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沖入土陣
關燈
小
中
大
,什麼“天下一顆星,地下骨零丁”,什麼“寶塔尖,沖破天”,一首首的唱了出來。
李莫愁欲以悲苦之音來制她,不料她渾渾噩噩,本來就沒什麼傷心煩惱,須知情由心生,心中一片混沌,對外感也就不起反應,而李莫愁的悲音給她誠樸無華的兒歌一沖,連楊過等也制不住了。
赤練仙子拂塵一起,心想:“須得先結果這個傻大姐。
”歌聲未絕,迎頭就是一拂塵擊去。
當年黃藥師後悔自己一時脾氣古怪,害了得意弟子曲靈風的性命,因此收養曲靈風這個女兒傻姑,發誓要把一身本事傾囊以授。
可是傻姑當父親被害之時一吓而壞了腦子,天資所限,不論黃藥師化了多少心血來循循善誘,總是人力難以回天,要說學會他一身的文學武功,那是萬萬不能的了,但十餘年來,卻也練成了一套掌法,一套叉法,所謂一套,其實隻是每樣三招,黃藥師見她愚鈍,知道什麼變化奇招,她決計記不住,于是窮心殚智,創出了三招掌法,三招叉法,這六招呆呆闆闆,并無變化後着,神炒之處,全在練功。
此時她見李莫愁拂塵打來,理也不理,火叉當胸就是一叉。
李莫愁聽得這一叉破空之聲甚是勁急,不禁大驚:“瞧不出這女子功力如此深湛。
”急忙繞步向左,揮拂塵向她頭頸擊去。
傻姑不理敵招如何,當胸一叉平刺。
李莫愁拂塵倒轉,卷她叉頭,傻姑隻如不見,火叉繼續刺出。
李莫愁運勁一甩,那火叉竟不搖動,轉眼間已刺到她雙乳之間,幸好她武功高強,百忙中一個“倒轉七星步”,從那牆壁的破洞中反身躍出,方始避開了這一叉,卻已吓出了一身冷汗。
她躍出後更不停頓,跟着縱身而起,從半空中将她拂塵擊了下來。
傻姑以不變應萬變,仍是一叉平刺,隻因敵人已經躍高,這一叉就刺向她的小腹,李莫愁見來勢狠猛,倒轉拂塵之柄在叉杆上一擋,借勢竄開,呆呆的望着她,心想:“我适才攻擊的三手,每一手都暗藏九種變化,十二種後招,任她那一位武林高手,均不能等閑視之,怎麼這女子隻是一招當胸一刺,就将我六十三手變化盡數消解于無形?此人武功深不可測,趕快走吧!” 其實傻姑的叉法來來去去隻有三招,若是時間一久,李莫愁看明白了她出手的路子,就能設法取勝,常言道程咬金三斧頭,傻姑卻也隻有三火叉,而此次單憑一招叉法,竟将一個絕頂厲害的敵人吓走,黃藥師也真足自豪了。
李莫愁轉過身來,正要從牆壁缺口躍出,卻見破口旁已坐着一人,青袍長須,正是當年從她手中相救程英的桃花島主黃藥師。
他憑幾而坐,矮幾上放着楊過的那瑤琴。
李莫愁是何等精幹之人,對戰時眼觀六路,耳聽八,但黃藥師進屋、取琴、坐地,她竟絲毫沒有察覺,若是他在背後欲施暗算,取她性命豈非易如反掌。
李莫愁與傻姑對招之時,生怕程英等加入戰團,是以口中悲歌并未止歇,要教他三人心神難以甯定,此時鬥見黃藥師悄坐撫琴,心頭一震,歌聲登時停了。
黃藥師在琴上彈了一聲,縱聲唱道:“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居然唱的就是李莫愁那一曲。
他琴上的弦線隻剩下羽弦一根,但黃藥師是武學的大宗匠,竟在這一根弦上彈出宮商角征羽各種音律出來,而琴中悲切之處,比之她的歌聲更遠過之。
這一曲李莫愁是唱熟了的,黃藥師一加變調,她心靈中所起的感應,比之楊過諸人自是更勝十倍。
黃藥師早知她作惡多端,今日要借此機緣将她除去。
他從前以一枝玉箫,與歐陽鋒的鐵筝、洪七公的嘯聲相抗,打成平手,這時隔了這許多年,力氣或因年老而衰減,内功卻是越練越深,李莫愁如何抵禁得住?但感心旌搖搖,莫可抑制。
黃藥師琴歌相和,亦非一味悲歌,忽而歡樂,忽而憤怒,忽而高亢激昂,忽而低沉委宛,情緒瞬息數變,引得她一時喜,一時悲,有如瘋癫。
眼見這一曲唱完,李莫愁非發狂不可,那傻姑一轉頭,突然見到楊過,燭光之下,看來與他父親楊康的相貌一模一樣。
傻姑一生最怕妖鬼,楊康在嘉興王鐵槍廟中中毒而死的情景,使她永不能忘,這時一見楊過呆呆坐着,隻道楊康的鬼魂作祟,一跳而起,指着他道:“楊……楊兄弟,你……你别害我……你……你不是我害死的……你去……找旁人吧。
” 黃藥師在琴上正彈得如怨如慕,突然給她這麼一擾亂,铮的一聲,最後一根琴弦也斷,傻姑躲在師父身後,大叫:“鬼…鬼…,師父,是楊家兄弟的鬼。
”李莫愁乘着這個空隙,一拂塵将燭火打熄,從破壁中鑽了出去。
黃藥師既不能用琴音殺她,自顧身份,自然不能出去追擊。
黑暗中傻姑更是害怕,叫得更加響亮:“是惡鬼,師父,打鬼,打鬼!” 程英晃火折點亮臘燭,拜倒在地,向師父見禮,将楊過與陸無雙二人的來曆簡略說了。
黃藥師喝住傻姑,向楊過笑道:“她識得你父親,你果然與你父其是相像。
”
李莫愁欲以悲苦之音來制她,不料她渾渾噩噩,本來就沒什麼傷心煩惱,須知情由心生,心中一片混沌,對外感也就不起反應,而李莫愁的悲音給她誠樸無華的兒歌一沖,連楊過等也制不住了。
赤練仙子拂塵一起,心想:“須得先結果這個傻大姐。
”歌聲未絕,迎頭就是一拂塵擊去。
當年黃藥師後悔自己一時脾氣古怪,害了得意弟子曲靈風的性命,因此收養曲靈風這個女兒傻姑,發誓要把一身本事傾囊以授。
可是傻姑當父親被害之時一吓而壞了腦子,天資所限,不論黃藥師化了多少心血來循循善誘,總是人力難以回天,要說學會他一身的文學武功,那是萬萬不能的了,但十餘年來,卻也練成了一套掌法,一套叉法,所謂一套,其實隻是每樣三招,黃藥師見她愚鈍,知道什麼變化奇招,她決計記不住,于是窮心殚智,創出了三招掌法,三招叉法,這六招呆呆闆闆,并無變化後着,神炒之處,全在練功。
此時她見李莫愁拂塵打來,理也不理,火叉當胸就是一叉。
李莫愁聽得這一叉破空之聲甚是勁急,不禁大驚:“瞧不出這女子功力如此深湛。
”急忙繞步向左,揮拂塵向她頭頸擊去。
傻姑不理敵招如何,當胸一叉平刺。
李莫愁拂塵倒轉,卷她叉頭,傻姑隻如不見,火叉繼續刺出。
李莫愁運勁一甩,那火叉竟不搖動,轉眼間已刺到她雙乳之間,幸好她武功高強,百忙中一個“倒轉七星步”,從那牆壁的破洞中反身躍出,方始避開了這一叉,卻已吓出了一身冷汗。
她躍出後更不停頓,跟着縱身而起,從半空中将她拂塵擊了下來。
傻姑以不變應萬變,仍是一叉平刺,隻因敵人已經躍高,這一叉就刺向她的小腹,李莫愁見來勢狠猛,倒轉拂塵之柄在叉杆上一擋,借勢竄開,呆呆的望着她,心想:“我适才攻擊的三手,每一手都暗藏九種變化,十二種後招,任她那一位武林高手,均不能等閑視之,怎麼這女子隻是一招當胸一刺,就将我六十三手變化盡數消解于無形?此人武功深不可測,趕快走吧!” 其實傻姑的叉法來來去去隻有三招,若是時間一久,李莫愁看明白了她出手的路子,就能設法取勝,常言道程咬金三斧頭,傻姑卻也隻有三火叉,而此次單憑一招叉法,竟将一個絕頂厲害的敵人吓走,黃藥師也真足自豪了。
李莫愁轉過身來,正要從牆壁缺口躍出,卻見破口旁已坐着一人,青袍長須,正是當年從她手中相救程英的桃花島主黃藥師。
他憑幾而坐,矮幾上放着楊過的那瑤琴。
李莫愁是何等精幹之人,對戰時眼觀六路,耳聽八,但黃藥師進屋、取琴、坐地,她竟絲毫沒有察覺,若是他在背後欲施暗算,取她性命豈非易如反掌。
李莫愁與傻姑對招之時,生怕程英等加入戰團,是以口中悲歌并未止歇,要教他三人心神難以甯定,此時鬥見黃藥師悄坐撫琴,心頭一震,歌聲登時停了。
黃藥師在琴上彈了一聲,縱聲唱道:“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居然唱的就是李莫愁那一曲。
他琴上的弦線隻剩下羽弦一根,但黃藥師是武學的大宗匠,竟在這一根弦上彈出宮商角征羽各種音律出來,而琴中悲切之處,比之她的歌聲更遠過之。
這一曲李莫愁是唱熟了的,黃藥師一加變調,她心靈中所起的感應,比之楊過諸人自是更勝十倍。
黃藥師早知她作惡多端,今日要借此機緣将她除去。
他從前以一枝玉箫,與歐陽鋒的鐵筝、洪七公的嘯聲相抗,打成平手,這時隔了這許多年,力氣或因年老而衰減,内功卻是越練越深,李莫愁如何抵禁得住?但感心旌搖搖,莫可抑制。
黃藥師琴歌相和,亦非一味悲歌,忽而歡樂,忽而憤怒,忽而高亢激昂,忽而低沉委宛,情緒瞬息數變,引得她一時喜,一時悲,有如瘋癫。
眼見這一曲唱完,李莫愁非發狂不可,那傻姑一轉頭,突然見到楊過,燭光之下,看來與他父親楊康的相貌一模一樣。
傻姑一生最怕妖鬼,楊康在嘉興王鐵槍廟中中毒而死的情景,使她永不能忘,這時一見楊過呆呆坐着,隻道楊康的鬼魂作祟,一跳而起,指着他道:“楊……楊兄弟,你……你别害我……你……你不是我害死的……你去……找旁人吧。
” 黃藥師在琴上正彈得如怨如慕,突然給她這麼一擾亂,铮的一聲,最後一根琴弦也斷,傻姑躲在師父身後,大叫:“鬼…鬼…,師父,是楊家兄弟的鬼。
”李莫愁乘着這個空隙,一拂塵将燭火打熄,從破壁中鑽了出去。
黃藥師既不能用琴音殺她,自顧身份,自然不能出去追擊。
黑暗中傻姑更是害怕,叫得更加響亮:“是惡鬼,師父,打鬼,打鬼!” 程英晃火折點亮臘燭,拜倒在地,向師父見禮,将楊過與陸無雙二人的來曆簡略說了。
黃藥師喝住傻姑,向楊過笑道:“她識得你父親,你果然與你父其是相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