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沖入土陣

關燈
把心一橫,生死置之度外,調弦轉調,彈起一曲“桃夭”來。

    這一曲華美熱鬧,喜氣洋洋,詞中說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原來是少年男女新婚之辭。

    他心中暗思:“今日我得脫此難,養好傷勢,到古墓中和姑姑長相厮守。

    三人鐘鼓樂之,琴瑟友之,卻是何等的歡樂。

    ”想到此處,琴聲中隐隐傳出鐘鼓之聲,竟是燕爾新婚的模樣。

     李莫愁見他如此甯定,雖然大敵當前,臉上卻是喜笑自若,也不禁佩服他的膽氣,但聽琴韻歡美,不禁心神一蕩。

     此時楊過情意愉樂,心神俱醉,那琴聲洋洋灑灑,樂音中春風和暢,花氣馨芳。

    李莫愁臉上愁苦之色漸漸消退,問陸無雙道:“那書呢?到底是丐幫取去了不曾?”楊過大手撫琴,右手将“五毒奇書”扔給了她,說道:“丐幫黃幫主乃大仁大義之人,要這邪書何用?她傳下号令,幫衆子弟,不得翻動此書一頁。

    ”李莫愁一見那書完整無缺,心下甚喜,又素知丐幫行劓正派,律令嚴明,隻怕真的末曾翻閱,也是有的。

    她一歡喜,那愁容更自絕了三分。

     楊過又從懷中取出兩個半邊錦帕,鋪在床頭幾上,說道:“這帕子請你一并取了去吧。

    ”李莫愁臉色大變,拂塵一揮,将兩塊帕子卷了過去,怔怔的拿在手中,一時思潮起伏,心神不定。

    程英和陸無雙互視一眼,都是臉上暈紅,料不到對方竟将帕子給了楊過,而他卻當面取了出來。

    這對表姊妹雖都知對方待楊過甚好,但女孩兒家,相互間卻并未吐露過片言隻語。

     這幾下你望我、我望你,心事脈脈,眼波盈盈,當真是風月情懷,醉人如酒,茅屋中蕭殺之氣,盡化為濃情蜜意。

    楊過琴中那“桃夭”之曲,更是彈得纏綿愉悅。

     突然之間,李莫愁将兩片錦帕扯成四截,說道:“往事已矣,夫複何言?”兩手一陣扯,往空一扔,那錦帕碎片有如梨花亂落。

    楊過一驚,铮的一響,琴弦又斷了一根。

     李莫愁喝道:“此時殺你,易如反掌,但身上有傷,我用武功傷你,諒你死了也不心服。

    咄!王月斷一根!”那瑤琴上第五根“角弦”,果然應聲而斷。

    李莫愁冷笑道:“你此時心中,更有若何歡樂之意?頃刻之間,要教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快快給我抱頭痛哭吧。

    ”那琴上隻剩下兩根琴弦,楊過本領再高,也已難成曲調。

    李莫愁說道:“快彈幾聲凄傷之音!世間大苦,活着有何樂趣?”楊過性子倔強,仙翁、仙翁的彈了兩聲,仍是桃之夭夭的韻律。

    李莫愁道:“好,我先殺一人,瞧你心中悲不悲痛?”這一聲說話,又崩斷了一根琴弦。

     她舉起拂塵,就要往陸無雙頭頂擊下,程英長劍平舉,隻得和她決死一拼。

    楊過知道性命無幸,笑道:“我三人今日同時而死,快快活活,遠勝于你孤苦寂寞的活在世間上。

     英妹、雙妹,你們過來。

    ”程英和陸無雙走到他床邊,楊過左手挽住程英,右手挽住陸無雙笑道:“咱們死在一起,在黃泉路上說說笑笑,卻不強于這惡毒婦人十倍?”陸無雙笑道:“是啊,好傻蛋,你說的一點兒不錯。

    ”程英溫柔體貼的一笑。

    她表姊妹二人給楊過的手一握,登時勇氣十倍,心中大感甜美。

    楊過卻在想:“唉,可惜不是姑姑在身旁陪着我。

    ”但他強顔歡笑,故意和程陸二人十分親昵。

     李莫愁臉帶寒霜,心中卻想:“這小子的話倒不錯,他三人如此死了,确是勝過我活着。

    ”她心腸歹毒,尋思:“天下那有這等便宜之事?我定要教你臨死時傷痛難過。

    ”于是拂塵輕擺,低聲唱了起來,唱的仍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那一曲,祇是音調幽幽咽咽,猶似棄婦吞聲,冤鬼夜哭。

    楊過等三人四手相握,聽了一陣,不自禁的愁從中來。

    楊過内功較深,凝神不動,臉上猶帶微笑,陸無雙心腸較硬,不易激動,程英卻已忍不住掉下淚來。

    李莫愁的歌聲越唱越低,到了後來聲若遊絲,似斷似續,楊過眼眶微紅,鼻為之酸。

     那赤練仙子隻待三人同時掉淚,拂塵卷處,就要将他們一齊震死。

    正當歌聲凄婉慘厲之極的當口,突聽茅屋外一人哈哈大笑,拍手踏歌而來。

     那歌聲是女子口音,聽來年紀已自不輕,但聽她唱的卻是天真爛熳的兒歌:“搖搖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吃了還要拿一包。

    ”歌聲中充滿着歡樂,李莫愁的悲切之音登時受到打擾。

    但聽她越唱越近,轉了幾轉,從大門中走了進來,卻是一個蓬頭粗服的中年女子,兩眼圓圈,嘻嘻傻笑,手中拿着一柄燒火用的火叉。

    李莫愁吃了一驚:“怎麼她輕輕易易便繞過土堆,從大門中進來?若非是他三人一夥,那便是精通奇門遁甲之法了。

    ”她心中起了别念,歌聲感人之力就無先前那般淩厲無前。

     程英見那女子進來,心中大喜,叫道:“師姊,這人要害我,你快幫手。

    ”原來這蓬頭女子正是黃藥師的徒兒傻姑,隻聽她拍手嬉笑,高唱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