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沖入土陣

關燈
楊過在床上彎腰磕頭,說道:“怒弟子身上有傷,不能叩拜。

    ”黃藥師顔色甚和,道:“你舍命救我女兒,真是好孩子。

    ”原來他已與李莫愁見過面,知曉了經過情由,聽說程英将他救去,于是帶同傻姑,前來尋找。

    黃藥師取出療傷靈藥,給他服了,又運内功給他推拿按摩。

     楊過但覺他雙手到處,有如火炙,不自禁的從體中生出抗力。

     黃藥師鬥覺他皮肉一震,暗中感到他經脈運轉,内功實有異常造詣,于是手上加勁,過了一頓飯時分,楊過但覺四肢百駭無不舒暢,昏昏沉沉的竟睡着了。

     次日醒時,睜眼見黃藥師坐在床頭,忙坐起行禮。

    黃藥師道:“你可知江湖上叫我什麼名号?”楊過道:“你是桃花島主?”黃藥師道:“還有呢?”楊過初想“東邪”二字不便出口,但轉念一想,既然有個“邪”字,他的脾氣和常人一定不大相同,于是大着膽子道:“你是東邪。

    ”黃藥師哈哈大笑,說道:“不錯。

    我也曾聽到很多人說起你,說你武功不壞,心腸也熱,行事卻也邪得可以。

    聽說你想與你師父為妻,是不是?”楊過道: “正是。

    老前輩,人人都不許我,但我甯可死了,也要娶她。

    ”黃藥師聽他這幾句話說得斬釘截鐵,怔怔的望了他一陣,突然擡起頭來,仰天大笑,隻震得屋頂的茅草簌簌亂動。

     楊過怒道:“這有什麼可笑?我道你号稱東邪,定有高見,豈知也與世俗之人一般迂腐。

    ” 黃藥師大聲道:“好,好,好!”說了個“好”字,轉身出屋。

    楊過怔怔的坐着,心想:“我這一番話,可把這位老前輩給得罪了。

    卻不想他何以臉露喜色?” 原來黃藥師一生縱橫天下,對當時禮教世俗之見,最是僧恨,行事說話,無不離經叛道,因此上得了一個“邪”字的名号。

    他落落寡合,生平實無知己,雖以女兒女婿之親,也非真正知心。

    郭靖端凝厚重,尤非他意下所喜。

    不料到得晚年,居然遇到楊過,江湖上早就傳說他反出全真教,毆師叛門種種行徑,此刻與他一席話說過,更是大合心意。

     這天傍晚,黃藥師又到室中,說道:“楊過,你不如再反出古墓派師門,轉拜我為師吧。

    ”楊過一怔道:“為什麼?”黃藥師笑道:“你先不認小龍女為師,再讨她為妻,豈非名正言順?”楊過心想:“這法兒倒好,可是師徒不許結為夫妻,卻是誰定下的規矩?”于是昂然道:“我偏要又叫讨她做師父,又她做妻子。

    ”黃藥師鼓掌笑道:“好的,你這麼想,可又比我想法高出一籌。

    ”于是伸手替也按摩療傷,歎道:“我本想要你傳我衣砵,要教世人得知,黃老邪之後又有一個楊小邪。

    你不肯做我弟子,那是沒法兒的了。

    ” 此時楊過已瞧明白他的脾性,越是與衆不同的言行,越是合他心意,随即說道:“也非定須師徒,方能傳授衣砵。

    你若不嫌我年紀幼小、武藝淺薄,咱倆大可結個忘年之交啊。

    ”黃藥師怒道:“你這小小娃兒,膽子倒不小,我又不是老頑童周伯通,怎能跟你沒上沒下?”楊過道:“老頑童周伯通是誰啊?”黃藥師當下将周伯通為人簡略說了一些,又說到與郭靖如何結為金蘭兄弟。

     二人談談說說,大是情投意合,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楊過伶牙利齒,言辭便給,兼之生性和黃藥師極為相近。

    每說一句話,黃藥師都大歎深得我心,當真是一見如故,相遇恨晚,他口上雖然不認,心中卻已将他當作忘年之交。

    當晚他命程英在楊過室中加設一榻,二人聯床共語。

     數日過後,楊過傷勢痊可,他與黃藥師二人的交情,也是如膠如漆難舍難分。

    黃藥師本要帶了傻姑南下,此時卻一句不提動身之事。

    程英與陸無雙見他一老一少,白日前樽共飲,晚間剪燈夜話高談闊論,滔滔不絕,心中都是暗暗好笑。

    隻覺老的太過沒有輩份尊嚴,少的卻又太過肆無忌憚。

    說到見識學問,楊過還沒黃藥師的一點兒零頭,隻是黃藥師不論說到什麼,他總是打從心竅兒出來的贊成,偶爾加上片言隻字,卻又無不恰到好處,不由得黃藥師不引他為生平第一知己了。

     這些時日之中,黃藥師自将生平絕學,傾囊以授,二人雖無師徒名分,但他比之得授徒弟,更加盡心。

    楊過除了陪他說話練武之外,心中總是想着傻姑錯認自己那晚所說的話,當時她說:“你不是我害死的,你去找别人吧!”由此可見,她必知自己父親為何被人害死,害死他的人是誰,旁人隐瞞不說,這傻姑瘋瘋癫癫,或可從她口中探明真相的。

     這日午後,楊過道:“傻姑,你來,我有話跟你說。

    ”傻姑見他太像楊康,總是害怕,搖頭道:“我不跟你玩。

    ”楊過道:“我會變戲法,你瞧不瞧?”傻姑搖頭道:“你騙人,我才不上當呢。

    ”楊過心生一計,突然頭上腳下,倒了過來,以歐陽鋒所授的功夫,用頭行路,一躍一躍的向行。

    傻姑大喜,拍掌歡呼,随後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