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鐵羽竟中分 古洞陰森驚異事 昏光搖冷夜 哀呻慘厲驚雄心

關燈
會方始尋得到人,到時我們多半都要前往拜見,當請二位老弟同行,再将書信呈上。

     從此二位老弟便算我們自己人,不作客套了。

    " 二人見新桃源真個人間樂土,無一樣不使人心悅誠服,又結交到這許多同輩良友,心雖喜極,但知村中規矩,除偶然來住的賓客外,隻在村中住滿一月以上,便須和衆人一樣一同力作,便是外客也不例外,否則到了農作樵采出獵、興建土木之時,全村無論長幼都要一同下手,主人至多留上一兩人陪客,餘者均有事做,隻管主人照樣禮敬款待,不會開口,客人見主人那麼用心出力,終日勤勞,越是為首有本領的出力越多,哪一樣都要顧到,自家閑在那裡坐享現成,還要耽擱人家光陰來招呼客人,就是風景多好,閑居終日,看人動手,也實無趣,怎麼也都找點事做才罷。

    好在來客都是同道至交,日子一久均成習慣,許多外來的英俠反倒因此生出樂趣,往往抽空人山相聚,不舍離開。

    為了全村勞逸相當,春秋佳日又有種種娛樂賞心之事,樂勝于苦,人心又都一緻,樣樣使人看了周身舒服,近一二年來人越多,幾于川流不絕,此去彼來:常時高朋滿坐,每年年終必有許多嘉賓光顧,當年七俠相繼回山,又有賊黨來犯的消息,連那有事在身準備開春再來的也都提前趕到,年終這十多天人來越多,準備暫住不去的竟有三四十人之多,内中倒有一多半均是奇才異能之士。

    二人平日無什相交,先是喜出望外,周旋來賓之中,隐以主人自居,高興非常。

     自從那日去往後洞打獵,發現怪人怪鳥,當時也未理會。

    本年來賓因知主人将有外敵來犯,均告奮勇,由智生領頭分配,輪流去往村内外各地巡查防守。

    二人本想多出點力,恨不能當時立點功勞才對心思,第三日無意之中由一村人口中得知村中舊例,每年一過正月十五全村的人都要正式開始勞作,事前在慶賞元宵、結束新春樂事、開始生産的頭一日十五的白天,全村還要舉行一次春宴,儀式隆重而又整肅,比起年節盛會另是一種氣象,一面當衆宣示本年應興應革之事和改進農作樵采、畜牧打獵的方法,一面把去年出力最多、立功最大的人各按本身智能所及,和這一年中所超出的進展,定那功績的大小,在鼓樂歡呼聲中披紅挂彩,湧上廣場當中所搭喜台受衆禮敬,以為榮耀。

    為首諸俠照樣均有專人記載,照本身說雖然立功最多,但因為首諸俠智能較高,另有建立功勞的目标,也按他本身的智能來論高低,去取更嚴,照樣也有不及之時,隻管仍是首領,人心始終擁戴。

     因為首七俠意欲借此自勵,好為衆人更多出力,取法最嚴,平日功績雖然真多,終有一點高低,隻管全村人心歸向,所選主持全村的十五個人七俠雖無一次落選,人們的信仰更是越來越深,為了七俠彼此功績各有高低,經記載的人當衆一說,拿實事一比,用不着争功謙退,便在萬樂耳目之下現将出來,中有一兩個為了境地和所遇之不同,稍微落在後面,便不能去往喜台受賀。

    那些專在山中勤勞做事、出力較多的村人坐滿了一台,為首諸俠反倒有人不能上去,人心始而不以為然,後經諸俠說明此舉用意和各人智能虛境之不同,須由本能所及加以發揮,超過所能辦到之事,為衆人多用了心力,才算合格。

    如其一律拉平,勢必樣樣功績均被為首的人占去,與大量村人無幹,而一般人也必認為本身無什知識,反正及不過人家,一面養成倚賴心理,樣樣倚靠上面,一面墨守成規,安分守己,把本身的事做完便罷,不能偷懶便是好的,這等做法必使衆人本身的智能難于發揮,如何能夠改進?我們蒙大群父老弟兄推為首領,便應想盡種種方法誘導,使其走上安樂康健之路,才不負你們委托之望。

    别的不說,你們此時這樣自卑,我們聽了先就慚愧等語。

    所解釋的話甚多,無不人情入理,衆人方始信服,也都激勵起來。

     雖是見慣無奇,不以為意,可是為首諸俠卻都兢兢業業,惟恐落于人後,無論對内對外,始終不避辛苦艱險,絲毫不懈。

    山中的事衆人耳目共見,山外所為回山也必據實說出,由那專人記載,像當年這樣,為首諸俠十九同上喜台,便是内中有人想要謙退,聽衆村人的口氣那麼熱烈也辦不到。

    曾、尚二人聞言暗忖:"諸位兄弟姊妹業已商定,曾有明年十五春宴會上當衆宣說,請我二人人村久居,從此便是主人之一。

    他們慶功均按各人能力時地來定,公平合理,我們初來,如在春宴會前立下功勞,第一次雖不能推上喜台,也是體面。

    "為此一念貪功,恨不能當時便有敵人來犯,一試身手。

     本就想在年前做一點事,而鐵笛子又太謹細,先受藥夫子師徒囑咐,又接丙四姑來書指示機密,均是不到時機不能明言。

    雖和幾個素來持重,對他極端信任的人商計了一陣,有許多活均未詳說。

    因覺曾、尚二人雖是至交,人又熱心,終嫌年輕氣盛,膽又太大,恐其萬一生出枝節,有多少話不曾告知,并還再三囑咐,如其發現前見一人一鳥不可動手,急速回村送信,自有道理。

    二人一個聰明機警,但因年輕,經曆不多,常時用心太過,以緻發生誤解。

    一個性剛好勝,膽又大大,遇事往往冒失,如非曾空兒人謹慎,往往為了疾惡太甚,惹出亂子。

    剛一下山便樹下許多強敵,便由二人不自量力、膽勇太過之故。

    二人看出前遇怪人十分厲害,明非自己一面,村中諸俠卻又不願與之為敵,一時好奇,常借出巡為名,往前去崖洞一帶窺探,接連多日,均未發現那一人二鳥蹤迹,業已冷将下來。

    這日因往前村幫助村人守望,無意中想起前事,又往後洞一帶去打山雞,因接連往來洞中幾次,均無他異,怪人所留兩根長鳥羽始終仍放原處,因聽鐵笛子之言,并無一人動過。

    那烏羽長達兩尺以上,卻不甚寬,近根處絨毛頗多,甚是軟柔,前端大半根卻是堅硬非常,毛和鋼針也似,烏光黑亮。

     當日山雞頗多,林野安靜,冬陽晴美,一點沒有費力便打了十多隻,一算村中人數甚多,不夠烤吃,恰巧後洞輪值的人剛剛交班,因往前村尋人,由當地經過,二人便托他把已打到的二十來隻山雞帶回村去,準備夜來和諸俠烤吃宵夜,并送那人兩隻,還想在當地搜尋,多打一些回去。

    不料大群山雞吃二人一陣亂打,業已驚飛四散,無意中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