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臭嘴
關燈
小
中
大
不同,祢衡從不知世上有誰值得他青眼相加,所以一概報之以白眼。
即使對人世間僅有的兩位知己孔融和楊修,評價起來照樣瘋瘋癫癫,沒遮沒攔,竟将年長自己二十歲的孔融稱為"大兒子",将楊修稱為"小兒子"。
我們發現,世人一旦落入祢衡的嘴裡,其結果甚至比羊落虎口還要凄慘。
他隻要對你略略瞥上一眼,就可以破口開罵了。
《三國演義》"祢正平裸衣罵曹"一回,對祢衡罵盡曹操手下作了詳細的描寫。
仔細對照一下就會發現,他罵人很少是有道理的,僅僅因為别人長着個将軍肚,便罵人家是"屠沽兒輩",可使"監廚請客",這并不能讓我們佩服祢衡的口才。
祢衡罵人的特點是:首先,他不可能不罵人;其次,他從來不考慮給對方留點面子;第三,他也從來不給自己留有任何餘地。
罵人之于祢衡,就像毒品之于瘾君子,乃是不可遏制的愛好和沖動,為此,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自己将承擔什麼後果。
拉攏一方,打擊一方,罵一些人,同時安撫另一些人,這些最基本的世故,祢衡全不知曉。
那天他準備回荊州老家,一些人決定送送他,想到平時飽受他的辱罵,送客們也想報複,具體方法就是,在祢衡走來的時候,大家全體坐着不動。
祢衡走來了,一見此景,立刻嚎啕大哭起來。
"你哭什麼呀?"有人問。
"走在一群行屍走肉之間,我能不悲痛欲絕嗎?"祢衡答道。
史書上沒有祢衡家世的點滴材料,使我們判斷祢衡的真實性格不無困難。
比如他父母是否離異?他小時候是否飽受虐待?他出生時有否難産?等等,我們皆不得而知。
盡管如此,我們仍可較有把握地看出:祢衡有着明顯的人格分裂症狀,他的反社會傾向與自戀态度,幾乎都是一眼可見的。
這樣的症狀連弗洛伊德都無法醫治,今天看來,瘋人院是祢衡的必然歸宿。
史書上也有祢衡"發狂疾"的記載,但作史者似乎僅把這次"狂疾"視為祢衡偶爾的使性子,而沒有想到那可能恰恰就是祢衡病竈的反映。
在孔融要求他去見一見曹操的時候,祢衡因"狂疾不肯往"。
記得古斯塔夫·榮格說過:"很多在今天被看成精神病患者的人,在過去,他們往往能得到特殊的禮遇,他們反常的精神狀态,恰恰被視為不同尋常的證明。
"拿這個觀點看祢衡,我們就不難理解,何以這個飛越了曆史瘋人院的逃犯,在三國時代竟然頗有聲名,以至曹操雖然覺得"殺他比殺一隻老鼠還容易",又畢竟沒敢動手。
《三國演義》的讀者,對祢衡羞辱曹操一事已知之甚詳:曹操任命祢衡為鼓吏,本意是想寒碜他一下,沒想到祢衡竟然衣着不整地走進大廳。
由于東漢宮廷禮儀對鼓吏的衣着有相當的要求,祢衡這一身丐幫打扮,無疑構成了對曹操的挑釁。
祢衡之所以後來又答應曹操的要求,換上鼓吏的标準行頭,乃是為了實施下一步計劃:他當着衆人的面脫下身上的百衲衣,一絲不挂,然後再徐徐換上新的裝束。
曹操無奈之下隻能自我解嘲道:"我是偷雞不着蝕把米,反而被祢衡小子羞辱了一下。
"人格分裂的祢衡,顯然從來就沒覺得曹操有甚可怕之處。
他後來幹脆繼續穿上那身丐幫服,拄着根打狗棒,一屁股坐在曹操的營帳外,對曹操破口大罵。
每罵一句,打狗棒就重重地朝地上戳一下。
曹操即使"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時也按不住騰騰怒火。
他喚來兩名虎贲衛士,準備下三匹良馬,祢衡就這樣被撂在馬上,被兩個武士一路挾持出境,作為禮物,送給了荊州牧劉表。
在劉表高朋滿座的客廳裡,祢衡享受貴客待遇沒幾天,老毛病又犯了。
他一面過甚其詞地贊美着劉表,不惜拿周文王加以比附,一面又對劉表手下衆人大肆嘲笑。
老實的劉表起初還聽不出其中暗藏的嘲諷,待到下面的人怒而檢舉,才省悟到祢衡的刻薄。
周文王素以禮賢下士、知人善任聞名于世,若劉表真屬文王再生,他手下應該決不至于如此昏庸不濟才對,不然,隻能說明劉表與他手下一般無能。
劉表還算聰明,他明白了曹操将這個活寶送給自己,本意正是為了借刀殺人。
為了讓曹操看得起自己,他便依法施為,同樣将祢衡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屯駐夏口的将軍黃祖。
黃祖是個粗人,他開始雖也拿祢衡當寶貝賞玩,但當祢衡一仍其故
即使對人世間僅有的兩位知己孔融和楊修,評價起來照樣瘋瘋癫癫,沒遮沒攔,竟将年長自己二十歲的孔融稱為"大兒子",将楊修稱為"小兒子"。
我們發現,世人一旦落入祢衡的嘴裡,其結果甚至比羊落虎口還要凄慘。
他隻要對你略略瞥上一眼,就可以破口開罵了。
《三國演義》"祢正平裸衣罵曹"一回,對祢衡罵盡曹操手下作了詳細的描寫。
仔細對照一下就會發現,他罵人很少是有道理的,僅僅因為别人長着個将軍肚,便罵人家是"屠沽兒輩",可使"監廚請客",這并不能讓我們佩服祢衡的口才。
祢衡罵人的特點是:首先,他不可能不罵人;其次,他從來不考慮給對方留點面子;第三,他也從來不給自己留有任何餘地。
罵人之于祢衡,就像毒品之于瘾君子,乃是不可遏制的愛好和沖動,為此,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自己将承擔什麼後果。
拉攏一方,打擊一方,罵一些人,同時安撫另一些人,這些最基本的世故,祢衡全不知曉。
那天他準備回荊州老家,一些人決定送送他,想到平時飽受他的辱罵,送客們也想報複,具體方法就是,在祢衡走來的時候,大家全體坐着不動。
祢衡走來了,一見此景,立刻嚎啕大哭起來。
"你哭什麼呀?"有人問。
"走在一群行屍走肉之間,我能不悲痛欲絕嗎?"祢衡答道。
史書上沒有祢衡家世的點滴材料,使我們判斷祢衡的真實性格不無困難。
比如他父母是否離異?他小時候是否飽受虐待?他出生時有否難産?等等,我們皆不得而知。
盡管如此,我們仍可較有把握地看出:祢衡有着明顯的人格分裂症狀,他的反社會傾向與自戀态度,幾乎都是一眼可見的。
這樣的症狀連弗洛伊德都無法醫治,今天看來,瘋人院是祢衡的必然歸宿。
史書上也有祢衡"發狂疾"的記載,但作史者似乎僅把這次"狂疾"視為祢衡偶爾的使性子,而沒有想到那可能恰恰就是祢衡病竈的反映。
在孔融要求他去見一見曹操的時候,祢衡因"狂疾不肯往"。
記得古斯塔夫·榮格說過:"很多在今天被看成精神病患者的人,在過去,他們往往能得到特殊的禮遇,他們反常的精神狀态,恰恰被視為不同尋常的證明。
"拿這個觀點看祢衡,我們就不難理解,何以這個飛越了曆史瘋人院的逃犯,在三國時代竟然頗有聲名,以至曹操雖然覺得"殺他比殺一隻老鼠還容易",又畢竟沒敢動手。
《三國演義》的讀者,對祢衡羞辱曹操一事已知之甚詳:曹操任命祢衡為鼓吏,本意是想寒碜他一下,沒想到祢衡竟然衣着不整地走進大廳。
由于東漢宮廷禮儀對鼓吏的衣着有相當的要求,祢衡這一身丐幫打扮,無疑構成了對曹操的挑釁。
祢衡之所以後來又答應曹操的要求,換上鼓吏的标準行頭,乃是為了實施下一步計劃:他當着衆人的面脫下身上的百衲衣,一絲不挂,然後再徐徐換上新的裝束。
曹操無奈之下隻能自我解嘲道:"我是偷雞不着蝕把米,反而被祢衡小子羞辱了一下。
"人格分裂的祢衡,顯然從來就沒覺得曹操有甚可怕之處。
他後來幹脆繼續穿上那身丐幫服,拄着根打狗棒,一屁股坐在曹操的營帳外,對曹操破口大罵。
每罵一句,打狗棒就重重地朝地上戳一下。
曹操即使"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時也按不住騰騰怒火。
他喚來兩名虎贲衛士,準備下三匹良馬,祢衡就這樣被撂在馬上,被兩個武士一路挾持出境,作為禮物,送給了荊州牧劉表。
在劉表高朋滿座的客廳裡,祢衡享受貴客待遇沒幾天,老毛病又犯了。
他一面過甚其詞地贊美着劉表,不惜拿周文王加以比附,一面又對劉表手下衆人大肆嘲笑。
老實的劉表起初還聽不出其中暗藏的嘲諷,待到下面的人怒而檢舉,才省悟到祢衡的刻薄。
周文王素以禮賢下士、知人善任聞名于世,若劉表真屬文王再生,他手下應該決不至于如此昏庸不濟才對,不然,隻能說明劉表與他手下一般無能。
劉表還算聰明,他明白了曹操将這個活寶送給自己,本意正是為了借刀殺人。
為了讓曹操看得起自己,他便依法施為,同樣将祢衡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屯駐夏口的将軍黃祖。
黃祖是個粗人,他開始雖也拿祢衡當寶貝賞玩,但當祢衡一仍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