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苦惱拳對柳葉掌

關燈
角拳。

     劉鶴真見她身法、步法、拳法無一不是本門的正宗功夫,心中暗自驚異,踏上左步,擊出一招"三環套月",這一拳以手背擊人,在六合拳中稱為苦惱拳,因練習之際苦惱異常,故有此名。

     這苦惱拳練至具有極大威力,非十餘年以上之功力不辦,那少女避難找易,還了一招"摔掌穿掌",左手出的是柳葉掌,那也是六合拳中的正宗功夫。

    兩人在三十六隻酒碗底之上盤旋來去,使的都是二十四路六合拳法。

    在這天罡梅花樁上動手過招,最重要的是搶得中樁,将敵手逼至外緣,如是則一有機會,出手稍重,敵手無路可退,隻有跌落樁下。

     劉鶴真自幼便對這路武功深有心得,在這樁上已苦練數十年,左右進退,每一步踏下去實無分毫之差,隻數招之際,早已搶得中樁,于是拳力逐步加重。

    他知這少女年紀雖輕,武功實得高人傳授,卻也不敢貿然進犯,心想隻要守住中樁,便已穩操勝算。

     袁紫衣與孫伏虎、尉遲連等動手,雖說是三招取勝,其實在第一招中,已是制敵機先,但此時在梅花樁上與劉鶴真比拳,每一掌每一拳擊将出去,均遇到極重極厚的力道反擊。

     她足底踏的是酒碗,隻要着力稍重,酒碗立破,這場比武便算是輸了,因此她一沾即走,從無一招敢稍稍用老。

    眼見敵人守得極穩,難以撼動,隻得以上乘輕功點踏酒碗,圍着對手身周遊動,想找尋敵方破綻。

    兩人拆到三十餘招,一套六合拳法的招數均已使完,但見劉鶴真一個瘦瘦的身形屹立如山,拳風漸響,顯見勁力正自加強。

     各門武功之中,均有樁上比武之法,隻是那樁子卻變異百端,或豎立木樁,或植以青竹,或疊積磚石,甚至是以利刃插地,但這地上覆碗以代梅花樁,廳上衆武師卻從未見過。

     劉鶴真這三十六隻酒碗似乎散放亂置,并非整整齊齊的列成梅花之形,但其中自有規範,他早已習練純熟,即使閉目而鬥,也是一步不會踏錯,袁紫衣卻每一步都須先向地一望,瞧定酒碗方位,這才出足。

    如此時間一長,拳腳上竟是漸落下風。

     劉鶴真心中暗喜,拳法漸變,右手三角拳着着打向對方身上各處大穴,左手苦惱拳卻以厚重之力,攔封橫闩,使的全是截手法。

    袁紫衣眼見不敵,左手鬥然間自掌變指,倏地向前一刺,竟是六合槍法中的"四夷賓服"。

    劉鶴真吃了一驚,不及思索,急忙側身避過,豈知袁紫衣右手橫斬,出招是六合刀法中的一招"鈎挂進步連環刀"。

    劉鶴真料想不到她的拳法竟會一變而成刀法,微一慌亂,肩頭已被她一刀斬中。

    他肩頭一沉,将她斬力卸去了七成,跟着還擊一拳。

    袁紫衣左手"白猿獻桃"自下而上斬出,那是雙手都使刀法,她用的不但是單刀,且是雙刀了。

     這一下掌刀斬至,劉鶴真再難避過,砰的一響,脅下中掌,身子一晃,跌下碗來。

     胡斐在旁瞧得明白,心想這位武學高手如此敗于對方怪招之下,大是可惜,随手抓起席上兩隻空酒碗,學着劉鶴真的手法,向地下斜摔過去。

    兩隻酒碗輕輕一滑,正好停在劉鶴真的腳下。

    劉鶴真這一跌下梅花樁來,隻道已然敗定,猛覺得腳底多了兩隻酒碗,一怔之下,已知有高人自旁暗助。

    衆人目光都集于相鬥的兩人,胡斐輕擲酒碗,竟沒一人留意。

     袁紫衣以指化槍,以手變刀,出的雖然仍是六合槍、六合刀的功夫,但是韋陀門之中,自來無如此怪異的招數。

    劉鶴真心中驚疑不定,抱拳說道:"姑娘武功神妙,在下見所未見,敢問姑娘是那一門那一派高人所授?"袁紫衣道:"哼,你定要信不過我是本門弟子。

    也罷,倘若我隻用六合拳勝你,那便怎地?" 劉鶴真正要她說這句話,恭恭敬敬的道:"姑娘如真用本門武功折服在下,那是光大本門的天大喜事,小老兒便是跟你提馬鞭兒,也所甘願。

    "他适才領教了袁紫衣的功夫,狂傲之氣登斂,跟着轉頭向胡斐那方位拱手道:"小老兒獻醜。

    "這一拱手是相謝胡斐擲碗之德,他雖不知援手的是誰,但知這兩隻酒碗是從該處擲來。

     袁紫衣心思極是靈敏,當劉鶴真追問她門派之時,心中已想好了勝他之法,見劉鶴真抱拳歸一,踏步又搶中樁,當即出一招"滾手虎坐",使的果然是六合拳正路武功。

    數招一過,劉鶴真又漸搶上風。

    此時他出拳擡腿之際,比先前更加了一分小心謹慎,生怕她在拳招之中,又起花樣,再拆數招,眼見對方拳法無變,心中略略寬慰,眼見她使的是一招"打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