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迎面打來的飛刀
關燈
小
中
大
原來趙三元的嶽父隻有一子二女,因其舞弄刀筆,坑人太多,乃子剛剛娶妻,便被仇家暗殺,剩下一個遺腹的孫子,又是殘廢。
長女嫁與三元。
次女嫁了一個土财主,人最怕事,決不敢争嶽家産業。
三元常想,内侄是個六根不全的廢物,連話都說不清,決非自己對手。
乃妻在家時便掌大權,所有田産俱都明白。
乃嶽年老多病,已過六十,看去不過三數年的壽命,這許多财産本來就是囊中之物,一向關心,做夢也未想到像他這樣一個素來隐秘、暗藏春色的小财主也會被那影無雙光顧。
最可氣是聽丁虎說,下手就在前日夜裡,正是自己聽那事主老管家說起主家鬧賊,回衙報信不久的事,伍明那麼好狡多謀的人,不知對頭用什方法,竟被制得百依百随,樣樣屈服,非但現成金銀全被搜光,連準備過年買年貨的銀子也被取走。
所有發印子錢的小折子也被燒掉,并還限在十天之内要獻出好幾千兩銀子作為濟貧之用,租糧已不許再收,迫令自行出面将所有田地分給原做佃戶長工和各地窮苦的人。
丁家遠在月初便曾受到對頭救濟,因其平日勤苦,還比别人多得了一份,但非取自伍家,直到今日對頭命人兩次送信方始得知。
第一次僅說二捕要來,以及乃嶽伍明受制經過。
第二次竟說,伍明這樣惡人居然回頭是岸,照他所說行事,心口如一,不曾懷恨,為此将他那日鬧鬼所罰三千銀子免掉。
念其無錢度歲,倉中存糧又不許其出售,特令兩家佃戶借交租為名送還他一點銀子。
知道二捕要來,正好轉令帶去等情。
對方分明借此示威,要他好受,想起嶽家那許多财産業已成了囊中之物,隻為一時貪功讨好,得到飛賊消息去向本官告密,不料當夜就給他看顔色。
想起多年盛名,不禁愧憤交加,又是膽寒,又是恨毒。
見畢貴也是面容獰厲,坐立不安,料知他平日比自己還要招搖愛财,做了十多年班頭,表面的财産比自己還多。
既是紐扣紐拌,對頭當然不會放過,想必也在愁急憤怒。
隻奇怪濟南城關内外地方不小,就是那日夜裡适逢其會,被對頭撞見,暗中尾随,算他同黨真有七個,分途行事,也決不能知道得這樣清楚,相隔老遠的地方竟會同時下手,莫非真個神通廣大,會什分身法不成?想了一想,方覺自己見事則迷,畢貴更是粗心,全沒想到敵暗我明,大量窮人都受過好處,成了他的黨羽,休看丁氏父子忠厚老實,此時照樣動他不得,不是暗中示意勉強止住,幾乎又向丁虎發威恐吓,真個混蛋!便自己也是見事則迷,眼放着一個事主是嶽家骨肉之親,怎麼也不能夠偏向對頭。
既知此事便該立時起身,前往打聽,還呆在這裡和這些表面恭敬、暗中偏向敵人的老小雜種有什說頭? 剛要起立作别,忽聽來路穿堂腳步之聲甚急,并有男女喝問,甚是紛亂。
二捕心疑發生變故,畢貴更是情急,随手将丁虎往旁一推,手中暗握兵器,急匆匆搶先拉開風門便往外趕,來人也恰跑到,兩下差一點撞個滿懷。
丁氏父子還在相顧驚疑,二捕業已看清來人乃是畢貴的内侄陳武,進門隻朝趙三元請安,叫了一聲"老大伯",連主人也不及招呼,便氣急敗壞說道:"昨日夜裡家中鬧賊,把所有現銀全數拿去,并還留刀留柬,要姑父把存在别處的銀子放在家中,等他來拿。
最氣人是姑母竟不許我聲張,我越想越有氣,天剛一明便往衙門尋你,恐大家知道不好看相,打算和姑爹大伯商量之後再定,誰知他們說是人已出門訪案,走往北關鄉下,因不知道準地方,天氣又冷,所遇熟人太少,朝人打聽都說未見。
趕了幾處村鎮,連飯都顧不得吃,一直沒有問出蹤迹。
飛賊留的柬帖注明今夜必須要先交他五百兩銀子,姑母十分憂急,照她本意,也隻叫我快尋姑父回去,并無報案之意,行時還說,無論如何也将銀子帶回才可無事,否則兇多吉少。
班房中人又說,姑爹和大伯此行須兩三日才回,行蹤無定,我正心急,肚皮又餓,無意之中到一小飯館裡想把肚子吃飽再去打聽,誰知遇見一個矮子……"畢貴出口忙問: "那矮子什麼長相?"趙三元素來陰沉,料知這位飛賊俠盜業已公然和公門中人作對,看神氣事情非要鬧大不可,既惜财,又惜名,正急得心都要抖,聞言瞪了他一眼,冷笑道:"你等他說完再問不是一樣,忙些什麼!"畢貴知道三元隻一冷笑便無好意,自己鬥他不過,永遠做下手,隻得忍住。
陳武接口說道:"那矮子穿着一身舊上布衣服,這樣冷天,穿得那樣單薄,好像兩三件夾衣套在一起,身上沒有一兩棉花,人卻精神。
衣服雖舊,洗得也極幹淨,像個外來朝山的窮香客,一個人在那裡吃餅,說早來正在吃飯,進來兩條惡狗,看着難過,賭氣走開,沒有吃飽。
也是剛剛進門,想找補一頓點心。
穿得那麼窮,人卻大方,要了兩整個鍋餅,有小圓桌面那麼大,自己隻吃了一小塊,就點腌菜和兩塊驢肉,多下的全送給随後走進的四個半大的窮孩子,還向櫃上要了兩斤鹵牛肉交他帶走,共總花了三百多文。
他連酒算上不到十文,下餘都是為人花的。
如說朝山香客,不應動那葷酒。
如說隐名善士,他那褡裢袋裡共隻這三百多文,全數送了人家,又未帶什行李包袱。
所穿衣服舊得都褪了色。
這時吃客不多,我無意中向掌櫃打聽可曾見到姑父,他先不理,臨去才和我說:'你打聽那兩人今早曾在白泉居和對頭相見,談得頂有意思,可往那裡打聽,必能尋見。
' "當時不曾理會,匆匆吃完,正要起身,忽然想起此人外路口音,貌相清秀,如非臉上多了一塊紫瘢,耳朵沒有針眼,聽那說話簡直像個女子。
他和姑父大伯素昧平生,我又不曾說明裝束年貌,他怎知道白泉居所遇便是我尋的人?他那走路在我們學過幾天的人眼裡也覺異樣,這麼厚的冰雪泥污,從頭到腳會有那麼幹淨,休說鞋幫,連鞋底上都沒沾着一點幹雪,心中一動,忙即追出。
共總幾句話的工夫,我連酒菜賬都未開發便趕出去,兩頭細看,竟不見他影迹。
隻有兩個本地人走過,均說不曾留心,沒有見到。
猛想起姑母所遇飛賊是個女音蒙面一身黑的矮子,回憶所說許多可疑,忙往三裡河追來。
到了白泉居一問,果有此事。
餘掌櫃并說,姑父大伯剛由前村回來,現在丁家。
因我不大來此,走進太急,戴有風帽,他們認不出來,争論了兩句,好在不是外人。
我看這家夥實在紮手,還要想個主意才好。
" 二捕聽完,畢貴比三元更愛财,平日出外辦案子,都是三元一人掏錢,得了好處照樣平分,不知三元另有打算,以為老友大方,老讓他沾光,心計本領又差,所以平日俯首聽命
長女嫁與三元。
次女嫁了一個土财主,人最怕事,決不敢争嶽家産業。
三元常想,内侄是個六根不全的廢物,連話都說不清,決非自己對手。
乃妻在家時便掌大權,所有田産俱都明白。
乃嶽年老多病,已過六十,看去不過三數年的壽命,這許多财産本來就是囊中之物,一向關心,做夢也未想到像他這樣一個素來隐秘、暗藏春色的小财主也會被那影無雙光顧。
最可氣是聽丁虎說,下手就在前日夜裡,正是自己聽那事主老管家說起主家鬧賊,回衙報信不久的事,伍明那麼好狡多謀的人,不知對頭用什方法,竟被制得百依百随,樣樣屈服,非但現成金銀全被搜光,連準備過年買年貨的銀子也被取走。
所有發印子錢的小折子也被燒掉,并還限在十天之内要獻出好幾千兩銀子作為濟貧之用,租糧已不許再收,迫令自行出面将所有田地分給原做佃戶長工和各地窮苦的人。
丁家遠在月初便曾受到對頭救濟,因其平日勤苦,還比别人多得了一份,但非取自伍家,直到今日對頭命人兩次送信方始得知。
第一次僅說二捕要來,以及乃嶽伍明受制經過。
第二次竟說,伍明這樣惡人居然回頭是岸,照他所說行事,心口如一,不曾懷恨,為此将他那日鬧鬼所罰三千銀子免掉。
念其無錢度歲,倉中存糧又不許其出售,特令兩家佃戶借交租為名送還他一點銀子。
知道二捕要來,正好轉令帶去等情。
對方分明借此示威,要他好受,想起嶽家那許多财産業已成了囊中之物,隻為一時貪功讨好,得到飛賊消息去向本官告密,不料當夜就給他看顔色。
想起多年盛名,不禁愧憤交加,又是膽寒,又是恨毒。
見畢貴也是面容獰厲,坐立不安,料知他平日比自己還要招搖愛财,做了十多年班頭,表面的财産比自己還多。
既是紐扣紐拌,對頭當然不會放過,想必也在愁急憤怒。
隻奇怪濟南城關内外地方不小,就是那日夜裡适逢其會,被對頭撞見,暗中尾随,算他同黨真有七個,分途行事,也決不能知道得這樣清楚,相隔老遠的地方竟會同時下手,莫非真個神通廣大,會什分身法不成?想了一想,方覺自己見事則迷,畢貴更是粗心,全沒想到敵暗我明,大量窮人都受過好處,成了他的黨羽,休看丁氏父子忠厚老實,此時照樣動他不得,不是暗中示意勉強止住,幾乎又向丁虎發威恐吓,真個混蛋!便自己也是見事則迷,眼放着一個事主是嶽家骨肉之親,怎麼也不能夠偏向對頭。
既知此事便該立時起身,前往打聽,還呆在這裡和這些表面恭敬、暗中偏向敵人的老小雜種有什說頭? 剛要起立作别,忽聽來路穿堂腳步之聲甚急,并有男女喝問,甚是紛亂。
二捕心疑發生變故,畢貴更是情急,随手将丁虎往旁一推,手中暗握兵器,急匆匆搶先拉開風門便往外趕,來人也恰跑到,兩下差一點撞個滿懷。
丁氏父子還在相顧驚疑,二捕業已看清來人乃是畢貴的内侄陳武,進門隻朝趙三元請安,叫了一聲"老大伯",連主人也不及招呼,便氣急敗壞說道:"昨日夜裡家中鬧賊,把所有現銀全數拿去,并還留刀留柬,要姑父把存在别處的銀子放在家中,等他來拿。
最氣人是姑母竟不許我聲張,我越想越有氣,天剛一明便往衙門尋你,恐大家知道不好看相,打算和姑爹大伯商量之後再定,誰知他們說是人已出門訪案,走往北關鄉下,因不知道準地方,天氣又冷,所遇熟人太少,朝人打聽都說未見。
趕了幾處村鎮,連飯都顧不得吃,一直沒有問出蹤迹。
飛賊留的柬帖注明今夜必須要先交他五百兩銀子,姑母十分憂急,照她本意,也隻叫我快尋姑父回去,并無報案之意,行時還說,無論如何也将銀子帶回才可無事,否則兇多吉少。
班房中人又說,姑爹和大伯此行須兩三日才回,行蹤無定,我正心急,肚皮又餓,無意之中到一小飯館裡想把肚子吃飽再去打聽,誰知遇見一個矮子……"畢貴出口忙問: "那矮子什麼長相?"趙三元素來陰沉,料知這位飛賊俠盜業已公然和公門中人作對,看神氣事情非要鬧大不可,既惜财,又惜名,正急得心都要抖,聞言瞪了他一眼,冷笑道:"你等他說完再問不是一樣,忙些什麼!"畢貴知道三元隻一冷笑便無好意,自己鬥他不過,永遠做下手,隻得忍住。
陳武接口說道:"那矮子穿着一身舊上布衣服,這樣冷天,穿得那樣單薄,好像兩三件夾衣套在一起,身上沒有一兩棉花,人卻精神。
衣服雖舊,洗得也極幹淨,像個外來朝山的窮香客,一個人在那裡吃餅,說早來正在吃飯,進來兩條惡狗,看着難過,賭氣走開,沒有吃飽。
也是剛剛進門,想找補一頓點心。
穿得那麼窮,人卻大方,要了兩整個鍋餅,有小圓桌面那麼大,自己隻吃了一小塊,就點腌菜和兩塊驢肉,多下的全送給随後走進的四個半大的窮孩子,還向櫃上要了兩斤鹵牛肉交他帶走,共總花了三百多文。
他連酒算上不到十文,下餘都是為人花的。
如說朝山香客,不應動那葷酒。
如說隐名善士,他那褡裢袋裡共隻這三百多文,全數送了人家,又未帶什行李包袱。
所穿衣服舊得都褪了色。
這時吃客不多,我無意中向掌櫃打聽可曾見到姑父,他先不理,臨去才和我說:'你打聽那兩人今早曾在白泉居和對頭相見,談得頂有意思,可往那裡打聽,必能尋見。
' "當時不曾理會,匆匆吃完,正要起身,忽然想起此人外路口音,貌相清秀,如非臉上多了一塊紫瘢,耳朵沒有針眼,聽那說話簡直像個女子。
他和姑父大伯素昧平生,我又不曾說明裝束年貌,他怎知道白泉居所遇便是我尋的人?他那走路在我們學過幾天的人眼裡也覺異樣,這麼厚的冰雪泥污,從頭到腳會有那麼幹淨,休說鞋幫,連鞋底上都沒沾着一點幹雪,心中一動,忙即追出。
共總幾句話的工夫,我連酒菜賬都未開發便趕出去,兩頭細看,竟不見他影迹。
隻有兩個本地人走過,均說不曾留心,沒有見到。
猛想起姑母所遇飛賊是個女音蒙面一身黑的矮子,回憶所說許多可疑,忙往三裡河追來。
到了白泉居一問,果有此事。
餘掌櫃并說,姑父大伯剛由前村回來,現在丁家。
因我不大來此,走進太急,戴有風帽,他們認不出來,争論了兩句,好在不是外人。
我看這家夥實在紮手,還要想個主意才好。
" 二捕聽完,畢貴比三元更愛财,平日出外辦案子,都是三元一人掏錢,得了好處照樣平分,不知三元另有打算,以為老友大方,老讓他沾光,心計本領又差,所以平日俯首聽命