛,是指雙方明槍明箭,兵馬已接觸,卻往往是虛幌一槍便過去,說它伐謀而重在攻心,是指諸葛亮破周瑜之謀重點在于“攻心”,使其氣而怒,怒而傷心,傷心而死心,終于心服,徹底認輸。這場特殊戰争是在這樣背景之下發生的:孫、劉同盟大敗曹操後,荊州三分,孫、劉各得一部分,曹操雖敗仍占有南郡和荊州、襄陽地區。對操占區,劉備要奪之,周瑜也要占據,連劉備已占有那塊地盤亦想據為已有,這樣雙方就非較量一番不可。但諸葛亮的戰略與周瑜有異:周瑜是隻要能全據荊州,縱使孫、劉聯盟破裂也在所不惜;諸葛亮則既要争奪曹操尚占有的原荊州部分地區,又不緻使劉、孫聯盟破裂,因是時曹操正在厲兵秣馬以雪赤壁戰敗之恥,劉、孫相争,隻能對操有利。諸葛亮便極力避開與周瑜正面對抗,運用其神機妙算,采取“攻心”策略,連破周瑜的陰謀詭計,從心理上給予周瑜緻命打擊,使其不敢再窺視荊州。茲将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評述如下:
一氣周瑜,為誰辛苦為誰忙
赤壁之戰大勝後,周瑜大犒三軍,拟進軍攻取南郡。聞知劉備、諸葛亮駐軍油口,知其必有取南郡之意,大驚,乃以相謝為名,引三千輕騎到油口,想乘便結果了劉備。因見劉備軍勢雄壯,不敢下手。劉備納孔明之計,贊同周瑜之言:若瑜取不得南郡,再由劉備去取。周瑜與南郡守将曹仁鏖戰,周瑜中箭詐死誘曹仁傾師來戰,打得曹仁大敗而逃,當周瑜乘勝直趨南郡城下時,見旌旗布滿,敵樓上一将叫說:“都督少罪!吾奉軍師将令,已取城了。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原來諸葛亮早派子龍潛師于附近,待曹仁一傾師出戰周瑜,便進據南郡。這是諸葛亮采取“鹬蚌相争,漁人得利”之計。周瑜無奈,拟分軍先取荊州、襄陽後再回師取南郡,讵料諸葛亮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詐調荊州守城軍馬來救,卻教張飛襲了荊州。又差人赍兵符,誘襄陽守将夏侯惇出兵救曹仁,卻教雲長襲取了襄陽。周瑜探知了,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半響方蘇。正是:“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
周瑜拼着命,卻毫無所得,而諸葛亮完全不費力,便全奪了曹軍占領的三處城池,怎不令周瑜氣煞!
二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荊州被劉備所占,周瑜無可奈何,便心生一計,要孫權以妹妹為餌,誘劉備來吳,囚禁之,以交換荊州。諸葛亮早知其計,便授予跟劉備前往招親的趙雲三個錦囊妙計:第一個錦囊妙計借孫權之母、周瑜之丈人以助劉備,終于弄假成真,使劉備得續佳偶。周瑜虛以美人賺之不得,便實以美人賺之。
他緻書孫權說:莫如軟困劉備于吳中,“盛為築宮室,以喪其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娛其耳目,使分開關、張之情,隔遠諸葛亮之契——各置一方,然後以兵擊之,大事可定矣”。周瑜的真美人計,又被諸葛亮的第二個錦囊計破了,它以荊州危急,借得孫夫人出頭,向國太謊說要往江邊祭祖,乃得以逃出東吳。盡管周瑜早為防備,孫權派人追捕,第三個錦襄妙計又借得孫夫人之助,喝退攔路之兵。這時,諸葛亮早派船在劉郎浦接應,布置關公、黃忠、魏延三支軍馬殺退周瑜的追兵。正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前番在南郡,送了城池折了兵,隻是惱怒,暫時氣昏,這番賠了夫人又折兵,是嗔羞交加,更見傷心!眼白白望着劉備夫婦平安歸去,怎不令周瑜又氣得金瘡迸裂,昏迷不省。
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劉備曾答應取益州後歸還荊州,後又以取宗弟劉璋之地恐人唾罵為辭,周瑜便派魯肅往說願代取益州以換荊州,并作為孫夫人嫁資,但途經荊州時要供應些錢糧,諸葛亮虛應之。周瑜是虛名收川,實是取荊州,這是“假途火虢”之計。周瑜引三千精兵抵荊州城下,城上軍早豎起槍刀。敵樓上趙雲說:“孔明軍師已知都督‘假途滅虢’之計,故留趙雲在此。”這時,探馬報說:“探得四路軍馬,一齊殺到,關某從江陵殺來,張飛從秭歸殺來,黃忠從公安殺來,魏延從彜陵小路殺來,四路正不知多少軍馬,喊聲遠近震動百餘裡,皆言要捉周瑜。”瑜聽了馬上大叫一聲,箭瘡複裂,墜于馬下,左右急救上船。這最後一氣,給周瑜緻命的打擊。途經巴丘時,他接到諸葛亮來書,大意是勸他不要勞師遠征西蜀,以防曹操來襲,不然,“倘操乘虛而到,江南齑粉矣。“諸葛亮是又打又勸,周瑜是又氣又羞,自知不如,不得不認輸,這更覺無限傷心,臨死時,他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在伐謀中進行“攻心”,從“攻心”中徹底粉碎對方的計謀,兵不血刃而取得最大的勝利。這“三氣”堪稱是諸葛亮這位“攻心”大師的不朽之作。
一氣周瑜,為誰辛苦為誰忙
赤壁之戰大勝後,周瑜大犒三軍,拟進軍攻取南郡。聞知劉備、諸葛亮駐軍油口,知其必有取南郡之意,大驚,乃以相謝為名,引三千輕騎到油口,想乘便結果了劉備。因見劉備軍勢雄壯,不敢下手。劉備納孔明之計,贊同周瑜之言:若瑜取不得南郡,再由劉備去取。周瑜與南郡守将曹仁鏖戰,周瑜中箭詐死誘曹仁傾師來戰,打得曹仁大敗而逃,當周瑜乘勝直趨南郡城下時,見旌旗布滿,敵樓上一将叫說:“都督少罪!吾奉軍師将令,已取城了。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原來諸葛亮早派子龍潛師于附近,待曹仁一傾師出戰周瑜,便進據南郡。這是諸葛亮采取“鹬蚌相争,漁人得利”之計。周瑜無奈,拟分軍先取荊州、襄陽後再回師取南郡,讵料諸葛亮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詐調荊州守城軍馬來救,卻教張飛襲了荊州。又差人赍兵符,誘襄陽守将夏侯惇出兵救曹仁,卻教雲長襲取了襄陽。周瑜探知了,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半響方蘇。正是:“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
周瑜拼着命,卻毫無所得,而諸葛亮完全不費力,便全奪了曹軍占領的三處城池,怎不令周瑜氣煞!
二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荊州被劉備所占,周瑜無可奈何,便心生一計,要孫權以妹妹為餌,誘劉備來吳,囚禁之,以交換荊州。諸葛亮早知其計,便授予跟劉備前往招親的趙雲三個錦囊妙計:第一個錦囊妙計借孫權之母、周瑜之丈人以助劉備,終于弄假成真,使劉備得續佳偶。周瑜虛以美人賺之不得,便實以美人賺之。
他緻書孫權說:莫如軟困劉備于吳中,“盛為築宮室,以喪其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娛其耳目,使分開關、張之情,隔遠諸葛亮之契——各置一方,然後以兵擊之,大事可定矣”。周瑜的真美人計,又被諸葛亮的第二個錦囊計破了,它以荊州危急,借得孫夫人出頭,向國太謊說要往江邊祭祖,乃得以逃出東吳。盡管周瑜早為防備,孫權派人追捕,第三個錦襄妙計又借得孫夫人之助,喝退攔路之兵。這時,諸葛亮早派船在劉郎浦接應,布置關公、黃忠、魏延三支軍馬殺退周瑜的追兵。正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前番在南郡,送了城池折了兵,隻是惱怒,暫時氣昏,這番賠了夫人又折兵,是嗔羞交加,更見傷心!眼白白望着劉備夫婦平安歸去,怎不令周瑜又氣得金瘡迸裂,昏迷不省。
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劉備曾答應取益州後歸還荊州,後又以取宗弟劉璋之地恐人唾罵為辭,周瑜便派魯肅往說願代取益州以換荊州,并作為孫夫人嫁資,但途經荊州時要供應些錢糧,諸葛亮虛應之。周瑜是虛名收川,實是取荊州,這是“假途火虢”之計。周瑜引三千精兵抵荊州城下,城上軍早豎起槍刀。敵樓上趙雲說:“孔明軍師已知都督‘假途滅虢’之計,故留趙雲在此。”這時,探馬報說:“探得四路軍馬,一齊殺到,關某從江陵殺來,張飛從秭歸殺來,黃忠從公安殺來,魏延從彜陵小路殺來,四路正不知多少軍馬,喊聲遠近震動百餘裡,皆言要捉周瑜。”瑜聽了馬上大叫一聲,箭瘡複裂,墜于馬下,左右急救上船。這最後一氣,給周瑜緻命的打擊。途經巴丘時,他接到諸葛亮來書,大意是勸他不要勞師遠征西蜀,以防曹操來襲,不然,“倘操乘虛而到,江南齑粉矣。“諸葛亮是又打又勸,周瑜是又氣又羞,自知不如,不得不認輸,這更覺無限傷心,臨死時,他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在伐謀中進行“攻心”,從“攻心”中徹底粉碎對方的計謀,兵不血刃而取得最大的勝利。這“三氣”堪稱是諸葛亮這位“攻心”大師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